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歙縣石潭村敘倫堂“百樑廳”的來歷

歙縣石潭村敘倫堂“百梁廳”的來歷

位於杭徽公路霞坑站以南五公里處-石潭村中央有一座古代祠堂,名”敘倫堂”,系縣級重點保護文物.它建於明朝萬曆處,為舊時大姓-吳氏之宗祠.正門臨街,五楹三進,其中,中進高大寬敞,光線明晰,12根兩人合抱粗的木柱呈棋盤形佇立其間.尤其是頂端建築極具名帶特色,有大梁小梁100根,又名”百梁廳”;在雙步樑上設”蓮花盤鬥”;立瓜柱一對,上承大瞻坊,每間坊上再承一對小梁,樑上又置金柱;在坊與小梁相接處,裝上倒掛”花插”,配上坊下雕作的墊木和梁下雕花雀替,造型精細優美,古色古香!在建築研究,文物觀賞等方面極富價值.

歙縣石潭村敘倫堂“百梁廳”的來歷

傳說當年吳氏先祖在籌集祠堂的中進的100根樹木時,頗費了心計。他們為了與兄弟宗祠爭砍貢山的樹木,使出了渾身解數。一夜之間,太婆把自己結婚時的嫁妝——99條裙子,一一捆紮在99根上等樹木上,然後自己雙手抱定1根,叫太公回家到各地僱人砍伐。得了100根作成“百梁廳”。由此可見,吳氏先祖為建造敘倫堂經歷了多麼的艱辛啊!

歙縣石潭村敘倫堂“百梁廳”的來歷

然而多年來,由於主客觀原因,這處古建精華未能發揮其應有作用.一是雖經撥款作過局部修,但牆壁,立柱,石坊等均受不同程度的破壞,不法之徒乘機盜走祠內的木雕,石雕和頂端上的銅吊;二是這兩年終年關閉,一些欲參觀遊覽,研究考察者只得門前止步;同時,因為緊閉祠堂,使堂內雜草叢生,前後天井積水腐爛,影響壽命.有識之士呼籲:該古蹟一定要認真保護,二應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