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在與明軍的對抗中表現如何?

asd57362118


萬曆朝鮮戰爭,發生在明朝萬曆(公元1592 - 1598年)年間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此時的大明王朝剛經歷了張劇照改革,國庫充盈,但是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消極怠政,朝內大臣黨爭不斷。而朝鮮此時處於李氏王朝時期,天下承平日久,政治和軍隊日趨腐敗。

而日本,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戰國時代,於1590年由豐臣秀吉完成統一後,豐臣秀吉大權在握,野心勃勃,便開始對外擴張,而朝鮮的日漸衰退,這恰好給日本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侵略機會。

這場戰爭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上統一了日本,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地盤的分配不均而帶來的不滿,同時也是為了削弱各個諸侯的實力。決定向外侵略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國土。 1592年3月,豐臣秀吉任命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集結了九個軍團共20萬人,準備渡海進攻朝鮮。

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豐臣秀吉便以朝鮮拒絕攻明為藉口,在4月便展開了對朝鮮的入侵。

戰爭初期,日本軍隊勢如破竹,僅一個月朝鮮國都便淪陷,朝鮮國王李昖被驅逐。作為當時朝鮮的宗主國,明朝立即派出遼東鐵騎2000人趕往救援,由於糧草不繼,軍情不實,再加上指揮權不專一等問題,初戰不利,隨後明朝開始增援。

一個月後,在遼東集結號稱四萬大軍,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作戰。平壤之戰日軍大敗,而後海戰又經歷三次大敗,閒山島海戰更是將日軍61艘戰船全殲,日軍逼補給線被切斷,於是在1953年10月,日本派小西如安與明朝使者一道去北京,與明朝議和。

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到此結束。

然而,僅僅一年多之後,豐臣秀吉依舊賊心不死,便再一次發兵侵略朝鮮。

當時有九個陸軍軍團共計14萬人,5個水師部隊共計7200人,兩路發兵,兵攻朝鮮。

而所謂的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都赫赫在列,譬如加藤清正任第一軍總指揮,小西行長任第二軍總指揮,等等。

而此時的明朝議定再次援朝徵日,調集4萬軍隊由總督邢玠率領開赴朝鮮,而後不斷增兵至7萬。雖然初期戰況不利,但是隨著明朝的不斷增兵,很快扭轉了局勢。

1598年8月,61歲的日本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病逝於大阪。據說,他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是:“快把我朝鮮的15萬大軍撤回來!莫使他們做了海外野鬼!”

豐臣秀吉死後,日軍士氣因而受挫,開始準備撤退。

當然,想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明朝海軍,露梁海戰,打得日軍倉皇逃離,帶來的700艘戰艦,只剩下了50艘,打出了中華赫赫天威。打得野心勃勃的日本,又乖乖在日本島上龜縮了三百年。

萬曆朝鮮戰爭,歷時七年之久,以中朝兩國的勝利,日本失敗而結束。雖然此戰處於明朝中後期,也並沒有名將流傳於世,那也是和中國歷史上相比較的,在李廣難封的國度裡,率領幾萬人擊敗倭寇這樣的“小事”,名聲不顯倒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那些所謂的日軍名將們還是給明軍造成了不少麻煩,前後七年戰鬥,才贏得勝利。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日本的戰國時代,在其歷史上是個名將輩出的時代,大致列舉一下,最強的三個當然是被稱為戰國三傑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其餘還有,“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日本第一武士”真田信繁,“獨眼龍”伊達政宗,“西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日本張飛”本多忠勝,“鬼石曼子”島津義弘,“鬼加藤”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九鬼嘉隆、小西行長、來島通總等,名氣都很大。

不過這些名將,名頭雖響,卻只是在日本國內廝殺,鮮有對外戰績。很多街頭小混混綽號也叫得震天響,卻只會欺負百姓,那這些名將實力到底如何呢?有一場戰爭成為極好的試金石,這就是大明萬曆年間的三大徵之一,萬曆援朝抗倭戰爭。

萬曆朝鮮戰爭發生時,豐臣秀吉已經削平各國,一統日本,老一輩的名將很多已不在人世,比如本能寺之變,使得織田信長、明智光秀殞命,上杉謙信早就喝酒喝死了,毛利元就早就病死,還有許多人也已衰老,不再親自領兵。

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戰國中後期湧現出來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將領參加了這場戰爭,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和他手下的本多忠勝等沒有直接參加,其餘的比如奧州獨眼龍伊達政宗、築城名家加藤清正是築城名家、被秀吉贊為“西國無雙”的立花宗茂、還有“鬼島津”島津義弘、“沉默的武將”上杉景勝,從秀吉處獲封‘羽柴’之姓的小早川隆景等都是名將。

這場戰爭,也是日本正規軍隊對陣大明精銳,再也不是倭寇入侵那種級別的小規模戰爭,參戰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日本更是幾乎頃舉國之力,那這種滅國級別的戰爭,日本名將們表現如何呢?

從戰爭整體上看,大致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592年4月-1593年7月。

這一階段,入朝明軍在4萬人左右,統帥是李如松。日本投入了15萬左右,以小早川隆景為主將。李如松先是智取了重鎮平壤,擊潰了據守平壤的名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日軍傷亡一萬多人。

隨後在礪石嶺—碧蹄館一線以少擊多,以5500多人的先鋒部隊頂住了4-5萬日軍企圖消滅明軍的戰略企圖並得以全身而退。

明軍表現出的戰鬥力震動了侵朝日軍,使得雙方達成了議和的可能並基本罷兵。從此在雙方言語不通的情況下進行了兩年多的議和拉鋸,達成了牛頭不對馬嘴的和議。

和議具體內容就不說了,大致是這樣,日本提出的要求殺A,明朝提出的要求是B,完全不同,精通日語的大明使者沈惟敬卻一口答應了雙方,豐成秀吉和萬曆皇帝都以為對方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實際上卻是沈惟敬欺上瞞下,事情最後敗露,沈惟敬被斬首,豐成秀吉發動了第二次侵朝戰爭。

