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有一場戰爭,範圍超越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後世幾百年

有一場戰爭,戰場遍及歐洲、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菲律賓等地,參戰國家幾乎包括了當時的主要大國,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次戰爭的範圍比一戰和二戰更廣大,因為波及的範圍包括了美洲和亞洲。對後世影響也極深遠,它奠定了法國大革命以前的世界格局,為大英帝國和普魯士的崛起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也為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德兩國的交惡埋下了禍根。這次戰爭就是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戰爭”。

背景

七年戰爭前夕,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空前尖銳。英國已經在海上打敗了西班牙和荷蘭,獲得了海上霸權,但在各殖民地和新起的強大海上對手法國勢同水火,一場對決在所難免。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後,德意志地區分裂成了一系列的諸侯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為強大,他們都想成為中歐的霸主。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室領地西里西亞在兩次“西里西亞戰爭”中被普魯士佔領,心中不服。沙皇俄國在西方打敗了瑞典而強大起來後,野心膨脹起來,開始對東普魯士心懷邪念,於是與普魯士的關係急劇惡化。

七年戰爭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法國試圖挑戰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一條是普魯士跟奧地利和俄國因領土問題劍拔弩張,最終釀成了一次空前規模的歐洲群毆。

戰前準備

1756年1月16日,英普締結《白廳條約》,英國幫助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維持和平。這個條約顯然對俄國、奧地利、法國不太友好。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於是馬上和奧地利結盟,法國和奧地利簽訂第一次《凡爾賽條約》。德意志諸侯國紛紛站隊,漢諾威、黑森卡塞爾、不倫瑞克和葡萄牙加入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薩克森和其它德意志諸侯國加入了俄奧法同盟。

有一場戰爭,範圍超越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後世幾百年

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

戰爭過程

為了不那麼枯燥,我們以一場足球比賽的方式來記錄戰爭的進程。

1756年8月,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先發制人,率十萬大軍攻佔了薩克森首府德累斯頓,奧地利火速來援,但未能奪回德累斯頓,普軍先入一球,一比零。

普軍乘勝進軍波希米亞,圍攻布拉格。奧軍援軍趕到,普軍在交戰中失利,解圍退回了薩克森。奧軍扳回一球,比分變成一比一。

法軍分兩路向東進攻,普軍主力擇其一路進行打擊,雙方進行了羅斯巴赫會戰,法軍大敗。普軍再拿一分,普軍領先,比分變成二比一。

俄軍乘普軍無暇東顧,偷襲東普魯士,兩軍展開大耶格爾斯多夫之戰,普軍先佔優勢,但被俄軍反敗為勝,但俄軍沒有追擊。比分變成二比二,比方咬得很緊。

奧軍進入西里西亞,普軍主力在打敗法軍後東進,在12月份進行了洛依滕會戰,普軍取得大勝。比分變成三比二,普軍再次領先。

普軍乘勝進入奧地利的摩拉維亞,圍攻奧爾米茨。此時俄軍再次發起進攻,普軍主力放棄奧爾米茨之圍東進,在措恩多夫村與俄軍展開激戰,未分勝負。普軍休整時背後遇奧軍偷襲,傷亡慘重。比分變成三比三,雙方打平。由於俄奧群毆之勢已成,普軍已顯疲態。

1759年俄軍攻下東普魯士,準備和奧軍會合攻佔柏林,一舉滅亡普魯士。普軍在法蘭克福迎戰俄軍,被擊敗,俄奧聯軍在法蘭克福會師。比分變成三比四,普軍首次落後。

普軍為了解柏林之圍,舉行了庫納斯多夫會戰,再次戰敗。比分變成三比五,普軍已經失去了賽點。

1760年,俄軍和奧軍發生分歧,俄軍希望乘勝拿下柏林,奧軍則希望奪取西里西亞。俄軍一度偷襲柏林得手,後被普軍擊退。普軍解除柏林之圍後在薩克森迎戰奧軍,進行了托爾高會戰,普軍勉強取勝,挺過艱難的一年。比分變成四比五。

1761年再戰,法軍進逼漢諾威,奧軍佔領了西里西亞,俄軍同奧軍會合。到12月份,俄軍攻克柏林門戶科爾貝格。比分變成四比六。

有一場戰爭,範圍超越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後世幾百年

弗里德里希二世

絕處逢生

諸位看官,到這裡,傻瓜都能看出,普魯士已經輸了。

但戰爭的結局並非是這樣的,歷史老人另有安排。

就在普魯士將要滅亡的關鍵時刻,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病死了,其外甥彼得三世繼位。彼得三世這個人有一半的普魯士血統,從小在普魯士長大。他繼位後,俄國退出戰爭,歸還了佔領的土地,並轉而和普魯士結盟。普魯士於是絕處逢生,避免了滅亡的命運。

數百年後,1945年4月12日,當盟軍大兵壓境,第三帝國的覆亡已成定局,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病去世。希特勒認為,七年戰爭中的奇蹟再次發生了,他產生了幻想,覺得歷史將重演,美國將退出戰爭,轉而支持德國對抗蘇聯。但希特勒沒有如願,杜魯門上臺後,美國的立場沒有轉變,第三帝國仍然在劫難逃。

英國和法國的海上爭奪

1756年,在梅諾卡島海戰中,英軍首戰失敗。但英國很快扭轉了被動局面,奪取了原屬法國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區。1764年,英軍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古巴。在亞洲,英軍和法軍在印度和菲律賓展開角逐,英軍取得了勝利,佔領了印度和菲律賓。

尾聲

英軍的海上勝利,俄軍的反水,讓普魯士又有了反擊的力量。普魯士發起反擊,從奧軍手中奪回了西里西亞。

這時,雙方已經精疲力盡,戰爭到了結局的時候了。英法兩國簽訂《巴黎和約》,普魯士和奧地利簽訂《胡貝圖斯堡和約》,七年戰爭宣告結束。

戰爭的結果:普魯士保住了西里西亞,英國獲得了加拿大和印度。

英國獲利最大,七年戰爭標誌著大英帝國的正式崛起。普魯士獲得慘勝,雖然它在戰爭中的表現非常英勇,但四面樹敵的戰略並不可取,勝得有點僥倖。

有一場戰爭,範圍超越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後世幾百年

普魯士戰車勝得僥倖

如果把七年戰爭看成一場足球賽,那麼我們的最佳球員應該是:普魯士,全場飛奔,以一敵三,打的精彩絕倫,但比分嘛,到最後落後兩分之多,如果不是俄國烏龍球送兩分,神隊友英國送一分,這場比賽就輸了。最佳射手是英國,英國全球出擊,攻下了加拿大、印度、菲律賓、古巴,把握機會的能力極強,是超過得分手。奧地利沒能收回西里西亞,白忙一場,表現一般。俄國臨軍反水,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勝利,屬豬隊友,應該紅牌罰下,禁賽兩年。至於法國嘛,在海外的殖民地爭奪中全面失利,陸地上的戰爭,也沒有佔到便宜,是這場戰爭的真正失敗者。

有一場戰爭,範圍超越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後世幾百年

英國是最佳射手,得分最多。

有一場戰爭,範圍超越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後世幾百年

法國才是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