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6名驴友挑战五星级自虐路线被困原始森林,惠州警方出动250人营救,对此你怎么看?

惜橙圆


现在自发组织的各类户外群真是遍地开花,有可能准确的数据都统计不出来。有什么户外登山群、户外探险群、户外速降群、户外攀岩群等等。这些群人员组成比较杂乱,都是有相同的兴趣凑到一起的,没有法律意识,没有相应的安全知识也没有受过相关训练,说走就走,还专门挑野线、危险、刺激的地方去。从新闻当中没少发生什么失踪、失职、甚至有各别人还因此丧了命的消息和报导。象这26名驴友挑战五星级自虐路线被困原始森林事件,就是肓目自由活动的典型事件。这些人员被困原始森林后果十分严重,如不是惠州警方出动250人及时营救,有可能会使这26名驴友性命难保,这样的后果会给全社会带来极坏影响。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公安机关要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对组织者要走法律程序,一定要严格处理,这些人应当承担惠州警方为救他们所付的人力和物力、财力的部分损失是应该的,以示后来者,吸取教训,必免此类事故的再发生。

通过此事故的发生,说明法律在这方面的约束力不强,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治安管理条例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制定相应的救援条件,让被救援者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这样就可以阻止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再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罗英华752



这一个队伍领队我认识。领队只管收钱,以前跟他一个群聊过,我对搞商业活动的不喜欢,后来退群了,这次他们去,还有怀孕五六个月的女队友同行,为了这么点钱,值得吗,现在这些人,都爱搞商业的,在深圳三水线能收80块钱一个人。鹏水线120到150块,就连马峦山上去也是要收三五十,户外做领队是累,是要负责任,收点报酬,没有毛病。但驴友精神是什么,领队责任是什么,我亲眼见过,走三水线到了绝望坡了还忽悠人家还回撤。一点没错,到了绝望坡,还忽悠人往葵涌一号界碑撤退,那一天我们自己约伴去了,我有图有真相,至于哪个,团队的就不说了,他们所带的队伍,也就十七八人,没有一个走完全部1往后撤了,居然,还有的队友,连照明工具都没有。我们是同一起上山的,我们十二人男女组合,八小时走完全程,我想说的就是。千万别跟商业队伍玩,要玩自己约好友出去户外。大家知根知底,体能体质都了解,合理掌握路线行程时间,休息时间,大家相对熟悉一起,交流分享户外经验,软件使用方法,这样,才有户外的乐趣。


森林之木木


这26名深圳驴友中有一位便是居住在我租房附近,事后听他说了事情的经过:
11月19日傍晚,不同分组攀登白云嶂山的26名“驴友”(12女5男其中一名女子还有五个月身孕)在惠州惠阳镇隆区域下山时走散迷路,被困在高山间中。随后他们用手机报警求救,最终通过惠州、深圳、东莞的警力合围搜救历经8个小时(次日凌晨2点)才将26名“驴友”全部营救出。

首先为警方点赞,若是没有他们的救援,可以想象凌半山腰气温不到10度的情况下,驴友们的生存几率,特别是那有5个月身孕且因爬山而头晕的女子。

这几年来驴友群体越来越多,生活的平淡让许多人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探险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一些探险活动团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驴友登山探险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与日俱增。在营救被困的驴友过程中,更是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更严重的是营救中的救援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由此呼吁:

1.驴友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要擅自行动,不要进入未开发没有设置安全攀登设施的区域。

2.驴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山上气候条件恶劣,变化特别快,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处置预案尤为重要。

3.驴友有必要购买相应的保险,如能提供直升机救援的保险,高原反应造成伤亡的保险等等,毕竟登山探险充满未知性。

4.不少地方出台了对驴友救援的“积极救援,事后责”的原则,不能纵容如此“任性”的驴友出行。

希望驴友们明白,生命无价,请安全出行,既不给社会添麻烦,更是对自己负责。


奋勇前进的蜗牛


惠州警方出动250多人施救26名被困驴友,这种事情近年几乎屡屡发生,却又屡禁不止。为什么会频频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个问题的确令人发人深省。抛开管理层面的问题,大凡驴友几乎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就应对自己负责。尤其因为少数人冲动、不理性的户外行为,而轻易动用全民资源为其买单,这个应该要有所考虑才好。至少在户外活动不规范的近期,有必要尝试有偿服务原则。

户外运动的兴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陆续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尤其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健体强身活动铺天盖地全面而来。例如钓鱼、自行车、武术健身、摄影、广场舞、泡温泉等等,其中户外运动就是一个大项。

户外运动是上世纪末期从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一项体育概念。随后迅猛发展起来。社会越发展,户外时尚运动就越流行,这是社会进步与发达的趋势与表现。

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户外运动急需得到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户外运动的兴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活动的号召。为此,相关的体育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户外知识的技术指导,普通户外运动爱好者掌握大量户外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减少户外运动的风险。

