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越来越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蒙古和满清奴役几百年?

拆迁是第一生产力


原因只有一个,心态不一样!

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他们所受到的游牧民族威胁和后世的宋朝相比更严重,两国都是在最衰弱的时候赶上北方游牧民族最强大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惨遭蹂躏。

有人可能会觉得汉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其实蒙古和后金遇到像汉唐这种心态的王朝,是绝对不敢有入主中原想法的。就拿后金来说,一开始可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只想抢一票就走,可惜这个时候中原乱成一片,这才让后金大着胆子入关夺取中原政权。

来南明反抗激烈,清廷甚至有划江而治的想法。即便平定了各地的反抗势力,清廷还一直禁止中原人到东北开垦,就是为了自己留条后路。这说明清廷一直抱有随时跑路的心态,他们的野心没多大,遇到汉唐这种强大的王朝,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想入主中原的事情。

下面以汉朝、唐朝和宋朝的事迹举例子

汉唐时期和宋朝心态是不同的

  • 汉朝是强者的心态,遇到问题想办法

公元前201年,刚刚统一天下的汉高祖刘邦率领32万大军抵御匈奴的入侵。

在匈奴40万铁骑的围攻下,汉高祖刘邦发现自己的汉朝在军事实力方面是没有办法和匈奴人进行对抗的。他只好用和亲的办法暂时维持住了双方的和平。

(汉朝的和亲)

但是这种示弱的状态,让匈奴人野心倍增,虽然他们常得到汉朝所馈赠的钱财、粮食、女人,还是会经常南下进行抢劫。

最远的一次,匈奴前锋甚至打到了甘泉宫附近,以至于长安城都遭到了威胁。可那时候汉朝的实力还很弱,没有能力对匈奴人进行大规模的反击。

在匈奴对汉朝劫掠期间,汉文帝曾特地嘱咐反击的汉军,一定不要过度刺激匈奴人,避免遭到大规模报复。

好在对匈奴的示弱,只是汉朝大战略其中的一个部分。

汉朝并没有放弃反击匈奴的决心,已经制定了相关计划,并且在严格的执行。

匈奴的特点是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极强,在战斗中飘来飘去,让以步兵为主的汉军难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战斗力。

还有就是,汉军一旦作战失利,就会陷入大批匈奴骑兵的围攻,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汉朝政府深知击败匈奴人就应该克服自己的短板,学习敌人的长处,于是汉朝实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马政。

汉朝的马政分成两部分:

  • 第一部分是以官府经营的国家级马场为主,当时汉朝仅在边郡就有36所马场,饲养了数以10万计的战马。
  • 第二部分是以民间为主的私人养马,为了鼓励汉朝人养马,汉朝政府特地规定,养马可以代替服徭役。于是民间养马盛行,人们也非常喜欢骑马,很多人成了非常优秀的骑射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准备,汉朝不仅马匹的数量大大增长,由于民间盛行骑马,也为汉朝提供了数量巨大的骑兵兵源。

除此之外,汉朝在经济方面的积累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粮仓中的米可以吃几十年,穿钱的绳子都烂了。

这样的国家储备为汉朝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提供了人力和物力的基础。

然后,到汉武帝时期,汉朝才开始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击,并且诞生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此后,经过100多年的战争,汉朝终于降服匈奴人,将国土一直扩张到中亚地区。

(马踏匈奴)

(汉朝疆域)

并在历史上留下了强汉的美名!

  • 唐朝也是这样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另一个国力强盛影响力巨大的王朝。

但是唐朝刚刚建立之初,就遭到了北方突厥人的大规模攻击。唐太宗李世民被迫在便桥边和突厥人歃血为盟,并且拿出长安城中的所有财物让突厥人撤退。


难道突厥人没有想占领整个中原的野心?

不是的,突厥颉利可汗率军打到渭水边的时候,李世民仅率6个人就敢在河边大骂颉利可汗,直接把颉利吓蒙逼了。这时候还想什么入主中原,赶紧拿钱走人吧!

毕竟这也是唐朝的一段屈辱。

李世民并没有因为突厥人的北归而沾沾自喜,李世民觉得屈辱不已,但是他只能隐忍,因为唐朝刚刚立国,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强大的突厥帝国进行反击。

(李世民)

李世民在准备,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开始积极备战。终于机会来了,这一年草原上爆发严重的雪灾,损失巨大。

李世民认为反击突厥的时机到了,开始对突厥展开大规模进攻。贞观四年,唐军俘获颉利可汗,大唐疆土一直扩张到西伯利亚丛林。从此,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成为东亚各族人民共同的领袖。

(唐朝疆域)


宋朝是弱者的心态

宋朝有弱宋之称,是汉人战斗力低下的代表王朝。

宋朝从建立之初还没那么怂,赵匡胤、赵光义两个人都试图收复过幽云十六州,但是都没有成功。

尤其是赵光义,不仅没有成功,还把国家的精锐断送到了北伐的路上。高粱河之战,赵光义打个驴的跑回了宋朝,可以说是丢人至极。

由于对辽国的军事失败,让宋朝此后面对辽国时战战兢兢,不要说北上收复幽云十六州,只要对方不打自己送钱是没问题的,于是诞生了岁币。

可是,宋朝的送钱和汉朝不一样,汉朝是为了稳住匈奴,在送钱的时候积极备战,想办法打败匈奴,而宋朝是花钱买和平,结果军队越来越弱。到面对金国的时候,连皇帝都被抓走了。说实话,当初金国打到汴梁,要是换成李世民早就出城把金人喷走了。

宋朝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在汉唐时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 宋朝的心态也让武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南宋初期也算是名将辈出,宋军在面对金军的时候打出了很多漂亮仗,这说明宋人不怂。

说实话,如果岳飞出生在汉唐时期,不要说他主动要去北伐。就算他不想,统治者们也要给他创造条件去北伐。

而如果汉唐的名将出生在宋朝就悲剧了。陈汤这种假传圣旨征兵攻打匈奴的人,不要说封侯,不被五马分尸就不错了。像李靖这种在唐朝和突厥谈判的时候私自领兵突击颉利可汗的事情,放在宋朝估计也玩了。

这就是汉唐时期和宋朝时期的不同心态,所造成的不同结果。

汉唐的心态,让他们总有一天会成为强者,宋朝的心态会让那些敌人更有野心,对宋朝更蔑视!


