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李自成進京,他擁兵八十萬,曾多次擊敗張獻忠,軍紀卻奇壞無比

李自成進京,他擁兵八十萬,曾多次擊敗張獻忠,軍紀卻奇壞無比

明朝官員俑

像明代的許多職業軍人一樣,左良玉也出身於窮苦人家庭,自小父母雙亡,由叔叔養大,連母親的姓氏也不知道。這樣的出身,註定了左良玉是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但如同古人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樣,這個大老粗對人情世故,對身處亂世的生存法則,把握得比誰都精。他能夠從一個最底層的草根成長為風雲一時的明軍主將,足可見其過人之處。

左良玉最初在遼東服役,崇禎即位那年,寧遠士兵因朝廷長期拖欠糧餉而譁變,逼得帶兵的巡撫畢自肅上吊自殺,下級軍官左良玉也受牽連革職。不久,因朝廷正是用兵之際,尤其需要左良玉這種作戰勇敢的下級軍官,他很快又官復原職。

在和清軍作戰時,左良玉表現不俗。當時,左良玉的上司是東林黨人侯恂,也就是大才子侯方域的老爹。侯先生是左良玉的伯樂和貴人,他提拔左良玉為副將。左良玉此後的表現,倒也沒讓侯恂失望,他“戰松山、杏山下,錄功第一。”

隨著農民軍如火如荼的發展壯大,崇禎不得不從遼東前線抽調部隊回內地,左良玉也在抽調之列,給他分配的任務是負責河南境內的戰事,這是崇禎六年的事情。

此後直到甲申之變的十多年間,左良玉一直輾轉於河南、安徽、湖北、陝西等地與農民軍交手。他的交手成績,可以概括為:逢張多勝,遇李輒敗――他多次大勝張獻忠,卻屢次敗於李自成。

左良玉大敗張獻忠最經典的戰爭至少有兩次。一次是崇禎十一年,張獻忠假冒官員擬突襲南陽,當他紮營於南陽附近的南關時,左良玉恰好率兵經過。警惕性頗高的左良玉心存疑慮,召張獻忠進見。張獻忠自然不敢去,倉皇間只得“逸去”,左良玉率軍追趕,他連發兩箭,其中一箭射中張獻忠肩膀,張獻忠血流滿面,幸好部下拼死相救,才得以死裡逃生。

另一次是崇禎十三年的瑪瑙山之戰,張獻忠原本佔據山頂的有利地形,但竟然糊里糊塗地輸掉了這場勝算頗大的戰鬥,不僅手下十多個將領被斬殺,連張獻忠的妻妾也作了俘虜。和打張獻忠的得心應手相反,左良玉和李自成交手時,吃了好幾次虧,以至於後來左良玉畏李如虎,能夠避免交鋒就堅決繞道走。

李自成進京,他擁兵八十萬,曾多次擊敗張獻忠,軍紀卻奇壞無比

反映明清劇變之際侯方域與李香君愛情的《桃花扇》

左良玉生活在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他明白,在那個亂世裡,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保存自己的實力是頭等大事。至於是否為國為君分憂,那是聖旨裡和奏章中的口號。當左良玉還只是箇中級官員時,他就以保存和發展自身實力為第一要義。

當他駐守懷慶時,因與上司意見不合,“因是生心,緩追養寇,多收降者以自重。”對上司的檄調,如果可能傷及自身利益,那就採取陽奉陰違的辦法,能不聽就儘量不聽。左良玉十幾年的軍旅生涯中,曾遭受過好幾次朝廷下令戴罪自贖或是降級使用的處分,其原因,就在於他為了保存實力,經常不聽上司調動,以至於使原本處於主動的政府軍常常陷入被動。

但朝廷之所以沒有像處分他的同事賀人龍那樣,乾脆地判處死刑,一在於左良玉的確有戰鬥力,二在於左良玉的勢力越來越大,朝廷不得不考慮一旦真要對他嚴加處理,是否會引發更大的動亂。

如果說侯恂的提拔給了左良玉第一桶金的話,那麼督師楊嗣昌舉薦他為平賊將軍,則使左良玉成為貨真價實的明軍高級將領。但對這位有恩於己的楊督師,驕橫的左良玉回報他的卻是拒不聽命。

事情要從被左良玉屢次擊敗的張獻忠說起。有時候,最熟悉自己的人不是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而是自己的敵人。比如張獻忠就對令他頭痛的左良玉非常瞭解。他在妻妾被擒之後派人給左良玉行賄,並挑拔說,有我張獻忠在,朝廷才會重視你。你的部隊經常搶殺百姓,而楊嗣昌多猜忌之心。一旦我張獻忠被消滅了,朝廷也就會該跟你算總帳了。

