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政策,为留住人才下了血本。可是你知道吗,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一次不经意的进士考试,居然为南宋挖掘了四个顶级诗人,还挖掘了一个军神。

绍兴二十四(1154)年,南宋在宋高宗的主持下举行了进士考试,选出了当年的进士。估计当时高宗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场考试,居然留下了一段传奇。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当年考试的状元是张孝祥。原本,状元的人选是秦桧内定的秦勋,是高宗亲自把张孝祥拔擢为状元。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常将自己的词与苏轼比对。张孝祥的代表作:

念奴娇·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六州歌头·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

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

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

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

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

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

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与张孝祥同时被选拔的进士还有有名的大诗人范成大、杨万里。

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田园四时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鹊桥仙·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

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

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杨万里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几首诗文被写进了语文教材,比如: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在这一年的进士榜上,原本还应该有一位最出名的大才子陆游,因为在锁厅试中抢了秦桧的孙子秦勋的风头,被秦桧打压而未被录取。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存世的诗有九千三百余首,质量和数量都是历代诗人之冠(乾隆不算)。他的很多诗词也都被写进教材,当做典范:

卜算子·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但是无论是张孝祥杨万里,还是陆游,他们毕竟只是诗人,救国只靠一腔热血。真正挽救南宋命运的,则是与张孝祥杨万里同时中进士的虞允文。

「诗词天地」一场考试造就了四个大诗人,为南宋续命百年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

1161年,金帝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被派往采石犒师,正值完颜亮所统大军谋由采石渡江。新任主帅李显忠还未赶到,虞允文见形势危急,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他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随后,完颜亮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阻截。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逃往扬州。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完颜亮不禁大怒,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下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下旬,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军退屯三十里,遣使议和。

如果说当时没有虞允文,让完颜亮成功渡江,以南宋当时的战力,可以说还不如靖康之难的形势。虞允文本来就是一个文官,凭借一腔报国热情和军事天赋,让南宋延续了一百多年。他自己没有留下特别出名的诗篇,只留下几篇赋文,但是很多歌颂他的诗词,都成了经典:

六州歌头·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

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肥水桥边衰草,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各位看官,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考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