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是不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伦一手造就了八王之乱?

旭丿就湜遮漾紫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发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场长达十六年的内乱,改变的不仅仅是西晋一个王朝的历史,而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这场浩劫中,除了参与内战的诸位王爷之外,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野心家,他们都幻想在这场内战中分一杯羹,壮大自己的实力或者占有更多的利益。

在这些野心家里,最有名的是一个名叫张方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八王之乱"这把火烧的更旺,让整个西晋王朝的局势完全失控的那个人,并不是"八王"里的任何一个王,而是这个叫张方的小人物。就像陈佩斯在小品《主角与配角》里说的那样:"说实在的,到了舞台上那还得看谁有戏!"张方就是一个很会抢戏的配角。

据史料记载,此人出身很低,但是情商特别高。他以一个草莽出身的土匪头子的身份,跑到大城市长安混,先是得到了著名富商郅辅慷慨供给物质支援,后来更是抱上了西晋分封在长安的一把手,河间王司马颙的大腿,在司马颙的手下做到了振武将军。

公元301年,河间王司马颙开始参与"八王之乱",张方成了他手下最锋利的一把尖刀,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河间王司马颙本人政治和军事智商可以说十分的有限,是一个有野心没能力,有梦想没主见的人,他各种被人当枪使,然后还没有在斗争中得到多少实际利益。

司马颙是一个糊涂蛋,但张方不糊涂,他跟着司马颙混,是看重实利的。于是,在八王之乱的过程中,此人对司马颙阳奉阴违,不断的在战争中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他做到了自己的主子司马颙都没做到的事情。

他首先联合东海王司马越击败了占据洛阳,掌握朝政的齐王司马乂,在活捉司马乂之后,张方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个性:残忍、不顾一切、坏事做绝。

他把司马乂绑在杆子上,用火活生生的烤死了。干掉司马乂之后,他马不停蹄的奔回长安,帮助司马颙平定了窝里斗,司马颙一开心,封张方为右将军、冯翊太守。当然,这一战张方赢得的不止是官位,作为资深土匪头子,他看重的是金钱以及女人。

在占据洛阳期间,张方的军队大肆抢劫,捞的满手流油,还掳掠了官私奴婢万余人。

公元304年,八王之乱的战火又一次燃起,张方趁着诸位王爷你死我活,打的乱七八糟的机会,再次占据了洛阳。这个土匪头子出身的将军,占据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不算,而且,成了西晋王朝实际上的太上皇。他先派兵抢回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晋惠帝,然后借着晋惠帝的名号发号施令,废黜了太子司马覃。

在占据洛阳期间,张方再次下令洗劫全城,这次他的军人几乎将洛阳的物资都搜刮殆尽,能抢的抢光,抢不走的烧光。自曹魏到西晋两代建都洛阳期间积累的财富,都归属了张方和他的手下。等张方基本上把洛阳洗白白了以后,他决定,带着傻子皇帝回长安,然后借机把司马颙干掉,有朝一日自己做皇帝。

然而,晋惠帝根本不配合张方,张方只能来硬的。

张方耍了一个心眼,他请晋惠帝拜谒宗庙,意图途中晋惠帝到长安,但晋惠帝拒绝。及后张方决定领兵入宫逼晋惠帝上路,晋惠帝躲在后园的竹树之间但都被发现,并强行拉上车,送到张方的营垒去。

这一次,张方可以说出尽了风头,他不但废黜了太子,玩弄皇帝于鼓掌之间,而且还打败并且活捉了八王之一的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劫持着晋惠帝、司马颖还有未来的晋怀帝司马炽等宗室和官员到长安。到长安后,张方又一次升官了,升任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

参与八王之乱的几个王爷之中,齐王司马乂被张方活捉,烤死。成都王司马颖被张方打败,捉回长安劳动改造。

他的主子司马颙也管不了他。此外,他还曾经打败过东海王司马越。现在,张方可以说混到了人生的顶点。他玩弄着现在的皇帝司马衷,俘虏了未来的皇帝司马炽,还顺手废掉了太子。

他两次洗劫了西晋的首都,在西晋王朝这样一个十分看重出身的王朝里,张方一个草莽军阀,可以说,有了一个巨成功的人生了。

但人生的规律是,当你爬上命运的顶峰的时候,再往前走一步,就可能是万丈深渊了。对张方而言,也是如此。他的所作所为,主子司马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人虽然没什么主见和能力,但下属功高盖主,野心勃勃他多少还是看得出来的。

张方现在有钱,有兵,有实力,有声望,而且他什么都干的出来,什么都敢干,他下一步就要干自己了。于是,司马颙抢在张方之前,下手把他杀了。

张方死了,他的兵也散了不好好打仗了,司马颙没了张方,也就谁都打不赢了。司马颙很快就被司马越击败,司马越成了"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煮酒君


司马伦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在传了四代后没了,于是司马懿成了奸臣,成了阴谋家,被后世唾弃。但是翻起历史,篡权的还少吗?

