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农村赶集的东西为啥这么便宜?

晓东三农


我农村的集市,几乎隔三差五就有赶集的日子,这不今天又赶上了二七大集,看集上的蔬菜,都比超市里面的要便宜。那么农村赶集的东西为啥都这么便宜呢?梅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农村的集市,面对的消费者都是一些农村人多,作为农村人因为收入比较低,花钱的时候都是相对比较节省的。再加上农村人有许多生活的用品都可以是自己家里生产和制作的。比如季节性的蔬菜,夏天的芸豆、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秋天的大白菜、萝卜、胡萝卜等等,一些多年生长的蔬菜,比如大葱、韭菜等等,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一些,而且自己家种植的都是一些绿色有机的蔬菜,基本上能够满足家里的生活需要。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反过来大家都有了,你不需要去买别人的,在这个时候去买大家都有的蔬菜,价格肯定会很便宜,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来打听。


从一些生产用品来看,有许多的农具是不需要经常更换的,一些农具在购买之后能够使用十年或者二十年,再加上现代化机械的不断的发展,农民在种地的过程中,自己家里的人工用现越来越少,以前农村集市上卖农具的热闹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没有人打听问津,只能从降低价格上来吸引顾客,因此生产用具的价格也会很低。

俺们农村人也是很会讨价还价的,正是因为收入比较低,买东西可不能要一个给一个,因此在买东西的时候特别容易讨价还价,讨价过程也是卖买双方的一种快乐斗智斗勇,而且还会挑出商品的毛病,用种种理由来降级商品的价格。



农村集市上的东西价格很便宜,一方面是集市上所卖的农副产品,大多是农民自己生产,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农氏的收入比较低,很多产品只是针对于农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特别会讨价还价。


山村梅花


路过这里,看到这个问题,来了回答问题的兴致。首先,我家门口就是乡镇赶集的场地,其次是在5月份时我也开着三轮车到周边乡镇去赶了差不多一个月的集,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发言权,而我是有着绝对的发言权的。是的,在农村赶集时的东西确实很便宜,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来集市卖小菜的几乎都是咱们本镇周边的农民,小菜都是他们自己种出来的.成本较低。再者来买菜的也是农民,他们也喜欢买一些便宜的小菜。

2,关于衣服鞋帽袜子类的消费,如果您是卖品牌的,价位高的,最好不要到乡下赶集来卖,那样你会很被动,卖不动的。因为咱们乡下人第1个生活开支的来源较少,都是比较节约的,第2个文化有限,品牌意识不高,只图个实用实穿戴。因此,进一点价位低的实用的衣服鞋帽袜子类,出价位定到最低点,以走量的方式卖,在集市上会受欢迎的。

3,咱们乡下人也喜欢讨价还价,看中的东西,会千方百计的把价钱压到最低,有时候还的价钱会让你根本接受不了,因为还的价钱连进货价都没给到。

小编也曾在5月份下乡赶集,搞贴手机膜下载歌曲的生意,但最终因价钱压的实在太低了,并且需求量不大,只有放弃农村赶集市场,回到县城守店了。综上所述,在集市上卖的东西,除了猪肉,鸡鸭鱼之外(当然了,肉食类的比大城市便宜一丁点,价位有时候也会波动上浮的)。大部分都是很便宜的。




永州追梦哥


我是乡村黑嫂,我来回答。

很多农村孩子小时候最爱赶集,黑嫂小时候也不例外,因为孩子们都盼望着到了集上能吃点好吃的。

题主问农村集上的东西为什么那么便宜,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集上的东西大致分为两类,黑嫂分别说一下为什么便宜,以供题主参考。

一、低端服装和生活用品

那些去集上卖衣服和生活用品的,走的本来就是低端路线,他们进的就是便宜东西,卖起来当然也是便宜的。

这里面有个消费者定位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去集上买东西的,当然也都是一些村里人,他们对于穿和用上不讲究什么名牌,干干净净的就行了。然后你的价格不能超出他的心理极限。