历史风暴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并没有减弱,之所以打不过异族,也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因为中央集权逐步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这种空前加权的中央集权,使得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没有出现过权臣、宦官、外戚架空或者篡位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过长期的地方割据,但副作用就是军队战斗力大为降低。

唐朝之后,我国主要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其中元和清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他们不存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

而宋朝和明朝都产生了同样的情况,就是始终没有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如宋朝,最后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有人说明朝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问题,主要在于前期,但实际上来说,前期的明朝并没有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哪怕是朱棣的五次北伐,也没有达到汉朝和唐朝的那种效果,毕竟汉朝“封狼居胥”,打的匈奴对汉朝没有了实质性的威胁,而唐朝更是灭亡了突厥。明朝在朱棣之后,实际上长期和盘踞在蒙古地区的瓦剌和鞑靼对峙,甚至出现过“土木堡之变”这样的情况,皇帝被俘。到了后期,对付北方游牧民族也基本是防守态势,尤其是万历末年兴起于东北的后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数次击败明朝主力部队,虽然明朝并没有直接灭亡于清,但是接下来的南明却实实在在是被清朝灭亡的,如果没有清朝,至少南明是能够维持一百年以上的,所以从事实来看,明朝也没有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

从历史经历来看,宋朝和明朝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情况来看,是远远没有达到汉朝和唐朝的高度。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空前的中央集权所导致,下面就具体分析原因,首先是宋朝。

来路不正的宋朝

如果按照我国传统观念来说,宋朝的皇位来路不正,这也是宋朝统治者的硬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典型的篡位行为,对此宋朝皇帝也是心知肚明。为了能够坐稳江山,他们采取了对文人士大夫极度宽容的政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地倡导文治,而是相当于赵家开了个公司,吸引文人士大夫进来入股,一起经营这个公司,大家一起坐江山,这样皇位自然就稳了。

而在宋朝之前,唐朝经历了百年的藩镇割据,之后的五代都是由掌握兵权的军人发动政变而亡,所以对于军权,宋朝皇帝是十分在意的,实行了牢牢掌控军队的政策:一是把全国大部分军队划为禁军,由中央直接掌控;二是经常轮番调动将领,并经常把军队编制打乱,军队也时常调动。

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必然极大地抬高了文人的地位,同时用文人打压武将,导致武将地位低下;过多的中央禁军以及频繁调动将领和军队,也导致了军队战斗力逐渐低下。

宋朝“武功“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我们常说“文治武功”,宋朝文治有余而武功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在于“文人打压武将”。

抬高文人打压武将,导致了无论在平时还是作战的时候,基本是文人为主将,武将为副将的局面,文人常常没有作战经验,武将虽然往往作战经验丰富,但是不是主将,部队的行动最终还是要听文人的。一个作战经验不足的文人在面对强悍的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无论是军事计划还是行动来说,常常会发生很多幼稚的战略性或者战术性失误,这种失误也常常造成了军队容易出现战败的结果。

从战略上来说,军事计划是由中央枢密院制定的,而枢密院基本都是文人,整个宋朝来说,武将极少有进入枢密院的,有时候也只是形式上进入了枢密院而实际上没有参与军事计划的制定,如狄青和岳飞。在没有多少军事作战经验的情况下制定全国的军事计划,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他们基本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实际作战的部队考虑情况,更多的是遵从皇帝的想法,在前期宋太祖和宋太宗时代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这两位皇帝的军事能力都比较强,但之后的皇帝军事能力基本都非常欠缺,所以由中央枢密院的文人制定的军事计划往往在实际作战当中容易吃亏。如宋徽宗时期枢密院就对宋军战力和辽军战力估计严重不足,以至于十多万宋军出击辽国的时候信心满满,但实际上被一两万辽军打的满地找牙。

其次在于将领和军队的频繁调动,导致平时的训练不足,装备更新往往跟不上。

军队战斗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就在于平日的训练和装备。

军队的训练往往是系统性的,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将领调动频繁,往往一个将领到了一支部队,刚刚熟悉部队情况就调走了,很多时候训练也没有展开多少就迎来了一个新的领导,新的领导又要重新熟悉部队情况,根据部队情况制定训练计划,然后训练了没多久又换了领导,如此反复,部队很难得到系统性的训练。而在装备情况上,也由于将领频繁的调动,导致将领往往对部队情况不熟,还没有来得及提出装备更新计划就走了,换了新来的将领又要重新熟悉部队,等等,造成了宋军的装备更新上效率非常低下。

同时部队的编制经常打乱,甚至是小编制的部队也被经常打乱,就导致士兵往往在一个大的部队待的时间都不长,战术配合没有多少系统性的演练就换了大部队,所以宋军在遇到比较大的战役的时候,部队之间的配合往往难以默契,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第三是在临阵指挥上,文人打压武将,将领不熟悉部队极大地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临阵指挥上,由于主将往往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文人,可想而知,一个菜鸟面对老鸟的时候指挥上会有多么地稚嫩。具体作战的将领因为经常换部队,一个是部队他不熟悉,另一方面是部队对将领的命令因为不熟悉也难以执行到位,导致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也是宋军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经常作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他们所面对的北方游牧民族完全没有这些方面的问题,北方游牧民族军队基本都是打出来的,士兵也是将领长期带出来的,将领作战能力强,作战经验丰富,熟悉士兵,士兵之间因为长期共同作战,配合也十分默契,所以对付没有这些因素的宋军往往游刃有余。如李元昊时期的西夏接连对宋朝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战役,宋朝连战连败。

问题就来了,既然宋朝军队战力一般较弱,但为什么能支撑300多年呢?

