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魏晋名药五石散什么来头?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呼吁社会一定要毁了它

五石散,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方中药。这种药最初是张仲景发明的,它是干什么用的呢?用来治疗伤寒的,原本是拿来救人的药,但到了魏晋时期,经过些许改良以后,它却成了一味害人的毒药。

熟悉魏晋历史的读者大概对于“五石散”的大名是如雷贯耳,毕竟提到魏晋历史,就不得不提五石散。药如其名,五石散有用五种矿物质为主要材料: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此外再搭配上其它的中药,以上五种矿物质都有一种特性,那就是壮阳。因为是拿来祛除伤寒,所以肯定需要提升病人的阳气,把身体里的寒气给逼出去,所以五石散属于那种大热大躁的药。

魏晋名药五石散什么来头?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呼吁社会一定要毁了它

一般来说,这种药都属于虎狼之药,如果剂量和服用方法控制的不好,多半是会闹出生命危险的。所以服用五石散需要配上温酒、穿上宽松的衣服,其次就是要大量运动,挥发体内的寒气。

所以服用完这种药的病人往往需要进行一番剧烈的运动,因此在魏晋时代经常会见到一个人在大街上穿着宽松的衣服,一面快速奔跑,一边嚎叫,身上可谓是汗水雨下。

不用多说,这人肯定是刚刚吃完五石散。一方原本是用来救人的药,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了害人的毒药呢?原来,服用完这种药以后,人的身体在出了一身大汗以后会感到十分舒服,宛如刚刚蒸完桑拿似的神清气爽。

被司马懿扳倒的权臣曹爽的幕僚何晏是最早推动这股风潮的人,据他自己服完药后的感受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郎。”

意思五石散这种药,即便不是拿来治病,也是可以服用的,服完以后神清气爽,十分舒服。除了说这种药能够给人体带来一种愉悦的快感以外,壮阳恐怕也是它风靡一时的原因。

魏晋名药五石散什么来头?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呼吁社会一定要毁了它

苏轼就在《东坡志林》中解释说:世有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所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

但五石虽好,却多饮伤身。何晏因为多度服用五石散,逐渐把自己的身体给败坏了,他临死前,据看到他的人形容他的身体状况说: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由于过度透支和败坏身体,导致何晏容貌大变,身体犹如衰败的树木一样没有一点精气神,像鬼魅一样。这些都是因为他过度的服用五石散导致的,还有因为没有正确使用方法导致丧命的,如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裴秀。

服用五石散需要服用温酒,这是为了促进药性挥发,所以不能服用冷酒,这是禁忌。但当时裴秀因为错误的喝了冷酒,结果药性相冲,顿时一命呜呼。

其中因为过度服用五石散导致身体败坏,染上各种疾病的人也大有人在,所谓:

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良夫,痈疮陷背;陇西辛长绪,脊肉烂溃;蜀郡赵公烈,中表六丧。悉寒食散之所为也。

魏晋名药五石散什么来头?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呼吁社会一定要毁了它

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把五石散当成纵情娱乐的工具,所以到了唐代时,孙思邈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上。向社会呼吁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服用五石散,按照孙思邈的说法,五石散属于大热大躁之药,药性过猛,只能偶尔服用,以便排除身体寒气,但不能长期性服用。

为此他还罗列了一个标准说:五十以上三年可服一剂,六十以上二年可服一剂,七十以上一年可服一剂。

但可惜的是,由于五石散的方子在社会上已经广泛的流传开来,想要杜绝这种药品无疑是很难的事情。为此,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非常痛心的说:

自皇甫士安以降,有进饵者,无不发背解体,而取颠覆。余自有识性以来,亲见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魏晋名药五石散什么来头?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呼吁社会一定要毁了它

孙思邈知道自己凭借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将这种药方给杜绝的,所以只能呼吁社会中的有识之士见到这种药方就把它给销毁。但五石散本身是拿来治病的药,虽然有些人错误的利用,但有些病人却的确十分需要。

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已经重新发明了其它祛除伤寒的药方,而且为了挽救当时那些被五石散败坏身体的人,孙思邈还制作出了解药,帮助这些人消除因为五石散导致的身体中毒现象,这些方子都收录在他的作品《备急千金要方》里。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医术十分高超,正因为他知道五石散的巨大危害,所以他才要站出来呼吁社会,避免更多无知的百姓被五石散所毒害,可以说是医者仁心,大爱于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