1597年2月,日本第二次侵朝,兵力約15萬,明軍以麻貴為總兵官,陸續派兵7萬人左右入朝作戰。

第二次戰爭,明軍打得比較辛苦,與日軍各有勝負。在日軍優勢兵力下,明軍駐守的南原、全州、金州等地都丟失,損兵折將,隨後又在蔚山之戰中先勝後敗,丟失了蔚山。

明廷隨後再次增兵,使得入朝兵力達到了11萬左右,這才在人數上得以與日軍對抗。

兩軍正在相持階段,1598年10月豐臣秀吉病死,日軍士氣大挫,無心戀戰。

到了11月,日軍開始撤離,明軍抓住此機會追擊,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最後是以露梁海戰一場大戰結束,中朝聯軍在水陸聯合進擊,截擊打算撤退的小西行長部和前來援救的立花宗茂、島津義弘等部。

明軍水師由陳璘提督,指揮鄧子龍、馬文煥、李舜臣等中朝將領,在海上擊敗日本艦隊,陸地上劉綎追擊不止,最終日軍付出慘重傷亡後殘部退回日本。

上面是整場戰爭對抗方面,具體到日本戰國名將個人方面,大致也跟戰爭的走勢類似。

小西行長,戰國後期名將,豐臣秀吉心腹大將,被賜姓豐臣,他在第一次戰爭中被任命為第一軍團主將,麾下的第一軍團擔任先鋒,在平壤被李如松擊敗,損兵折將,除了欺負朝鮮軍,對陣明軍沒有什麼亮眼表現。第二次戰爭中,擔任第二軍團指揮官,戰事之初攻城略地頗為順利,明軍轉入攻勢後小西行長的左路軍無法獨立堅持,撤退到沿海準備回國,但受到明、朝聯軍圍攻,撤退受阻,幸虧島津義弘連同宗義智、立花宗茂等人前去援救,在11月慘烈的露梁海戰後終於得以歸國。

加藤清正,初代熊本藩主,“賤嶽七本槍”之一,綽號“虎加藤”,第一次戰爭中擔任第二軍團指揮官,不過並未與明軍直接交戰。第二次戰爭中擔任第一軍團指揮官,統帥的右路軍是日軍先鋒,在蔚山之戰中,與明軍展開了殘酷的拉鋸戰,加藤清正一度被包圍在斷糧的孤城中十天十夜,隨時都可能兵敗被殺,不過明軍先勝後敗,蔚山最終被毛利秀元和黑田長政解圍,加藤清正僥倖得以保全性命。


島津義弘,戰國名將,九州薩摩大名,人稱“鬼島津”。第一次戰爭中擔任第四軍團指揮官,除了在碧蹄館參與了包圍李如松部明軍的作戰,基本沒有正面與明軍交手。第二次戰爭中,島津義弘擔任第五軍團指揮官,在泗川之戰中,島津義弘人品爆發。明軍董一元部發動對第五軍團的進攻,開始作戰順利,晉州和泗州相繼被攻克,第五軍團損兵折將,大將相良豐賴和川上忠實戰死,島津義弘率殘部固守,眼看就要被趕入大海,明軍為了速勝,調來大將軍炮等重型火器,試圖炮擊日軍,誰知中軍火藥爆炸,島津義弘乘機推進,得以反敗為勝。

到日軍撤退時候,島津義弘的第五軍團負責保護海上航線,掩護了小西行長等撤退,在露梁海戰中損失慘重。

黑田長政,因跟隨豐臣秀吉四處征伐立功成為大名,是福岡藩第一代藩主。第一次戰爭中擔任第三軍團指揮官,基本沒有正面和明軍作戰。第二次戰爭中擔任第三軍團指揮官,從屬於右路軍,在與明將解生遭遇的稷山之戰中被明軍擊敗退卻。重佔稷山後,開始築城防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


立花宗茂,戰國著名武將,被秀吉贊為“西國無雙”。第一次戰爭時從屬於小早川隆景的第六軍團,小西行長平壤大敗後,日軍集結到王京打算與明軍決戰,立花宗茂也在其中。27日,立花家的偵察隊在王京以北約12公里的礪石嶺附近發現了明軍偵察部隊查大受所部,立花宗茂急於立功,率本部出擊,在礪石嶺被明軍擊敗,家臣十時但馬守陣亡,立花宗茂敗退到小丸山後,甲冑上掛滿了明軍的箭支。

隨後王京的日軍傾巢而出,在碧蹄館將李如松和祖承訓、查大受等包圍,立花宗茂再次出擊,但日軍絕對優勢兵力之下,仍然讓明軍逃出了包圍圈,立花家勇將十時連久也被明將李如梅一箭射死。第一次戰爭中,立花宗茂表現出了勇氣,但並未對明軍取得什麼戰果,反而損兵折將。

第二次戰爭中,立花宗茂同樣活躍,在兩次蔚山之戰都有表現。在日軍撤退時,立花宗茂連同島津義弘等援救被包圍的小西行長,參加了露梁海戰,最後擔任日軍殿後,最後才撤回日本。


小早川隆景,名將毛利元就之子,豐臣五大老之一。第一次戰爭時擔任第六軍團指揮官,是碧蹄館之戰中的主力,但數萬日軍包圍5500多明軍仍然讓其脫走,實在算不上成功。

來島通總,日本水軍名將。第一次戰爭中負責海上的輸送,被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擊敗並壓制。第二次戰爭中,在鳴梁海戰中又被李舜臣擊敗,來島通總與兄長的居通年陣亡,他是整場戰爭中唯一陣亡的大名。

其餘諸將,史料記載模糊不清,自相矛盾,就不多作介紹了,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小院之觀


所謂的日本戰國名將在日本呼風喚雨,人五人六,個個好像天神下凡,威風凜凜,不可一世。可是,記住,這些所謂名將只在日本本土強悍,在朝鮮人面前強大。在強大的大明關寧鐵騎面前,都不堪一擊,凶神惡煞的魔鬼變成萌寶寶,要麼看到明軍落風而逃,要麼躲在堅城厚牆裡龜縮不敢露頭,真正意義的中日大戰沒有幾場。

首先戰國第一名將豐臣秀吉,狂妄愚昧,妄自尊大,認為當時的大明王朝不堪一擊,他能打敗並佔領大明,然後吞併印度,侵佔亞洲。事實勝於雄辯,在強大的明軍面前,仗打了十年,消耗大量金錢和人力,死傷慘重,間接造成豐臣政權最終滅亡,豐臣秀吉憤悶而死。