首先在于宋朝军队多。

就拿北宋时期来说,军队规模基本维持在百万以上,其中宋仁宗时期达到126万,其中禁军82.6万,厢军43.3万。

其次在于宋朝还是有部分战斗力强的部队。

实际上,战斗力强的部队在宋朝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打多了打出来的,如宋朝开国时期的部队,经历了统一中原地区的多次战争,战斗力强悍;另一种是将领长期带出来的,如南宋时期的岳家军,就是岳飞从士兵到将官亲自选拔、亲自训练,长期带着作战带出来的。

上图是北宋中期全国禁军的分布图,其中宋朝最能战的部队就是陕西路的22.6万军队,他们因为长期和西夏作战,因此战斗力远超其他地区的禁军。

而到了南宋时期,前期能战的部队主要是岳家军,后期对付蒙古的时候,战斗力强的部队集中在了四川、襄樊地区,因为长期和蒙古人作战,锻炼出了一批战斗力强劲的部队。

所以,宋朝能支撑300多年,一是在于军队人数多,基本都维持在百万以上,即便是丢失了半壁江山的南宋,也能维持百万的军队;其次是无论是南宋还是北宋,各时期都有一些战斗力强劲的部队,成为了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明朝的情况分析

明朝在军事制度上基本沿用了宋朝的思路,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方面有很多不同,带兵的将领没有调兵权,具体指挥是由朝廷委派将领,作战结束后将领归还军队,将领回朝廷复明。这点来说就比宋朝情况改善了很多,至少在正常情况下,军队的训练和装备还是有保证的。

明朝主要实行了卫所制度,即军队在地方屯田,由军户来经营,这些军户平时在卫所的田地里耕地,获得的收获归自己,并参加军事训练,作战的时候军户出兵作战。但是这种制度在明朝中后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卫所的田地逐步地被当地豪强夺走,众多军户实际上是没有田地的,而作战的时候又要出人,所以很多军户基本都逃走了,地方豪强为了自身利益,瞒报情况,让朝廷以为军户还存在(如果不存在这些卫所田地朝廷就要收回了)但实际上众多军户都不存在,由于田地被夺走,很多军户收入低,生活困难,自然卫所的训练和装备都难以保证,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

实际上明朝军队战斗力强的和宋朝的因素一样:要么是打出来的,要么是将领长期带出来的。

如前期朱元璋和朱棣时代,他们的军队都是经过了长期的战争,自然打出了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军和士兵,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自然强悍。

而到了后期,由于很多部队长期没有作战,卫所制度的破坏,大多数军队战斗力低下,战斗力强的如戚家军就是戚继光长期带出来的结果,后期的关宁铁骑,也是由袁崇焕到吴三桂几代将领长期带着,长期作战打出来的精锐。

综合宋朝和明朝的情况,对比汉唐,主要还是由于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宋朝和明朝因为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是军权,要知道,如果下面人要造反,无论他是权臣也好,宦官也好,外戚也好还是地方割据势力也好,都必须要有军队才行,没有军队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宋朝和明朝对军队的控制都比汉朝和唐朝要空前地家加强了。这种加强虽然保证了皇权不受威胁,但是也极大地降低了军队的效率。

汉朝和唐朝虽然出现了权臣、宦官、外戚夺权和地方长期割据的情况,但是在军队将领使用上给了将领充分的权力,将领可以长期带兵,士兵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的更新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并且作战时候指挥上来说比起宋明效率都更高。

一个王朝往往在前期的时候因为皇帝都是经过长期战乱过来,士兵和众多的将领也经过了长期的战争所以战斗力都非常强悍,这点是所有王朝的共同特点。但是当王朝稳定下来之后,官僚体系包括军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懈怠和腐败情况,这个时候将领对军队的充分权力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在对军队管理的效率上就体现了出来。集权情况下,皇帝很难对全国众多的军队实行有效管理,而集权不强的汉朝和唐朝由于将领有对军队由充分的权力,所以战斗力下降并不十分厉害,而宋朝和明朝则容易出现军队战斗力下降明显的情况。

所以综合以上情况,宋朝和明朝始终不能如汉朝唐朝一般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并且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灭,根本原因在于空前加强的中央集权。


老威观史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还真是多,其实以前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怎么去理解汉人的战斗力?汉人的战斗力是什么?

从问题的后半部分可以知道,所谓汉人的战斗力,指的是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总是处于守势,与蒙满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往往都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出动的兵力越来越多,但是取得的战果却越来越少。相比汉唐以少数兵力便能撵着对方打,甚至将对方灭国,宋朝和明朝的表现就非常不堪了。

宋朝直到灭亡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对抗辽夏金的战争中,虽然战胜率在七成以上,但是兵力消耗非常大,战果却特别小。如果兵败,基本上逃不过全军覆没。在国家功业上讲,宋朝不仅没有战功,反而不知道丧师辱国多少次。北宋被金国灭亡,宋室南逃,造成民族分裂,北方的汉人被称为汉人,而南方的汉人则被称为南人。南方人与北方人都自认为是汉人,而认为对方是蛮族人,这样的民族分裂真的是有辱祖先。结果是,南宋被北方的汉人灭亡,而北方的汉人在元明易代之时,也因为战乱损失殆尽,使得明朝立国后不得不将南方人大量迁徙到北方定居。说起来,真是一场悲哀的民族史。

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但是多次深入草原打击残元势力,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相反的是,出击草原的兵力越来越多,打的败仗也越多,如明英宗率二十万大军进入草原,反而兵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明朝中后期,被草原政权打得修长城,被东北满洲政权打得元气大伤。明朝除了初期在朱元璋和朱棣手里扬眉吐气之外,后面的历史也实在太不堪了。而即便是朱元璋和朱棣,在对外战争中也未取得过灭国开疆的大胜,并没有如唐朝一般兼并草原,也没有收复西域。好不容易灭掉了安南,收复了唐末时期独立的交趾,统治的时间也不长。可以说,从国家功业上讲,明朝无战功。

相比宋明两朝,秦汉隋唐以及四个王朝还未统一时的那些割据势力,对付异族政权,基本上都是打得对方喘不过气来,而且动用的兵力远比对方少。就说唐朝与东突厥,虽然在长城一线对峙的军队双方超过五十万,但是歼灭突厥主力的部队却只有唐朝李靖率领的三千精锐。李靖以三千精锐深入草原,击败了突厥可汗颉利的精锐,还活捉了对方,以三千精锐在草原横冲直撞,追着对方打,抓获或者投降的敌军都是以万计,估计历史上也只有李靖一人。

从唐朝中期开始,或者说从安史之乱开始,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或者割据政权,怎么都打不过异族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即便是我众敌寡,即便是我强敌弱,打得赢是小胜一场,打不赢就是全军覆没。的确让人伤脑筋!

