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唐玄宗娶楊玉環,違背古代禮儀制度,為何沒有任何大臣反對?

渙量iMyy2912


絕代佳人楊玉環原來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李隆基棒打鴛鴦霸佔兒媳楊玉環,卻沒有任何大臣反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唐朝的社會風氣非常開放,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對男女關係開放都見怪不怪。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弟弟李元吉以後,又霸佔李元吉的妻子楊珪媚,弟媳楊珪媚甚至為李世民生了最小的一個兒子曹王李明,李世民甚至想立弟媳為皇后,因為宰相魏徵反對而作罷。

唐高宗李治更加開放,直接把庶母武則天立為皇后。長孫無忌等顧命大臣反對,最終引來殺身之禍,就是唐朝大臣的前車之鑑。

因此唐玄宗李隆基霸佔兒媳楊玉環,唐朝大臣也見怪不怪也不敢反對。

其次,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他為了奪取最高權力,先後發動唐隆政變先天政變殺死了伯母韋香兒、上官婉兒、堂姐安樂公主、姑母太平公主等絕色美女,在霸佔兒媳楊玉環之前,李隆基還剛剛殺害了三個親生兒子,李隆基連親生兒子都能殺,哪個大臣敢反對他霸佔兒媳?

第三,大太監高力士助紂為虐,為唐玄宗李隆基拉皮條,李隆基對高力士言聽計從,武惠妃死後,李隆基悶悶不樂,高力士於是向李隆基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

第四,宰相李林甫大權獨攬,排除異己,李林甫對唐玄宗李隆基巴結討好還來不及,怎麼可能管李隆基霸佔兒媳這樣的閒事,在宰相李林甫的鐵腕打擊下,其他大臣就更不敢反對。

第五,李隆基為了安撫兒子李瑁,李隆基在正式娶楊玉環之前,又為李瑁娶了年輕貌美的韋妃,如飢似渴的李瑁與韋妃生了很多孩子。

第六,唐玄宗李隆基採取迂迴辦法霸佔兒媳楊玉環,他棒打鴛鴦,他不是直接娶壽王妃楊玉環,而是逼迫兒媳楊玉環出家做女道士,楊玉環是以女道士“楊太真”的身份嫁給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45年,60歲的唐玄宗李隆基終於抱得美人歸,正式封26歲的絕代佳人楊玉環為貴妃,從此李隆基與楊玉環演繹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流傳千古的愛情傳奇。


厚德載物49847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個一言難盡的皇上呀,他無比風流就罷了,居然還娶了自己兒子的老婆楊玉環,這兩個人是公公與兒媳婦的關係,結果倒好,公公看上了兒媳婦,還把她佔為己有,這在世上實在是罕見至極,實屬無奈!



這樣子的事情在現代也是極其嚴重的!當時雖然是盛世,但是也是於情不符,於情不合的。唐代是禮治社會,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要被嚴懲以待的,可是為什麼李隆基卻倖免於難呢?筆者且從以下幾個點來分析一下事情的走向。

第一,李隆基是皇上,皇上大曬

唐玄宗李隆基作為一國之君主,他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想做什麼誰敢反對。即使是別人敢勇於站出來指責他,恐怕也沒什麼大的用處吧,畢竟皇上在古代社會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他的話才是聖旨!

第二,李隆基是深愛著楊玉環的,大家也知道這一點,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

剛開始,楊玉環嫁給李隆基的兒子李瑁是武惠妃懇請李隆基特許的。她的美色盡收入李瑁的眼底,於是李瑁心對她很嚮往。李瑁跟他的母親武惠妃提及,再由武惠妃跟李隆基懇求,李隆基便答應了,當時他還愛著武惠妃,對楊玉環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



後來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受高力士的推薦對楊玉環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愛意萌發也是順手推舟的事情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楊玉環搶過來,於是乎就用了一種比較迂迴曲折的方法,先叫楊玉環去出家當尼姑,並改名為楊太真,意味著斬斷了俗世之前的一切瓜葛和前緣。

五年後,李隆基終於能夠名正言順地把楊玉環娶過來,封為自己的貴妃。這樣的迂迴的方式,是何等的心細與周密。不管是當事人還是大臣們也不好說什麼,理由是多麼的充分而恰當。時間是最好的解藥,大家對這些都淡忘了,他就能夠順順利利地娶楊玉環。這樣的做法不是出於愛的話,恐怕是很難解釋得了其中的緣由了!