豐臣秀吉最牛逼的名將加藤正清,被日本吹成戰神,一路向西打到鴨綠江邊,差點活捉朝鮮國王,是日軍最強悍的部隊。這等精銳之師在李如松的關寧鐵騎面前,如亂刀切菜,節節敗退,再加上觸怒石田三成,進讒言豐臣秀吉,大怒,早早退出朝鮮戰場。後來雖說又參加了戰場,不過敗多勝少,灰溜溜的敗回日本。

鬼子曼的島津正弘號稱日本第一名將,確實給明軍帶來大麻煩,幾次利用明軍的驕傲和粗心,僥倖大勝明軍,是明軍最頭疼的日寇。不過獨木難支,島津正弘的局部強悍拯救不了日軍的敗局,加上豐臣秀吉的猝死,此時日軍已無戰心,明軍差點全殲島津正弘全軍。

幾乎所有的戰國名將都參加朝鮮戰爭,比如伊達政宗,立花正茂,黑田官兵衛等等,被大河劇吹成天下無敵的戰神,在朝鮮戰爭中,被明軍打得滿地找牙,像是孫子大氣不敢出。

親們,日本遊戲動畫好看好玩,可是戰國名將卻是吹牛逼的,莫信,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就是個小學生,在大明王朝面前是班門弄斧,孔夫子門前賣文章,幾千年也沒勝過。



笑傲侯


首先來看碧蹄館之戰,一場平分秋色,各有勝負的戰役

1593年1月27日,明軍前鋒和日軍戰國名將立花宗茂部,在礪石嶺交鋒,這可以被看做是碧蹄館大戰的前哨站,明軍精銳騎兵3500人遭遇立花宗茂部大約600至700騎,日軍寡不敵眾被迫後撤,明軍此戰斬首百餘

初戰獲勝,明軍士氣大振,認為日軍戰鬥力不過如此,應該迅速進軍,光復朝鮮王京(首爾),李如松率領副將李如柏,李如梅,張世爵,楊元等,率領兩千騎兵,從坡州動身,向王京進發,中途,李如松分兵為二,楊元率領1000騎兵殿後,留在坡州和惠任嶺之間的馬山館,他率領其餘兵力繼續向王京進發,根據明史.李如松傳的記載,所謂“官軍既連勝,有輕敵心。27日再進兵,朝鮮人以賊棄王京告,如松信之,將輕騎趨碧蹄館”,從記載可以得出,李如松縱兵輕進的原因,除了在礪石嶺打了勝仗之外,還有朝鮮本地人的情報,說日軍可能放棄王京撤退。

沒想到,此時王京的日軍接到立花宗茂戰敗的消息,不但沒有驚慌,而是傾巢而出,剛剛打了勝仗的明軍騎兵偵察部隊指揮官祖承訓,高升等看到敵眾我寡,被迫後退,只推到碧蹄館,日軍窮追不捨,此戰出擊的日本戰國名將非常多,包括吉川廣家,黑田長政,宇喜多秀家,大谷吉繼,增田長盛,石田三成以及毛利元康,小早川隆景等。

在小早川隆景指揮下,日軍先頭部隊從三個方向逼近碧蹄館,頭陣為慄屋四郎,二戰為井上五郎兵衛,小早川自領本隊為第三陣,先前敗退的立花宗茂隊,此時也返回來繼續加入作戰,成為日軍左翼,右翼則是毛利元康和小早川秀包。

有種說法是,立花宗茂礪石嶺之敗,是日軍的誘敵之計,但是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王京日軍並不會知道李如松會輕騎兼程而來,並且如果是誘敵,那麼日軍主力也不應該待在王京之內,等到立花宗茂的敗戰消息傳來,才傾巢出動,只能說明這是一場雙方都沒有預計到的遭遇戰。

此時,李如松已經到達惠仁嶺,得知自己的先頭部隊在碧蹄館被圍困,隨後命令全軍突擊,直奔戰場,與祖承訓部合流後,碧蹄館的明軍兵力達到4500騎兵,但依舊小於日軍,此時,碧蹄館附近地形不利,稻田水塘遍佈,土地泥濘。朝鮮史書《宣廟中興志》說“賊(日軍)佯北誘之,引入泥淖之中,騎不得展”。戰鬥在巳時正式打響,李如松下令明軍先用神機箭,三眼銃,天字大將軍炮等火器壓制日軍,日軍也以鐵炮(火繩槍)射擊明軍,隨後明軍騎兵上前搏鬥,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明軍騎兵部隊對日軍前鋒慄屋部實施迴旋攻擊,迫使後者敗退,第二站井上五郎兵衛部也隨之後退。此時,小早川不愧是戰國智將,他命令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部迂迴到明軍後方,自己則率領第三陣在正面阻擋明軍,利用兵力優勢,對明軍實現包圍。此時,後續的吉川廣家,大谷吉繼,石田三成等部日軍也抵達戰場,明軍陷入了優勢日軍的重重包圍。

明軍此時只能殊死抵抗,根據記載,僅小早川秀包隊中,就有家老橫山景義陣亡,著名武士侍大將如桂左五衛門,湯淺新右衛門等陣亡,為了突破重圍,李如松與手下悍將精騎數十人衝鋒陷陣,在馬上用弓箭射殺日軍十餘人後。見勢不妙,命令全軍突圍,自己親自殿後。

根據朝鮮《宣祖昭敬大王實錄》,有日軍多達千人直逼李如松本人,有一名身穿金色鎧甲的日軍將領指揮,情勢危急,李如松麾下裨將李有升拼死保護主將,手刃數名日軍,最終被蜂擁而至的日軍步兵(足輕)拉下戰馬,亂刃砍死,周圍李如松親衛80多人也戰死沙場,李如松曾下馬試圖搶回李有升屍首,但李如梅,李如柏等策馬而至,將李如松強行架上戰馬撤離,射術精湛的李如梅彎弓搭箭,將身穿金色鎧甲的日軍將領射落馬下,此時,本來留在後方的副將楊元部也率領麾下1000人抵達戰場,殺入日軍重圍,援救李如松。血戰之中,副總兵孫守廉等均受傷,由於撤退倉皇,明軍遺棄了不少物資,如火器,輜重,甲冑,兵器,軍旗等,三門天字大將軍火炮被小早川景隆和吉川廣家繳獲。