自安史之乱开始,中原王朝或者说汉族政权战力不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于其它人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三点:统治者的自我阉割,农耕民族缺乏战马的情况下导致的先天无骑士,儒家思想消磨了汉族的斗志。

先说说统治者的自我阉割,宋明两朝都是重文轻武,宋朝搞了个守内虚外,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弄了大量的不征之国。例如,朱元璋就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结果被倭寇祸害了百年。

再说农耕民族缺乏战马,先天无骑士,在铁骑纵横的时代,无法与草原上游牧民相比。明朝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是因为元朝在淮南建了养马场,加上有很多蒙古族人加入朱元璋麾下去推翻他们自己的朝廷,所以朱元璋能够以骑兵对骑兵,击败元朝。

最后说的是儒家思想消磨了汉族人的斗志,因为存天理灭人欲,很多人认为从宋朝开始,儒学就走向了扭曲而反动的一面,知礼讲仁,让汉族人变得懦弱胆小,严重压制了人的天性。

其实上述三点基本上是没有错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文明时代的演进,地理环境增加了新的内容,文明中心转移。

从森林迁徙时代定点迁徙阶段开始,直到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结束,中国的文明中心都在河南关中地区。文明中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首都所在,是国家统御其它地区基本力量,是其它地区生产生活的唯一标准。也就说,从黄帝时代起,直到北宋灭亡,河南关中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分裂割据,中国最后都会以河南关中地区为中心重新统一,首都不是在长安,便是在洛阳,有的时候,长安与洛阳都是京都。有能力重新统一中国的地区就是河南地区或者是关中地区。这个两个地区是比邻的文明中心,都是王朝直接管辖的地区,在周朝叫王畿之地,在汉朝叫司隶之属。

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之前,也就是隋朝之前,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没有国家政权。因为少数民族政权没有相应的地理环境构筑最基本的经济力量,大漠草原或者东北、或者西南、青藏高原、南方丘陵地带都是如此,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足于开发这些地区,这些地区不可能崛起强大的政权。

汉朝时期的匈奴人看似强大,主要是因为占据了阴山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地区,有了一定的大陆性地理环境,所以强盛一时。到了汉朝击败了匈奴夺取了这两个地区,匈奴人就毫无威胁了。定居在这两个地区的南匈奴人也臣服了汉朝。

到了东汉末年,金属冶炼业发展到时代的鼎峰,钢制工具开始大规模普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明中心向燕蓟地区江南地区转移。也就是说,燕蓟地区或者江南地区在经济文化上逐渐崛起。

在唐朝建立后,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时代稳定下来,借助隋唐大运河,河南关中地区文明中心的地位勉强维持了下来。进而,唐朝开始疯狂对外扩张,灭国无数。借助传统文明中心拥有深厚文明底蕴的力量灭掉了周边各个强国,无论是东北的高丽、还是草原的突厥。伴随着唐朝扩张的是文明中心科技文化迅速对外扩散,在唐朝奠定统治地位后,草原或者东北都能够安定下来进行开发建设,逐渐弥补了文明底蕴不足的问题,开始崛起。

总的来说,就是唐朝中期之前,草原或者东北都不具有开发的价值或者缺少开发的技术能力,那里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他们的军队与中原王朝的军队在装备上也根本没有办法对比。中原王朝克服地理气候的因素,以少数兵力就可以弹压他们。

隋唐时期,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稳定下来,东北或者草原都有了开发的价值,也都在唐朝的统治下得到了先进技术的开发,经济文化得到发展,游牧民也能组建重甲骑兵集团。这种情况下,唐朝的势力范围逐渐萎缩。而唐朝内部,燕蓟江南地区的崛起,使得关中河南地区无法压制,最后燕蓟地区发动了安史之乱,江南地区发动了黄巢起义,唐朝随之崩溃覆灭。

宋朝或者说明朝之所以打不出去的原因就在于两个距离很远的文明中心相互牵制,宋朝因为受到河南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牵制,明朝是因为受到燕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牵制,金国灭北宋后,也受到了河南地区的牵制,所以没有办法灭掉南宋。直到元朝时期,河南地区彻底衰弱,燕蓟地区相比江南地区要强一点,因为草原、东北、中原都是一马平川,燕蓟地区就在这三大地区的咽喉。

一般情况下,江南地区干不赢燕蓟地区,所以首都一般都是在北京。不过,也有例外,当燕蓟地区遭到天灾或者外敌入侵而衰弱时,江南地区就会反扑,如明朝与民国都是如此,但最后首都都会迁到北京。如明朝的靖难之役,民国的北洋政府。一旦燕蓟地区有所衰弱,江南地区就会反扑,如太平天国起义。

宋元明清,当王朝只占据一个文明中心之时,对外都有很强的扩张能力。如元朝,在灭掉南宋之前,就发动了两次西征,灭掉了阿拉伯和俄罗斯。但是在灭掉南宋后,灭不了日本,也灭不了安南,即便打赢了,最后还得撤回来。就像北宋一样,好不容易平定河湟地区,东南就发生了方腊农民起义。虽然扑灭方腊的起义,但是元气大伤的北宋被刚刚建立的金国给灭了。

唐朝中期后,文明中心转移,中华文明因为内部两大文明中心的相互牵制,精力都基本上浪费在防止内部的分裂上了。

从唐朝中期开始,最为残酷的战争都是内部战争,都是燕蓟地区与江南地区争夺文明中心最高地区统治权的战争。首都不是燕蓟地区的北京就是江南地区的南京,北京与南京的斗争持续了宋元明清民国五朝,而中华文明在这五个朝代也变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外战争从来就没有灭国开疆的大胜,即便有,维持的时间也不长,中华文明由此走向衰弱,统治者越来越保守,儒家文化也越来越扭曲。

关于蒙满两族为何能够建立起元清两个大一统王朝的原因,这与汉族的战斗力无关。这在于文明中心的辐射能力。

无论是明朝,还是民国,这两个政权最初都是建都南京的,以江南地区为统一国家的基本力量,江南地区对于蒙古草原辐射能力非常弱,距离是一方面,根本在于文化,江南地区的文化与草原的文化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南京很难对草原产生召唤力,草原也无法对南京产生向心力。由此,明朝和民国都把草原给弄丢了。

都城迁到北京后,那么统御全国的基本力量就来自于燕蓟地区,这个时候中原、东北、草原的力量都要向燕蓟地区汇聚。这就存在三大力量谁能把燕蓟地区抓在手里的问题。元明清三朝,实际上就是草原、中原、东北轮流撑起燕蓟地区,进而统御全国的过程。




