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說起戰國七雄,大家耳熟能詳,不就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嘛!但有些常識看起來很簡單,裡面卻有問題,比如這七國中有一國的國名其實被寫錯了,寫了別字,說得好聽點叫寫了“通假字”,您知道是哪一國嗎?在此咱也不賣關子了,直接告訴您,那就是

燕國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在傳世文獻裡,北方燕國的“燕”都是四點底的那個字,實際上看看出土的該國青銅器銘文就知道,人家自己寫自己的國號,從來不寫成“燕”。在西周時期的燕國青銅器銘文裡,燕國的“燕”其實都是寫作“匽”的

1955年出土於熱河省凌源縣(今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的匽侯盂(盂就是蒸飯用的大碗),內有“匽侯作饙盂”5個字,注意畫紅圈的“匽”字。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匽侯盂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1986年在北京西南房山區琉璃河一帶出土的克罍(léi)和克盉(罍和盉都是酒器),內有銘文43字,更詳細記載了周初周王把召公奭之子克分封在匽地為侯(原文為“令克侯於匽”),並賜其幾族部眾的史事。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克盉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到了東周時期,匽國人給自己的國名“匽”字右邊加了個“邑”字旁,因此“匽”又寫成“郾”。(漢字中,左“阝”是“阜”字的省略,右“阝”是“邑”字的省略。)如戰國後期的郾侯脮戈銘文。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不過有些學者不服氣,說“燕”才是本字,“匽”或“郾”是通假,這就奇了怪了。孔子說“名從主人”,也就是說一個事物的名稱,以主人的叫法為準。舉個通俗的例子,一個人自己寫自己名字為“張揚”,有同學或同事把他名字寫成“張洋”,那“揚”和“洋”哪個字是本字,哪個字是通假?很顯然,我的名字我做主,別人寫的跟主人不一致的字自然是不對的,哪能說主人自己起的名字不算,外人叫的才算?同理,匽(郾)國的名字是什麼,當然以匽(郾)國人尤其是以匽(郾)侯(王)寫的為準了!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戰國七雄其實不是“齊、楚、燕、韓、趙、魏、秦”,而是“齊、楚、匽(郾)、韓、趙、魏、秦”。當然了,“匽(郾)國”的名字被“通假”寫成“燕國”已經2000多年了,咱們知道錯了就行,也沒法全改過來,但是畫家在畫歷史插畫、連環畫時,導演在拍歷史劇時,遇到出現周代燕國,最好能根據史實把人家大旗上的國號給寫對囉,也即寫成“匽”或“郾”。

戰國七雄中這國國名被寫錯20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