日軍追擊至惠仁嶺時,後續明朝步兵大軍出現,日軍見明朝援軍來到,情況不明,宣佈撤退。這一場碧蹄館遭遇戰,宣告結束

那麼雙方傷亡有多少,明軍兩次投入兵力為5500人,《太閣記》收錄的《宇喜多秀家注進狀》,宣佈此戰擊敗明軍數十萬,斬首38000,絕對是信口開河,根據相對客觀的《宣祖昭敬大王實錄》,明軍戰死264人,傷49人,死亡戰馬267匹。而日軍投入總兵力約在2萬至3萬,至於死亡人數,李如松稱斬首167級(包括礪石嶺之戰),考慮到敵眾我寡且明軍隨後敗退,肯定來不及將所有殺死的日軍首級全部帶走,所以死亡人數肯定還要多一些。日本史料中,稱日軍陣亡在100多至300人,但《松浦家世傳》記載日軍受傷人數達740人之多,根據冷兵器時代戰爭亡者與傷者比例至少在一比三的比例,我們可以推算出日軍死亡在200左右,近代日本學者德富蘇峰在《近代日本國民史.朝鮮役》中,估計日軍傷亡上千人,應該相對接近事實。

第二場,來看明軍先勝後敗的第一次蔚山城之戰:

稷山之戰後,侵朝日軍逐漸後撤,從蔚山到順天,沿海據城而守,萬曆二十五年(1597)十一月,總督邢玠,經略楊鎬所率明軍已達4萬人,明軍所攜火器有大將軍炮1244位,火箭69745斤,大小鉛子將近179萬斤,各種火器如佛郎機,三眼銃等也多有裝備。明軍野心勃勃,準備攻擊日軍重要據點,由戰國名將加藤清正鎮守的蔚山城,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的,明軍兵分三路,左路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中路是高策,右路是李芳春。左右兩路將在麻貴、楊鎬的帶領下,從忠州附近的鳥嶺進入慶尚道,沿安東、慶州走一條斜線,劍指東南蔚山。而中路軍則前抵宜寧,既可以策應主攻部隊,又可以防止全羅道的日軍趕來赴援。他們還抽調了董正誼和一千五百名明軍,與朝鮮地方部隊混編,南下南原,吸引順天小西行長的注意力。

日軍在蔚山的主力,並不在蔚山城內,而是在北側的島山之上。島山海拔五十米,位於蔚山山區的丘陵地帶,北面被平山洞、上安洞、感校洞、伴鷗亭幾處險峻之地環繞,南邊與蔚山城隔太和江相望。若敵人自北攻來,欲佔蔚山,必先跨越島山。加藤清正為了防止明軍襲擊,早早地修建起了一座倭城。海拔五十米左右,背靠山壁,只有一條水路通往太和江,城池修建的堅固異常,本丸之外有一之丸,二之丸,共有三層,城外還有三道木柵欄和一道土牆。明軍的策略是,李芳春、高策、彭友德三協兵分三路,目標是把島山城團團圍住;第二條攻擊線是吳惟忠,他率領南兵前往梁山,以阻截可能趕來增援的黑田長政;第三條攻擊線落在了太和江上,由盧繼忠的兩千兵馬封鎖江面,防止敵人從水路增援。

12月23日,明軍抵達島山城附近,先鋒楊登山,擺賽部與日軍交手,略獲小勝,然後明軍依靠強大的火器火力攻破了伴鷗亭等日軍島山城之外的據點,南方浙兵的統領遊擊茅國器、陳寅甚至一鼓作氣攻入了島山城內,但經略楊鎬居然此時突然鳴金收兵,有一種說法,說楊鎬一向重北兵而輕南兵,這個舉動是唯恐茅,陳兩員南將搶頭功,當然另一種說法是攻入後,日軍盤踞城牆,居高臨下,用弓箭,鐵炮猛烈射擊,楊鎬怕兩將孤軍深入,傷亡太大,所以宣佈撤兵。

當夜,島山城中有個名叫木村賴母的武士,自告奮勇,單騎出城,前往西生浦,向加藤清正求援。

十二月二十五日,明軍和朝鮮聯軍開始對島山城展開第二次攻擊, 日軍此時已經從昨天的混亂中恢復過來,守城比昨日有了法度,再加上島山城本來就險峻難攻,聯軍一時間居然奈何不了他們。連戰了半日,居然連二之丸都沒有突破。《朝野記聞錄》裡記載,說日軍“賊壘甚靜暇,寂無人聲,城上不設女牆,環四面為長廊,守兵悉在其內。外兵若至城下,則銃丸亂髮如雨。”

楊鎬見強攻不下,又見島山城缺乏水源,於是改策略為長期圍困,但27日,連日陰雨,霧氣瀰漫,加藤清正率領500援兵,從藍江上乘坐小船,一鼓作氣突破沿岸明軍圍堵,進入了島山。楊鎬只能故作鎮定地說說“清正定入城矣,猶檻虎而刺之也。”表現出一副局面盡在掌握的樣子,其實只不過是掩飾自己指揮失誤罷了。

另外,在27日當天,朝鮮軍捉到了一批試圖冒死出城取水的日軍,根據口供,城內大多數日軍武士只能喝壕溝裡的血水,或者牛馬牲畜的尿,連吃的都沒有,只能嚼紙或者把牆壁上的土刮下來煮著吃。如不是今天下了場雨,恐怕早就全軍崩潰了。但天公不作美,28日,又是一天大雨,接下來又是大風,城內的日軍有了雨水接濟,情況有所改善,但城外明軍的士氣卻在悽風苦雨中下跌,攻城不下,氣溫驟降,明軍和朝鮮軍中凍死凍傷者直線上升,軍馬也多有凍斃。

