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清军南下,明廷遍及全国的宗室

清军南下,明廷遍及全国的宗室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威宗(崇祯皇帝)在北京自杀以后,大明朝群龙无首,一些宗室成员在各方势力的辅佐下,先后在南方建立起数个政权,这些政权被合称为“南明”。然而这些人为了争夺皇位,全然不顾国家危亡,在动荡的时局里不遗余力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皇权战争”。正是在这种无休无止的内耗中,明朝彻底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首先,我们从“南明”这个词语谈起。在清朝,人们提及南明时多用“胜国”“故明”“明季”等词,俨然不愿承认其历史地位。直到很久以后,“南明”这个称呼才逐渐流传开来。需要指出的是,南明本身就是明朝历史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朝代;之所以称其为“南明”,是后人为了便于与崇祯之前的大明王朝相区别。再则,这些政权都建立在南方,这样命名倒也符合历史规则。

那为什么不用“后明”这个词呢?这是因为后明是孙可望在贵州时,向他献媚的一派为了拥护他做皇帝而拟定的国号,用在这里实在很不合适。南明与后明,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清军南下,明廷遍及全国的宗室

我们知道,崇祯皇帝身死社稷以后,他的几个儿子不知所终,这使南明爆发了严重的继统之争,多次内斗的结果是其根本无法团结力量一致对外。眼看局势混乱,某些藩王和实力派人物试图趁机过把帝王瘾,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结果导致各方势力火并,小势力被大势力吞并,大势力则被内耗消磨得丧失了锐气。如此急剧的损耗,对抗清斗争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藩王遍及全国,不管在哪儿都可以找到一个宗室成员拥戴为抗清领袖,这使抗清力量极为分散,很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加上大部分拥戴者存有私心,这些个宗室成员在他们手中就成了一个获取利益的工具。当他们的个人利益不再被满足时,宗室成员就会被实力人物抛弃,这点在郑芝龙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然,拥立宗室成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积极抗清的势力中,宗室成员就是一面鲜亮的旗帜,在其号召下,人心得以迅速凝聚,人们纷纷组织起来,共同抵抗清军。虽然兼有自保性质,不过比起私利者又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至少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点夔东十三家可为典型。

总体而言,这种情况还是弊大于利的。它导致宗室成员之间长时间内斗,严重消耗了抗清的有生力量,客观上也为清军各个击破明军制造了良机。同时,这一情况强化了官僚对升官发财的追求。各藩在升迁人员的时候,不再看对方忠心与否,有志抗清与否,而是看他是否是属于己方利益集团。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再贤明的君王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北京陷落之后,见于史籍记载的称帝者和监国,不论执政时间长短、所辖地域大小,前后计有安宗朱由崧、威宗太子王之明、潞王朱常淓、益王朱慈炱、绍宗朱聿键、鲁王朱以海、靖江王朱亨嘉、益阳王朱术、韩王朱璟溧、赵王朱由棪、昭宗朱由榔、唐王朱聿鐭、益藩朱由榛、淮王朱常清、吴王朱容藩等人。

其中,韩王朱璟溧是否称帝颇有疑问,淮王朱常清则属史料误记。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郑成功、郑袭、郑经、郑克臧、郑克塽这五位明郑的最高领袖,也可以视作广义上的南明摄政。

另外,蜀王、桂王、荣王也曾被臣子们试图立为皇帝。北京沦陷后,得到消息的蜀地官员就商量推立蜀王朱至澍为监国,但因受到巡按御史刘之勃的阻止而未能成功。桂王朱由则是在弘光政权倒台后,一些人打算立他为帝,结果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得到了隆武政权建立的消息,于是只得作罢。荣王朱由桢却是因为奉天之变中一些官员和永历政权失去联系,才差点被拥立为帝,后因遭到劝阻而未成。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37》

清军南下,明廷遍及全国的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