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灵活就业退休工资和缴费年限有关吗?

往事如烟


灵活就业退休工资,也就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购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退休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与缴费年限呈正相关关系!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为基数计算缴费,缴费比例为20%;其中8%部分入个人账户,12%部分入社会统筹基金。

累计缴费15年,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且不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国家干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企业职工一样终身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高。

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额度的主要因素:

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月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在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职工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账户额度就越高。

2、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实行“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缴费年限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账户养老金都会增加。

3、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一般按照最低60%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对于部分收入较高,想年老时拿到更高的收入,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适当调整缴费基数,最高为300%。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不变的情况下,月基本养老金额度与缴费基数呈正比关系。
4、退休年龄:参保人退休年龄越高,缴费时间就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额度也就更高。此外,大多数省市在调整当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时,都会针对高领老人和缴费年限较高的参保人员制定相应额度的补贴,适当增加自己的缴费年限,能直接提升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5、个人收入水平。在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越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额度也就越高,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额度也会高很多。

【示例】

假如一名职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养老保险,60岁退休,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20年,计算不同缴费基数下的基础养老金额度:

  • 平均缴费基数为60%:(5000+5000×0.6)÷2×20×1%=800元;

  • 平均缴费基数为100%:(5000+5000×1.0)÷2×20×1%=1000元;

  • 平均缴费基数为300%:(5000+5000×3.0)÷2×20×1%=2000元

当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 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5000×0.6)÷2×40×1%=1600元;

  • 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5000×1.0)÷2×40×1%=2000元;

  • 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5000×3.0)÷2×40×1%=4000元。


这里只作为一个例子,计算了不同条件下基础养老金账户中的额度,在社会平均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账户养老金成倍地增长。由于个人账户额度只与账户总额和退休年龄相关,缴费基数和参保年限变动导致的变化就很直观了!

在缴费基数确定后,由于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缴纳20%的社会平均工资,其中只有8%能进入个人账户,对于高收入者来说,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保险是很不划算的,这种参保方式只适用于中低收入者。


养老保险本就是保的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应该不需要考虑养老的问题吧!

更多民生资讯,关注重庆中公!

重庆中公教育


你好!灵活就业退休工资和缴费年限有关系吗?

灵活就业退休工资,也就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购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退休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与缴费年限呈正相比关系。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基数计算缴费,缴费比例为20%; 其中8%部分计入个人账户,12%部分计入社会统筹基金。

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男满60周岁,女满55基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且不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企业退休职工一样,.终身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保险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就会越多。养老金能领取多少,主要看个人缴费年的长短、个人缴费基数高低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式中: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中,缴费的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举例说明: 假如一名灵活就业人员60岁退休,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20年,计算不同缴费基数下的养老金额度:

平均缴费基数为60%时: (5000+5000x0.6)÷2x20x1%=800元;

平均缴费基数为100%时: (5000+5000ⅹ1.0)÷2x20x1%=1000元;

平均缴费基数为300%时: (5000+5000x3.0)÷2x20ⅹ1%=2000元。

当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平均缴费基数为60%时: (5000+5000x0.6)÷2ⅹ40x1%=1600元;

平均缴费基数为100%时: (5000+5000x1.0)÷2x40x1%=2000元;

平均缴费基数为300%时: (5000+5000x3.0)÷2x40x1%=4000元。

通过上面例子的计算,在社会平均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账户养老金成倍地增长。

我是叶公讲故事,专注于为你解答社保、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大家有什么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叶公来帮忙


是在我们国家,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工资,还是企业退休工资,甚至是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工资,都是跟缴费年限有关的。

其实灵活就业人员交的保险就是,企业职工养老,所以他们计算待遇公式是一样的。

我们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计算公式,在2014年10月改革以后,也是跟缴费年限有莫大关系的。

那我们的缴费年限究竟怎样影响退休待遇呢?

一般来说,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待遇就越高。我们交的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计算就越高,而且我们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高,从而通过两方面影响我们的退休待遇。

我们过渡性养老金一般跟,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没有关系的,他是1998年之前各个省市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时候,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我们灵活就业参保,每交费一年,我们的退休待遇能增长多少呢?