這一對峙,就到了1598年的農曆春節,日軍徵朝諸將中的著名智將黑田長政父子趕緊趕到西生浦,勸說這裡的各路徵朝諸侯大名出兵援救蔚山城,包括蜂須賀家政,加藤嘉明,脅坂安治,小西行長等湊出13000援兵,星夜前來援救。同時,困守城中的加藤清正開始與明軍議和,中國和朝鮮方面的記載肯定是說清正已經堅持不下去,日方記載肯定說是清正的緩兵之計,真相究竟如何,莫衷一是。

結果就是,正月初三,楊鎬以為和談照常舉行,等了一天,清正也沒有出現,等來的是大批日軍從西生浦殺來的壞消息。情急之下,初四一大早,明軍開始攻城,期待在援軍到來之前攻克島山,楊鎬親自督戰,明軍在火器掩護下,以密集隊形蜂擁而前,試圖越過城牆,遊擊李化龍就因為擅自後退,被楊鎬在陣前正法,遊擊陳愚聞和楊萬金身先士卒,被日軍鐵炮擊中多處,險些身亡,被部下搶回。慘烈的攻城戰打了整整一天,兩軍陣亡將士的屍首在城池內外層層疊疊,不可勝數。

初五早晨,明軍探馬來報,大批日軍從彥陽方向殺奔而至。在毛利秀元的建議下,日軍分成數支分隊,主攻方向是黑田長政與加藤嘉明,其他將領各自帶人,作為遊軍在左右掠陣,殺氣騰騰奔向蔚山。 與此同時,九十多條小西行長所屬的戰船從藍江浩浩蕩蕩地向東殺來,與陸軍呈左右夾擊之勢。 失魂落魄的楊鎬把李德馨叫過來,說眼下島山也打不下來,救兵又到了,該怎麼辦才好啊。李德馨的心裡一激靈,感覺楊鎬心理已經崩潰,是不是想跑?他趕緊勸道:“加藤清正已經到了極限,這次不幹掉他,以後就再沒機會了。您派一萬人守住箭灘,這裡地勢開闊,適合大軍迎擊。” 楊鎬搖搖頭:“這兩天攻城,我軍都已經精疲力盡,實在是不堪再戰了,準備撤圍。”他特別吩咐讓擺賽與楊登山兩軍殿後,箭灘防務轉交給吳惟忠和祖承訓,其他部隊拔營撤軍。

一聲令下,眾軍譁然,聯軍開始燒燬運不走的資材與糧草,然後撤退。藍江上的日軍一看聯軍要跑,爭先恐後地下船要來搶戰利品。陸路方面,黑田長政身先士卒,聽說明軍要撤退,不顧江水寒冷,打馬過河,直衝明軍陣地,楊鎬一聽黑田軍已經殺到陣前,嚇得面色大變,恰好李德馨進來,報告說江面上又有大批日軍戰艦趕到。楊鎬二話不說,丟下大軍,帶著親信策馬便往西往慶州方向逃去。

主帥既逃,明軍雖然兵力佔優,卻軍心瓦解,原本的有序撤退變成了爭先恐後的潰退,大批武器輜重,盔甲旗幟,被扔得滿地都是,綿延幾十裡,後人寫到這裡,不僅感嘆:”謀之經年,傾海內全力,合朝鮮通國之眾,委棄於一旦,舉朝嗟恨”看到此景,日軍欣喜若狂,開始發狂一樣地拼命追擊,一路追殺落單的明軍。加藤清正聽到外面的喧譁,也率領島山城的殘兵敗將們殺了出來,與追擊而至的黑田長政合兵一處.....當然還要力氣追擊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加藤清正的部下出城衝了一陣,就開始拼命在明軍遺棄的營壘裡搜刮糧草食物,太餓了!

更惡劣的是,由於事出突然,楊鎬的軍令沒有傳遞到吳惟忠、茅國器、盧繼忠、祖承訓等部署在箭灘據守的將領那裡,這裡的數千明軍頓時被日軍團團圍困,又背靠藍江,簡直是背水一戰,幸虧遼東軍大將李芳春糾集了千餘鐵騎,從日軍側翼衝擊了一下,才把他們大部救出。

蔚山一戰,明軍以優勢兵力,先勝後敗,死者大約在3400人,傷者也在大體同樣數量,日軍宣稱斬首明軍三萬,則完全是誇大,很可能混雜了前後數次戰鬥所斬明軍,朝鮮軍,以及朝鮮百姓之首級。日軍陣亡約在2000,傷病失去戰鬥力者則說法不一,無法統計。


用戶6979295018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壬辰倭亂的鬼子將領很一般,有的很爛。

當時的日本無論戰將還是士兵,沒什麼了不起的。

倭寇在朝鮮始終保持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的規模,國內還有10萬預備隊。

而大明始終不過七八萬人規模而已。

要知道,倭寇當時正好是國家剛剛大體統一,平息戰國混亂的鼎盛時期,戰鬥力是最頂峰。

而大明則是昏君萬曆時期,也是明朝的後期,再過不到50年就亡國了。

就這樣,倭寇也沒有佔到大明的上風。

倭寇擊潰朝鮮軍隊,不值得一提。當時朝鮮軍隊超過200年沒有打仗,腐敗不堪,內部混亂,高層互相傾軋,根本不能作戰。

第一戰,對手是平壤的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是日本戰國的名將,但根本不是大明將領李如松的對手。