七輩子向善


唐玄宗五十二歲時,自己寵愛的武惠妃去世了。這位多情的皇帝整日在宮裡無所是處,宮裡眾多的美女他都不能寄託情懷,整日裡鬱鬱寡歡,時不時的發發脾氣。

最瞭解唐玄宗的人是高力士,高力士就給他出主意說,楊玄琰有一女兒十分的漂亮,現在是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一邊裝作不好意思,一邊先看看再說。

關於唐玄宗與楊貴妃的見面,應該多是演義的多,有說是唐玄宗在華清池休假時,看到了楊貴妃洗澡,不能自拔。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場合。唐玄宗一見了楊貴妃,那楊貴妃長得美豔無比,而且能歌善舞,智慧過人,如此風情萬種的美女,那個男人不動心呢?唐玄宗更是一見鍾情了。可是,楊貴妃這時候是他的兒媳,有非分之想是不合禮制,想娶進宮裡,更是亂倫。唐玄宗一時間欲罷不能,卻有礙於大體。

高力士比較體諒主子的想法,他告訴唐玄宗先朝時,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事例。唐玄宗茅塞頓開,下詔令壽王妃楊玉環入籍道士,賜號太真。比李治還心急的唐玄宗,在楊玉環出家只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就亟不可待將楊貴妃迎進後宮,冊立為貴妃。為了彌補兒子李瑁的委屈,聘韋詔訓的女兒為壽王妃。

唐高宗李治是娶了父親的才人當了皇后。唐玄宗李隆基是娶了自己的兒媳婦做了貴妃。而且,這種有為違禮制的事,竟然成了一場冠冕堂皇的盛大慶典,也確實是,只有強大的唐朝才獨有的風景,而此時,正是李林甫作威作福的宰相時代,那個大臣敢表示不同意呢?


路遙lgy


楊貴妃當時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公公娶兒媳婦不管在哪個朝代,肯定都是不符合禮制的,這是一個典型有違常理的行為。當時唐玄宗並不知道有楊貴妃這號人物,他的心裡只寵愛武惠妃這個女人,但老天好像不太照顧唐玄宗的感情,早早的就讓武惠妃歸天了。唐玄宗做為一代帝王,後宮的女人們肯定是不缺的,但他卻是一個用情很專一的有情種,唐玄宗對武惠妃的感情非常深。古代只有生在貴族等家境環境比較好的女人,才有可能接受到各種教育,武惠妃會唱歌會跳舞深得唐玄宗的喜愛,以至於武惠妃的死讓唐玄宗陷入無盡悲傷中不能自拔,由此可以看出唐玄宗對武惠妃的愛及依賴。



唐玄宗的失落表現,底下人肯定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去物色和武惠妃水平差不多的女人,只有及時找一個可以讓唐玄宗再次接受的美女,然後讓她接替武惠妃繼續伺候唐玄宗。可找來找去,又要長得漂亮,又要有文采,還得精通音律歌舞,不是條件苛刻,而是這些條件都是參照武惠妃而來。雖然這種女人難找,但在皇帝光環的照耀下,再難的條件都不是問題,所以唐玄宗兒媳楊貴妃就被納入視線了。因為楊貴妃人長得漂亮,這是咱們古代公認的美女,而且個人自身素質又很好,最重要的是還精通歌舞,唐玄宗和楊貴妃第一次相親就一見鍾情了。



唐玄宗雖然看上了楊貴妃,但是擺在他面前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他們二人公公和兒媳的這層尷尬關係。這樣敏感的關係明目張膽直接去娶肯定是不行的,當然唐玄宗帝王級的身份,怎麼也不能被這點難題就困住吧!後來也不知道是唐玄宗,還是他智囊團的主意,讓楊貴妃來了一個道觀出嫁,楊貴妃一出家就好像被回了一次爐。不但可以和唐玄宗的兒子撇清關係,身份也可以清清白白的再重造一次,這樣唐玄宗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拿下楊貴妃。


至於你問題當中說有沒有大臣會反對這個事情,當時唐玄宗的兒子都沒有提反對意見,唐玄宗的兒子每天看見自己父親喪妻後鬱鬱寡歡,在古代封建思想和皇權的影響下,也許他會認為這也是一種孝道吧!人家的兒子都不反對,大臣們更沒有什麼好反對的了。再說唐玄宗這樣整天情緒低落,無法正常的處理朝政,有些大臣也許會認為這還是個折中方案,會讓唐玄宗重新振作起來,所以歷史上沒有特殊記載有大臣反對這件事。


