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为什么都说“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为什么都说“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我们都知道一句歇后语叫做“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句话我们用来暗指文字或语言冗杂繁长,让人无法忍受。那么,为什么裹脚布是又臭又长的呢?难道古代女人都不洗脚的吗?

为什么都说“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小脚女人

裹脚布,是古代人们由于审美的需求,要求女子的脚以小为美,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所使用的裹脚工具。按照封建礼教,女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开始缠足,用白布将脚缠紧,即便是睡觉也不会松布,成年以后就形成畸形的小脚,裹脚的布也因此而得名。

裹脚兴起于五代十国中的南唐李煜时期,他的嫔妃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并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步步生莲花,李煜看后十分喜欢,后逐渐从后宫传到民间。到了宋朝就广为流传了,并把妇女裹脚当成美德。

为什么都说“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裹脚布

民间女子从四五岁就开始缠小脚,先用长八到十尺以上的裹布把脚包裹起来,裹好以后用针线缝合固定,然后每天要把裹脚布收紧两次,直到一两年以后,小脚才会定型。最后到成年才能将裹布解开,也有一直缠一生的。到成年时若脚长不超过三寸,即成为三寸金莲。女子脚的大小成了当时的审美标准,被认为是“女性美”的重要表现。即使长相、身材再好,如果脚缠得不够小,就会遭人耻笑,也很难嫁出去。

为什么都说“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裹脚的这段时间里,有的一般还备了一双睡鞋,主要是防止裹布散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古装电视剧里为什么别人不脱鞋就上床睡觉的原因了。在裹脚一段时间后,也是需要洗脚的,只是每次洗脚都非常麻烦,通常洗一次需要一两个小时,相当耗时间,有的女人要懒一些,就不怎么洗脚,时间长了就像你从来不换袜子一样,就成了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相关文章导读】

《非常历史》

verydaily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敬畏 · 求真 · 鉴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