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說蝙蝠的存在對人類有益?消滅反而不好?

量子宇宙


蝙蝠對人類的明顯的益處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對某些昆蟲的捕食、為某些植物授粉、仿生學的研究。至於不明顯的益處那就更多了。



我們不排除蝙蝠中的某些種類以鮮血為生,但這只是少部分,大部分還是吃水果、昆蟲等,而蝙蝠作為能完全飛行的哺乳動物,能耗十分巨大,因而食量驚人。單隻蝙蝠一晚上的昆蟲捕食量可以數以千計!這些昆蟲中有一部分是對人類或者農作物有危害的,所以蝙蝠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形成了保護。


再者而言,某些蝙蝠還承擔了部分蜜蜂的工作,做起了授粉的行當。據說東南亞地區四分之三的水果都是由蝙蝠授粉完成的。所以如果沒有蝙蝠,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水果譬如榴蓮等,可能就看不到了。

此外,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生物,本身就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而部分蝙蝠種群獨有的回聲定位系統更是人類趨之若鶩的技能。通過仿生學,人類已經造出了雷達、聲吶等裝備,將來也一定會造出更多設備以方便人們的生活。


所以,完全消滅蝙蝠一來不現實,二來確實會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影響。其實這次疫情,蝙蝠沒有錯,錯的是那些捕捉並食用蝙蝠的人。所以對待蝙蝠,我們敬而遠之就好,不用過多恐懼害怕。


張家小智兒


我們家的瓦房蓋了快三十年了,蓋好沒幾年就來了許多蝙蝠,每年的夏天天剛剛黑就在屋前飛來飛去,冬天不知去向,小時候我特別害怕,有時候它們飛進屋裡,有一次還被我老爸打死兩隻,主要是怕它嚇到我們。後面慢慢習慣,就不覺得害怕了,現在每年夏天也有,屋前房後都有,我觀察它們是躲在瓦里面,有的躲在木頭的縫隙,天氣轉涼就不見了。


川鄉小何姐


自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以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努力阻擊疫情。我們每天呆在家裡,第一次以“足不出戶”這樣的方式為我們的祖國做著特殊的貢獻。在這期間我們最大的疑問就是,新冠病毒最初從哪裡來?中間宿主又是什麼?就這樣蝙蝠這種神奇的“黑暗”生物又一次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各種以蝙蝠為題的文章層出不窮,導致了很多人在問,這種生物既然是移動的病毒庫,為什麼我們不把它徹底消滅了?

說明我們現在從心裡現在畏懼蝙蝠,可能有人下次見了蝙蝠會主動去傷害這種生物。我想為蝙蝠說句話,因為它們的存在真的很重要,甚至跟你的生活還息息相關。

蝙蝠的活動範圍和食性並不會給人類造成困擾

蝙蝠在哺乳動物中是非常大的一類生物,僅次於齧齒目,它們分佈廣泛,除了南北極以及一些比較與世隔絕的島嶼外,全世界都能找到蝙蝠的蹤跡,而蝙蝠這種生物根據體型又可分為: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食果蝠和食蟲蝠)。

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體型較大的蝙蝠喜歡食用各種水果以及植物的果實,而體型較小的蝙蝠則多以昆蟲為食,還有一小部分食肉、食血的。其中一隻體重只有十來克的蝙蝠在一年中就能吃掉3.6千克的昆蟲,這其中當然包括很多對人類來說有害的昆蟲。而最近在網上看到的印尼“蝙蝠湯”,那裡面躺著就是水果蝙蝠,又被稱為金冠飛狐,它就是以水果為食,也是體型最大的蝙蝠,已經基本被幹滅絕了。

所以蝙蝠從食性上來說,並不會給我們人類造成任何困擾,你可能會說還又一些食肉和食血的。確實這類蝙蝠具有攻擊性,但是蝙蝠一般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坑洞、礦坑中,很少會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圈有交集。並不會給我們造成威脅,還記得我上次見蝙蝠已經是20幾年前了,在我們村裡就見過那麼一次。當然蝙蝠除了吃害蟲,水果以外,還幹了一件你意想不到的事。

