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摩天大楼会带来劳伦斯魔咒?经济发展趋势最重要

平地起高楼,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甚至图腾,但这仅仅是故事的一面;另一面,摩天大楼的安全事件频发,运营成难题,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也可能因摩天大楼热而陷入“劳伦斯魔咒”——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

摩天大楼会带来劳伦斯魔咒?经济发展趋势最重要

2013年12月,发生严重火灾的广州建业大厦就是一个注脚。这栋楼是一座因亚洲金融危机烂尾了将近20年的烂尾楼,在2013年7月才完成了外立面的装修,虽然外立面已经装上了玻璃幕墙,远看这栋楼与正常使用的没有区别,但是大楼内部还没有装修,很多管线都裸露在外面。

这座规划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近百米的高楼,与20公里外广州东塔比算是小巫见大巫,但其在历史上所暴露出的“高楼病”,具有代表性。建业大厦起火原因为电线短路。虽然这座大楼备有一些消防设施,然而事发时,这些设施完全没起到作用,以至于事发当天虽然还在下雨,却难以阻止大厦像一个起了火的灯笼,被烧得通透。早在2010年,建业大厦的小业主们就曾投诉,大厦内存在乱拉电线行为,甚至有员工在内部生明火煮饭。2011年,业主们再次到广州市建委投诉。就在发生火灾一个多月前,建业大厦所在的越秀区,还派出副区长带队对建业大厦进行了督导检查并且提出了整改要求。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建业大厦火灾至少暴露了两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是开发方、建设方责任意识淡薄,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致使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甚至为了追求利润而使用假冒伪劣建筑材料;二是负有检查监督义务的一些政府部门监督工作不到位,甚至不排除有些部门工作人员主动放水。

摩天大楼会带来劳伦斯魔咒?经济发展趋势最重要

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消防问题是最可怕的。且不说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的高度依赖,高层建筑有大量纵深的楼梯间、电梯井,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消防云梯相对于摩天大楼太短,往往无法进行救援,除非动用直升机灭火,而现今我国配备有直升机的消防队少之又少,高层逃生的可能几乎为零。除了消防,高层建筑的防雷、防震、防风指标也要求很高。还要面对另一个地面沉降的安全问题。总之,要确保真正安全,意味着资金的大手笔投入,没有资金就无法保证最好的设施。但大投入也意味着,摩天大楼的设计、设备、建筑、监理等成本比一般的建筑要高很多,进而决定日后的运营、维护压力比较大。摩天大楼就是用金钱堆出来的,建设摩天大楼极为考验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即便是大楼如愿建起来了,运营、赚钱是更大的问题。

摩天大楼会带来劳伦斯魔咒?经济发展趋势最重要

对于多数参与进来的开发商而言,预期收益是推动其建设超高层建筑的动力。超高层建筑带给开发商的,不一定是高额租金,楼高租金不见得高。虽然北京、广州最高的建筑租金最贵,但是上海、深圳等地就不是。目前深圳地王大厦的租金偏低,月租金在每平方米120元~150元之间,京基100的月租金为每平方米200元左右。而从未成为深圳最高楼的嘉里建设广场平均月租金为每平方米380元,最高要价甚至达到每平方米400元。虽然建筑高度不一定能带来高租金回报,但是往往带来更低廉的土地以及更便捷的高额融资。建设超高层建筑的风险并不一定会大于普通建筑,关键在于拿地成本和融资能力。不过,风险低只是对相对成熟开发商而言,超高层建筑的回报周期一般较长,基本在10年左右,如果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状况,开发商还需深耕品牌,周期将进一步拉长。

摩天大楼自身的建造、运营困难还只是危机的一个层面,更深层的问题是,随着这波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潮,我国是否会陷入“劳伦斯魔咒”。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十余年前将世界上那些最高的摩天大楼的建设与多场经济危机做了关联研究:纽约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的落成揭开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序幕;纽约世贸双塔成为1973年石油危机的前奏;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营石油公司双子塔建成之后,也发生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最近一次,则是“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这座高楼于2009年末完工时,正赶上迪拜债务危机。

摩天大楼会带来劳伦斯魔咒?经济发展趋势最重要

近几年中国各地大建“第一高楼”,的确是处于容易获得大量资金的时期。但很显然,未来几年,能够投入的资金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一旦摩天大楼真正遭遇资金难题和运营困境,其命运将难以逃脱最终毁灭的轨迹,拔地而起未久便掉进陷阱里:先是卖了一部分卖不动了,继而停工,然后长时间烂尾,最终建筑质量也会出现问题。有专家指出,“劳伦斯魔咒”的说法,如同城市研究领域里的很多概念一样,都是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不一定必然出现,也不一定现在就出现。摩天大楼并不是预测经济是否衰退的唯一指标、准确指标,使用效率和负债率才是真正的问题。从根本上看,中国的摩天大楼发展是否良好还是取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