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知名數學家丘成桐來寧,與南外學生暢談“做學問”

摘要:5 月 24 日,69 歲的美籍華人、國際知名數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來到南京外國語學校,與師生暢談"我做學問的經驗"。

5 月 24 日,69 歲的美籍華人、國際知名數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來到南京外國語學校,與師生暢談"我做學問的經驗"。據統計,從 2012 年至 2017 年,南外學子一共獲得過"丘成桐科學獎"金牌 2 枚、銀牌 4 枚、銅牌 4 枚,這一成績讓丘教授印象深刻。

知名數學家丘成桐來寧,與南外學生暢談“做學問”

丘成桐教授

以《史記》開篇,數學家是個"詩詞控"

"《史記 • 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幼時學劍於叔父項梁,他曾教育項羽說,‘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今天跟大家聊聊如何在學術上‘學萬人敵’ …… "丘成桐教授以《史記》作為演講開篇,瞬間吸引了學生們,"沒有想到這位鼎鼎大名的數學家,擁有這麼豐厚的文化底蘊。"他解釋,自己從小受到父親的教誨,喜歡背誦詩詞,也喜歡讀歷史,久而久之,深受中華文學的感動,這些作品也影響著他做學問的態度和觀點。

丘成桐表示,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頓、高斯、愛因斯坦 … 都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工作和人類的進步歷史分不開,但是他們不是基於名利為出發點進行他們偉大的研究和發現。他借用清華大學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提出的學問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知名數學家丘成桐來寧,與南外學生暢談“做學問”

丘成桐教授與曾獲得"丘成桐科學獎"的部分學生合影

拿下"丘成桐科學獎"金獎的他,將赴美留學

現被美國杜克大學物理系錄取的南外小夥子耿建超,曾經憑藉《克拉尼圖形:二維板振動理論、振動模式測定和板上顆粒動力學研究》獲得 2017 年丘成桐科學獎(物理)金獎。

耿建超告訴記者,簡單來說,在這次比賽中,自己研究的是顆粒在震動的板上會自動形成對稱圖案這一有趣問題,與另外兩位隊友進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這個成績也是對自己兩年多物理學習的回報。

"喜歡一門學科並不需要什麼功利的原因,只是生活中的一個人或是一件事讓我們偶然發現了自己對某一領域的強烈興趣,這樣不僅能讓我們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對今後的發展也是大有益處的。"耿建超說,自己從初中就很喜歡物理,"丘成桐科學獎"這次參賽經歷,讓他更堅定地在物理學方向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