追記歷史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十分有趣,一個人一旦權力滔天,就會忘記所有,甚至連自己的初心都忘記,古代皇帝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最為明顯。

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有著富裕殷實的生活條件,還有各種生殺大權,完全可以控制人們生死,這樣一來迷失自我就顯得十分正常。

唐朝皇帝在國富民強的條件下尚且如此,一代不如一代,最後終於國家衰落,民不聊生,作為鼎盛時期的唐玄宗李隆基,難逃其責。


一、李隆基霸佔兒媳婦

李隆基是一個花心的皇帝,在歷史上的存在十分有趣,可以說唐朝達到鼎盛的開元盛世,離不開李隆基的建樹,但是唐朝從頂峰衰落,一樣離不開李隆基。

原本年輕時候,他還是兢兢業業,就是老了反而變得不正常,開始做一些糊塗事情。所有糊塗事情當中,霸佔兒媳婦楊玉環必須算大事件。

楊玉環才14歲,就已經嫁給15歲的李瑁,五年後,李瑁母親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失去寵妃,在民間選美選到一個能歌善舞的妃子,也就是世人所說的梅妃。


可惜梅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年老色衰,李隆基對其失去興趣,再也不想寵溺,就想找一個新的妃子來寵溺,找來找去,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楊玉環。

但楊玉環何許人也,那是李隆基兒子李瑁的老婆,也就是李隆基的兒媳婦,當時提出建議說楊玉環漂亮的人,正是李隆基身邊最得力的兩個大臣高力士與李林甫。

在他們的慫恿以及精密安排下,楊玉環從一個兒媳婦的身份,逐漸變成道觀真人,最後又還俗成為楊貴妃。

李隆基一邊給李瑁重新選了一個老婆韋氏,一邊就將楊玉環納入後宮,李瑁簡直有苦不敢言,悲傷至極。



二、為何大臣不勸說

當時提出建議的人就是高力士與李林甫,一個是太監總管,一個是宰相,掌管著唐朝當時的文武百官。

他們提出的建議,其餘官員沒機會也不敢反對,只能聽從其意思進行安排。

此外,唐玄宗到了晚年時期,基本上已經不會聽取正直的大臣建議,而是成天荒廢麻木,以為國家強大,甚至連早朝都不參與,匪夷所思。

大臣們在李隆基身邊辦事那麼久,當然也是知道李隆基的性格與為人,倘若反對李隆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相反,要是巴結李隆基,必然能夠錦衣玉食,得到很多好處,升官發財。在這些直接利益的誘惑下,大臣完全可以忽略自己原則,一心只想巴結皇帝。

李隆基就這樣傻乎乎在大臣的阿諛奉承中逐漸走向衰亡,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再也無法興盛,這就是本質原因。


結語

領導者的素質以及愛好,完全決定了這個團隊的走向,大到一個朝代,小到一個公司,都是如此,只要領導者出現問題,下邊的人,更是問題不斷。


自古滅亡的朝代,最後基本都敗在了領導能力上邊,一個只會圖自己快樂而不顧天下蒼生的皇帝,難以成就大業,也不可能成就大業!



嗔痴歷史觀


(電影《妖貓傳》裡的楊玉環)


但是李氏子孫,內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說。——《唐語林校證》

以上這段史料說的是唐宣宗死時沒有來得及立太子,結果宦官王宗實等因掌握了神策軍就矯詔擁立唐宣宗長子李溫為帝,這就是後來的唐懿宗,當時王宗實等內宦商量好了後,讓外朝宰相等人進中書商議,唐宣宗的宰相夏侯孜就表態說,只要你們立的是李氏子孫,你們立誰我們都沒意見。

談唐玄宗不顧禮法娶楊玉環,為什麼要先說夏侯孜說這番話呢?

我就是想告訴大家,唐代禮法觀念和之後的宋元明清都不一樣,所以才會有唐宋變革論出現。

再直白一點說,隋唐是華夏第二帝國時代的開啟者,那麼相比秦漢華夏第一帝國時代,隋唐有什麼不同特點嗎?