李如松以何談迷惑小西行長,隨後集中主力發動對平壤的強攻。

李如鬆通過對日軍的情報,發現日軍遠程火力不足。

攻城中,明軍以虎蹲炮與佛朗機的優勢,配合大炮,一舉攻克平壤。

此戰中,日軍對明軍的佛郎機尤其是大炮非常不適應。

日本戰國時期,國內基本沒有大炮,也沒有人會用。日本的所謂鐵炮,就是火繩槍而已,同弗朗基和大炮根本不是一回事。

小西行長的日本兵被火炮殺傷很多,更頗受驚嚇,潰不成軍,倉皇逃出平壤。

此戰,小西行長參戰的1萬8000人死傷超過1萬,只有數千人逃出,慘敗。

李如松一戰攻佔平壤,收復平壤以北全部地區。


第二戰,碧蹄館之戰。

李如松以5000騎兵突擊,在碧蹄館遭遇4萬多日軍的阻擊。

碧蹄館這個地方地形很複雜,有很多山地和泥潭,是日軍選擇的狙擊點。

此戰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率領5倍日軍,又精心選擇了伏擊點。

但在大明騎兵的衝擊下,日軍步兵也是一度支持不住。

日軍的騎兵無論戰鬥力還是戰馬,都無法和大明騎兵相比。

但大明騎兵的優勢,被複雜地形瓦解不少,尤其是馬進入泥潭不能行走,騎兵被迫下馬作戰。雙方激戰一日,各損傷2000人。

雖然日軍有4萬人,但發現明軍區區四五千援軍趕到,也失去了繼續圍殲的勇氣。

李如松見日軍兵力雄厚,地形又不適合作戰,暫時後撤。

此戰,表面上是個平手,但日軍出動這麼多兵力才打了個平手,實屬窩囊。

李如松隨後一把火,燒掉日軍在龍山的糧倉粟數十萬,日軍連遭重創,糧食不足,被迫放棄退到最南面的釜山。

此戰後,本來已經幾乎趕到鴨綠江的日軍,被迫和大明議和。

雙方約定日軍將從釜山撤回日本!

萬曆皇帝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隨後將明軍撤出朝鮮。

沒想到鬼子毫無信義可言,不敢不從釜山撤退,還再次出兵15萬北上。

腐敗的朝鮮軍隊抵抗不住,而緊急增援而來的明軍不過3萬人,兵力太少,也擋不住日軍的攻勢。

第三戰,稷山戰役。

在日軍絕對優勢兵力圍攻下,明軍仍然打了一些漂亮的防禦戰。

稷山戰役,明軍只有5000人,另外還有2000朝鮮軍。

他們面對的是日本名將黑田長政 、伊達政宗,後藤基次,林道利等人的1萬5000大軍。

此次野戰中,日軍被明軍火器殺傷很多,傷亡是明軍的3倍。

稷山雖丟失,但日軍畏懼明軍的野戰能力,對北上開始畏懼,出現畏懼作戰心理。

隨後明軍和日軍在蔚山一線不斷鏖戰,

明軍水師又和復出的李舜臣聯手,連續重創日本水軍。尤其是露梁海戰,日本水師500艘船隻被殲滅300艘,損失極其慘重,已經無力支持。

此時豐臣秀吉死亡,日軍無力長期在國外持久戰,被迫從朝鮮撤出。

由此,日軍對朝鮮的入侵完全失敗。


薩沙


日寇將領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不算好,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表現其實又非常好。

首先說不好。豐臣秀吉是一個戰略家,他作為信長手下的後起之秀,在信長暴死後迅速脫穎而出,採取打壓結合的方法降伏了各路對手,僅用八年時間就結束了日本百餘年的亂世,靠的一是戰略,二是後勤,最後才是戰鬥。征服過程中打了幾個大敗仗,但並不影響歷史進程。不過這種迅速發家的結果就是根基不穩。侵朝日軍實際上是諸侯聯軍,很多諸侯在幾年前還是豐臣秀吉的敵人,諸侯之間也混戰多年,就連豐臣秀吉自己的家臣中也派系林立,這樣的聯軍,必須有德才兼備,德高望重又值得信賴的人才能整合。然而在朝鮮戰場上,豐臣秀吉因為年事已高不能親臨指揮,最合適的代表弟弟羽柴秀長又在前幾年先死了,剩下的親戚養子都沒大出息,反倒是以前的對手小早川隆景起到了一定穩定軍心的作用。這樣內部矛盾重重的聯軍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配合不佳的伏筆,後來更導致了決定日本命運的又一次內戰關原合戰和豐臣家的迅速衰落滅亡,以及德川家康開創江戶幕府。

那為什麼又說很好呢?首先是後勤的功力發揮出來了,十幾萬大軍,渡海遠征打了那麼多年,把身為朝鮮鄰國的大明也耗得脫了層皮。當然,最重要的是諸侯們基本都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除了病死的以外,被打死的只有兩個小諸侯,中川秀政是在打獵娛樂的時候被朝鮮土民偷襲打死,海賊大名來島通總是在鳴梁海戰中被李舜臣打死,也是正面戰場戰死的最高級日寇諸侯,手下只有600人,正如電影鳴梁海戰中演的那樣,來島這個不懂世故的海賊頭其實是被隊友坑死的。其他諸侯都安然撤回國內,大部分參加了後來的關原合戰。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家族的延續往往是比為豐臣秀吉這個暴發戶發動侵略更重要的事。無論小西行長這樣商人出身的將領,還是島津義弘,立花宗茂這樣真正的猛將,明軍一個也沒有打死,只打死了幾個諸侯的家臣,都是無足輕重的人物,甚至未能進入信長之野望系列遊戲中近兩千個出場武將的名單,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實在不足掛齒。因此日本的武將其實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真正的使命,那就是活著回去。


開元通寳


萬曆二十年四月中旬,豐臣秀吉派遣的日軍第一軍團近兩萬人,在小西行長的帶領下,“舟師數百艘”,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半島東北角的釜山強行登陸。“強行登陸”其實並不十分準確,因為日軍並沒有受到朝鮮軍隊太多的抵抗。緊接著,第二、第三軍團日軍也相繼在釜山登陸。數萬日軍登陸後,迅速向北、向西推進,不到二十天,就攻佔了朝鮮的都城漢城,當時稱“王京”。

日軍繼續向北、向西推進,朝鮮國王李昖則不斷向北、向西逃跑。先是逃到平壤,然後又逃到鴨綠江邊東岸的義州。如果沒有兩大因素的阻撓,也許等不到明朝出兵,整個朝鮮就被日軍佔領了。哪兩個因素,第一,朝廷腐敗、軍隊潰敗,但朝鮮人民卻是英勇的,他們自發地組織起各種各樣的抗日部隊,隨時隨地打擊小股日軍、隨時隨地切斷日軍的給養。第二,朝鮮的陸軍連戰連敗,朝鮮的海軍卻擊潰了日本的海軍,切斷的日軍的海上供給,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日本軍隊四月中旬在釜山登陸,六月十五日,明朝的第一支部隊就渡過鴨綠江。但這支先頭部隊只有兩千人,由一位名叫史儒的“遊擊”率領。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對於不斷的“倭警”其實是沒有作多少準備的,史儒的這一支兩千人的部隊,為遼東的駐軍,就近而調往朝鮮。\r

