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絕不僅是勝利或失敗的宏觀壯舉,而是負重前行者的微觀生活


戰爭,絕不僅是勝利或失敗的宏觀壯舉,而是負重前行者的微觀生活


公元前449年,古代波斯帝國為擴張版圖,進攻希臘。耗時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以波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希臘人守住了自己的領土。

1220年,成吉思汗創立的蒙古帝國在與古波斯外交貿易失敗後,傾力西征,以確保商品流通渠道的正常。三次西征,將蒙古帝國的勢力遍佈歐亞各個區域。

1337年,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向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發起了戰爭,這場長達116年的戰爭也成為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久的戰爭,最終法蘭西贏得勝利,完成了統一。

1840年,英國為確保自身利益,對中國發動了“通商戰爭”,也是我們所熟悉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刀劍抵不過炮彈,清政府割地賠款宣告戰爭結束。

1914年,伴隨著薩拉熱窩事件的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劃分為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

1939年,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向全世界發動了戰爭,全世界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戰爭,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法西斯戰爭終於在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後結束。

……

以上是我們在教科書上學到的戰爭歷史、也是我們所熟知的可怕歷史。我們從歷史中瞭解到戰爭的殘酷、也從歷史中看到戰爭的機遇、更在歷史中洞察了世界的趨勢。只是這些宏觀雄偉的數據並不能展示戰爭的全貌,只有加上親臨戰爭的人的微觀描述,我們才能全方面的瞭解戰爭,進而避免戰爭。

如果說,市面上的戰爭歷史書籍都在以時間線為主軸羅列戰爭走向,那麼路德維希.雷恩所創造的《戰爭》一書則屬鳳毛麟角的一類:以戰場底層士兵的角度來講述戰爭,不動聲色赤裸地講述士兵的前線生活。“流水賬”似的講述士兵雷恩從徵召入伍到投降撤退的全過程,平鋪直敘的表述下揭露了戰爭的殘酷荒謬和人性的自私無奈。


戰爭,絕不僅是勝利或失敗的宏觀壯舉,而是負重前行者的微觀生活


路德維希.雷恩是《戰爭》小說主人公的名字,同樣也是《戰爭》作者的筆名。雷恩的真名叫作阿諾爾德.維特.馮.格爾瑟瑙,1889年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一戰時期,阿諾爾德服役於近衛擲彈兵團,擔任過連長和營長。戰後阿諾爾德走向學術道路,思想逐漸左傾,並在1930年放棄了貴族姓氏,開始使用路德維希.雷恩這一名字,正是因為作者雷恩軍旅的經歷,為我們還原了真實的戰場生活。《戰爭》一書沒有直接描寫敵人、也沒有詳細描述戰鬥;僅僅從士兵雷恩的戰場遭遇來展現戰友間的互動、士兵們的責任以及戰鬥過程的痛苦。知名譯者陸大鵬為《戰爭》一書創作推薦序時寫道:“戰爭不是什麼輝煌、豪邁、偉大的東西,對參與戰爭的人來講,它是卑微、沉悶和荒謬的”。

對士兵雷恩來說,一場噩夢即將開始。

害怕是本性

《三國演義》一書中的人物英雄大多是驍勇善戰的、大敵當前臨危不亂的、主動請求前往戰場殺敵的、面對死亡毫無畏懼之心的。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著作,我們瞭解到的戰爭都是宏偉的、熱血的。

但事實上,危險來臨之際,自保才是下意識的選擇。《戰爭》一書描寫到戰火來臨時,主人公雷恩下意識的反應是逃離戰場,尋找安全的地方。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少尉躺在自己的面前死掉,表面淡定的雷恩,內心早已充滿了膽怯和害怕。這樣的死亡衝擊不是任何人能消化的,這段回憶也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時不時湧現,折磨主人公雷恩。


戰爭,絕不僅是勝利或失敗的宏觀壯舉,而是負重前行者的微觀生活


戰爭的殘酷是無法預料的,縱然自己想要戰勇殺敵,但當一顆子彈擦過主人公雷恩的頭,耳朵裡傳來一陣尖嘯時,雷恩也本能地彎腰低頭,躲避槍林彈雨。《戰爭》一書的絕妙之處就在於真實還原了戰場的戰鬥細節: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危受命的沒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雷恩士兵們,前往陌生的異國,拿起厚重的槍支,時而躲在戰壕中、時而衝鋒在前線,害怕死亡但又不得不面對死亡。

被忽略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2016年11月,李安執導的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這部採用120幀高規格技術拍攝的影片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觀感體驗,身臨其境感受電影中的戰爭場景。不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優秀不僅僅是採用了高規格的拍攝手法,更在於影片呈現的值得我們反思的內容:一直被我們忽視的士兵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簡稱PTSD,當個體經歷或目睹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受傷或死亡後,自身會產生精神障礙。在《戰爭》這本小說中,作者雷恩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創傷後應激障礙,但我們能夠在細節刻畫中瞭解一二。


戰爭,絕不僅是勝利或失敗的宏觀壯舉,而是負重前行者的微觀生活


《戰爭》一書寫到:“我還看到被丟棄的炮彈、成堆的槍支和睡毯。我原本應該很高興,但卻高興不起來。昨天的回憶從身後爬上來,我不想再想,我想忘記一切,可它們總是湧上心頭,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讓人覺得煩悶。”

當主人公雷恩看到戰友伊薩爾的墓被炸成了彈坑,十字架被炸成了碎片時,內心的異樣還沒得以釋放,就被安排處理各項事宜:確定傷亡人數、搶救受傷人員、安排撤退路線。週而復始,彷彿失去了思考能力,機械性地部署戰鬥事宜;短暫的休息,也只能讓疲憊的身體稍加放鬆,顧不上身上跳蚤的滋生,只想癱坐一旁放空自我;只是還沒等到正視內心的恐懼,便又聽從命令回到戰場了。

從醫學角度來說,PTSD會在事情發生後的數天或半年內發作,持續時間從一個月到數十年不等;如果能夠進行適當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可以緩解或治癒。《戰爭》這本小說中,雖然只是主人公雷恩單一的敘說,但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士兵們緊繃的、惴惴不安的、無奈的軍旅生活。這樣獨自承受精神壓迫的戰場現場才是被我們忽略的、也是最真實的戰場。


戰爭,絕不僅是勝利或失敗的宏觀壯舉,而是負重前行者的微觀生活


作者雷恩在《戰爭》的末尾寫到:“我們是最後一批從比利時和法國撤退出來的德國軍隊。這一天,我們到了車站,在傾盆大雨中等火車。所有車廂都是運載牲畜用的推拉門車廂。我們將去往哪裡,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我們還不會馬上回家”。

平鋪直敘,看不見主人公雷恩的憤慨、也瞧不見雷恩的解放。面對“運載牲畜”的火車,士兵雷恩們也習以為常,沒有絲毫埋怨。這樣一群被戰爭“玩弄”的士兵們,備受折磨但也做好了戰死的準備,想念過往但也對未來有所期盼。簡單的文字,讓我們看不出任何的情感流露;直接的表達,也省略了氛圍的渲染,但就是這樣的敘述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戰爭》一書雖是小說,但不加修飾的記錄方式更像是一本寶貴的歷史資料。行軍、宿營、吃飯、作戰、負傷、救助、捱餓、恐懼等等,這些瑣碎的生活細節讓我們重新認識戰爭,瞭解戰爭的消極、給士兵帶來的苦楚,也更讓我們每個人珍惜和平的美好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