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除了諸葛亮的八陣圖外,古代還有哪些軍事陣法?

卞女俠


陣法,指的是野戰的戰鬥隊形和宿營的防禦部署隊形,它以陣圖的形式體現,陣圖就是用符號標識陣法,是對陣法的一種圖案化、靜止化、象徵性的描述。

民間有“十大陣法”的說法,包括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斗底陣、五虎群羊陣、六宇連方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父星觀陣、十面埋伏陣,但這裡面多有演繹的成分。

真實的古代陣法,其實留下來可供研究的資料較為有限,原因主要有:

  1. 有些陣法多配有陣圖,然而許多陣圖都在流傳中不在了;

  2. 有些關於陣法的文獻表述模糊,即“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主要原因是記史者自身軍事知識有限,因而語焉不詳;

  3. 陣法本身屬於“詭道”,是一種機密,有神秘色彩,記述的人往往故意不說詳細;

  4. 由於陣法的神秘性,一些陰陽五行家對之附會上陰陽五行等迷信之說,使之越發難以為人所理解。

就有限的史料來看,陣法大體上有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與時代發展和戰爭水平的發展相同步,並與兵器和軍事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中國古代戰爭在兵器和軍事技術發展上經歷了冷兵器時代、冷熱兵器並用兩個發展時期,與之相應,中國古代的作戰方式也經歷過混戰、方陣、多元方陣、圓陣等階段,作戰方式則經過了步戰、騎戰、車步協調、步騎相配、冷熱兵器配合作戰等多種變化。

混戰陣法

在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間戰爭使用的兵器都是石兵器,戰爭主要依靠雙方肉搏,屬於混戰形式,戰爭規模不大,基本還沒有完整的陣法運用。

方陣陣法

夏商周時期,青銅兵器開始大量使用,作戰方式由混戰發展為有步兵協同的兵車戰,同時真正的陣法也應用於戰場。

通過考古發現,證明安陽小屯殷墟乙組宗廟遺址的“中組”祭坑就是按一定的軍事組織和作戰部署排列的步兵方陣,可見當時的作戰陣式基本為單元方陣。

方陣是最古老的戰陣之一,“凡陣有十”,方陣居十陣之首,其特點是“薄中而厚方”。

具體陣形是:軍隊結為方陣,以一個整體行動,大排面橫列作戰可以左右照應,免受敵攻,發揮戰車效能。

但方陣也有不足:方陣以整體作為一個戰鬥單位,只能正面進攻,難以從兩側後實施機動。並且為了確保戰陣的戰鬥力,在接敵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調整以保持隊形的嚴整“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這樣就會導致行進遲緩,戰鬥動作緩慢。

多元方陣

方陣也在不斷髮展和完善,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出現後,銅兵器逐漸被鐵兵器所取代,獨立的步兵和騎兵開始組建。作戰方式由此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由原來的單元方陣逐漸轉化為多元方陣。

多元方陣的代表是三陣、五陣和八陣。三陣指中軍、左翼、右翼三部分別配置的寬正面橫向陣形,一般以中軍為主力,由兩翼相配合,鄭莊公的魚麗陣就是以車徒混編的三陣形。

魚麗陣的陣形是:將軍隊的兩翼排成兩個方陣,中間排佈一個中軍陣,以戰車居前,步卒居後,戰車間的空隙由步兵作填充,用少量的兵車佔領較寬的正面。戰時,先用兩翼進攻對方兩翼脆弱之軍,再乘勝集中力量攻擊中央。

五陣則是由三陣發展而來,多是行軍陣法,由一個開路先鋒軍,保護兵車的右軍,搜尋糧草的左軍,主力是中軍,殿後的士兵等幾部分組成,楚國的荊尸陣即是如此,。

荊尸陣是春秋時期楚武王所作,因陣備於荊楚地屍陳得名,陣形是:50人為兩,100人為卒,15乘為偏,車配步卒為一兩一卒,全國共三軍,上軍、下軍為左右前拒,中軍居中央,左右有親兵本隊各一偏,組成方陣。行軍時前軍為先鋒,頭戴茆草為號,右軍挾轅為戰備,若左軍棄茆草即知前軍遇敵,遂急追而進;後軍加強後備殿後。行軍之途,陣已列成。