以隋唐為開端的華夏第二帝國時代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再以華夏原生的儒家學說為唯一的指導,而是雜糅了塞外遊牧民族文化,甚至可以說儒外胡內,隋唐宋這三朝其實是一個“草原文化佔主,儒家文化副之”再到“草原文化與儒家文化一人一半”最後是“儒家文化徹底佔上風,草原文化成為附庸”這麼一個過程。

而唐朝恰好是處於草原文化強勢地位逐漸被儒家文化慢慢取代這一過程,而草原文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強就是美,強就是正義。


(古希臘神話裡的宙斯)

其實這一點在西方文化中也有體現,近代西方學者比如尼采等人也有一個困惑就是“為什麼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裡的英雄看起來都那麼人渣?”

尼采等學者得出的結論是在古典時代,歐洲的價值觀是一種“征服者道德觀”,簡單來說就是“我強我有理,你弱你該死”,“我八塊腹肌,我一身腱子肉,我能砍人能搶劫,我就是贏家。我能殺你就說明我是善。”

尼采認為基督教興起後, “奴隸價值觀”取代了古典時代的“征服者價值觀”,也就是倚強凌弱是不對的,以暴力剝奪人生命是不對的,而基督教這種“奴隸價值觀”就逐步演變成後來歐洲所謂的道德規範,而從新的道德規範看,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裡的英雄個個都是倚強凌弱的人渣,壞蛋。

隋唐改察舉製為科舉取士,其實就是草原文化的一種體現,因為察舉制理論上要求當官的人要有道德,首先是好人,其次再看才華;而科舉制本質是道德不重要,考試成績最重要。

大家可以看南梁的梁武帝雖然崇佛,但是南梁還是堅持用察舉取士,而隋唐兩朝,一個號稱是弘農楊氏後人,一個號稱是隴西李氏後人,但他們一上來就把華夏第一帝國時代社會最根本,最核心的倫理給否定了,採取的其實是塞外鮮卑人的草原文化邏輯。

其實唐玄宗娶楊玉環是“開先河”嗎?其實並不是,他的爺爺唐高宗李治不就娶了他曾祖父太宗皇帝的嬪妃武則天嗎?他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娶了他弟妹齊王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嗎?

唐太宗不是把自己親生女兒東陽公主嫁給了他皇后長孫氏的表兄弟高履行為妻嗎?

再久遠一點,北魏孝武帝不是把自己三個堂妹收進後宮當自己的嬪妃嗎?


(電視劇《唐明皇》裡的唐玄宗與楊玉環)

如果我們從這一條線索往下捋,就能發現唐玄宗在娶楊玉環時其實表面上已經根據儒家禮法做了許多掩飾,雖然是自欺欺人,但是倫理上至少說得通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唐玄宗娶楊玉環已經是唐朝逐步從“儒表胡裡”向“儒胡各半”轉化的象徵了。

對於唐玄宗時代的大臣,他們也許沒有我們後人這麼清晰知道華夏第二帝國時代倫理、價值觀與第一帝國時代已經有不小的變化,但是他們肯定能感知到從北魏再到北周、隋、唐這麼一系下來,唐朝這個新帝國與漢朝舊帝國倫理上的差異和變化。

如果感知不到這種變化,順應不了這種變化的士大夫,根本沒資格在隋唐朝堂“進步”到可以當面給皇帝提意見的程度。

絕大多數唐代大臣的價值觀和夏侯孜差不多:只要大面上不出錯,不把封建禮法徹底顛覆,其他類似皇帝娶誰愛誰這種事情,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蘭臺


唐玄宗搶了自己兒子的媳婦,如果是直接搶,那麼與禮制的確有衝突,但是為什麼沒有大臣反對?下面來說說。

悶悶不樂的唐玄宗

楊貴妃之前,唐玄宗寵愛的先是楊貴嬪(元獻皇后),也就是唐肅宗李亨的生母,但是她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就去世了,然後唐玄宗又寵愛武惠妃(楊玉環的婆婆),這個武惠妃憑藉著自己得寵,不僅自己想當皇后,而且還謀劃著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最終偷雞半成還是蝕了把米,太子是被廢了,人也死了,但自己也因此被嚇死。

兩個寵妃都去世了,宮中雖妃子、宮女不少,但皆不合唐玄宗的口味。陳鴻的《長恨歌傳》中就有“宮雖良家子千數,無可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為了讓悶悶不樂的唐玄宗走出悲傷,這時候“明白人”高力士就想著怎麼讓唐玄宗走出感情悲傷,於是開始幫唐玄宗物色人選,本來是有三個人脫穎而出,其中之一是唐代宗的生母(後來成了唐玄宗的兒媳婦),最終推薦了楊玉環。唐玄宗見了楊玉環之後,唐玄宗甚是歡喜,所以就發生了後面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為何不反對?