放弃的回忆


关于这个问题,朱元璋和朱棣表示MMP。

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自907年唐朝灭亡后,汉家王朝战斗力断崖式下降,仿佛一夜之间,汉人的战斗力就从所向披靡退化成战五渣。不仅宋朝300多年时间里,中原王朝不断被汉人吊打,甚至在宋朝之后,出现了少数民族统一整个华夏的历史事件,比如元朝、清朝,堪称汉人的“耻辱”。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中原王朝自废武功

汉家王朝被周边少数民族吊打,根本原因在于自废武功式的改革。

在宋朝建立之前,无论大一统王朝还是地方军阀割据势力,都有着浓浓的尚武精神,这种局面在755年安史之乱后达到高峰。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对各地军阀尤其是河北军阀的节制力形同虚设,各军阀为争夺更多人口和地盘相互攻伐,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开始。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有感于“武夫当国”带来的政权不稳和频繁更迭,遂开始了压制武将的一系列改革,最典型案例就是“杯酒释兵权”。

作为武将出身的帝王,赵匡胤打压武将并无不妥,因为他可以统率三军南征北战。但是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皇帝开始走文艺路线,武将又没了社会地位,所以在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猛烈进攻时,宋朝除了除了惨败就是惨败。

为彻底压制武将,赵匡胤除了剥夺武将兵权,还扩大科举录取规模,并提升文人地位,很快文官势力就成为凌驾于武将头上的大山。

相比于久经沙场的武将,文官舞文弄墨和勾心斗角在行,打仗基本抓瞎,这样的军事主官上阵,是对战士和国家的极端不负责。

而皇帝似乎还感觉不够贴心,从赵光义开始,武将出征前,皇帝会亲授自己闭门造车研究出来的阵图,并要求武将按照阵图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嫌武将死得不够快。所以但凡出证,武将一般都会写好遗书,因为战败后地位较高的文官有人求情,地位较低的武将除了背锅,别无它用。

正因为如此,宋朝各阶层除了武将世家,基本没有人主动从军,投笔从戎基本绝迹。

宋朝如此,仿效宋朝制度建立起来的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才有了建国不到百年就惨败给昔日手下败将的土木堡之变。

唐朝灭亡后,和武将地位不断下降的相对应的,是统治者集权程度的越来越高,这使得统治者的个人素质越来越能决定帝国的盛衰,而很可惜,统治者的素质没有因为集权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周边民族发展加速

民族融合作为数千年来的发展主旋律,终于在唐朝灭亡后开花结果。907年,契丹建国,从此我国再度进入南北朝并立时代。

而契丹之所以能够成功建国并雄踞我国北方200多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融合带来了技术的大规模发散。

从东汉初期南匈奴内迁,汉匈民族融合开始以来,民族融合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五胡乱华时达到高潮。而五胡乱华除了导致北方战乱不断,也诞生了前秦、北魏等一系列少数民族政权。

不过这些政权的位置基本位于长城以南,他们是将汉家王朝北方的统治者取而代之,是中原王朝内部的局部汉化。

但唐朝的建立改变了这一切,因为国力空前强大,无年不战的唐朝吊打周边的突厥、高句丽、高昌等国,将长城之外的广大土地纳入唐朝疆域。

而唐朝有恰恰是一个极度开放的王朝,不仅丝绸之路将各地牢牢联系在一起,周边少数民族区域的社会精英也到唐朝任职,这使得唐朝先进的文化技术迅速向周边扩张,长城之外的少数民族由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脱胎换骨。

因为技术的输入,这些蛮荒之地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促进制度的不断革新,并引发了更加剧烈的封建化进程。

封建化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而言,不仅政权组织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更让这些政权有了和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争夺天下正统的客观条件。

所以从辽朝开始,金朝、蒙古以及后金等政权纷纷在长城以北完成封建化,并开始伺机南下中原,成为新的专制王朝。

所以,周边少数民族区域的封建化,或者说“汉化”,是他们战斗力提升并逐渐吊打中原王朝的重要原因。

最后静夜史需要说明的是:蒙古和满族在古代历史上并不是外族,他们和真正的外族如日本、波斯、沙俄等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它们崛起前,蒙古是金朝的臣属,女真是明朝的子民,元朝和清朝的建立,是我国改朝换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本不是某些公知鼓吹的亡国亡天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个问题,其实跟儒家思想有关,但是我们不能骂孔子,只能将责任追究到封建统治者身上。

1.强汉的原因。

说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越来越差。

其实,在汉朝的时候,汉人的战斗力就差了。

汉人战斗力最强的时候是战国。

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战争就发生在战国时代,就是秦赵长平之战!

秦军60多万,对赵军45万!

一场战争的士兵超过100万的战争,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很罕见,就是在世界军事史上也非常罕见。

这种规模的战争,基本上只在二战时才有。因为二战美苏德军的士兵人数都超过了1000万!

汉朝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战国时代的血性还没有退去,这就是历史惯性。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诞生了很多思想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军事家和武将,以及兵书《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等。

汉朝是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丰厚文化与军事遗产,才显得汉朝非常强大。

2.盛唐的原因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人的战斗力就开始下降了,到东汉三国时期,是最后一个高峰。

之后,就五胡乱华了,汉人的血性就下降了很多。

不过,五胡乱华后,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时发生了民族大融合,这些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给汉族带来了野蛮的骄傲,汉族重新焕发了活力,儒家思想的羁绊被冲淡了。

因此才有了后来李唐的强盛。

所以,唐朝的强盛也跟少数民族有关。少数民族没有被儒家思想腐蚀,所以保持着朴素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

3.我国唐以后的情况——自废武功

唐朝以后,我国的汉人就建立了两个王朝,一个割据一方的宋朝,一个是大一统的明朝。

唐朝亡国之后,到了五代十国,五代中,有两个是少数民族的政权,李克用父子建立的后唐,和石敬瑭建立的后晋。李克用是新疆沙陀族人,石敬瑭是中亚石国人(塔什干Tashkant意思是石城)后裔。所以五代十国时期,胡人尚武的风气比较盛。

宋朝建立后,为了稳固政权,就杯酒释兵权,然后重文轻武,军队数量在增加,但是战斗力却在不断下降,导致军费支出越来越大。

这是封建帝制统治者自己不知道用兵,也不让懂得用兵的人掌握军权。

家天下这个体制此时已经非常成问题了。但是窃国者不想着如何分散权力,以求长治久安,反而试图通过自废武功的方式,来确保体制内部,或者国内有没有能够反对他们进行统治的军事力量。