比如他去买衣服了,你张嘴说一千一件,你这是名牌。那么你在集上一件也卖不出去,这里不是你卖贵衣服和生活用品的地方。

一句话,进便宜,卖便宜,这样的定位在农村集上不会错。

二、家里一些剩余的东西拿到集上卖

这一类就是平时的一些农村人,他们本身不是什么生意人,就是自己种的东西有剩余了,自己吃不完。比如一些人会自己种几棵果树,或者自己种几畦菜。

这东西结起来后,靠自己吃根本吃不完,于是有些人就趁着有集拿到集上卖。自己种出来的,反正也吃不完,他们秉承的原则是给点钱就卖,要不然扔了就白搭了。

所以,很多集上的东西是既新鲜又便宜的,而且还吃着放心。

总结:其实,现在农村集上卖东西的人也在急剧减少。多数人都改行不干了,农村单靠自己种点东西拿到集上卖的人也不多了。但这个集市做为一种从古代传下来的特殊贸易方式是不会消失的,还会在农村存在很多年。

我是乡村黑嫂,一个有态度的农村观察者。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乡村黑嫂


农村赶集的东西为啥这么便宜?

一、农产品大部分都是自家种植的。在农村集市上卖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自己种的,直接拿到集市上去卖,价格自然就便宜。城市里的经过菜贩子几次转手,价格就高了许多。还有就是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遇到哪一种蔬果收获的季节,都会拿到集市上去卖,卖的人多了,价格就便宜。刚看了一个农村赶集的直播,很多农户摘了自家的波萝蜜去卖,满大街都是卖波萝蜜的人,1.5元一斤,有心买还可以讲价。


二、门店租金便宜。乡下集市门面租金也比城市便宜,有很多还是自家的房子,没有了房租压力,卖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比城市里便宜了很多。有一次我回家去在一集市上买了一支雪糕,才一元钱,我当时以为这老板肯定搞错了价格,因为在深圳这个牌子的雪糕卖3.5元。后来我才知道乡下每家店都是一样卖1元钱。

三、集市日不是天天有。集市日一般都是几天一次的,这就犹如节日一样,集市里有门面卖日常生活用品的老板,都会在集市日尽量多卖点,能便宜就便宜,因为过了今天又要再等几天了。地摊上卖农产品的农民也一样,只要不亏本就卖,谁也不想早上辛辛苦苦拉着挑着来,到了傍晚还得辛辛苦苦拉回去。



我刚毕业出来的第一年,就在家里种了几亩西瓜,第一次拉到集市上去卖,支了个太阳伞,躺在靠背椅上,吹着口哨,摇着扇子,就等着收钱了。卖了大半天发觉还有一大半没卖出去,太阳已经西斜了,就开始着急地大声吆喝起来。早上正常价,中午保本价,下午亏本价,最后看到熟人就送,遇上大方的扔几元钱就收下,不给的就白送。不送能怎么样?拉回去啊!家里还一大堆呢!


鲁智深大战野猪林


作为一个农民,让我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农村赶集卖的东西这么便宜吧:

自产自销,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

农村集市上商贩组成者有一大半都是周边的农户,这里就是一个农产品集结市场,很多家庭都不是专一卖这样商品,只是因为今年丰收或者种植多了自己家里消化不了才拿到集市上来卖点钱;这样不仅能避免掉大好的农产品坏到地里,还能卖点零花钱补贴家用,这家的萝卜、白菜、小葱,那家的红薯、土鸡蛋、葡萄等等;都是最新鲜的农产品,而价格通常还会比市场价略低,尤其到了中午时分快散场时候,很多都会便宜卖了,农民不像那些固定摊位的商贩,能在集市上一待一天,今天卖不掉明天挑挑拣拣接着卖;农民们没有这么多空余时间,因此只要是拿到集市上的农产品,能卖也就卖了,这是价钱便宜的原因之一。

农村集市人群整体购买力不高

相对于城市农贸市场来说,农村集市消化能力有限,很多农产品家家户户都有在种植,因此销路可能没有城市里广阔;再者农村地区收入水平较城区还有一定差距,造成了集市上很多人的购买力不高,价格太贵没有人买甚至于无人问津的局面。

部分商品质量整体低下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集市上充斥着各类廉价高仿、山寨产品;因为农村人口对于品牌的认知度较低,只要商品看着美观,质量过硬便会有市场,便会引人购买,所以像奥利奥、蓝月亮以及各类的商品都能在农村地区见到山寨产品,外形、包装看着一模一样,如果不细看自己也不会发现这是假冒山寨产品。这类商品在城市地区没有市场,没有人愿意去购买他们,但是到了农村却因为显示的外形以及便宜的价格往往销量大涨;这也是农村集市上东西便宜的原因之一,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感谢阅读,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农村人口对于这些品牌的辨识度太低,很多人都被这些山寨产品相似的外形所欺骗,除此之外也有贪图便宜的小心里。欢迎大家在下方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我互动交流,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我将长期为您带来自己的一些见解!

