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我在看很多古代电视剧的时候,常常看到有很多签字画押按手印的情节,无论是公堂审案,还是买卖契约,都少不了双方按手印确认。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审理郑泌昌、何茂才的时候,最后就是经过一番攻防斗法,终于让郑、何两位签字画押,按了手印。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其实,我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都有一种疑问,那就是:虽然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特的,可是在古代真的具备识别指纹的技术吗?如果没有指纹技术,那让大家按手印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我们都知道现代的指纹技术是源自西方,也就是不到二百年的事吧。准确的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823年,德国学者帕金杰(Purkinje)首次将指纹分为9类,可以算作是近现代指纹学的开端了。指纹学开始传入中国最早是在1909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设立了手印室(也就是指纹室)。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中国似乎在至少十九世纪之前是没有现代指纹技术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即使是现代指纹技术的发源地欧洲,当地的指纹学家都认为中国才是指纹技术的鼻祖。比如德国指纹学家罗伯特·海因德尔博士在1927年所著的《指纹鉴定》一书中曾经写道:“第一个提到用作鉴定的指印的著作家是贾公彦,他是唐代的著作家,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650年,他是着重指出指纹是确认个人的方法的世界最老的作家。

”因此,中国被西方公认为指纹技术的发源地。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那么,我们古代真的能识别指纹吗?古代的指纹技术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指纹技术的那些事。

一、指纹技术缘起——上古制陶与封泥印信

其实上面说的德国指纹学家海因德尔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位贾公彦,其实并不是中国指纹术最早的缘起。根据出土的文物可以证明:早在他写下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记录的之前几千年前,中国已经了孕育指纹技术的雏形。那就是新石器时期的制陶技术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仰韶文化的陶盆,时代大约在公元前4800年到公元前2700年间

史学界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以原始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出现为标志,人类在这一时期逐渐改变了原来的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用黏土和水作为原料,经过烧制后制造陶器使用。

早期的制陶都是用徒手制作的,到了新石器时期的晚期才会出现简易的工具修整。用手捏泥土,当然会留下指印。所以,在很多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都能够看到制作者较为清晰的指纹。

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指纹印痕是在仰韶文化时期(大约是公元前4800年到公元前2700年之间)的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一件陶器,上面有着一枚清晰的指纹印痕,这件陶器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编号“装41、总1720”。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河南渑池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残片上面有一枚清晰的指纹

当然,这些制陶的工匠在陶器上留下指纹应该是无意识的行为,他们应该也不会意识到指纹所具有的独特的识别特征,但是也正是他们无意间留下的指纹,经过烧制后永远的印在了这些作品上,从而使我们后来的人,能够见到几千年前的古人所留下的清晰的痕迹。所以可以这么说,是制陶术无意间孕育了指纹技术。

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可以用来鉴别个人,甚至可以用于公文信件的加密。

在周代开始,人们逐渐开始用简牍来作为文字记录的载体,而在公文往来或者私人信件传递中,为了防止第三人私拆,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加密方法——封泥。在简牍的绳结或者封口处,加一块泥,并且加盖印章或者指印,这样只要收件人收件时封泥完好,就证明信件未被他人看过。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秦汉的封泥

当然了,这种方法其实原理上与制陶术留指纹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泥土留下指纹,然后通过烧结进行长期保存。在美国芝加哥的菲尔特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的封泥,这块封泥正面印有主人的名字,反面印着一个拇指印,指纹非常清晰。这块封泥时代大约是周朝到先秦时期的物品,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纹凭证。这块封泥,证明中国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就已经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可以用来识别个人和作为防伪标记使用了

所以,无论是上古的制陶技术还是周代开始的封泥都雄辩的证明了中国指纹技术鼻祖的不朽地位。

二、指纹技术应用——民间契约、刑事诉讼、军事管理

既然中国很早就开始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那么古代主要把指纹技术应用在什么地方呢?其实中国古代应用指纹技术非常广泛,无论是民间契约、刑事诉讼还是军事管理,都有着指纹技术的影子。下面我们挨个聊聊。

01 民间契约方面

我们现在一般签订个合同或者契约什么的,都是要在上面按下手印,这个习惯应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礼》中有一句话说:“以质剂结纹而止讼”,唐代贾公彦(就是前面海因德尔书里提到的那位)将这里的“质剂”解释为“画指券”,也就是按了手印的文书。这么一说就明白了,《周礼》这句话就是说得有按手印的文书才能结案的意思。可见在周朝已经有了指纹的意识了。