另外,宋朝的思想文化还出现了理学,进一步禁锢人的思想……

元朝建立后,废了一段时期的科举,儒家文化这时候没有再继续禁锢士人的思想,元朝的文化进入了短暂的原始自由发展的状态。

元朝和清朝的帝王都不再坚持汉化,他们大多保持着一种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尚武的气质,对儒家文化或者说纯文的东西不敏感,这中和了儒家的文弱气质。


4.周边民族纷纷崛起

在唐朝时候,李唐王朝在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羁縻州府,将唐朝的政治文明传播到少数民族政权中,我国的有小中华之称的有渤海国、于天国、大理国等,外国有新罗、日本。

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思想都被周边民族学习了很多,汉人王朝在文化和思想上的优势不再明显,而儒家紧箍咒还在制约着汉人的思维

很多少数民族崛起的时候,非常尚武,但是和汉人交流久了,也就被汉化,或者被儒家思想所腐化,导致消亡得更快,如金国就是典型案例。

儒家思想的最大毛病就是追求人治!一旦人治,那统治者就会将自己的个人利益至于国家利益之上。

大家好,我是HK君,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唐朝不背锅,汉人的战斗力,从项羽西楚败了后,战斗力就直线下降,汉朝还有一些,之后就完全不行了。

原因很简单,项羽是贵族死战派,他及之前的战争,那就是硬碰硬,来不得半点儿虚的。项羽也是勇战派的代表,一人戮杀八佰人,相当可怕。

可是,他遇上了刘邦,尤其是韩信,这两个人就是谋略派杰出人士啊。我不靠硬碰硬打死你,我耗死你阴谋诡计玩死你。

也是自刘邦和韩信以来,汉人军队重战法技能武器,忽略了单人素质,于是,兵力质量每况下余,不可收拾了。

到了清朝,竟然连武器发展也禁止了,清朝对外战争一败涂地也就可以理解了。


董江波


在翻看中国历史时,大家会发现从唐代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变得打不过北方游牧名族。比如北宋被辽国吊打,南宋先被金国吊打,后被蒙古给灭国,即便是强大的明朝,也先是受到瓦剌和鞑靼部落的威胁,后来被满清给灭亡。

表明上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中原王朝自废武功,典型的就是两宋重文轻武,用文臣限制武将,还有明朝的官僚体制和太监监军,让武将们处处受制,所以在面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猛烈进攻时,他们除了惨败就是惨败。

但其实呢,宋朝和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丝毫不逊于之前的王朝,甚至而言,宋朝的军队,完全可以堪称是中国步兵的巅峰。

但是,他们却仍然打不过北方游牧民族,这绝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步兵战阵为主的传统作战样式,已经不可能战胜以骑兵马队为主的新型高机动性,高杀伤力,广地域性的作战样式。



在唐朝之前,虽然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军事上的优势,主要是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但问题是,他们却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一是他们的经济不发达,这也就导致他们虽然有众多马匹,却无力装配出强大的骑兵队伍,也无力与中原王朝展开大规模的持久战,因为消耗不起。

二是他们的政治制度太落后,与中原王朝中央集权氏的政治体制不同,唐朝之前的北方游牧民族,大多采用松散的部落联盟政治体制,凭着这种落后的政治制度,游牧名族是缺乏统治农耕文明地区的经验和能力,这也就造成他们对于长城以南的土地,缺乏不可遏制的欲望。

在这种背景下,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往往只是一番抢劫后就撤出,很少直接占据长城以南的土地。同时,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两个原因,匈奴、柔然、突厥等少数名族,即便他们最强大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也非常有限。

问题是,等到唐朝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开垦农田、养殖牛马的工具和技术越来越先进,一方面游牧民族本身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是东北的这块黑土地被广泛开垦出来成为良田。



大家知道,东北三省这块土地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游牧名族一旦占据这块地方,不仅可以得到足够的战略物资,更重要的是,东北三省虽然在长城以北,但它却属于是农耕区,如果野蛮民族控制这里后,就很容易实现汉化,也就是积累起足够的农耕文明统治经验。

在这种背景下,北方游牧民族一方面也开始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虽然还赶不上中原王朝,但却足够支撑他们扩充军备,发动大规模的持久战;另一方面,随着游牧名族积累起足够的农耕文明统治经验,他们的政治制度开始汉化,甚至和中原王朝已经不再有任何差距。

这样一来,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交锋,就变成单纯的比拼军事实力,问题是,中原王朝多是以步兵战阵为主的传统作战样式,虽然他们的装备、战阵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游牧的骑兵队伍,也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因为,随着生成力的发展,各种装备骑兵的工具,比如马镫等,都开始广发运用起来。在这种背景下,游牧民族的军队,已经变成是以骑兵马队为主的新型高机动性,高杀伤力,广地域性的作战样式。



简单来说,宋朝虽然代表的是步兵的巅峰,但此时游牧民族的骑兵,也进入巅峰状态,在双方经济和政治制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步兵是不可能打赢骑兵的,尤其是正面野战交锋。

比如北宋曾想夺回幽云之地,结果第一次高梁河,皇帝身先士卒,败了;第二次举国北上,四路出击,还是败了。

如果用杨家将的小说思维,当然是赵光义昏庸无能,信奸臣爱美人瞎指挥造成的;但实际上呢,赵光义从小跟着哥哥在军队混,打过的仗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当然,宋朝开国最强大之时都无法战胜辽国,南宋就不更用说了。

后来,随着火器的广泛应用,游牧民族的骑兵神话,才开始被打破,中原王朝也才开始变得强大起来,至少骑兵无法再对步兵进行碾压,于是便有了明朝的崛起。

问题是,当时火器的技术和应用还非常有限,所以明朝也仅仅只能将游牧民族赶回长城以北;再等到后来,北方游牧民族也开始运用火器时,中原王朝又只能被再次征服。不过新式武器(枪炮)出来后,骑兵终于成为历史。


我是赵帅锅


最主要原因是:

安史之乱后,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组织方式变了,变得效率低、效能低。

下面展开来说一下。

一、隋唐的强悍战斗力,来自于制度创新---府兵制---所带来的红利。

北周创建的府兵制,说直白一点就是:军事贵族养着私家军队,平时是需要干其他活,就是劳动生产人员,平时没事就由贵族带着大家训练,有战争时就拿起武器拼杀。

其实这一套大家看着似曾相识吗?没错,后来的金朝,有猛安谋克制,大清有八旗制,都是异曲同工。

这个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效能高。

从经济基础上看,北周所在位置比北齐差,但最后北周赢了。就是因为北周用府兵制能把资源高效地动员和使用,达到效能最大化。北齐虽然富裕,但是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没有发挥出效能。