蝙蝠在也是勤勞的授粉者

當我們一提到植物花朵授粉時,通常想到的是鳥類和蜜蜂。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蝙蝠在這個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蝙蝠的授粉過程大規模的發生在全世界的範圍內。甚至有些地區的作物更依賴於蝙蝠的授粉。這包括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島嶼的局部地區。

蝙蝠可以幫助世界上的許多種水果授粉,其中包括香蕉、芒果、桃子、榴蓮、番石榴和龍舌蘭等。據信,每年約有500多種不同類型的熱帶植物通過蝙蝠的作用成功授粉。而且蝙蝠在授粉的時候經常會飛很長一段距離,這也有助於保持作物生長區域的高度多樣化。

蝙蝠喜歡不散發強烈氣味或顏色鮮豔的花朵,這些花朵也含有大量的花蜜,這點與蜜蜂恰恰相反,而且鳥類和蜜蜂上白班,蝙蝠上的是夜班。我們所知道的關於白天授粉的一切都發生在夜晚的蝙蝠身上。

還有許多蝙蝠在自然界中經常會遠距離的遷徙,因此它們可以完成遠距離的授粉過程。甚至會把一些新的植物引進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因此蝙蝠在整個植物界的授粉過程中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龍舌蘭酒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酒精飲料。它是從龍舌蘭屬植物中提取的。而墨西哥長舌蝙蝠就負責傳播大部分龍舌蘭的種子已經為其授粉,所以下次你再喝這種酒的時候一定要感謝蝙蝠。

蝙蝠在保護農作物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

蝙蝠為授粉做了這麼多,這是它們在許多地區受到保護的部分原因。因為人們意識到,如果蝙蝠在特定地點被消滅,將嚴重阻礙許多植物、水果和花卉的發展。

此外,蝙蝠也以保護農作物而聞名。他們每年要吃掉大量的破壞農作物的昆蟲,包括六月甲蟲、蝽象和玉米螟。沒有蝙蝠的幫助,有害農藥的使用將顯著增加,並對人類造成威脅。

總結:

蝙蝠對人類總體來說,益處大於弊。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蝙蝠去破壞農作物的果實,但畢竟是少數,多數還是以野果為食。還有儘管蝙蝠攜帶100多種病毒,但它並沒有主動去傳播給人類。相比之下,蚊子應該比蝙蝠最可憎。

蝙蝠龐大的種群,以及生活的地方,我們也不可能消滅蝙蝠,但我們知道如果沒有蝙蝠,地球上的生態鏈肯定會被破壞。


量子科學論



蝙蝠名聲不太好,許多人害怕蝙蝠,但事實上,沒什麼可怕的。蝙蝠身上攜帶多種疾病,這讓許多人感到不舒服。蝙蝠攜帶狂犬病毒,而且每年被它感染的人比狗感染的人還多。吸血蝙蝠可以在人睡覺時咬人,而人甚至感覺不到。 許多人害怕它們,連歐洲吸血鬼的形象也來源於蝙蝠。


由於蝙蝠是夜行動物,它們夜晚會四處活動,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傳播埃博拉等病毒。這種病毒的空氣傳播非常高,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應該注意清理蝙蝠生活的地方。最好讓專業人員來清理遺留的尿液和糞便。不適當的清潔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蝙蝠糞便乾燥後產生的灰塵釋放出有害顆粒,很容易被人吸入體內。

雖然應該把接觸到的任何蝙蝠都當作野生動物,但它們本質上是非常溫和的。大部分蝙蝠們不會主動咬你或吸你的血,它們其實很怕人,只想逃離你。這就是為什麼當蝙蝠受到驚嚇時,它們會盡可能快地逃跑,它們不會在人類通過的時候攻擊人類。



蝙蝠的存在對人類很有益處。 例如,在一些地區,農民收集蝙蝠糞便給農作物施肥,因為它們的排洩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某種蝙蝠糞也是製造火藥的關鍵成分。熱帶蝙蝠有助於傳播水果種子和給花朵授粉。沒有它們,我們享受的水果會減少。


蝙蝠也使我們免受各種昆蟲如蚊子、蒼蠅、蛾子的侵害,一隻蝙蝠在一個小時的進食時間裡可以吃掉多達1200只昆蟲!如果不是每天晚上都有幾億只蝙蝠外出捕食它們,昆蟲很快會成為一場失控的噩夢。人類應該找到與蝙蝠保持平衡的方法,確定這些生物能夠與人類和平生存。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蝙蝠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人類有益,而且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

