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些人對蘇北農村拆遷後集中居住的觀點持反對意見,你覺得會是什麼原因呢?

社會百態手記


有些人對蘇北農村拆遷後集中居住的觀點持反對意見,你覺得會是什麼原因呢?

我個人認為還是拆遷補償過低,農民拆舊房的補償款不足以覆蓋購買新房的花費,需要拿出部分積蓄進行補貼

2018年7月23日江蘇省委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婁勤儉說,蘇北地區農村群眾住房水平普遍不高,如果再不重視解決,等到中西部地區通過扶貧搬遷等措施實現脫貧後,蘇北就可能成為全國農村住房條件最差的地方。

在7月24日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婁勤儉再次強調:“推進蘇北地區農村群眾按照城鎮化規律集中居住,既有利於鄉村振興,也符合群眾意願,順應‘四化同步’要求。要按照‘強富美高’的要求,進行高水平的系統規劃,確保集中居住後群眾的住房條件、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和文明程度有顯著提升。要尊重農民意願,支持改革探索,真正讓農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

首先分析蘇北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的好處

1、集中居住以後,小區配套的基礎設施提升,例如:修建自來水管、雨汙分流和汙水處理站,修建學校、農村衛生院和購物超市等等,孩子不但上學方便,還能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路面硬化後就告別了農村下雨天的“水泥路”; 衛生室在小區裡面,農民“小病不用出村”,看病大為方便了!

2、統一規劃集中居住,就會配套相應的廣場和文娛活動室,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豐富業餘生活!小區住房均建有室內廁所,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變農村的旱廁問題!

3、集中居住後,農村土地可以連成片,這樣能夠吸引村民種植大戶或者農企進行承包或流轉,如果採取企業+基地+合作社的模式經營,農民可可以到企業合作社打工掙錢。

4、集中居住可以盤活土地資源,據調查,蘇北農村戶均佔用住宅面積為1-1.3畝,集中居住後就減少到戶均0.3畝左右,每個集中居住區可新增耕地1000畝左右,每個縣可以盤活20萬畝農村建設用地,為推動二三產業發展和重大工程項目落地奠定基礎,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江蘇省城鄉規劃實施條例》規定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在蘇北農村,未經許可,老百姓不得翻建舊房,許多房屋破敗不堪已經不適合居住,那麼怎麼辦呢?

那就是推進蘇北農村集中居住,但是老百姓心中有本帳,他們最先考慮和最為關心的,還是拆遷過程中自身利益如何得到保障的問題。筆者在網上找到一份《淮安國家農科園馬頭鎮農高新城集中居住政策》,估計其他集中居住的村莊拆遷補償大同小異。

同時,筆者也簡單瞭解了泗洪縣曹廟鄉和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的拆遷補償方案:

泗洪縣曹廟鄉瓦廟村的拆遷補償方案:老宅基地每畝補償2萬元,原住房補償標準為485元/平,新建住房價格為1000元/平。瓦廟村農戶原房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左右,可以獲得補償款485元*200平=9.7萬元,第一獎勵期搬遷獎4萬元,這樣宅基地可以折算1萬元,這樣總計補償款為9.7+4+1=14.7萬元,集中安置的新房面積160平,總計16萬元,這樣只需要花1.3萬元就可以搬進新房。

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朱瓦村的補償方案為:老宅基地每畝補償2.8萬元,原住房補償標準為400-500元/平,建築面積大概為200平,房屋補償款大概為9萬元,第一獎勵期搬遷獎4萬元,加上宅基地補償的1.4萬元, 這樣總計補償款為9+4+1.4=14.4萬元;集中安置的新房面積164平,價格為750元/平,總共價值為12.3萬元,還可以剩餘2.1萬元用於房屋裝修。

從上述情況看,蘇北農村集中居住拆遷時,農民基本用少量的貨幣+舊農房拆遷款來換取一套安置房,面積都會比原來的居住面積小,只是居住條件有所改善,而且不可能出現城中村那樣拆遷暴富的情況,有牴觸和反對意見是正常現象。

展開全部
58 贊 踩 49評論
分享
舉報
宿遷城鎮那些事01-23 08:38 關注

首先這個提問有誤導嫌疑,據官方電視報道:80%以上居民都是開心滿意的,當然也有20%不到的人有其他想法。前段時間去蘇南學習,感觸很深。基本上他們的農村就是我們蘇北現在要對標的方向。最少家家兩層樓,蘇北特別農村平房居多,也有瓦房。許多建築都是80年代前後修建的,現在要把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給拆掉,然後蓋上更好的建築,鼓勵動遷上樓。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利國利民。但是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蘇南民營經濟,村鎮經濟相當發達,她們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樓換樓。而蘇北這邊相對來說經濟比較滯後,目前經濟很少到村一級,基本侷限於鎮上以及開發區裡面。所以妄想通過一拆而富,統一規劃的難度比較大,任務也比較重。拆容易,活下去拿。村鎮經濟發展需要時間,三年可以拆完一座城市,但是3年能孵化多少企業,能帶動多少村民致富,這是一個悖論難題。

我看了前面的不少留言說村裡拆遷300-600元一平就拆了有低,不想動。其實也不完全對,附屬面積,勞保,耕地補償都沒有算進去。難點在於溝通有問題,激烈的爭吵背後折射出的就是基層對政策熟知和宣傳不到位。好事變難事,變壞事,確實有很多東西值得思考。之前網上也有泗洪泗陽網友給省書記寫信,回覆的結果是:屬地管理,已轉發到當地處理了。通過拆遷迅速的獲取土地指標,為工業化鋪路,這需要時間和耐心。

所有的規劃重點永遠只有一個,是人。而不是建築,指標業績。以人為本,希望上層不要太著急,慢慢來。水到渠成,順其自然,而不是標尺測量,堆積木。

這段時間也有好新聞傳來,拆遷徵詢先行。大多數人同意了拆沒問題。一般來說發佈公告10天內都可以就厲害關係,賠償標準進行反饋。這個是宿豫區2019年某地徵地拆遷補償的標準。

留言有人說賠償低的。懶得打字,自己見上表,青苗也給錢,社保7.98萬一人,附著物也給錢。並不是光200-3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