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北京時間3月5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56年前,毛主席為因公殉職的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在《人民日報》發表,於是每年的3月5日都被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不過,今年的雷鋒紀念日跟往年相比,略有些不同。

2020年的雷鋒紀念日,全民都在“學雷鋒”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醫務人員、志願者、警察等各個崗位的人都在奔赴著第一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在關鍵時刻,每個人都是“活雷鋒”。

1.

3月5日,瀘州公交集團組織60名黨員志願者和小紅帽青年文明志願者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助力復工復產”志願服務行動。

60名志願者分成6支小隊分別來到6個公交首末站,為乘客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真正地踐行雷鋒精神。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2.

“只要呼喚我,我隨時都在!”

在學習雷鋒精神這件事情上,無論是普通職員,還是黨員、志願者,他們都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成為“活雷鋒”。

譬如,武漢80後快遞小哥汪勇,就喊出了上面那句口號,他志願護送前線醫護出行,累計對接1000名醫護人員。

哈爾濱90後志願者宋來柱,也直言,“哪裡缺人手,我就立即去支援。”

學雷鋒紀念日,不只有黨員、團員去踐行雷鋒精神,我們更不能忘記這些普通的志願者和老百姓,他們也足夠讓人欽佩!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雷鋒精神為何永不過時?社會離不開這3類人

雷鋒逝世57年,可是雷鋒精神卻在國內紮根,彷彿永遠生機蓬勃,不會被世人斬斷。

這時,有些網友就會疑惑,憑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一、社會需要為他人奉獻的人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武漢疫情爆發初期,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第一次連線鍾南山院士時,鍾老曾經對大家這樣對大家說:

“大家現在儘量不要出門、出門要戴口罩、能不去武漢就別去武漢。”

鍾老話裡的意思很明顯,武漢很危險,大家不要再去武漢旅遊、探親了。

然而,鍾老說完的第二天,他就乘坐高鐵(沒買到坐票,還是在餐車將就的)前往武漢調查疫情,這也有了著名的“84歲鍾南山掛帥出征”之說。

這就是雷鋒精神,為他人奉獻,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若是我們放棄了雷鋒精神,還會有無數個一線人員在春節期間加班工作、衝到抗疫前線嗎?

二、社會需要有“釘子精神”的專職人才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做事要踏實、立足本職、盡職盡責。

23歲的小楊是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可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專業和衍生工作,就報名參加計算機培訓,學了兩年後,他又覺得做編程沒有意思,就做起了比較火熱的直播行業。

然而,直播初期枯燥乏味,小楊耐不住性子,不到一個月又放棄了直播。

時間一晃而過,當小楊30歲時才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多年來沒有攢下任何積蓄,也找不清自己的目標,這就是缺乏雷鋒的“釘子精神”。

雷鋒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他堅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只要是自己的工作,他都會研究透徹,讓自己從外行成為內行。

國家需要專職人才,若是每個人都東張西望,不立足本職,那豈不會出現高端人才嚴重缺失的情況?

三、社會需要愛國人士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國是家的根本,沒有國,談何安家立業?

雷鋒把自己的生命和22年的青春全部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中,對他來說,國家永遠在心裡排第一位。

他曾說過,要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種精神永不過時!

如果沒有這種愛國的人,那麼抗日戰爭時,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士兵犧牲在前線,自然也就沒有如今的新中國。

憑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光憑這三類人,我們就離不開他們!

雷鋒紀念日,孩子可以學會這3點

雷鋒的故事有很多,在學習雷鋒紀念日這天,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講雷鋒的故事,讓他們學會雷鋒身上的優秀品質。

1. 勤儉節約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一個星期天,雷鋒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衣服都洗了,不過雷鋒在晾衣服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就到處尋找。

王大力見狀,無所謂的問道,“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在乎一雙舊襪子?再買一雙唄,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難受?”

然而雷鋒卻回答:“只要不耽誤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啦。”

“那你不覺得難看嗎?”

“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

簡單的幾句話,卻把雷鋒勤儉節約的品質突出得淋漓盡致。

孩子就要從小學習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要奢侈浪費,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金錢觀,鍛鍊他們的自主獨立性。

2. 助人為樂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有一天傍晚,天上下起了大雨,一位婦女懷裡抱著小孩、手上拉著小孩、背上還揹著包袱,在泥濘的路上艱難地行走。

雷鋒看到後,立刻把自己身上的雨衣披到婦女身上,同時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往前走,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母子送回家,而他的身上早已被雨水淋得透溼。

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也值得孩子學習。

譬如,上課時,有同學朝自己借橡皮,孩子要儘量幫助對方;遊戲時,同學想玩下自己的玩具,孩子也可以提供幫助。

助人為樂,有助於孩子保持同理心、愛心,構建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3. 刻苦讀書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大部分人,都覺得雷鋒人好,殊不知雷鋒的學習成績也不差,這跟他不浪費時間、刻苦學習有關。

有一天,電影院裡,電影還沒有開始,小學生小賈發現前排座位上有個解放軍叔叔在讀書,他就覺得很奇怪,電影都要開演了,這人怎麼還在看書?

結果,小賈探頭看去,才發現這個人是他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雷鋒,他就直接問道:

“雷鋒叔叔,就這樣一點時間,你還看書嗎?”

結果雷鋒反問,“時間短嗎?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雖短,但是看一頁算一頁,積少成多嘛!學習,不抓緊時間不行啊。”

“學雷鋒紀念日”,全民在行動,為什麼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著名的衡水高中的教育原則就跟雷鋒做法類似,跑步前要看書、吃飯前要看書、上廁所排隊時也要看書。

雖然這種做法是不是適合所有孩子還有待商榷,但是衡水高中的實力大家有所目睹。

學雷鋒紀念日,各位寶媽、奶爸可以通過講解雷鋒的故事,讓孩子學習雷鋒的優秀品質哦!

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