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这些同学很给力,多次冒险帮朱德,其中一位国军上将因之被谋杀

细阅中国革命史,常令我感慨万千。人脉,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仅就军事方面来说,朱德元帅的人脉资源最得力。他在云南讲武堂的那些同学,虽处敌对阵营,却多次冒险帮助他这位老同学,有的还不惜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歌可泣。

当然,这也得归功于朱德的人品好,人缘好。

1927年1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杨森第20军党代表的朱德,离开该军到了武汉。朱德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前往南昌,转到当时正驻扎在南昌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朱培德部工作。

朱德同这支滇军部队的高级军官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军长朱培德和师长王均、金汉鼎等都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以后又长期在滇军共事,交情很深。

另外,朱德还有一些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当时也在江西及其周边活动,例如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和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等。

这些同学很给力,多次冒险帮朱德,其中一位国军上将因之被谋杀

朱德

见了老同学朱培德后,朱德建议成立一个军官教育团。朱培德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任命朱德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教育团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3军,但实际上受中共中央军委和江西省委的领导,成为培养军事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培养的学员当中,中共党员多达数百人,在南昌起义及以后历次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培德生于1888年,比朱德小2岁,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人。在讲武堂就读时,朱培德与朱德品学兼优,表现出众。每逢遇到外国领事到讲武堂参观,总办李根源总是从学生中指令这两人出来指挥。他俩配合默契,指挥有方,时称“模范二朱”。

1927年4月7日,朱培德就任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仅隔两天,他就任命朱德为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如此一来,朱德一手抓军官教育团,一手抓地方治安。

蒋介石“清共”命令下达后,朱培德原打算只把担任政工职务、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境,无奈待在第三军的140多名共产党员身份全已暴露,迫于形势,他只得将这些共产党员全部“礼送”出境,朱德也在“礼送”之列。不过此时,朱培德尚没有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其间很大的一部分因素是因为朱德的面子。

1927年6月下旬朱德被“礼送”出南昌,去武汉途经九江访晤另一位老同学金汉鼎时,享受了“金汉鼎列队欢迎,还吹三声军号致礼”的礼遇。

朱德离开九江来到武汉后,立即向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周恩来汇报了他在南昌的活动情况,并提出可以在江西进一步发展革命武装力量。鉴于朱德对南昌情况比较熟悉,中央遂派他先赶回南昌。

1927年7月20日,朱德乘江轮抵达九江,一下船,便直奔赣北警备区司令部找到金汉鼎。

此时已任国民革命军第5方面军第9军军长兼赣北警备区司令的金汉鼎很忙,他正欲上庐山开会。金汉鼎告诉朱德,说朱培德打电话通知他——汪精卫和张发奎上了庐山,有要事相商。

也正是这天,谭平山、李立三、叶挺等同聂荣臻一起在九江开会,决定实施南昌起义。

时间太紧迫了!第二天,朱德婉言谢绝了金汉鼎留他上庐山休憩几日的邀请,秘密赶回南昌,投入到紧张的暴动准备工作当中。

1927年7月下旬,朱培德已觉察到朱德、贺龙、叶挺等联系密切,必有重要举动的情况下,不仅不控制朱、贺、叶等人,反而差遣手下的师长、也是朱德同学的王均到遂川掌握部队,自己则向蒋介石请假上庐山疗养,在客观上为南昌起义提供了方便条件。

南昌起义前夕,朱德曾给又一个老同学、驻临川的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云南宾川人)写信。朱德在信中晓以革命大义,劝其弃暗投明,一起南下广东。南昌起义军南下之际,朱德又派人给杨如轩送去一信。杨如轩没有回信,只是匆匆支走了送信的客人:“请转告玉阶兄,望他多保重,我自有主见。”

1927年8月3日,起义军分批撤离南昌,朱德率第9军教育团作为先遣队踏上了南下的征程。驻临川的杨如轩得知起义军要经过那里,考虑到同窗之谊,就把驻军撤到了城外,悄悄地让开一条南下的大路,使起义军顺利通过抚州,经宜黄、广昌直指瑞金。如果当时杨如轩以逸待劳、竭力阻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1月上旬,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抵达湘粤赣三省交界的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山区,这恰好又是杨如轩的防区。朱德立即写信给杨如轩,希望老同学能“沓起眼皮,把上犹借他练兵三个月”。杨如轩虽未作正面回答,但确实“沓起眼皮”,又一次做了起义军的“避风港”。

朱德于是抓住这个难得的间隙,在江西崇义县开展“上堡整训”。这是起义军自南昌开拔以来,连续经过3个月长途转战,取得的一个暂时相对稳定的环境,使部队得到了较好的休整。

“上堡整训”时,朱德在报上意外地看到了国民革命军第16军已从广东韶关移防到同江西崇义接邻的湖南郴州、汝城一带。天寒地冻,大家穿的还是起义时那身单衣短裤,粮食、薪饷更无着落,尤其严重的是枪支弹药和被服无法得到补充,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为此焦虑不安。

朱德便写了一封信给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希望这位老同学能开展合作。

范石生这位老同学,给朱德帮忙帮大了!