春秋戰國之交出現了在五陣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八陣,其說始於孫武,屬於“一陣八體”式的陣法,更為複雜多變,具體情形可以參考秦始皇兵馬俑的陣法排布,特點是以多兵種、多樣戰術、多單元的陣法擊敵。

秦漢以後,隨著鍊鋼技術的進步,鐵兵器有進一步的改進,殺傷力大大增強,戰車則不斷衰落,步、騎兵作用加強,作戰時白刃格鬥,戰鬥、衝擊方式和以往基本相同。

在此基礎上,戰爭的陣式比以前也有所改進,最著名是諸葛亮八陣,其是對先秦八陣的繼承和發展,是冷兵器時代最典型的集團方陣陣法。

圓陣陣法

到隋唐之際,人們對八陣陣法有了更細緻的解釋,認為它其實是8種陣形的統稱,包括方陣、圓陣、化陣、牡陣、衝陣、車輪陣、浮沮陣、雁行陣等。

這就突破了方陣的理念,是陣法的有一次提升。也就在此時,李靖創制出六花陣,即中軍居中,,軍居外,這是一種圓形陣法。

六花陣的特點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陣營之間相互銜接,在戰鬥中一方面可以集中步兵整體作戰,一方面又可以指揮騎兵相機出擊,充分發揮奇正結合,伺機搗虛的作用。

到了北宋,為抗擊北方政權的攻擊,進行在軍事改革中對古陣法更為重視,希望藉此扭轉軍事上的頹勢有所作為,宋太宗還親自制作了平戎萬全陣,頒佈給全軍,以禦敵兵。

平戎萬全陣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組成,其主力為中軍,由並排3個方陣組成,各以一名大將統領;每陣各方5裡,周長20裡,計7200 步;3陣之間皆相隔1裡,陣面共寬達17裡;在中軍內三個方陣中,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合計中軍三陣共配備車4320乘、士卒110040人,左、右翼軍陣各兩列,每陣一萬騎,兩陣共計兩萬騎,另有探馬650騎。

一批將領也在實戰中根據戰爭對手的情況自主地創制了一些陣法,如張威的撒星陣、吳磷的疊陣等,在實戰中都得到很好的應用。

撒星陣又稱“柺子馬”陣法,其陣形是:連成一排的“柺子馬”衝來時士兵散而不聚,使敵人撲空,等敵人後撤時散開的士兵再聚攏過來,猛力撲擊敵人,並用刀專砍馬腿,以破“柺子馬”。

疊陣的陣法是:“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強弓,次強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約賊相搏至百步內,則神臂先發;七十步,強弓併發;次陣如之。凡陣,以拒馬為限,鐵鉤相連,俟其傷則更代之。遇更代則以鼓為節。騎,兩翼以蔽於前,陣成而騎退。”


南門太守


事實上的中國古代陣法並沒有如此複雜,真正的對戰很難採取破陣的方式,簡而言之就是進攻和防守兩種陣形。

戰國時期的《孫臏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總結先人經驗,系統完整地總結出十大陣法,按《孫臏兵法.十陣第十六》記載:“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椎形陣,有雁形陣,有鉤形陣,有玄疑陣,有火陣,有水陣。”

諸葛亮創制“八陣圖”,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

據唐朝常州刺史獨孤及所著的《風后八陣圖記》所記載八陣為: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另外還有用以射擊的“雲陣”,圍敵的“贏渭陣”,奇襲的“闔燧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陣”等等

大多數人瞭解的陣法主要來自於野史小說。

比如三國演義“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乃調李典領後軍,仁自引兵為前部。次日鳴鼓進軍,布成一個陣勢,使人問玄德曰:“識吾陣勢?”單福便上高處觀看畢,謂玄德曰:“此八門金鎖陣也。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們而人則亡。今八門雖布得整齊,只是中間通欠主持。如從東南角上生門擊人,往正西景門而出,其陣必亂。”

