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16年前嫦娥工程正式啟動,“逐月”之路迎來一系列里程碑

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超過50年。如今在全球範圍內,月球探測已經成為熱議話題。而我國探月工程的首個“里程碑”,可以追溯到16年前的今天。

科技日历 | 16年前嫦娥工程正式启动,“逐月”之路迎来一系列里程碑

2004年3月1日,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在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月壤、地月空間環境等。

回顧此前,“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都為我國揭秘月球作出了巨大貢獻。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按照計劃於2009年撞月。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佈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2009年3月1日——11年前的今天,“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預期目標,為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設計壽命為1年的“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激光高度計、微波輻射計、太陽宇宙射線檢測器和低能離子探測器等多種科學儀器,對月球進行探測。它在環月飛行執行任務期間,主要獲取月面的三維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佈特點,探測月球土壤厚度,檢測地月空間環境。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其完成了一系列工程與科學目標,獲得了分辨率優於10米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佈圖等資料。如今“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系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預計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併成功著陸,隨後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

“嫦娥四號”則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它由著陸器與巡視器組成,巡視器命名為“玉兔二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底部成功著陸。

作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2020年2月18日6時57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2月27日,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又在線發表了中國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一項最新成果——首次揭示月球背面地下40米淺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2019年1月14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2019年年底前後將發射嫦娥五號。“嫦娥五號”的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調查。

在經歷“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後,科學家們將計劃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未來,我國在逐月之路上也將走得更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