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照顧31名獨居老人,荊門21名警察在社區“尋親”

楚天都市報記者 高偉 通訊員 吳爍碩

“好,好,我馬上就到!”2月27日晚7時許,在蔡灣社區忙活了一天的荊門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李金龍剛端起盒飯,就接到了熊奶奶的電話。原來,熊奶奶的降血壓藥吃完了,她便打電話向這位“編外兒子”求助。

照顾31名独居老人,荆门21名警察在社区“寻亲”

李金龍放下筷子直奔醫院,為熊奶奶買藥。相似的場景這幾天在這個社區不斷上演。21名民警與社區裡21戶、31名孤寡老人攀上了親。這些在疫情中無人照料的老人,都多了沒有血緣的“警察兒女”。

“不能讓任何一名群眾挨餓受凍,不能讓任何一名老人失去照顧。”荊門市公安局黨委部署包聯蔡灣社區“大走訪、大排查”任務時,把解決群眾當下最突出的困難放在了首位。

軍令一下,該市局機關民警、輔警迅速按分配的任務沉進社區。20多天的時間裡,他們敲開了一戶又一戶群眾的大門,社區裡各家各戶的情況摸了個門兒清。21戶31名孤寡老人,被分配給21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

照顾31名独居老人,荆门21名警察在社区“寻亲”

“謝警官,您這菜買的有點勤啊!”“我在這兒認了個乾媽,您給點優惠?”2月26日一大早,海慧警務站站長謝飛來到蔬菜配送點,賣菜的老闆也跟他混成了熟人。謝飛原本分不清油白菜和上海青,自從認了劉奶奶這位“乾媽”,他買菜越來越精了。

劉奶奶是蔡灣社區獨居老人,今年80歲,平日裡靠收破爛維持生活。因為疫情,她在外打工的女兒無法回家。眼看著一天天的,家中的米都見了底,劉奶奶又急又愁。最困難的時候,家裡來了一個“乾兒子”。

“小謝啊,我以後怎麼感謝你呢?”

“不謝不謝,要謝啊,你就謝黨、謝政府!”

老人每次送謝飛離開,眼睛都溼潤著,不捨地揮手凝望,彷彿送別出遠門的孩子。

家住荊門磷肥廠的舒爺爺已經87歲,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基本無法自理,只能靠女兒照顧。但是前不久,他年過半百的女兒也摔斷了腿,加上道路封控,這對父女的生活成了大問題。走訪瞭解他們的困難後,法制支隊副支隊長鄧峰萍與他們結成了對子,從此舒爺爺便多了貼心的“小棉襖”。

每天執勤下班後,鄧峰萍總會去老人的家裡看看,有時帶一壺油,有時帶一箱牛奶,有時帶幾斤蔬菜。但是老人時而清醒,時而犯糊塗。“姑娘啊,我想吃柿餅……”舒爺爺把鄧峰萍當成了女兒,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照顾31名独居老人,荆门21名警察在社区“寻亲”

鄧峰萍邊給老人按摩,邊笑著說:“好好好,就給您買來。”話音剛落,老人的女兒在一旁接話:“鄧警官,現在疫情時期,哪能買到這東西啊?別麻煩了,過會他就忘記啦。”

“不麻煩,不麻煩,老人想吃是好事。” 於是,買柿餅成了鄧峰萍心頭的一件“大事”。每天走訪排查時,她都會問問周邊居民哪裡能買到柿餅,但每次都是失望的回答。

一次,一起走訪的社區工作人員小王很好奇地問:“您這是有多饞柿餅啊。我幫你想想辦法。”第二天,小王帶著自家的一包柿餅遞給了鄧峰萍。

鄧峰萍開心的接過,“太謝謝了,舒爺爺可惦記好幾天了!”

疫情當下,困難的家庭各有各的困難,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有一名警察“親戚”。

照顾31名独居老人,荆门21名警察在社区“寻亲”

張爺爺家有一個癱瘓在床的兒子,信訪處處長肖顯斌接上手來照顧;獨居老人朱爺爺生活雖然能自理,就是耐不住寂寞想出去溜彎,機關紀委書記李士志哪怕回家了都定時給老人打電話陪著聊聊天;孤寡老人陶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經偵支隊政委王文莉像親閨女一樣幫她擇菜做飯;警校校長熊傳忠把孤寡老人吳奶奶認了“乾孃”;十里牌警務站教導員周華清像兒子一樣替王奶奶扛煤氣罐……

照顾31名独居老人,荆门21名警察在社区“寻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