在《薛家將》中提到十陣: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子連環陣,十面埋伏陣。”其中所述十種陣法可相互轉化,變化無窮:攻打一字長蛇陣的頭或尾,另一頭轉過來,形成二龍出水陣。中間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陣。兩頭回撤,形成四門兜底陣,互相穿插,變成五虎群羊陣。然後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陣。隨後一半拉成線(可隨意變化),一半如同四門兜底陣一般,即七星北斗陣。環繞一圈,按八卦陣佈陣,留八個出口,變成方形,即八門金鎖陣。按九宮排列,每格兵將穿插,逐漸如同一體,互相交穿,即九子連環陣。通過各種暗器陷阱使敵軍疲憊即為十面埋伏陣。

據宋末元初話本《薛仁貴徵遼事略》及《說唐後傳》說:大唐雄師出征高麗途中,軍中火頭軍薛仁貴,臨危佈局,巧擺龍門陣……兩書都說薛仁貴擅長龍門陣。

最後回味一下杜甫那首著名的詩吧: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物理小金魚


準確說並沒有什麼八陣圖。

可以翻看古代的武經七略裡關於戰術的部分,但大多數都失傳了。

現代的佈陣戰術基本來自德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比如三三制,行軍,追擊等等。

儘管《孫子兵法》舉世無雙,但此書主要是戰略上。現存我國最好的戰術兵法應該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是我國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可以明代軍官都是世襲出身,識字都困難,學過的人很少。


阿錯


戰國時期《孫臏兵法》將春秋以前的古陣總結為十陣。這“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後人根據這些基本陣型演變出一些特色陣型,諸葛亮的八卦陣即是其中一種。

八陣圖的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正陣,作為正兵。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佈陣是左為青龍(陣),右為白虎(陣),前為朱雀鳥(陣),後為元武蛇(陣),虛其中大將居之。八陣又佈於總陣中,總陣為八八六十四陣,加上游兵24陣組成。

此外,比較著名的軍事陣法還有先秦時的魚麗陣、岳飛的撒星陣、戚繼光的鴛鴦陣。

(1)魚麗陣。古代將步卒隊形環繞戰車進行疏散配置的一種陣法。《左傳·桓公五年》記載,鄭國以“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儒葛”。也就是說,鄭國的軍隊一軍五偏,一偏五隊,一隊五車,五偏五方為一方陣,以偏師居前,讓伍隊在後跟隨,彌補空隙。這樣的編隊如魚隊,故名魚麗之陣。這種魚麗陣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車站中儘量發揮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戰車衝陣,步兵環繞戰車疏散對形,可以彌補戰車的縫隙,有效地殺傷敵人。

(2)撒星陣。南宋名將岳飛破金兵“柺子馬”的陣法。撒星陣的隊形佈列如星,連成一排的“柺子馬”衝來時士兵散而不聚,使敵人撲空。等敵人後撤時散開的士兵再聚攏過來,猛力撲擊敵人,並用刀專砍馬腿,以破“柺子馬”。

(3)鴛鴦陣。明代將領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創設的一種陣法。他把士兵分為三隊,當敵人進到百步時第一隊士兵發射火器;敵人進到六十步時第二隊士兵發射弩箭;敵人進到十步時第三隊士兵用刀矛向敵人衝殺。


雕刻歷史


最最經典的。

孔明曰:“汝欲鬥將?鬥兵?鬥陣法?”

懿曰:“先鬥陣法?”

孔明曰:“先佈陣我看。”懿入中軍帳下,手執黃旗招,左右軍動,排成一陣。覆上馬出陣,問曰:“汝識吾陣否?”孔明笑曰:“吾軍中末將,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氣陣也。”



懿曰:“汝佈陣我看。”孔明入陣,把羽扇一搖,復出陣前,問曰:“汝識我陣否?”懿曰:“量此八卦陣,如何不識!”孔明曰:“識便識了,敢打我陣否?”

懿曰:“既識之,如何不敢打!”孔明曰:“汝只管打來。”


江雪寒


一字長蛇陣. 二龍出水陣. 天地三才陣. 四門兜底陣. 五虎群羊陣. 六丁六甲陣. 七星北斗陣. 八門金鎖陣. 九字 連環 陣. 十面埋伏陣. 事實上的中國古代陣法沒這麼複雜.可簡單分為進攻和防守.戰國時期的集古代兵法之大成.總結先人經驗.系統完整地將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