在古代民间签订契约的时候,也必须要以指印来作为凭证。而留下指印的方式,却有着不同的种类。总的来说就是三种——画指、指纹和掌纹。

首先说画指。1964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些唐代的文书和契约,其中几乎每张契约最后都会以这样的文字结尾:“两和立契,画指为信”或者“两和立契,按指为信”。在每张契约的落款处都会留下两三根长短不一的横线,这就是所谓的“画指”。这几根长短不一的横线代表的是当事人的手指指节的距离。

当契约起草完成时候,在落款处,当事人将自己的手指平放在契约上,用笔在纸上画下手指(用食指比较多)的三个指节间的距离,以此作为验证。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契约

在上图中左下角可以看到清晰的三个小横线,就是画指的痕迹。

其次说指纹

。这个当然是最为广泛的了。1959年,新疆米兰古城所出土的唐代藏文契约中,落款处就按有四个红色的指印,可见在唐代除了有画指的方式之外,也有用指纹的方式来确认的形式。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最后还有掌纹。指纹的防伪效果虽然不错,但是如果把整个掌纹都按上当然效果更好了。在海因德尔《指纹鉴定》一书中也曾经提到,中国唐代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有一张为何新越向护国寺和尚借粮,借据最后就有:“

恐后无凭,立字为证。双方立约人认为公平合理,并以手印为信”的语言。这就说明采用整个手掌的掌印的在古代也是大有人在的。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所以无论是画指、指纹还是掌纹,都说明中国古代民间契约已经广泛的应用手指掌纹作为个人的凭证了。

02 刑事诉讼方面

当然了,指纹最为广泛的应用,毫无疑问是用于刑事诉讼方面,司法机关借助指纹作为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通过指纹来破案方面,中国也毫无疑问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早在秦朝,就已经有把指纹作为犯罪痕迹加以鉴别了。在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朝竹简,其中就记录了大量的法律文书、法律问答、刑事侦查流程等等有关秦朝司法实践的内容。其中有一篇叫做《穴盗》的文件,记录了一起盗窃案的犯罪现场情况,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内中及穴中外壤上有厀(膝)、手迹厀(膝)、手各六所。”意思是墙洞内外分别发现了手印和膝盖印痕6处。要知道,这可是距今2200多年前的记录,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用手印进行犯罪现场勘查的记录了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部分睡虎地秦简

到了宋代,手印已经正式作为刑事诉讼的物证了。《宋史·元绛传》就记载了元绛在任永新知县时曾经办过的一件案子。话说有一位地方豪强叫龙聿引诱一位叫周整的人赌博,借此赢了他家的田地。后来周整母亲发现了就告状到县衙。元绛拿来买卖田地的契约,发现上面有着周整母亲的手印,按道理说这就算是周整母亲同意过的了。

但是元绛却从中发现了破绽:“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意思是元绛发现这份契约里是落款字迹在上层,周整母亲手印在下层被字迹覆盖,与人们签订契约时先签字后盖手印的习惯不相符,所以很明显是先拿到的手印,后伪造的契约。于是判龙聿返还周整的田地。可见,当时已经采用手印作为证据已经是司法惯例了。

03 军事管理方面

既然每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唯一性,那么古代为了军事管理而对每个士兵进行登记时,就自然而然增加了指纹的部分。

所以,指纹技术在军事管理方面也有了用武之地。唐代军队的名单叫“营名籍”,其中每个士兵都要在名字下进行画指,所以也称为“画指名籍”。

而到了宋代,军队的名册中专门独立出来一套指纹名册,叫做“箕斗册”。这里的箕斗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指纹的两种常见形状——“簸箕形”和“斗形”。簸箕形就是一个“n”的形状,斗形就是一组圆形螺旋纹路。这说明宋代已经有意识将指纹的类型进行分类,从而进行人员特征的确定了。

电视剧中的按手印真的有用吗?从“按手印”入手聊聊古代指纹技术


现代指纹技术是在十九世纪从西方引进国内的,但是其实西方指纹学家反而都认为古代中国才是指纹技术的发源地。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纹识别个人特征的国家。无论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还是周代的封泥上,都曾经留下先人珍贵的指纹印记。不管是在古代民间契约中,还是刑事诉讼中,以及军事管理上,都有着指纹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无疑更加确定了中国在指纹技术的鼻祖地位。

指纹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人的实践经验,后来又经过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成为了一门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产物,指纹技术不但历经几千年的实践,跨越不同时间段,而且跨越空间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传播,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这大概也可以算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为世界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吧。


参考文献

1、《中国指纹史》 沈国文 徐同祥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中国指纹技术的起源及其早期应用》 徐同祥 李宇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3月

3、《中国古代对手纹的认识与研究》 张秉伦 赵向欣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4期

4、《手纹在中国古代诉讼中的应用》 赵向欣 张秉伦 现代法学 1982年8月

5、《皮纹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花兆合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2月

6、《古代的指纹破案》 安广禄 文史天地 2005年第5期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