乡巴佬话三农


在农村,农民购买和出售东西主要是靠赶集,赶集是五天一次。赶集的时候是很热闹的,在赶集这一天时间周围几十里的人们都会来到这里:

1、卖东西,农民会把自己的农产品拿到集市上卖,如果不是赶集,即使是在镇上平时也是人很少的。还有一些摆摊的本来就没有自己的门面也是靠在赶集的时候推着车子去卖。同时在集市上也没有像城里一样会有城管来赶来赶去。

2、买东西,在农村基本上是几里地或几十里地远才有一个小卖部,而且还东西不全又贵,所以平时的时候买东西很不方便,在赶集的时候卖的产品齐全,也就会吸引农民去赶集,就算不是去赶集,就当去逛逛也是好的。

那么农村赶集的东西为什么这么便宜呢?主要原因是:

1、自产自销,农民自己卖的农产品都是自己种的,没有中间环节,当然价格就比较便宜了,只要能换钱农民都会拿去卖的,即使卖了连工钱可能都挣不回来,但在农村种工是没有工钱这个概念的,所以是能挣回一点是一点。

2、低端产品,在农村摆摊卖的日常生活用品虽然都是批发来的,但主要还是这些产品都是低端货,要么就是山寨货,价格自然就会低了,你在城市里见不到的日常消费品在农村就有的卖。

3、农民的购物心里。农民挣钱不容易,当然买东西也就哪个便宜就买哪个了,首先在意的是价格其次才是质量和外观。就好像水果如果品相不好或有点烂了在城里很难卖的出去,但在农村只要是便宜肯定能卖的出去。

4、无门面费用。在赶集的时候摆摊是没有门面费用的,要收费也就是一次只收三五块钱的费用,这就对于卖的产品来说没有其他平摊费用。

但在农村赶集的时候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这么便宜的,像蔬菜如果不是上市季节价格也是挺贵的。就好像辣椒,今年三四五月份的时候深圳辣椒也就六七块,但在我们农村却要十多块一斤;猪肉我们农村一直就比城里要贵,所以如果是没有质次的东西农村反而会卖的比城里贵,因为农村的物质是没有人管的,不像城里基本上每年物价都比较稳定。


说三农故事


农村赶集这样东西,不要再买,很多老百姓都上当了农村不比市里超市多,家里需要什么了都可以去超市去买。在农村有很多赶集,而在每月都固定的那天。会有很多商贩到这里赶集,而且很多老百姓也会来赶集上热闹。很多大人领着孩子就来赶会玩,老百姓也会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赶集也让商贩赚挣钱的好机会,有些商贩买的是真货。真材实料来卖,有的商贩为了自己的利益。能点假货到集市是卖,去欺骗周边老百姓。所以赶集的老百姓一定注意。自己要有防范意识,不要为了省钱去买些便宜的东西。一下这几中东西,大家要注意了。

很老百姓会在集市上买些花草,还会说这样的话。说这些花草都是从外地进来的稀少种子,而且很贵的种子。不过今天来到集上,而且是要卖给咱老百姓的。所以赔钱卖给咱们之类的话,老百姓听这样说。就不自觉的买回家,把买来的种子在盆里。等着他们的发芽开花,还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谁知道很长时间过去了,这些种子没有发芽,这是老百姓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其次就是纯蜂蜜,在市场上纯蜂蜜价格不低。不过在农村很多人养蜜蜂,专门提取蜂蜜。然后拿到集市上卖,可是这些蜂蜜没有经过合格加工。都是自家里的生产的,所以和正规生产的相比。他们的成本比较地,所以买的便宜。老百姓也感觉很有道理,因为蜂蜜还有不少营养。而且有很人吃法,所以老百姓就愿意去买。拿回家之后,自己亲自吃一下。却发现跟之前从正规厂家买的味道不一样,这让老百姓哭笑不得。

还有很多人会在集市上买些买些膏药,并说这些膏药是家自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秘方,这些膏药能治好很多人的病。怎么怎么好老百姓看到膏药的价格因为太贵,所以就直接拿两盒。等自己拿回家使用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好。老百姓扪心问自己 ,难道现在有一些商家真的是坑蒙老百姓的吗?