唐玄宗是一個實權皇帝。但若楊玉環還是壽王妃的身份,唐玄宗直接這麼搶過來,那麼確實有違人倫,大臣們必然反對。於是有人就給唐玄宗提了一個方法,即讓楊玉環出家成為道士,楊玉環成了道士就不再是王妃,和自己兒子的婚姻關係就斷絕了,這時候大臣就不敢多言了。

而且楊玉環成為道士的時候是開元二十八年,然後再正式進宮。這時候當宰相的是李林甫,一個典型的奸相。唐玄宗既然這麼喜歡楊玉環,李林甫他哪敢反對,而他的黨羽當然也就不會反對。如果有臣子和李林甫意見相左,又反對唐玄宗把楊玉環弄進宮,那麼正好給李林甫一個排除異己的理由。所以其他人也不會這麼蠢的去當靶子,去給李林甫攻擊的機會。




正因為唐玄宗是一個實權皇帝,又沒有直接搶,而是要楊玉環成為道士,和他兒子的塵緣就此了卻。又是奸相當權,反對當然也就沒有用了。最後在冊封貴妃的時候,還幫他兒子又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子為王妃,這樣就更不會有人敢反對。古代的禮制約束其實也是因身份而起,身份沒有了也就沒有了禮制的約束,故就有了此段愛情。


淡看天上月


楊玉環本是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可是在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最愛的妃子,惠妃去世了,這讓唐玄宗傷感不已。

就在這時候,唐玄宗發現了楊玉環,玄宗不禁驚歎:『她怎麼能長得這麼像惠妃?』按照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的說法:“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倆人一起泡了個溫泉,自此,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就此拉開帷幕。



那麼為什麼唐玄宗敢娶兒媳婦呢?我覺得可以從大唐開放之風、李治的先例、玄宗個人權威、迂迴的迎娶方式幾方面考慮,坐好小馬紮,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大唐開放之風:祖宗李治開先河

都說大唐李家有北方少數民族血統,因此在男女方面比較開放,因此在他們家帶動下,民間也比較看得開。你看那些大唐的畫作,那些女子們竟然都半露胸脯;還有那個高陽公主竟然和和尚偷情,據說老公給他放哨。



尤其是唐玄宗的祖宗李治,開了一個先河。這哥們比較懦弱,但是即便懦弱如李治,他都能把自己父親的才人成功娶過來,這說明雖然有人反對,但是反對的聲音並不那麼強——這大概就是大唐吧。而相比之下唐玄宗娶個兒媳婦算個毛線啊,反對聲音應該不算大。

如果放在宋朝,我的天,你敢想像嘛,程朱理學不得把皇帝罵死,有道是:『餓死是小,失節是大。』

所以我覺得大唐開放的民風,以及李治的先河是第一個原因。

二、唐玄宗多次政變、一日殺三子 群臣沒必要為此事冒犯天威

唐玄宗是怎麼上臺的呢,這老兄是個政變狂魔,先是聯合太平公主把韋皇后趕下了臺,而後,又幹掉了太平公主。可以說唐玄宗是一路在血雨中成長起來,走上皇位的。



不僅如此,就在迎娶楊玉環前幾年,這位政治強人唐玄宗剛剛乾掉了自己的兒子,創造了『一天殺三子』的吉尼斯世界記錄。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狠人!

本來就民風開放,皇帝又是個狠人,又是皇帝的家事,何必太較真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三、唐玄宗採用了迂迴戰術,彰顯了政治手腕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之後,並沒有大張旗鼓的下聖旨:『你就是我的人了。』唐玄宗可不這麼傻!因為硬來是行不通的,也太低級。

他是怎麼做的呢?三步走:

第一步,740年,以給自己母親祈福的名義,李隆基先下書楊玉環出家。——這是在向李治老祖宗學習啊。

第二步,745年,李隆基為了安撫兒子李瑁,給他另立了一個壽王妃。——還你一個女人,楊玉環你可別想著了。

第三步,緊接著,李隆基就把楊玉環冊立為妃。



就問你高不高!中間可是隔了五年呢!——我李隆基可不是娶兒媳婦啊,我娶的是個還俗的道姑,你敢管我?