本來,這支部隊的任務並不是和日軍正面交戰,而是和朝鮮軍隊取得聯繫,最多也就是打打游擊,騷擾騷擾,併為後續部隊的行動提供情報。但在當時的明朝,以遼東的部隊最能打仗。他們常常和蒙古人打仗、和女真人打仗,所以也就不懼怕日本人了。但他們對於日軍的戰鬥力,特別是日軍的武器裝備和戰爭技術卻完全不瞭解。這就犯了兵家之大忌,因為只知己而不知彼,其實也不知己。\r

所以,儘管只是一位遊擊,只是帶著兩千騎兵的明軍軍官,史儒卻不把日本軍隊放在眼裡。七月中旬,史儒帶著這兩千騎兵直逼平壤,但沒有預計天氣的因素,正遇上大雨,道路泥濘。騎兵陷在泥濘之中,難以自拔,被聞訊趕來的日軍包圍。經過殊死拼搏,連同史儒在內,二千明軍全部陣亡。\r

緊接著史儒的部隊之後渡過鴨綠江的,是遼東明軍的又一支部隊。這支部隊的編制稍大一些,有三千人,也是騎兵,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在明軍的遼東部隊中,祖承訓可以說是一員猛將。但他犯了和史儒一樣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的錯誤,帶著部隊直接向平壤進發,並且趁著日軍不備,攻入了平壤城。但是,當時在佔領平壤的日本軍隊有近兩萬人,他們是小西行長率領下的日軍第一軍團。所以,另一種說法是,祖承訓中了日軍誘敵深入之計,因為當祖承訓帶著三千騎兵進入平壤時,並沒有受到什麼抵擋;而一進入平壤之後,立即遭到日軍火槍隊的襲擊。由於在城內巷戰,祖承訓的騎兵和陷入泥濘的史儒的騎兵一樣,無法發揮往來馳騁的特點,最後也是全軍覆沒,祖承訓只帶著幾名貼身護衛逃出平壤,逃回國內。\r

明軍兩支先遣部隊的全軍覆沒,給了遠在日本的豐臣秀吉巨大鼓舞,他認為佔領朝鮮、征服中國的時刻真正來到了。於是將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運往朝鮮,準備和中朝軍隊進行決戰。

八月,也就是明軍在平壤失利後的一個月,明廷任命兵部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為當時明朝戰區的最高統帥,稱“督督師”。但這位調任兵部侍郎不久的經略大人不僅打仗並非當行,謀劃軍務也大抵是門外漢。所以,接受任命之後,以等待各路援軍到來為名,在遼東一帶磨蹭。\r

有意思的是,明軍在鴨綠江西磨蹭,日軍也在鴨綠江東觀望。儘管全殲了兩支中國的先遣部隊,但日軍仍然不敢小看明軍,畢竟是“天朝大國”。日軍主將小西行長不僅是位軍事將領,也是一位商人,懂得討價還價的生意經。他一面佔據著平壤,一面派出使節到遼東,說是日本蕞爾小國,並不敢真正和中國對抗,希望中國派出使節,通過談判解決朝鮮爭端。

如果沒有萬曆皇帝力排眾議,任命李如松赴朝作戰,以小西行長為首的日軍第一軍團就能維持現狀。因為,在李如松到達朝鮮時,宋應昌派去與日軍談判的使者傳回的條件是:退出已經佔領的平壤以西的地盤,以大同江為界。





寒武紀的寒冷


我之前在“為什麼戚家軍的鴛鴦陣,可以幾乎無傷擊敗武藝高強的倭寇?”這個問題裡提到了一個概念,叫軍事正規化建設。我在那個回答裡認為軍事正規化是戚家軍能夠擊敗倭寇的根本。這個概念放到這個問題裡討論也剛好合適。戰國時代的日本,最大的問題就是相比明朝,軍事正規化程度不足。

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綽號都是震天響的,比如鬼石曼子,甲斐之虎,越上之龍,第六天魔王,賤嶽七本槍,日本“張飛”等等,頗有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派頭。就其在朝鮮與明軍作戰表現來看,其實大多數的大名錶現一般。表現一般倒不是因為這些大名不夠勇敢,武藝不高,而是日本整體軍事水平就是比較低下的。日本的軍隊基於將軍-大名-武士的采邑制度,軍隊不是建設出來的,而是“湊”出來的:家臣A湊100人,家臣B湊300人,家臣C湊500人。。。你要說有個大名有2萬部隊,這是不準確的。萬一那個家臣叛逃了,他的軍事實力立馬就變了。

臨陣倒戈的小早川秀秋。這傢伙被日本網友以壓倒性優勢評為對日本改變最大的人。。。

而且這些湊出來的兵不打仗的時候分屬各自的主公,打仗時才臨時湊到一起,由於各個家臣實力不一樣,兵力也不一樣,那就沒辦法按照伍-兩-卒-旅-師-軍的制度進行編制。如果臨時打亂進行編制,那麼兵兵、兵將之間互不認識,指揮信號不熟悉,就沒辦法發揮戰鬥力。所以只能以各個小軍閥頭子為單位進行作戰了。這使得日本軍事正規化程度很差,因為從上到下都是軍閥化的組織,自己的兵就是本錢。沒錯,軍事正規化的反面詞就是軍閥化。雖然日本境內遍佈的軍閥有效避免了日本像朝鮮那樣一爛爛一窩的情況,但是,這些軍閥化軍隊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因為組織度太低啊。

第一次徵朝鮮兵力不完全一覽,可見軍團之間人數差別很大,只是按地域臨時編湊的

反映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時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單挑的雕像。軍事正規化越低下的軍隊,普通士兵的士氣和作戰能力越差,越需要軍官親臨前線帶頭衝鋒。在朝鮮面對明軍還這麼玩不是找死麼。。