蝙蝠屬於哺乳類中的翼手目,是除了齧齒類之外第二大哺乳動物類群,全世界共有1400種蝙蝠,在我國就有約160約種蝙蝠。


蝙蝠是夜行性昆蟲(其中許多是農業害蟲)的主要捕食者,它們中的一些種類還是植物的授粉者、種子傳播者等等。


在森林中,蝙蝠更是有著重要的價值,是生態系統的維護者,是食物鏈和生態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果蝙蝠消失了,對於自然生態造成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甚至會影響我們人類自身的生存。

儘管蝙蝠看似數量非常多,但是由於棲息地的破壞、遭到獵殺、農藥毒殺等原因,已經造成了蝙蝠數量和種類的大幅度下降,僅僅是中國蝙蝠的種群數量就比2000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蝙蝠的減少會導致嚴重的經濟後果,研究顯示僅僅是北美地區,因為白鼻綜合徵及風力發電等導致的蝙蝠數量下降造成的農業損失就超過37億美元!

在正常環境和條件下,蝙蝠與人類接觸的機會很少,大部分蝙蝠只在晚上出來活動,白天則躲在遠離人類的洞穴中休息。真正將蝙蝠與人類聯繫起來的是人類的捕殺和食用,許多地方都有吃蝙蝠的習慣,食客們在滿足口欲和好奇心的同時卻不知道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到底有多麼可怕。


我們不應該將蝙蝠妖魔化,它們與我們一樣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靈,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古生物探索


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一種平時很少看見,基本上是從書本里才知道的神秘的小動物——蝙蝠。

在很多文章中,人們知道了蝙蝠身上攜帶了近百種病毒,可以生活在陰暗溼冷的環境中,在體溫高達40度的情況下還能生存近30年,於是很多人會覺得這種生物的存在,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種潛在的威脅,甚至還有人提出了“消滅蝙蝠”的說法。

蝙蝠的存在究竟是不是一種威脅呢?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的通稱,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飛蛾、蚊子、金龜子等都是它們的食物。

還有部分蝙蝠會以果實、花朵、花蜜來作為食物,而在採食花蜜和果實的過程中,它們也間接完成了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為植物授粉。

是的,事實上,在熱帶氣候地區,蝙蝠是非常重要的傳粉者,據統計每年大概有約528種熱帶植物通過蝙蝠授粉,比如榴蓮授粉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蝙蝠來完成的,而東非大草原上的猴麵包樹更是幾乎完全依賴蝙蝠授粉繁殖。可以說,如果沒有蝙蝠授粉的話,那麼被譽為“非洲生命之樹”的猴麵包樹就很有可能會面臨滅絕的處境,而大草原上所有的生態系統都將會因此受到嚴重的破壞。

當然蝙蝠的作用還遠不止於此:

它們可以飛行數千公里,在食用那些野生果子的同時也將種子播散到各地,從而擴充了區域物種的多樣性。

另外,雖然蝙蝠體內攜帶了多種病毒,但它們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醫藥價值,比如蝙蝠的唾液裡含有抗凝劑,可以阻止血液凝結,所以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將這種抗凝劑進行開發,製成可以預防中風的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人類無休止地開發自然資源,使得蝙蝠的生存環境受到了極大破壞,它們的數量呈現出極速下降的趨勢。

很多人不喜歡蝙蝠,是因為它晝伏夜出的神秘,是因為它誇張奇怪的樣貌,或許還有它身上帶有的那些令人談之色變的病毒。

但請注意:

你可以拒它於千里之外,但不要傷害它——因為它也是自然之子。


羅Amy姐姐


蝙蝠在歷史上至少存在有5000萬年了,遠比人類誕生的時間要長。長久以來,蝙蝠進化成深居簡出、相貌醜陋、夜間活動、警惕膽小的形為和性情特徵,哪管世事多麼變遷,我自與世無爭。然而,十多年前的SARS,以及今年發生的病毒疫情,都把蝙蝠這種似乎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動物,又重新送上了熱點。