昔日汉室颓废,天下大乱,后曹操一统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这也算以下犯上;再有刘裕代晋立宋,成为宋武帝,这也算是欺君罔上;后还有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这还是以下犯上。但是,天下之主变了,百姓生活的反而更好了,所以这些人,后世不会去骂,因为他们能坐的了天下。



但是司马懿不一样,他在高平陵事变中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后又独揽魏国朝政,但是没有几年,便一命呜呼了。本来能继承司马懿天下的司马师也死的早,权力落入了司马昭的手里,其实司马昭还是不错的,灭掉了蜀汉,也算打破了三国当时固有的态势,但是想要称帝的时候,也死了,不得不说,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没有向他父亲司马懿讨教养生之道。



司马昭死后,司马氏的权力被他儿子司马炎继承,司马炎也挺厉害的,东吴也被他灭了,其建立了自汉朝之后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晋朝,要是这样发展下去,历史上或许有司马氏的一席之地,但是这个大一统王朝建立没多少年,便分崩离析,乱成一片。仅仅传到第二位皇帝的手里,天下又开始大乱,爆发了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其比之秦和两汉末期更为混乱,当然罪魁祸首之人,便是司马懿最小的儿子,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伦。

就是这位司马懿最小的儿子,他在司马炎死后开始暴露自己的野心。因为皇帝司马衷较为痴呆,大权被皇后贾氏掌握,这位司马氏的阴谋家费尽手段,先是处理掉皇太子,后又废除掉皇后,之后干起了他父亲当年的勾当,挟持了皇帝,没过多久便自立,开始称帝,之后天下又开始混战,各路司马氏藩王都想当皇帝,果然身上都继承了司马懿的野心勃勃。



司马氏这个家族因为司马懿而崛起,但是这个家族却在历史上没有多大的名声,虽然八王之乱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八王之乱却让多少无辜的百姓惨遭枉死,之后爆发的五胡乱华,又使得经济倒退了不知多少,而后建立的东晋也只能偏居南方一隅。

所以,司马氏没能流芳千古,皇帝位虽然人人都可以坐,当最少要当个明君,如果当不了明君,也可以做个忠臣,但司马氏的血液里仿佛没有这个道理。


绝笔历史


要说司马伦是罪魁祸首有点高看他了,即使他的贡献“很大”。其实他只是这次权力斗争的一部分。并不是始作俑者。司马伦参与这次角逐的主要表现怂恿贾南风杀太子,太子死后他率“义兵”进宫废了贾南风后来废了晋惠帝。从此把斗争推向了高潮。


在此之前皇宫里已经是“风生水起”,贾南风的宫廷内斗应该是八王之乱的导火索,八王之乱是宫廷内斗的延续。当时贾南风为了掌握权力,召唤司马炎第五子司马玮杀了外戚杨骏并废了杨太后,八王之乱因此开始,之后司马玮又杀死汝南王司马亮,再之后贾南风以矫召的罪名除掉司马玮。大权掌握在了贾南风的手中。

事实上贾南风享受了几年大权在握的时光,但她依然受不了权利的诱惑,废了太子司马遹。这就给了司马伦起兵的理由,司马伦最错的就是废了晋惠帝,让八王之乱达到了高潮。这也是让人认为他罪过最大的原因。司马伦的行为无疑让其他诸侯王眼红。同姓王纷纷起兵,西晋打成了一锅粥,胡族趁虚而入,促成了“五胡乱华”。



“乱”一般都是来自于“权”,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正是因为宫廷之斗才有了八王之乱,西晋极尽奢靡,开国皇帝司马炎就是个领头羊,大封边王埋下混乱之种,贾南风夺杨氏外戚的权则是导火索,司马伦的入场则把混乱推向了高潮。

所以并不是司马伦一手造成的。


泊图泊途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皇后贾南风想独揽大权,但当时的权力主要集中在辅政的外戚杨骏身上,两人因权力产生矛盾。公元291年贾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因此动荡不安,当时八个亲王参与到权力斗争中,长达十六年的混战开始,这就是八王之乱。



赵王司马伦就是八王之一,他的的确确参与了八王之乱,可以说,八王之乱的直接导火索就是赵王司马伦的篡位,但是要说是司马伦一手造成了八王之乱,其实就有点牵强附会了,司马伦充其量就是个引线而已。

而历史上的八王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呢,其实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政治体制上的漏洞,辅政的存在让皇权旁落,皇帝并非权力集中点,这就给了别人以可乘之机,此外王侯的权力过大,统治阶级没有一个良好的措施来遏制其发展,这就给了王侯篡位甚至造反的能力,正式因为这个,才有了各个朝代的削藩政策,尽管因此带来无穷事端,但是从没有一个皇帝皱眉头。



其次,就是人的问题,贾南风霍乱后宫,企图独揽皇权,这一点就连皇帝都做不到,更何况一个皇后,权力这东西,并不是除掉了辅政就能得到的,还必须拥有与之匹配的势力和地位。贾南风没有,因此辅政死了反而造成了动荡,也给了本来就对皇权虎视眈眈的王侯们以可乘之机。

综合起来,司马伦充其量只是八王之乱的一部分而已,一手策划实在是谈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