后来的宋朝、明朝中后期,都犯了这个毛病:资源极多,但是不能有效率地调度和使用,都被浪费了,或者资敌了。

大唐从太宗、高宗、武周、玄宗早期,都是以府兵制为主,这个高效能的制度让大唐所向披靡。

二、安史之乱前,豪族与富裕平民共处的自由社会氛围,决定了人的精神昂扬向上。

安史之前,唐朝社会特点有二:

一是政权是由皇家与豪族共享的,在豪族长时间不间断的财富支撑下,持续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社会普遍崇尚建功立业。你看玄宗之前的社会,大唐的能臣干将层出不穷,随便一个人到西域、到吐蕃都能立下大功,边境有事的话,众臣争着带队出征。社会推崇的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二是唐初实行均田制,这让普通人家也生活富足,人的精神因此普遍昂扬向上,人人争着建功立业。均田制给每个成丁80亩地,一家有两三个丁男,生活都不会差。衣食无忧的人当然渴望再上一个台阶。《资治通鉴》记载,武周时期又一次要临时去征伐突厥,在长安城内募兵,一天就招募了1万多人。

三、在财税制度上,安史前大唐富裕,并且实行的是租庸调制,有力地保证了物资支持。

租庸调是三个项目分别收税的,对每一户的田地有租(粮食),对丁役有庸(劳役),对户籍有调(当地分摊的特产供应)。

收取实物有麻烦之处,存储运输都要考虑。但好处是经手人员想贪污就不那么方便,因此流转损耗低(这需要与后来的两税法进行比较,才更清晰,后面会提到)。

充足的物资保证了国家对外使用力量。

小结一下:有制度保证、有人才积极响应、有充足物资供应,这些是大唐在安史前战斗力强的主要原因。

而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整个就变得很弱了,这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税制度上,在安史之后,大唐从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降低了国家财税的效率与效能。

租庸调前面说了,主要是实物加劳役。而两税法是什么,就是全部折算成金钱,用金钱交税。

这下事情就改变了。百姓交税折钱,要被盘剥一道,百姓负担加重;相关官员拿到金钱,贪腐变得容易。在把金钱变成军队所需要的物资时,还有一道腐败。这样,整个资源的损耗加大,效能降低。

钱穆先生还提到,军阀横行导致社会混乱。这地方来一个军阀,他要收租庸调;这个走了再来另一个军阀,他却要收钱。最终百姓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这是财税方面的变化。效能大减的同时,还把民心丢了。

二、宋朝基本沿用了两税法,上述问题依旧。

此处不再赘述。

三、宋朝军事上改为职业军人制,同时将领也不负责训练,还经常调动,这就导致兵与将互相不同心,军队没有战斗力。同时,武将和军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人才都不愿意向军事方面靠拢。

宋朝的中央禁军,就是雇佣军,当兵只是一种拿薪水的职业。

同时,训练士兵的将领和带领他们打仗的将领不是同一个人。

在古代兵和将的互相认同、熟悉、战法磨合,这是战斗力的来源和保证。宋朝兵将互相不了解对方。

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前,职业士兵还没有形成国家认同的共同精神信仰,士兵就是混口饭吃的职业。这时如果对将领还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那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无从谈起了。

这一切都是宋朝矫枉过正造成的,宋被五代十国的军阀政变吓怕了,因此搞了这么一套制度。

这套制度还有一点,武将和军人的社会地位低。表面上同样品级的武将与文官,实际上武将比文官低至少半级。社会上有抱负的人才,没人向往军队,好男不当兵的说法就是从那时开始流传的。

这样,皇权是稳定了,但是战斗力没了。所以宋弱得一塌糊涂。

宋朝对外呢,只能靠金钱维持了。所谓守内虚外也。

四、宋朝人的自由度较高,经济发达,前提是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不强,因此国家组织能力就弱,资源的调度和使用能力就弱,反应在军事上,就是屡战屡败

宋朝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对自由的,第三产业发达。政权对百姓的控制弱。但这也同时导致宋朝的组织能力弱,资源调动和使用效率不高。最终导致使用效能就差,反应在军事方面就是屡战屡败,对北方政权一个也打不过。

五、后来的明朝为什么能雄起一把,再后来却又被游牧政权打败呢?

因为朱元璋搞了一套准“计划经济”加上军事卫所制,对社会资源的调度和使用能力大大加强。军事卫所制你就可以理解成府兵制的翻版;卫所内的士兵没事就操练种地,有时就打仗。明朝还限制了居民户籍,像卫所制的士兵就属于军户,种地的属于民户,还有匠户(工匠)和灶户(煮盐等)。这样,社会的动员能力强,效率高,效能强,但是,牺牲的是百姓的自由。说白了就是:明朝汲取了宋和元社会松散的教训,但是矫枉过正了。

卫所制成了明初军事力量的来源。消灭群雄、驱逐蒙古,都是依靠这一套制度。

(明朝卫所遗址)

但是,凡事就怕世易时移。

明中期卫所制勉强还在,遇到战争,就要按照比例或者定额从各个卫所抽调兵力,凑成一支军队。等各地卫所士兵到达集合地时,时间过去了不少,装备可能还不一样。认真对待的话,肯定要集中训练一段时间。但如果赶上时间匆忙,那就赶鸭子上架了。

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土木堡之变,之后就实行募兵制为主了。这样,大唐中后期的问题再现。

最终大明空有庞大的资源,却无法有效调度集中使用,竟然导致前线士兵没有饷银、器械朽烂等问题。

大明还有内部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民心尽失的问题。最终内外问题一起爆发,大明被大清宣告死亡。

六、宋朝和明朝的运气也不好,赶上了气候变冷周期

如图,在北宋末年、南宋末年、明朝末年,都遇上了全球气候变冷的气候周期,运气太差。粮食减产,内忧外患一起来,最终就撑不住了。

小结一下:缺乏制度保证、没有人才积极响应、物资供应勉强算充足但是没有效率、外加遇上天灾,这些原因是唐之后汉人政权战斗力弱的原因。

总结: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差,是社会与军事制度等综合原因造成的

安史之乱后,中原又经历了200多年的战乱。这200年时间,把世家大族打没了,社会变成了一个“皇权加平民”的社会。

从宋朝开始,古代中国的皇权就像是山,而百姓就是沙。中央的皇权高山,很难撼动。地方全是自耕农,整个是一盘散沙。

这种情况下,制度对资源的管理就非常重要。辽金元、满清的崛起,并不是他们比中原富裕,而是他们能更高效地使用资源,最终资源使用效能很高。宋、明则空守着散漫的财富,却无法集中使用;偶尔用尽全力集中一次,却还被制度把效率拉低、把效能减低,最终导致战场上屡次失败。此消彼长,最终多种矛盾一起爆发,导致中原政权失败。

人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推崇建功立业,还是推崇苟且偷安,这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当昂扬向上变成了退缩逃避,我们还怎能指望中原政权能崛起呢?

