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商户二维码收款限额500元,人行新规出台所为何来?

正值年底,支付宝扫码领红包的活动如火如荼,老百姓们连买菜都要先扫红包再扫码付款,二维码收款结算已占据多半市场。商户打印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方便收款,POS机收款已经逐步消失。

商户二维码收款限额500元,人行新规出台所为何来?

昨日,央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规定商户使用打印二维码收款限额每天不超过500元,同时强调支付机构提供条码支付必须持牌经营。也就是说,今后大家在进行消费结算的时候,如果是扫商户打印的二维码(因为是直接打印形成,也叫静态二维码),最多只能结算500元。在国家鼓励消费,倡导资金流动的大形势下,人行出此规定,到底所为何来呢?

条码支付安全风险较大,一般人缺乏安全风险认知,容易造成资金损失与信息泄露

看过引石老王《白话安全:解读二维码支付安全,防御银行账户风险》文章的朋友,一定已经了解了二维码支付的风险。二维码是通过条码图形的方式来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它存储量大,还具有容错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这样的特点也可能将一些非法链接或病毒木马等带入扫码人手机。

商户二维码收款限额500元,人行新规出台所为何来?

为防止二维码生成的风险,人行要求收款二维码必须是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而且商户要将打印好的收款二维码进行监督管控,避免被覆盖或替换,以防止不法分子将非法链接和含有病毒、木马的二维码进行替换,形成规模性的木马、病毒的传播,造成消费者账户资金的损失和个人信息的泄露。

一些机构为了发展业务,通过条码支付变现来实现跨行清算,严重不合规

有些机构为了发展自己的业务,在取得商户过程中未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对客户的真实身份未进行核查确认,违规发展商户,导致了套现、二清以及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单乱象,加剧了各类安全隐患发生。一些机构跨行交易时为了规避核查,绕开了央行的跨行清算系统或清算机构,直接通过条码支付业务进行结算,造成了金融交易的安全风险。

商户二维码收款限额500元,人行新规出台所为何来?

不正当的商业竞争,不利于支付生态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支付宝、微信们为了获得企业的某些利益,不定期的采取“烧钱”、“补贴”的市场行为扰乱了支付生态的稳定和发展,当然也更是损失了银联商务、拉卡拉们的消费POS业务的发展。支付作为微利业务,除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集团外,一些专注收单的中小支付机构根本没有资金进行常态补贴,这就会导致出现恶意竞争的风险。因此,人行作为监管机构,考虑到整个支付生态的正常竞争与发展,出台新规。

商户二维码收款限额500元,人行新规出台所为何来?

其实,对于老百姓和商户来讲,每日扫码500元完全足够。因为支付的方式有很多种,扫不了商户的二维码,我们还可以让商户扫我们的二维码。但商业寡头或垄断巨头的出现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资本家们有它的本性,永远不要低估了那些资本的力量。近10年来发生的资本补贴的最终垄断案例很多,如果发现苗头不及时监管,最终损失的还是老百姓。

关注引石老王,评论热点,解读风险,期待与您的互动,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