还有一些人会拿出老古董放在那里买,说自己家最近一段比较缺钱。才会把这些老古董拿出来卖钱应应急,有的老百姓信以为真。直接出了高价买回家,最后到家才发现是假的。又找不到商贩,老百姓只有自己吃个哑巴亏。

还就是商家会在集市是搞点什么厂家直销 ,电器之类。比如电饭锅电磁炉之类,市场多少多少。今天下乡全部都是厂家直销,名额有限售完为止。老百姓听了很划算比在店里便宜很多,都去买回家自己去使用。却发现没有他们说的功能,到家中还是冒牌货。

在这就是商贩会在,集市上买些老人自动发热裤子。商贩会说裤子多么好穿上轻巧在冷的天,穿不会冷一条就过冬。老百姓听着挺好,价位也不是太贵。老百姓都能接受,商家也会说物美价廉错过了就要等下年了。就会有人经不起诱惑去买,只要一个人去买就会有很多人去买。回到家过一天穿上感觉跟普通裤子每什么两样,才感觉自己上当受骗。

要么就是集市买不用电,就会发亮的手电筒和点灯泡。老百姓听了很好啊,不用电这样就能省电费。就买回家了可是用不多久就坏了,小编在这里提醒老百姓以后在集市买东西。大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被坑骗了。


婷婷思雨的小日子


农村赶集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这边有好几个村都有各自的集,镇上也有比下面村里的集要更大些,各自的集也有固定的日期,通常都是五天一集,比如我们村就是每个月初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


农村集上的东西之所以会便宜是因为它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原因,农村的消费水平相对还是比较弱的,即使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可在农村已经习惯了买更便宜的东西,大家也应该都知道在农村在不管买什么,大多数还都是以便宜为主,同样的东西,你的东西比别人贵,我就不买你的,哪怕只是贵一毛钱,也会买那便宜一毛钱的,没有哪个人愿意多花一毛钱。

就拿我妈来说吧,每次如果叫我和她去赶集,我都不愿意去,太啰嗦,买个东西非得把整个集转上一圈,不然生怕错过最便宜的东西,别说货比三家了,我妈有的时候都货比整个集😂比如说在集的开头有家卖菜价格是一块钱一斤,她就要记下来再去逛逛其他家的东西,往往转了一圈之后,发现有的时候不但没便宜还贵了,这个时候就又要跟着她再转一圈,都搞不明白,省下这些时间做什么不好,非要纠结在一毛两毛钱上。



我相信农村肯定也有很多人像我妈这样去买东西,同样的东西,有便宜的肯定不会买那贵的,倒也不是说农村人差那一点钱,只是从这一点上足以说明农村人已经习惯买便宜的东西,所以在农村的集上,谁的东西便宜,谁才是首选。


有些不良商家这时就会利用农民这一弱点,去卖便宜的假货,从而让农村朋友上当受骗,我妈就没少买了假货:削铁如泥的刀、什么都可以打碎的破壁机、还有不用油就可以炒菜的锅……也知道便宜的东西没好货,可还是挡不住便宜的诱惑,总之越便宜的东西就越讨农村人喜欢,不过就是太便宜了那些无良商家。也不知道市场监督部门是怎么监督的……


鲁南小邵


我爸妈是摆地摊的,1没有各种租金,2跟超市卖的一个价,人都会去超市买,3为了薄利多销


俩娃奶爸打工记


“赶集”在农村里是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专门做各种卖买的地方,尤其是在当季的蔬菜水果那是卖的相当的便宜。

农村人都很勤劳家家户户都会种蔬菜水果,吃不完就拿到集市上卖,再加上菜农也来卖,所以就便宜到“白菜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