因此,最后的结论来了:

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越来越差,是人祸与天灾共同导致的:中原政权的主要制度导致财税资源效能低、军事制度不合理、人的昂扬精神被抑制,再加上遇到不利的天时,政权终于被少数民族夺走。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


凌烟阁论史


要是从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去解释这个问题,那基本是无解。但如果从华夏文明的角度去分析,再结合毛主席的实践,那一切迎刃而解。

华夏文明和汉族形成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当时为了区分其他部落,夏国在吸纳巴蜀、荆楚、百越等部落后,开始形成汉民族的说法。从这可以看出汉族本就是一个多民族结合体。

华夏文明崇尚礼仪和仁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这个特点才让华夏文明成了世界唯一没有消失的文明。

中国古代虽然不断经历统一和分裂,分裂也就是题中所说的“异族奴役”,但结果却是这些所谓的“异族”都是被华夏文明所融合,最终都是走向了统一。

讲完华夏文明,我再回过头来讲题主的问题。都说唐初军力强大,但实际上唐初的将士大部分并不是汉人,主要是契丹人、胡人、西域人,甚至还有中亚人。

但这并不妨碍李世民的开疆拓土,这是为啥?其实很简单,他们都被华夏文明所吸纳,最后他们的后代都被同化为汉人,包括李世民母亲那一支的鲜卑族,都从历史上消失了。

我们再来看看后来的元朝和清朝,虽然蒙古族和满族统治了几百年,但他们灭亡后,人都去了哪?还不是都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份子。

我们再说说战斗力的问题,一贯被后人诟病的宋朝,虽然屡遭“外族”欺凌,但岳家军照样打得金国差点回了大漠。最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统治阶级造成的。

再说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最终不还是让朱元璋打回了大漠吃土。所以朝代更替不能简单的以汉族战斗力弱来解释。任何民族都有强盛和衰弱的时候,不能笑看汉族强大,而看不了其他民族的崛起,历史最终拼的是文明。


从古到今,我觉得毛主席是对华夏文明理解的最透彻的人。毛主席带领共产党闹革命,不以民族之分,而讲究阶级斗争,从而获得了各族人民支持,这也是最终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

世人都讲毛主席有胆量,有魄力,特别是敢下决心打苏联、打美国。在中国国力跟苏联、美国差距那么大的情况下,毛主席敢下这么大决心的信心来自于哪呢?

我觉得来自于毛主席对华夏文明理解的透彻,首先共产党取得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中国人在那个时代有空前的凝聚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解放后,中国曾走过弯路,老百姓饿着肚子还高喊“毛主席万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和情怀?


另外,毛主席最大的信心是华夏文明在抵御外敌时,从长久历史来看没有输过。后来解放军能打败一切“纸老虎”的事实也证明了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

总之,我们不能以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去评判战斗力,美国之所以强大,也在于其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经常有人说以后会有哪个国家会替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我觉得纵观世界,只有拥有华夏文明的中国。不过,中国肯定采用霸权主义,而是用华夏文明在包容中消化其他文明。



花木童说史


唐朝时期的军队就不是汉人多厉害了。鲁迅说过“唐多胡气”,表现在唐军中就是有大量胡人官兵,唐代的胡人名将比例之大远远高于汉朝。如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哥舒翰是突厥人;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夫蒙灵察是羌族;契苾何力是铁勒族契苾部人;黑齿常之是百济人;李光弼是契丹人。还有那个导致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也是胡人。到唐朝后期,有战斗力的军队主要就是胡人了,例如支撑晚唐残喘的主力军就是沙陀人李克用率领的沙陀族军队。所以,自从魏晋开始,汉人的战斗力就呈现下降趋势,到隋唐已经是汉胡混杂军队。五代十国又像南北朝时期一样冒出来不少胡人国家,到宋立国时,北方契丹已经成了气候,建立了辽。

汉人战斗力下降,很大原因在于没有了多少能够倚仗的军事优势。在马蹬、高桥马鞍、马蹄铁相继发明之后,骑兵真正成了的战场主宰,既能阵前冲击,又能长途奔袭或者迂回包抄,打不过还能跑。骑马本来就是游牧民族的强项,而当他们的战马用完善的马具装备起来之后,骑兵的技战术优势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经过南北朝和隋唐之后,骑兵战术也越加成熟完善,这就又为游牧民族的战斗力起了很大加成作用。
面对全面优势的游牧骑兵,汉人军队应对起来就非常吃力。由于无法预知骑兵从何处进攻,就只能保持庞大的常备军处处设防,不仅效能低下,而且还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对方骑兵却往往能够迅速集结,攻击一处,打开缺口之后长驱直入并且扩张战果。经过南北朝立国的锻炼,以游牧为代表的少民学到了怎样利用新的军事技术,进一步增强骑兵优势,例如蒙古军就注重炮的运用,后来渔猎的建州女真也注重火炮,同时还收服了蒙古骑兵,军事实力大增。更要命的是,少民学到了汉人治国的本领,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分化瓦解汉人,立国之后如何统治汉人。于是,北方少民但凡强大,就不再满足于出兵劫掠,而是会兴起建立政权、扩张领土的欲念,宋代时期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以及后来努尔哈赤的女真皆是如此。
因此,宋之后,汉人应对的已经不是早前经济和文化落后,严重缺乏组织能力、统御能力和治国能力的少民,而是除了经济和文化比自己相对落后,其他方面与自己相差无几而且有着天然骑兵优势的少民。这样的对手非常难缠,一旦汉人出现疏忽或者衰落,就会面临灭顶之灾。(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