范石生是云南峨山人,比朱德小一岁,早在1923年,他就是第2军军长,被孙中山亲自授予了陆军上将军衔。1909年,范石生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因成绩优异,同时与朱德被选入特别班。两人遂订金兰之交,过从甚密。

朱德给范石生的信发出约半个月后,范石生复信了,还派人与朱德联系,表明愿意合作。

1927年11月21日,朱德亲自赶往第16军第47师师部驻地汝城,与范石生的代表曾曰唯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同意朱德提出的部队编制、组织不变,要走随走的原则;起义军改为第16军第47师第140团的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第47师副师长兼第140团团长(不久,范石生又委任朱德为第16军总参议);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一个月的薪饷,并立即发放弹药和被服。

当时,第16军军需处长唐凤翥还不解地说:“范军长平时对一枪一弹都看得像命根子一样,今天却对朱德这个老同学、老朋友这样慷慨!”

之后,为酝酿湘南暴动,朱德在汝城还召开了中共衡阳地区所辖各县县委书记会议。对于这些,范石生从不过问。

1928年初,朱、范合作的事被告密,蒋介石下令要范将朱德部队解除武装,将朱德解京正法。范石生不忘旧谊,信守协议,立即写一封密信派秘书杨昌龄前往韶关犁铺头第一四○团团部交给朱德,同时又派侍从副官和军需处送去1万大洋作为路费。范石生在信中特嘱咐朱德率部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以免部队遭受损失。

朱德就此率部脱离险境,收集广州起义部分失散人员后折向湘南,湘南暴动后又发展了新的武装力量,将拥有1万多人的革命武装带上井冈山,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朱德保存的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便引发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

对于范石生的帮助,多年之后,朱德还深情地说道:“他接济我们十万发子弹,我们的力量又增强了。他还一个月接济万把块钱、医生、西药、被单……在红军的发展上来讲,范石生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范石生后被蒋介石解除了兵权,抗战爆发后回云南,在昆明以行医为业,不再过问政事。1939年3月在出诊途中被人行刺于昆明街头,终年52岁。

刺杀范石生的凶手究竟为何人,目前有两种最普遍的说法。第一种为国民党提供,刺杀范将军的凶手杨维骞、杨维骧是范石生在云南讲武堂同学杨蓁的两个儿子,作案后他们说是"子报父仇"。

第二种说法为朱德、周恩来的回忆和叙述。蒋介石对范石生援助了朱德部队恨之入骨,但因范石生与国民党内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黄绍竑、李品仙、何健、朱培德、李济琛、陈济棠等关系非常好,所以蒋介石不敢随便杀范石生,就以范剿共不力,降其军职,从上将军长降到少将师长而羞之,最后将他的部队解散。范石生脱离国民党军队,孤身回乡后在昆明被害,是蒋介石的阴谋。

杨维骞兄弟一直否认现场还有第三个凶手,以此证明自己是子报父仇。根据当时昆明法院的审理查证,范石生身上有12处枪伤,和凶手所说只开了三枪严重不符。而且拉范石生的黄包车夫亲眼所见,至少有三名凶手从不同方向朝范开枪,应是有预谋的谋杀。

结果只判处杨维骞有期徒刑9年零5个月,杨维骧有期徒刑1年11月,还缓刑3年。

杨维骞并没有向国民政府、法庭以及报界提供范石生杀他父亲的证据。 有人说他只坐了10个月的牢,后来就一直在家。

杨维骞被释放后,随即到国民党的国防部工作,那些地方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进去的。实际上,刺杀范石生时,杨维骞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的学生,此前他还上过国民党政治大学。由他出面行刺,也能说明这起谋杀案的政治性质。

这些同学很给力,多次冒险帮朱德,其中一位国军上将因之被谋杀


这些同学很给力,多次冒险帮朱德,其中一位国军上将因之被谋杀

当年,杨蓁不是范石生主使打死的,是范石生手下的徐德师长带领哗变的团营长和士兵在雨中打死的。范石生与杨蓁是同学,又是生死之交的金兰兄弟,而且一起参加护国战争(杨蓁曾任靖国联军总参谋长、滇军第三卫戌司令等职),还共同参与了反对唐继尧的讨伐。唐继尧复辟后,杨蓁怀巨款逃往香港,他的部队就瓦解了。是范石生将杨蓁请到自己的部队让他担任师长,后又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的。杨蓁也尽职尽责出了大力。那么好的朋友,没有利害上的冲突,不可能自相残杀。

朱德后来曾说过杨蓁被杀一事:“范石生与杨蓁都是我的知心朋友。杨蓁耿直而欠委婉,忠厚而不讲策略,善于攻敌而不善于团结中下级官兵,清高廉洁而不善团结同僚,疾恶如仇而不善于助人改过,操之过急,遭致惨死,太可惜了。石生热爱子弟兵兼有两面性优点,故善待官兵,屡次转败为胜化险为夷。”

他还说:“范石生和我对杨蓁之死谈过多次,谈得很详,我也调查过,确实不是范石生指使人打死的。当时他身失自由,面临全军瓦解。凶手行凶后即逃逸,无法惩办凶手。再提追查凶手,全军立即溃散,他自己也生命难保。”

杨蓁还有个儿子叫杨维骏,现已98岁,仍在世,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这是个大好人,退休后退而不休,事迹很了不起,大家可自行搜索了解之。(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