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到了成都,更要去看都江堰。都江就是成都江的简称,就是成都"二江"——郫江与检江的上游,各个支流构成了成都平原的水利网。成都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都与都江堰有着直接的关联。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虽是独立的城市,但离成都不远,也就是四五十公里。原来叫灌县。追溯历史,这里是洪水泛滥的源头,特别是雨季简直是悬河,成都平原经常是一片汪洋,遇到旱时,更是赤地千里,颗粒不收,这些都与岷江有息息相关。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岷江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处,我们从九寨沟去黄龙就经过了"岷江源",那里耸立着一块石碑,告示着人们。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以都江堰为界,可以说上面是上游,下面是中游、下游。岷江的水都源于岷山山脉,而且多源自山势险峻的右岸,流量集中,直接威胁着中游,威胁着成都平原。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怎么能让它肆意流淌,祸害人类。早在古蜀国杜宇王时就令鳖灵治水,开凿了人工河,分岷江水流入沱江。到了秦昭襄王年间,又令李冰为郡守,率领当地人民开始治水。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李冰是个有心人,是个有责任、敢担当的领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脚踏实地,结合前人治水的经验,邀请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老农,一起勘察,一起探讨,一起分析,研究制定出 "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 的一整套治水方案。一是凿穿玉垒山向东面引水,把岷江的水一分为二,减少西面的江水泛滥,这样,疏通到东面的江水还可以灌溉,解决赤地千里,颗粒不收的问题,变害为利,这就是"宝瓶口"的修建。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我登上了玉垒山,也登上了离堆,仔细看"灌口",即"宝瓶口"。 具体到古人怎么用火烧水激,凿开灌口、"离堆"不说,关键是这个地理位置选择的好。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我们都说,讲科学,讲实效,那么"灌口"打开了,怎么让水流进"灌口"呢?这就是第二步了。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李冰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江中分水,因势利导,逼江中之水往宝瓶口里流,往宝瓶口里灌,这也许就是叫"灌口"的原由,名副其实。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这就是"分水鱼口"的作用。金刚堤挺大的呢,我不知道原来是不是有陆地,全凭人工修筑,在急流洪水中,哪得需要多大功夫、多大能力。印象最深的还是看小人书,编大竹笼,往里装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沉入江底,这才顶住急流,战胜洪水,筑成了分水堤。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没想到小时候看到的情景,现在就踩在脚下,更没想到的是竟这么大、这么长,简直是江心洲,像湘江中的"橘子洲头"。那也倒是,小了还不被江水冲掉,怎么起分水作用,站住了,才能力拨千斤。

金刚堤前面是"鱼嘴", 形象思维,像鱼的嘴一样"尖"!既能减小阻力,又能起到分水作用。这样才能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两股,一股叫外江,即岷江主流,一股叫内江,是灌溉总干渠。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当然,仅这些还不够,怎么才能保证内江的水长流不息呢?李冰想的非常周到,也许通过多年实践,又在金刚堤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这样,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的流量时,多余的水就像"滚水坝" 似的漫了过去,回归岷江主流,以保证内江的水,始终平稳。

另一个"飞沙",就是利用弯道地心引力的原理将上游带来的泥沙从这里甩到外江去,以保证内江畅通无阻。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不仅如此,李冰还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治水三字经,创造出"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格言,并雕刻三个石桩人像放入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这些都闪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水的宝贵经验,以及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我跑来跑去,看山,看水,看堤,看坝,看鱼嘴,看灌口,看内江,看外江,一心一意想看个究竟,看个够。我真是对古人——李冰父子佩服的五体投地。二千多年前,原始的工具,原初的技术,就有这么大的创举,千古不废,千年受益,既防止洪水泛滥,又灌溉成都平原,使它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我摇摇晃晃过了历史悠久的安澜索桥(据说,也是中国古代五大名桥之一),来到了二王庙,拜谒先人——李冰父子。这是值得人民永远敬仰的地方,怎么称呼都不为过,"永康神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灌口庙"、"灌口神祠"、"二郎庙"等等。现在的"二王庙"匾额,系爱国名将冯玉祥1943年题写。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各种匾额、楹联、碑刻,以及诗词赞誉着歌颂着李冰父子:"泽濩两渠"、"金堤重镇"、"恩泽长流"、"利济全川"、"德浩功深"------还有邓小平的题词"造福万代"。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楹联也不少,"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水治农兴千载德,父传子述万年功"、"乘势导流二江永奠千秋业,因时施法一堰长留百代功"。

历史上凡属对人民做过有益的事,人民都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这里还修建了"堰功堂",供奉着自李冰以来至清末对都江堰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员,以传后世,激励来者。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当然解放后人民政府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都江堰实灌一千亩碑记曰:"今日之都江堰,犹古堰,非古堰也。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荡波;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潋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浸润六市三十四县,迄于1993年,农田实灌一千亩,雄踞全国之首。值此古堰创建二千二百五十周年之际,特刊石立表。"

我到过长城,不论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都已成为"保卫祖国"的象征,特别是"钢铁长城"更寓意着人民的军队。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我也到过坎儿井、大运河,这些古代利民建设,但真正一直起作用,一直产生效益的就是千年不朽的都江堰,它已成为划时代的杰出典范,一直焕发着青春,一直造福着人类。

都江堰造就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创造出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体现出"天人合一"至高无上的境界。都江堰作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制,堪称人类水利发展史上的旷世奇观,被誉为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壮哉,都江堰,伟哉,中国人!


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

我不由写诗赞曰:"鱼嘴金堤分上游,都江灌口水长流。利民除弊千秋颂,最是伏龙展智谋。"

又填一卜算子:"昨在岷江源,今到都江堰。万水出山气势雄,鱼嘴分流缓。 利导灌良田,限势水无患。历代人民颂二王,天府盛名艳。"

九口2019-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