青岛市黄岛区这边99%的人都是选择最低缴费基数60%交费的。

如果我们按照最低基数交费,每多交一年,我们的退休待遇就会增长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由于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非常合算的。

而我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只能增长交费年度0.4%的平均工资。而且如果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高于我们个人账户记账利息的话,我们这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年都在贬值。

但由于我们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种待遇是共同影响的,还是越早交灵活就业人员保险越合算。

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只要交费时间越长我们的退休待遇就越高。

所以,如果我们交费的时间越早,虽然缴费基数比较低,交的钱数少,但是基础养老金钱数没有关系的,只跟退休时的平均工资有关,非常合算。

毕竟我们的灵活就业人员是需要我们自己承担个人和企业部分的,我们国家还有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补贴,大家不要忘记享受。



暖心人社


楼主你好,不论任何人退休。他的退休工资都是和缴费年限有直接关系。当然也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本身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就是职工养老保险。所以说和交费年限是有直接关系的。

因为计算养老金的公式,主要是参照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以及缴费年限和每年的缴费指数来决定的。

所以,缴费时间越长,那么你最终领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相反按照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缴费要求,去办理退休的话,那么你最终可能就只能拿到很低的退休金。


社保小达人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242656815591744278, "vid": "v02004f50000bdcp1sr3ft9inulg5odg\

社保百事通


灵活就业退休工资和交费年限有关吗?

回答是肯定的。灵活就业退休工资和缴费年限有关。国家保险法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纳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就可以办理退休,领取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的交费按上年度本市社会平均工资为基准,有三档可以交费,40%,60%,100。

第一、本地上年平均工资和你交的比例有关。

第二、和你交的时间长短有关。

第三,和你本人的指数化工资有关。


健身广场舞


领养老金和想领更多养老金都与缴费年限有关

1、不管是交的是居民养老保险,还是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亦或是职工养老保险,想要领养老金,你得满足另个条件:

  • 缴费满15年;

  • 达到退休年龄;普通男60,女60,女干部/灵活就业者55岁。

这是基本要求。

2、实际上,灵活就业交的也算是职工社保,只不过没有正式职工交的社保包含项目多。灵活就业社保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3项。

在养老金的缴纳及领取上,除了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金额上与有单位的职工不相同外,社保性质、计算公式都一样。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名词解释:

灵活就业者的缴费基数一般按社平工资的40%到100%,分为不同档次;

灵活就业者的缴费比例,养老保险一般为20%,其中8%部分入个人账户,12%部分入社会统筹基金。

缴费金额 = 社平工资*自选的百分比*缴费比例

从这也可以看出,灵活就业者的退休后的养老金一般会比正式退休职工的低。


保险助手服务


您提出灵活就业退休工资和缴费年限有关吗?解答如下:

首先回答肯定有关。

一、退休条件

目前法定退休条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方可办理退休手续,一是累计缴费达到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中男性60岁,女性,1996年1月1日以前参保或参加工作的工人50岁,干部55岁;1996年1月1日以后参保或参加工作都是55岁;灵活就业人员是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养老金就越高。

二、缴费基数

因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全国各地缴费基数不同,有的地主方按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至100%,有的地方按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至300%。目前重庆市规定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按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至100%之间,由自己选择缴费基数。

三、养老金计算方法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社保或参加工作的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社平工资+上年度社平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金额÷计发系数(50岁195,55岁174,60岁139)

过渡性养老金=1.4%×上年度社平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实行个人缴费前视同缴费年限

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社保或参加工作的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社平工资+上年度社平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金额÷计发系数(50岁195,55岁170,60岁139)

综上所述,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是本省市上年社平工资,个人缴费指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直接影响个人退休养老金高低。


劳动维权田博闻


有很大的,重要的关系。社保必须按交费年限,和交费金额来核算出退休工资。如是下岗职工,还要在退休工资中,加上工补偿。一句话,交社保,不到退休年龄,就继续交,不要断交,最少要交够十五年。


清碧闲人


不论是灵活就业者或是在岗职工退休后的退休金都与缴费年限有关,而且关系大。


概念上讲灵活就业者与在岗职工的缴费年限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灵活就业者缴纳的社保只会是二险即社保险,医保险;或只是社保险。而在岗职工企业为其缴纳的是五险一金或六险二金。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灵活就业者或在岗职工关系到缴费年限的社保都有交。

灵活就业者要想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六十岁,女55岁申请退休金就必须有连续的十五年以上的实际交费年限。而交费年限越长退休时领的退休金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