這就是為啥朝鮮戰場上日軍儘量避免和明軍野戰。哪怕碧蹄館戰役,明軍人數前前後後投入不過5000人,日本超過2萬人,在被合圍的情況下,也能和日本打上幾個時辰,最後李如松還能全身而退。獲取了勝利後日本也不敢主動出擊找明軍野戰。至於第二次登陸朝鮮,基本上就是明軍以劣勢兵力壓著日本打,最後把日本壓縮到沿海的軍事堡壘中。蔚山之戰加藤清正被圍的甚至差點活活餓死。還好當時明軍還沒有紅夷大炮這樣的神器,轟不塌日方修建的山城。所以打到後來就是僵持。注意,是10萬不到的明軍+朝鮮聯軍把十幾萬日軍圍在山城裡。。總結一下就是日軍各軍團協同能力太差,導致明軍能夠在戰略上以少打多,戰術上能集中優勢兵力。

日本繪製的反映明軍圍攻日軍山城的繪畫。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個是明軍騎兵多,一個是被圍的總是日軍。。。

其實連遼東軍嚴格說也離軍事正規化很遠了,比如李如松的往往就是依靠自己培養的精銳的家丁,帶頭衝鋒,起到激勵士氣的作用。不過比起從來就沒正規化過的日軍,還是強那麼一點。

日本的軍事能力低下除了封建軍閥化的影響因素以外,主要是日本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效應決定的。日本古代幾乎沒有什麼外來的侵略,唯一一次元朝入侵,因為颱風等不利因素很快就敗退了,也沒給日本造成多大影響。所以日本古代的軍事競爭僅限於諸侯之間的爭霸,真正需要真刀真槍打的情況不多。而中國則需要面對來自蒙古,遼東少數民族政權和中南半島的威脅,戰爭烈度更高,所以中國的兵器技術迭代速度比日本快一些。比如宋代就出現能夠打穿雙層鎧甲的神臂弓,和全身遮掩的鐵浮屠,而日本同時代用的還是丸木弓,大鎧這樣的“玩具”。

防護極其不合理的大鎧,“袖”大的像個盾牌,但不貼和手臂,格鬥中很難保護肩膀和手臂,就是一騎討作戰模式的產物

與平安時代同時期的金朝鐵浮屠

一直到戰國時期日本才有了較明顯的軍事進步。大鎧演變為當世具足,防護更加合理。

文筆有限,就寫這樣吧。。。


宣仔


就日本現在國土面積來說,拋去北海道的8.3萬平方公里,也就剩下29.5萬平方公里,日本戰國時代令制國具體數量應該是68個,平均每個令制國大勉強能有5000平方公里,他們所謂的戰國時代不過是縣與縣規模之間的爭鬥罷了,說戰爭都不好意思。這個時期的日本武將在我看來根本沒有辦法和明朝相比較。再看明朝萬曆年間,萬曆援朝抗倭戰爭,日本的這些名將的表現真的是差勁!暴露了浮誇之下的平庸,再來看看戰爭數據,第一階段,1592年4月-1593年7月

這一階段,入朝明軍在4萬人左右,統帥是李如松。日本投入了15萬之多,當時是小早川隆景為主將。李如松先是智取了重鎮平壤,擊潰了據守平壤的名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日軍傷亡一萬多人。

隨後在礪石嶺一線以少擊多,以5500多人的先鋒部隊頂住了約4-5萬日軍!隨後全身而退!總結,所謂的日本戰國時代的輝煌磅礴、人才輩出不過是日本這個缺少歷史文化底蘊的國家臆想出來的罷了!


天蠍讀軍史


問題問的應該是豐成秀吉侵略朝鮮吧,這次戰爭起因是豐成秀吉統一日本後,想要建立亞洲日本帝國,平息日本國內武士對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滿而發動的,最初他是想派兵借道朝鮮攻打大明,朝鮮國王拒絕後,次年近16萬人分九個軍團侵略朝鮮,不到半年朝鮮八道皆失,朝鮮國王向宗主國大明求援。

初期明軍度過鴨綠江後,明軍總兵祖承訓率三千多部隊長途奔襲進攻平壤,在不熟悉地形,和遭遇大雨,與上萬日軍交戰,明軍率領的朝鮮軍隊一交戰就潰逃,明軍寡不敵眾導致軍隊潰敗。隨後明軍增援趕到但仍然只有7萬多人,數量遠不及日本,另外明軍面臨一個重要問題是糧草不足,因此和日軍戰鬥時多互有勝負,日本的將領,和明軍對抗充分發揮了自己人多,地形熟的優勢,以多打少,暗算偷襲,最初明軍傷亡慘重。

隨後1592年底,明軍總兵李如松率4萬部隊增援朝鮮,與小西行長在平壤城開戰,小西行長不敵攻城部隊棄城而逃,明軍傷亡七百多人,日軍損失過萬。小西行長在城外被李如松3000部隊伏擊,但是後來日將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率兩萬先鋒軍增援,近三萬日軍包圍了李如松。兩軍交戰6小時後,明軍左協大將副總兵楊元率軍增援,日軍撤退。

後來日軍糧倉被李如松燒燬,日軍斷糧,朝鮮水師屢戰屢勝切斷日本補給,豐成秀吉請求議和,另外明軍也不願繼續拖延戰爭接受了議和,但是雙方使臣不通語言,互相欺上瞞下,豐成秀吉輸的不服,第二年又一次發展對朝侵略,日本兵力14萬,大明斬首了一心求和的將領,神宗派軍八萬增援朝鮮,最初明朝聯軍6000人駐守南原,數日被日攻破,明軍進攻星州谷城,日將毛利秀元部隊因傷亡慘重隨援軍敗走,日軍在和大明作戰中,機動很快,援兵馳援迅速。之後大明再次增兵,兵力達到11萬,後來日本海戰再次敗於朝鮮,日軍再次斷了補給,日本撤軍7萬人,僅留6萬人防守,再此期間日軍偷襲屢屢得勝。隨後豐成秀吉死了的消息傳到朝鮮,日軍開始撤退。

在整場戰爭中,明軍和日軍互有勝負,然日軍兵力長為明軍兩倍,作戰多以守城,偷襲為主,也證明日本戰國名將舊曆戰爭懂得揚長避短,日軍增援移動優勢遠勝明軍。但正面作戰不敵明軍。大明部隊在兩次戰爭中,共計出兵13萬死傷3萬於人,日本出兵30萬人,死傷14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