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3月5日,解放軍報第2版刊發稿件《在戰“疫”中弘揚雷鋒精神》,指出越是遇到艱難困苦,越是需要守望相助,越需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

習主席曾強調,雷鋒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這也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樑。

今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無數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指戰員、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日夜奮戰,還有一個個工人、志願者奔波勞碌、挺身而出……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出疫情下的“雷鋒精神”,讓14億國人體會到這份特別的溫暖。

信念的能量——

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世界讚歎中國速度

總建築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

架設箱式板房近兩千間

接診區病房樓ICU俱全

……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這個建築面積相當於半個北京“水立方”的“戰地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 1月24日,己亥年除夕,各類設備進場。

入夜,運輸車司機呂俊和同事們一塊圍聚,端上盒飯,簡陋地“團年”。他的“守歲”就是從凌晨3點後開車運土,累了,在車上眯個眼。

作為家中獨子的呂俊,長這麼大第一次不在家裡過年,“不忍心讓父母在家中獨守除夕夜,但這個工程實在太重要了。”

除夕夜,數百臺挖掘機、推土機,上千名工人和呂俊一樣,在機器轟鳴聲中,迎來庚子年第一個清晨。

工地上,到處是車,到處是人。白天,機器轟鳴、人聲鼎沸;入夜,燈光如晝、焊花四閃。最高峰時,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臺挖掘機、推土機等設備同時作業。所謂“基建狂魔”,其實不過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穿上盔甲,在所有人的祝福中默默地負重前行。

每個工人、每臺裝備,就像一顆顆螺絲釘、一個個零部件,緊密扣在一起,驅動著這臺巨型機器,迅速搭建起一座抗擊疫情的“安全島嶼”。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1月3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發佈會上說,“也許你正在關注的是中國將在10天之內建成的一家大醫院,但這不是他們正在採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標,我相信這些措施將扭轉(疫情)趨勢。”

“沒別的,就是豁出去,幹!”與死神競速,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晝夜不停的挖掘機大軍及建築工人保衛武漢、保衛湖北的信念的能量。

大愛的胸懷——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拼漸凍生命,與疫魔競速

武漢金銀潭醫院是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醫院,也是這場全民抗“疫”之戰最早打響的地方。

院長張定宇在這場與病毒賽跑、與死神競速的戰事中持續奮戰著,而他自己,也在同“漸凍症”進行著頑強鬥爭。

清早6點鐘起床、次日凌晨1點左右睡覺,不知不覺成了常態。好幾個夜晚,張定宇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被手機叫醒。

一個多月,夜以繼日,張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輸液時,手裡仍拿著各種材料數據瞭解病人情況、重症人數、救治進展,佈置各項工作……剛剛好一點,只要可能,張定宇都會再穿上防護服,從病人通道走到隔離病房,走到重症室查房。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綜合病房樓三樓,張定宇在查看危重病人病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柯皓 攝)

金銀潭醫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張定宇得到消息。在武漢另一家醫院工作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進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醫院。

妻子入院三天後,晚上11點多,張定宇趕緊跑去探望,卻只待了不到半小時。“沒說太多話,都很疲憊,只是離開時叮囑了下:保重。”

“實在是沒時間。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眼前這位五大三粗,和普通人眼中醫生形象很不匹配的硬漢,眼圈忽然紅了。“我們結婚28年了,剛開始兩天她狀態不好,我就怕她扛不過去。”

好在,坎過去了。妻子在入院十天後的1月29日下午,痊癒出院。

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張定宇的三重身份。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張定宇說。

張定宇也有個希望,在自己能動的時候,跑贏這次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賽跑。

“我會慢慢失去知覺,將來會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下意識地摸了摸腿,“慢慢我會縮成小小一團,固定在輪椅上。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著自己一點點消逝的……”

“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這是一名黨員的大愛、一位醫者的胸懷,也彰顯出他如春天般溫暖有愛的“雷鋒精神”。

忘我的精神——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人民至上,忘我奮戰

湖北武漢,中部戰區總醫院門診部大樓前,一行石刻的銘文格外醒目——一切為了人民健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這句話,不僅刻在這座軍隊醫院樓前的石頭上,更刻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心中。

連日來,他們堅決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在戰“疫”一線書寫著“人民至上”的答卷。

從除夕夜抵達至今,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一直與武漢人民並肩戰鬥。支撐他們夜以繼日與疫情抗爭、與病魔戰鬥的,除了必勝的信念,還有那份人民生命高於天的深深情懷。

“派經驗最豐富的醫護人員,派最強的骨幹力量。”這是組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時的共識。 翻閱3支醫療隊隊員名單,記者發現許多熟悉的名字。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中,他們用出色表現證明了專業實力——

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專家毛青,先後參加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等任務,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接到奔赴武漢的任務時,他正在醫院佈置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擴散的工作。

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陳靜,2014年受命援非抗埃,和戰友們並肩戰鬥,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2018年,她又隨和平方舟醫院船執行長達8個月的任務。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根據重症患者的病情變化,陳靜給大家交代護理患者注意事項。

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宋立強,參加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長期負責呼吸重症監護室。

……

越是老兵,越是往前衝。

在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有7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專家,被醫護人員親切地稱為“50後”突擊隊。

病區副主任任小寶今年55歲。收治患者第一天,他說:“第一天是關鍵,我必須守在陣地!”

同樣55歲的李琦教授,也是第一批走進病房的。那天,他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口氣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況。“疫情就是戰鬥,作為一名老兵,我必須上!”他說。

為了人民,不顧一切;服務人民,奉獻一切。人民子弟兵以忘我的精神在這場疫情中戰鬥著,讓“雷鋒精神”在“疫”線閃耀光芒。

進取的銳氣——

讀書、學習、備考……方艙醫院是自習室、圖書館

前不久,一名男子戴著口罩在方艙醫院讀書的照片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為“讀書哥”。“讀書哥”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後出國深造,這次回國探望父母時感染,他說自己平日就喜歡讀書,目前已治癒出院。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方艙醫院裡,像這樣專心致志的身影還有很多。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區,一名高三男孩在專心做數學作業。他的爸爸最先感染,媽媽和他為輕症。他說,住進來之前已完成寒假作業,要考試的六門參考資料都帶來了醫院,“我要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最後的衝刺,不能掉隊!”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19歲的小付確診為新冠肺炎後,2月21日被收治到武昌方艙醫院。雖然小付在高三的關鍵時期生病隔離,但她並沒有被挫折打倒,反而對未來更充滿希望。下午2點半,小付整理好書包要去上網課,她上課的地方就是距離她床位不足20米的醫療用品庫房。這是醫護人員特地為她整理的臨時自習室,看上去很簡陋,可醫護人員們給它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夢開始的教室”。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和春天一樣溫暖人心

書籍能撫慰心靈,一些方艙醫院特意設立了圖書角,擺上書籍,供患者借閱。不少患者會時常走到圖書角逛逛,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這就是樂觀堅強、銳意進取的武漢人民、中國人民,這種“向上”的人生姿態和價值追求,便是“雷鋒精神”最好的傳承。

TA們

用行動詮釋著

疫情時期的“雷鋒精神”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也正是有無數個“雷鋒”挺身而出

我們才有理由相信

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定會早日到來!

(綜合中國軍網、解放軍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