通過研究,蝙蝠身上的確攜帶著1000多種病毒,其中有100多種對人類可能產生致病威脅,但是蝙蝠通過這麼長時間的進化,它們與人類的直接接觸機會非常之少,活動空間又基本上與其它動物很少有緊密的重疊。與此同時,它們自身演化出了異常高效的免疫系統、飛行時體溫升高機制、細胞DNA修復能力,讓身上那麼多病毒也拿它沒有辦法,始終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蝙蝠屬於那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奉獻者,讓那些病毒完全在自己的身上自生自滅,根本不會主動去接觸其它動物更何況人類。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蝙蝠,對於人類來說是有益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以捕食大量害蟲,比如蚊子、蛾子、金龜子等,一個夜晚甚至可以捕食2000只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作物受到害蟲蠶食的程度,同時也減少了我們人類自然直接被有些害蟲叮咬的困擾。

二是可以傳授花粉。有些熱帶和亞熱帶的蝙蝠以採集花蜜為食,它們在吸食花蜜的同時,身體會沾到花粉,在飛到另一朵花上的時候,可以起到為花授粉的作用,這與蜜蜂、蝴蝶等傳授花粉的機理是一樣的。不過,蝙蝠更喜歡在夜間吸食那些顏色不太鮮豔、香味不太濃烈的花的花粉,而且授粉範圍更廣,對於提高植物的多樣性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具有很多研究價值。人們之前正是從蝙蝠身上學會了定位回聲技術發明了雷達等一系列探測設備,除此之外,蝙蝠的代謝產物具有很高的醫學和農學研究價值,而蝙蝠對病毒的免疫機理、細胞DNA修復機制我們目前還尚不明確,不過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將會對醫學以及人類健康產業的發展起到飛躍性的推動作用。

不要因為病毒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而蝙蝠身上攜帶大量病毒就將蝙蝠妖魔化,畢竟它不會主動去傳染人類什麼疾病,這些疾病的產生,其根本原因在於自己,在於自己的慾望,在於自己對自然的無限索取,在於對其它生物的侵擾和傷害。在正確處理和戰勝此次波及全國的疫情之後,我們更應該深入思考自己的行為,通過反思調整自己與自然的共處之道,更好地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中去,為地球及其所有居住其上的所有生靈們,創造更加和諧的生存環境。


我是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一個注重科學與環保的創作者,期待您的關注和評論,謝謝!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為什麼有人說蝙蝠的存在對人類有益,消滅反而不好?蝙蝠攜帶了一百多種病毒,而其中的60多種都有可能會感染人類,從駭人聽聞的埃博拉病毒,到曾經的SARS冠狀病毒爆發,這些病毒都指向了一般只在夜晚出沒的蝙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簡單粗暴地認為,我們就應該將這些病毒“蓄水池”徹底消滅。然而,蝙蝠滅絕是否能徹底隔離病毒,人類的正常生活又能夠離開蝙蝠的存在嗎?

或許很多人都有所不知,蝙蝠也同其他物種一樣擁有不同的種類。儘管蝙蝠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使其廣泛的分佈在世界各地,但主要還是集中在陸地生態環境中,像南北極和偏遠小島這樣的地形則不見它們的蹤影。作為翼手目動物的蝙蝠,又被細分為大、小蝙蝠亞目兩個類別,主要以水果為食物的前者,會比主要以蟲子、血和肉為食物的後者體型更龐大。

這兩種不同的蝙蝠亞目,除了獵食、體型上的區別之外,還呈現出不同的地域分佈特徵,小蝙蝠亞目主要分佈在東西半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比如,菊頭蝠科和吸血蝠科;而大蝙蝠亞目則整體分佈在東半球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只包括了狐蝠科1科。在地球現階段的自然環境中,已知現存的蝙蝠達到了九百多種,而我國境內大約分佈著81種蝙蝠,成為了數量級僅次於齧齒目的哺乳動物類群。

雖然,蝙蝠這個群體的總量較為龐大,但它們也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樣,隨著氣候的變化,已有不少種類的蝙蝠數量急劇減少,甚至趨於滅絕的邊緣。但不同之處在於,蝙蝠數量的減少還跟人類活動有很大關聯,人們為了保護木材、消滅昆蟲,往往錯誤的觀念致使他們將蝙蝠一起捕殺。當可供蝙蝠棲息的地方變得越來越少,個別種群現存數量減少便成為了不可避免的事實。

