06.11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蘇東坡的結髮妻子名王弗,十六歲嫁入蘇家,不幸華年早逝,二十七歲病逝於京城,一年後葬於四川眉山蘇家祖墳,得以常伴公婆。蘇軾親手載下三萬株松樹,以寄託深深的哀思。她與東坡共同生活了僅十餘年,只留下一子蘇邁。但她贏得了一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篇《亡妻王氏墓誌銘》,她的名字連同《江城子》一起,成為千古悼亡之絕唱。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詩人用樸實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敘寫了夫妻生離死別;用懷人的筆法抒發了對亡妻的無盡思念;又以傾訴的口吻訴說自己的滄桑與傷痛,情真意切,血淚交融,哀婉欲絕。每每讀之,都讓人眼溼心熱,情動神搖。正如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所說:“有聲當徹天,又淚當徹泉。”引起了歷代無數讀者的感動和共鳴。

在中國文學史上,自潘安的《悼亡詩》三首之後,能打動人心的悼亡之作確實不少,比如元稹的《遣悲懷》三首,賀鑄的《半死桐》,納蘭性德的《浣溪沙等》,但最撼人心魄的,我以為還當屬蘇東坡這首《江城子》。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熙寧半年(1075),蘇東坡知密州的時候,距離王弗去世已經十個年頭。十年的漫長歲月,亡妻依然活在他的心裡,讓他念念不忘,難以釋懷,可見東坡對亡妻的懷念是多麼深沉而綿長。那麼,王弗是怎麼樣的一位女子?蘇軾又為什麼能守住這份情呢?實際上,二人的姻緣屬於先結婚後戀愛型的。東坡對王弗,有一個從隨緣到識緣,逐漸才惜緣並守緣的過程。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當時,蘇軾本欲隱居讀書,不想過早結婚,為遵父母之命,才和王弗完婚。而王弗似乎對這個年輕才俊情有所鍾。因為據民間傳說,二人的結合實緣於一個題名擇婿的故事。王弗的父親王方,為鄉貢進士,頗有名望,想借為中巖寺一魚池徵名的活動,暗中為女兒擇婿,於是便請來當地眾多的青年才子。魚池依山傍巖,遊人拍手,魚兒便躍出水面。因此,或曰“藏魚池”,或曰“觀魚池”,或曰“跳魚池”,均不盡如人意。只有蘇軾的題名“喚魚池”,贏得了眾人的讚許,而王方之女王弗派人送來的取名題鑑,竟然也是“喚魚池”。正是這次風雅的徵名活動,導致王方請人向蘇洵提親,才促成了才子佳人的珠聯璧合。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在《亡妻王氏墓誌銘》中,東坡深情地記下了三件事情。其一,侍奉父母,以“謹肅”。在父母公婆面前,王弗端莊守禮,謹慎懂事,恪守婦道,贏得了公婆的喜歡和器重。其二,伴讀來鳳軒,“敏而靜”。蘇軾在來鳳軒書房讀書“偶有所忘”,她卻“能記下”,從旁提醒,問其他的書,也所知不少。蘇軾大喜過望,方知道自己的新娘是這樣的機敏而沉靜,性格正好與自己的外向豪放互補,知書又可相伴紅袖添香夜讀書。其三,伴仕鳳翔府,“類有識”。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蘇軾以京官身份任職陝西鳳翔府籤判。這是蘇軾第一次離開父親、兄弟步入仕途,他年方二十六歲,年輕氣盛,胸無城府,缺乏處世經驗,善解人意、通情達理的妻子便成了他的賢內助。她常以父母之告誡提醒丈夫謹慎行事,說“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東坡率真無隱,往往把什麼人都當成好人,而王弗則善於識人待物。每當有客人來訪,蘇軾總願讓她在屏後聆聽,而她對客人是否可交的判斷總會被事實所驗證,對初入仕途的蘇軾幫助甚大。蘇軾越來越敬重妻子,愛惜妻子,時時聽從妻子的良言勸告,夫妻更加恩愛情深。

有情相守才是家,讀《江城子》看蘇軾與妻子王弗的一生情愛

然而,愛益深,天也妒!患難與共、情同知己的賢妻良友,竟過早的被奪去了生命,蘇軾失聲哀慟:“餘永無所依怙”!雖然幾年後蘇軾又再娶,但在他的心中,一直信守著對這位結髮妻子的一份情愛,以至於十年後,積澱鬱結為《江城子》這曲哀樂!王弗短暫的一生,也算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