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要说现在谁家的航空技术更强大,那自然是美国,波音、惠普、贝尔、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都是世界一流的航空军工企业,旗下无不是畅销世界的好飞机;次一点的算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在民用航空方面差不少,但军用航空方面,苏霍伊、米格、米里、卡莫夫、伊柳辛、图波列夫也都是能拿出东西的,不一定有多好,但皮实耐用也算个优点。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这二位都是靠冷战时的技术井喷发展到今天的,但实际上,冷战乃至二战前,航空技术最强大的却是如今的欧洲各国。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二战前欧洲才是世界航空工业的中心,但经过二战的摧残和冷战的夹缝,水平是还不算差,可也大不如前,往往是产品性能尚可,价格却令人望而生畏,结果就是基本打不开市场,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便是A400M运输机。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20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西德和意大利都不愿继续在军用运输领域受美国人的掣肘,联合起来意图研发一种中型战术运输机,代替已使用二十多年的C-130和C-160,为此投入巨资,试图凭借空客的经验,在战术运输机这个领域挑战美国。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不过现实还是惨淡得出乎意料,这款欧洲多国投资打造的先进运输机一样没能真正打开市场,除了几个项目参与国,没几个国家愿意购买,原定上千架的生产数量一路狂砍,连项目参与国的总需求加起来也仅仅达到180架的最低标准。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从技术角度来说,四发螺旋桨动力,起飞重量达到140吨,最高时速560公里,滑跑距离940米,最大载重37吨,可在载重20吨时航程达到6575公里,载重30吨时4537公里,无论是与C-130还是运-9相比,A400M的技术都领先的多,纸面性能已接近伊尔-76,相当可观。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过追求高性能,结果为技术先进付出时间的代价,不但研发进度严重滞后,交付时间也从2007年一直拖到2013年。成本还居高不下,以发动机为例,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功率达到11000马力,功率大,技术难度就大,成本就高,而且直供A400M使用,结果就是产量越少成本越高,造成恶性循环。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有了这些原因,A400M的单价从最初签合同时的8000万美元,到2009年就涨到1.2亿美元,实际交付价格要更高,如果只是项目参与国自己花钱买,那钱不过是左手倒右手,还能间接促进就业,一旦出口问题就立马出来了。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2017年,印尼采购5架A400M,总价是20亿美元,单价竟达到可怕的4亿,这个天文数字大多数国家根本不可能接受,若是真有这钱还不如多买几架C-130,便宜实惠还耐用,关键是技术成熟用着放心。

欧洲的A400M比中国的大多数运输机先进得多,怎么还叫好不叫座?

追其原因,还是欧洲人卯足了劲想在运输机上扳平美俄,所以把A400M的技术指标一再拔高,硬是从中型运输机拔到了中型与大型之间,地位非常尴尬,既干不了大型运输机的活,又干不好中型运输机的活,这样一来更没人对它感兴趣,这就是A400M的教训,定位不清,规划不严,追求太高,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