事實上,雖然蝙蝠攜帶了多種可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但它們的棲息地一般都距離人類的活動區域較遠。而且,它們的出沒時間也主要集中在夜晚,普通人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直接接觸到蝙蝠的。也就是說,蝙蝠的生活習性,其實已經與我們人類互不打擾。況且,也並不是所有蝙蝠都攜帶了可怕的病毒,它們為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人類的正常生活也離不開蝙蝠的存在。

森林被稱為地球的肺,而地球上大約有三分一的森林都需要蝙蝠來進行“播種”,更有多種植物需要蝙蝠充當傳粉者;與此同時,蝙蝠還能消滅大量的害蟲,相當於自身質量三分之一體量的昆蟲數量,比如蚊子和夜蛾等,數據化可體現為最高3000只以上/每晚。絕大多數的小蝙蝠亞目都會捕食昆蟲,那些夜行性昆蟲主要就是通過蝙蝠發揮的作用來控制數量的急劇增長。

相信對生物鏈有所瞭解的人都有該知道,任何一種現存在地球上的生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總是位於生物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簡而言之,蝙蝠除了會播種、傳粉和消滅害蟲之外,同時還是其他動物的捕食對象,比如,蛇和猴子等,而有些鳥類在一天內食用的蝙蝠體量可達到每天食物需求的一半左右。人類也處於地球的自然生態系統中,不管是害蟲數量的失控,地球森林面積的減少,還是其他動物食物來源的匱乏,都會對人類的正常生活帶來非常嚴重影響。


孫遠遠


蝙蝠(簷老鼠)這種飛行動物,與灰老鼠相比,老實多了,家中有老鼠真叫人人恨。蝙螎是白天倒掛在洞穴或陰暗處,與人類無爭,晚上出來覓食害蟲,是一種有益的飛行小動物。這次的病毒如果真的來源於蝙蝠,是必滅無憾。如果與病毒無關,保護蝙螎的生存,同樣也是保護了生態的平衡。


九九雷


蝙蝠又稱天鼠、掛鼠、天蝠、老鼠皮翼、飛鼠、燕別故、蜜符、巖老鼠。它們早在5000萬年之前,就已經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了,是幾乎與恐龍同時代的存在。

可能有的人會說,蝙蝠是這個世界上最毒的東西,很多傳染病都是和它們有關。若是消滅了它們,我們不就安全了嗎?

首先,這件事情人類是真的做不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從蝙蝠的分類說起,蝙蝠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翼手目。這裡還有兩個亞目,分別是: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其中大蝙蝠亞目和與靈長目親緣非常近。而且人類和蝙蝠都屬於哺乳動物,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很容易感染上蝙蝠體內病毒的原因之一。

其次,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這也使得它分佈及其廣泛,除了極地和一些島嶼之外,都能夠找到蝙蝠的蹤跡。這也使得它們數量眾多,目前已知的有19個科,185個屬,962個種。客觀地說,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消滅蝙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蝙蝠實在太多太多了。澳大利亞政府曾經要想試圖消滅入侵的兔子,當時澳大利亞的兔子總數高達100億隻。澳大利亞政府用了各種辦法,甚至是使用了病毒,也沒有能夠把兔子徹底消滅。

這還僅僅是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去消滅一個物種,而蝙蝠分佈於世界各地。有很多在人類從未踏足過的深坑當中,加上蝙蝠物種繁多,無論是有物理消滅的辦法,還是利用生化武器(比如:病毒)都很難能夠把蝙蝠徹底的消滅。

蝙蝠沒有錯而且話說回來,SARS原本是在蝙蝠體內,但是機緣巧合進入了果子狸的體內,人吃了果子狸才中招。埃博拉病毒原本確實是在蝙蝠體內,但也是後來進入到了各種宿主當中,這些宿主後來被人類吃了,人體才感染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也是人吃了感染了並對駱駝才患病。

換句話說,並不是蝙蝠要讓人類感染病毒,而是人類因為獵奇吃了不該吃的,才自食惡果。因為這個原因要去徹底消滅蝙蝠,這真的合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