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故事:北宋文人趣事,王安石不愛洗澡,蘇軾考進士時瞎編

唐宋兩朝是我國文壇巨匠輩出的年代,尤其是宋朝,宋朝重文輕武,故文人社會地位更高,更多人想要考取功名,而考取功名的前提是飽讀詩書,如此下來便形成了一個好循環。

仔細觀察兩宋的文人,會發現北宋的文人要比南宋的文人有趣的多,這是因為北宋時期宋朝剛開國沒多久,國力還算強勁,因此北宋的文人多是一些灑脫之輩。南宋就不一樣了,南宋那時經過了靖康之恥,無數文人滿腦筋想的都是北伐中原,其為人處世自然也會受其影響變得抑鬱許多。北宋時比較重量級別的文人當屬王安石以及蘇軾,而這兩個人則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故事:北宋文人趣事,王安石不愛洗澡,蘇軾考進士時瞎編

先說王安石,王安石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不喜歡洗澡以及洗臉,《宋史-王安石傳》裡面是這樣記載王安石的:“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王安石有些現如今邋遢大叔的感覺,只不過那個時候世人都覺得這是王安石灑脫的象徵。

《夢溪筆談》中記載,有一次王安石的家人看王安石面色發黑的十分嚴重,擔心王安石因為過度操勞得了重病,於是便請來了醫生為王安石診斷。醫生把脈後卻不知王安石得了什麼病,因為其脈象十分正常,在仔細打量王安石面相後,醫生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因為王安石不洗澡,臉上灰塵太多,自然就顯得黑了。

故事:北宋文人趣事,王安石不愛洗澡,蘇軾考進士時瞎編

等醫生走好,王安石的家人為他帶來了水,要給王安石洗臉,王安石卻傲嬌起來,不僅不願意洗,反倒十分生氣地說:“我本來就長這麼黑,怎麼洗都沒法變白,不要再耽誤時間了。”

如果說王安石不洗澡是個人問題,那蘇軾就更為有趣一些了,因為他居然在考取進士的時候瞎編。

蘇軾考取進士那年寫的策論題目叫做《刑賞忠厚之至論》,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有一位監考官是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梅堯臣在閱讀蘇軾的文章後十分滿意,覺得蘇軾實在是文采出眾,其中蘇軾提到了一個“皋陶殺人”的典故更是令梅堯臣歎為觀止。

故事:北宋文人趣事,王安石不愛洗澡,蘇軾考進士時瞎編

因為梅堯臣自認為博覽群書,知識面十分廣,但當時他也不知道這個典故,問了幾個同行的考官,也是一律不知,梅堯臣就覺得這個典故為蘇軾的文章畫龍點睛,於是給了蘇軾文章很高的分,蘇軾也因此高中進士。由於那時卷子都是糊名的,所以閱卷時梅堯臣也不知道這是誰的文章,後來出了成績,梅堯臣才知道原來是蘇軾的文章,便將此人記在了心中。

後來有一次兩人碰面,閒聊中梅堯臣想起這件事,便詢問蘇軾此典故出之何處,蘇軾先是瞎扯了一大堆,最後引用了曹操當年跟孔融的一番對話,孔融說:“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出於何典,孔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梅堯臣一聽就明白蘇軾什麼意思了,意思就是說這個典故壓根就是蘇軾瞎編的,主觀臆想出來的,這個做法是不是有些像很多人寫作文時瞎編名人名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