左良玉一聽,覺得人家說得很有道理:老鼠都抓完了,貓還有好日子過嗎?於是,當張獻忠入川時,儘管楊嗣昌給左良玉下達了九次嚴令,但左良玉仍然不予理會,任由張獻忠順利進入四川並再一次死灰復燃。更要命的是,當張獻忠次年席捲出川兵逼武昌時,左良玉依然坐視不管。

張獻忠攻破武昌後,殺死明朝宗室襄王朱翊銘――也就是崇禎的爺爺萬曆的弟弟。藩王被殺,這對守土有責的楊嗣昌來說,無疑彌天大罪,他氣病之下,不吃不喝,不久就一命嗚呼。

李自成進京,他擁兵八十萬,曾多次擊敗張獻忠,軍紀卻奇壞無比

其實,對侯恂這位賞識過提拔過自己的伯樂,左良玉依然是以怨報德――同樣是左良玉的失誤,導致了侯恂的下臺。不過,這一次不是左良玉不聽侯恂之命,而是過於懼怕李自成: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圍開封,侯恂從獄中被起用任督師,負責守衛開封。是時,左良玉隸屬侯恂,與其它幾支部隊一同駐防朱仙鎮。但左良玉看到李自成人強馬壯,知道打下去要吃虧,他可不想為了朝廷拿自己的本錢去拼,竟然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突然拔營逃跑。

他的逃跑引發了其他幾支友軍的連鎖反應,“眾軍望見皆潰。”但李自軍早已在左良玉的退路上挖下了一條環繞上百里的深溝,當左良玉諸軍逃跑時,李自成乘機追殺,左良玉諸軍下馬渡溝,亂作一團,李自成“從而蹂之”。

是役,政府軍大敗,棄馬騾萬匹,器帳無數,左良玉一直狂奔到襄陽。因是用人之際,崇禎罕見地沒有計較左良玉的敗績,只是令他速到開封助侯恂。但左良玉對李自成極為畏懼,“遷延不至”。這樣,開封城破,侯恂被問責撤職。

明末與農民軍作戰的政府軍,其軍紀大多很壞,而左良玉的軍紀無疑是其中最壞的。在關於他的記載裡,燒殺搶掠簡直如同家常便飯。

左良玉被李自成從襄陽追趕到武昌時,向楚王索要二十萬人的糧餉,楚王沒有答應,他就縱兵大掠,“火光照江中”。為了躲避左良玉軍隊,武昌上至朱明宗室,下至普通百姓,紛紛逃入山谷。左良玉在武昌駐留了二十來天,當他率部離開時,武昌人在蛇山上歡呼:左兵過矣。都認為能躲過此劫,無異於重生。

作為對楚王不肯發餉的報復,當李自成急攻武昌時,就在左近的左良玉坐視不救。城破後,楚王被沉入長江。――按理,失陷宗藩,左良玉像當初的楊嗣昌一樣面臨罪不容誅的指控,但其時的京師已對左良玉這樣的軍閥鞭長莫及,因為江山覆亡的甲申年即將到來。

李自成進京,他擁兵八十萬,曾多次擊敗張獻忠,軍紀卻奇壞無比

崇禎上吊自殺處

左良玉常常放縱甚至命令部下搶劫姦淫,骨子裡,他以為這樣做能起到凝聚力作用。他固執地認為,通過搶劫姦淫的方式,算是給了追隨他的弟兄們一點好處和回報,至於民間的憤恨和言官的激烈批評,這些東西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面前,簡直就是虛無縹緲的滿紙荒唐言。

有關左良玉軍隊的暴行,《三垣筆記》記載說,當他們為了勒索老百姓的財物時,常常把被勒索人用木板夾住,再用小火燒烤,以至於稍胖一點的人,被烤得滿地是油。至於在大街上公然姦汙婦女,幾乎是每入一座城池都會發生的家常便飯。當士兵們把搶來的婦女拖上船載走時,如果這些婦女望著岸上的家人哭泣,站在她們身後的左軍士兵就會一刀砍掉她們的腦袋。

甲申之變後,左良玉據守長江上游的武昌一帶,他的實力確實保存得很好,當時,他擁兵八十萬,號稱百萬。南明倚為干城的江北四鎮中數高傑最強大,但高傑也“不及良玉遠甚。”

不過,儘管江北四鎮都得到了南明政府的極大好處,但左良玉被認為是侯恂的人,而侯恂又是東林黨的人――從而,與東林黨為敵的馬士英和阮大鋮對左良玉採取了打壓態度。

馬、阮的打壓最終激起了左良玉的兵變:他以清君側為名,傳檄討伐馬士英,率大軍順江而下。但就在軍隊行進到九江時,原本抱病在身的左良玉嘔血而亡。他的兒子左夢庚在被眾將推為首領後,旋即投降清朝。那支數量最大的明軍,也就跟著易幟為清軍,從而加速了南明的土崩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