四、大唐的隱憂:正色忠臣太少了

迎娶楊玉環的時候,您知道誰是宰相嗎?就是那個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啊,這哥們凡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嘴上跟抹了蜜一樣,以他為首的政府官員能有犯顏直柬的人嗎?恐怕很少吧。——這也就是反對聲音沒有那麼大的原因啊。



從這件事中,我們似乎也能看到了大唐強盛下的隱憂啊。皇帝不走尋常路,大臣也不敢糾正,你說,玄宗迎娶楊玉環的背後是否就是大唐走下坡路的開端呢?


小馬紮上聽歷史


唐玄宗娶楊玉環是不是違背古代禮儀制度,為何大臣不反對,再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說一下,唐玄宗和楊玉環的關係?

只要我們瞭解了他們的關係,以及唐玄宗如何把楊玉環騙到手的, 我就對這個問題就一目瞭然了。

唐玄宗有一個兒子叫李瑁,李瑁長大之後,娶了一個妻子就是楊玉環。這個楊玉環本來和李瑁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的時間。

突然有一天唐玄宗看上了楊玉環,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何之前唐玄宗沒有看上楊玉環呢?

說到這件事,就不得不說武惠妃了。

武惠妃是李瑁的生母,同時她也是唐玄宗最愛的女人。可以說那時候的唐玄宗,他滿眼裡只有武惠妃一個人。

因此,楊玉環即使再美,他也沒有察覺到。

可是,很突然的一天,武惠妃去世了。這時候唐玄宗就像失了魂魄一樣,不知道愛誰好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看上了楊玉環。

可是,楊玉環終究是自己兒子的媳婦呀。要如何娶自己的兒媳婦呢?

這個問題唐玄宗還是思考過的。

他先是讓自己的兒子李瑁離開了楊貴妃,儘管說李瑁有點不捨,但是,這終究是自己父親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選擇離開,楊玉環離開自己的丈夫李瑁之後,他就被唐玄宗送到了老家。

過了一年之後,唐玄宗才再次把楊玉環給娶回來。

這就是說唐玄宗是在告訴所有的人,自己娶的這個女人不是自己的兒媳婦,而是一個全新的女人。

這個女人,是之前任何人都不曾見過的。

你看皇帝都用了這樣的辦法了,你說哪個大臣敢不給皇帝面子。因此,所有的人,都不反對唐玄宗。

畢竟唐玄宗喜歡的這個女人,是一個他們不曾見過的女人。皇帝想要什麼女人,就能夠得到什麼女人。

因此,這也不算事違背禮儀制度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不可能反對唐玄宗了。


史學達人


唐玄宗娶楊玉環可能會有大臣反對,但都沒有說出來,因為當事人李瑁並沒有提,所以無人反對。


楊玉環出身貴族,住在洛陽叔父家時,恰好趕上了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的婚禮,楊玉環也在應邀之列。也就是在這次婚禮上,被武惠妃的兒子李瑁看上,李瑁跟母親一說就成,楊玉環成為了李瑁的妃子。這時候,唐玄宗宮中,武惠妃最得寵,唐玄宗還不認識楊玉環。

後來,武惠妃為了自己的兒子李瑁能夠當上太子,陷害當時的太子李瑛,致使太子被賜死。唐玄宗當時糊塗,過後明白了,很後悔這件事。而武惠妃也在怕皇帝知道的驚恐與自己的良心譴責中,很快離世。武惠妃死後,後宮佳麗三千,無當上意者。據說是太監舉薦了楊玉環,唐玄宗第一次見到了楊玉環,驚為天人,且楊玉環舞跳的極好,與唐玄宗很有共同語言。


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令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改名楊太真。也有打壓李瑁勢力的意思,這件事自然沒有異義。五年後,李瑁提出王妃的問題,唐玄宗為李瑁娶了韋昭訓的女兒為王妃,同時立李亨為太子,徹底斷絕了李瑁當太子的路。然後把楊太真接出來納入後宮,這時候的楊太真已經與李瑁沒有任何關係了。李瑁已經另娶妻,自然無話可說,大臣們心裡明白,也不會多說話了。於是,唐玄宗順理成章地娶了楊貴妃,“六宮粉黛無顏色”“從此君王不早朝”。開始了一場曠世絕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