我们的户外运动时间很短,不像国外发展的历史较长较规范较理性。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一窝蜂,大家蜂拥而至的结果,必然呈现泥沙俱下的不规范态势。大凡户外活动,必须要事先对所进行的项目,进行正确的全方位的评估。我的了解中,有很多理性的户外俱乐部已经开始自发的不断普及户外常识,尤其在技术层面甚至建立了经常性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再者,户外运动的管理模式也亟待进入规范化。

1、有必要迅速规范户外活动组织者的商业行为。方兴未艾的户外运动,让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络信息平台,纷纷建立起自己以盈利为目的的户外团队。从开始当地一两天的户外短线,到国内户外长线,再挺进境外旅游。这些低成本避税盈利的灰色模式,极大的冲击了正规旅行社正常业务,直接导致了旅行社为了自身生存的恶性竞争。

2、规范户外活动的报备制度。户外运动在国内是一个年轻的项目,许多事情有待于完善之中。比如关于登山一项,有必要强化规范完善的报备制度,对拒绝接受的团队,必须处以严格的惩罚。户外运动的报备管理制度,会为规避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户外运动的施救原则,在目前安全意识较为模糊的情况下,有必要尝试适当的有偿救援的方式。社会资源属于全民的,不能总让全民为少数盲目的不理性的人埋单。

3、建立严格的户外群体的注册登记制度。户外运动的发展必须进入规范的管理模式,严格杜绝随性而来,强化户外群体的注册登记制度,严厉禁止任何不规范的商业化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要有序,才能稳步地进入健康轨道,使得这项运动长期发展下去。


静静的云裳


我就是惠州本地人,这山我2015年爬过,我单人穿着牛仔裤只背了两瓶农夫山泉就上到山顶,在山顶上还看到一个穿着拖鞋的农民工坐在石头上抽烟,那叫一个健步如飞。

说句实话,26个人爬这山还会被困,就这体力,就这智商,就这户外知识,建议这26个人还是老老实实留在家里带娃吧,偶尔去公园溜达一下就好了,别这辈子就告别爬山了吧。

很多人有驴的智商,却没有驴的体力。


菜脯头134


看到驴友二字,就想到"黔驴技穷"里的驴。请勿责怪我的偏激。现代社会,没头脑的驴友太多了。



文化生活的丰富催生了兴趣爱好的广泛性,为了自己的爱好,如今,一叶扁舟也敢横渡海峡,一副拐杖执意勇攀高峰。在深圳,就听说有人一夜上下大南山数次,并不心疼半月板,闷着心思为了"爱好"。也许有人说了,每年不是大把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其实他并不知道,那是用钱砸出来的,没有个几十万,真别去珠穆朗玛大本营。别说装备,光请尼泊尔夏尔巴人向导就要十万不止。不是谁都能成为王石。



于是,驴友兴致勃勃网上集结,男女老少,最后在陌生的地方迷途之事屡见不鲜。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往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搜救,结果为好则皆大欢喜,结果不好还会有家属抱怨:为什么不封闭这条路线?为什么救援人员迟迟不到?可笑至极!试问:政府与社会大肆宣传安全出行,对很多路线、山林强调"勿入""慎入",然而,动用如此庞大的公共资源为一己服务,费用谁来承担?如果救援人员发生伤亡事件,这个责任谁负!



国外对于驴友的行为十分明确:一是理性为之;二是责任自负。驴友只是兴趣爱好,不等于探险,在未知前方险阻的情况下,要把法律责任摆在脑海的首位,把兴趣爱好与安全出行明晰开来。政府与社会更要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强调滥用公共资源的重要性,理直气壮声明:今后谁违背规定、约定动用公共资源,谁就要为此埋单。


纸马无缰


身边很多朋友都是每个星期去做驴,她们以这样为之时尚,其实女人达到一定年龄不要过度使用膝关节,这样对于膝盖摩擦力增加损害很大,别以为自己爬上多少米高山了不起,常常这样就过度了,不用等老的时候就废了脚。后悔莫及。


爱飞旅行的小鸟


有爱好无可厚非,挑战自我也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方式,但是需要量力而行,在挑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清醒认识路途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更重要的是应该在相关部门做好路线人员装备的备案,这样出了问题才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而不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就跑到深山老林、无人区里面,最后还要有关部门大力搜救。

毕竟你爱好是一回事,不能让你的爱好搭上了救援人员的安全,别人也有家人的


alucardarcher


我其实很想知道,所谓的五星自虐路线是有多BT?以前2个人半个月从沈阳到昆明会师,不走公路,县道,省道,村道,不带干粮,无钱,无卡,无通讯器材。不还是完好无缺,这自虐路线有多BT?


小生不才又被看轻了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建立起有偿搜救的机制,要求被困的SB必须100%负担搜救过程中的全部开销。

很简单的道理自己都不爱惜自己就没权力要求别人为你的过错买单。近些年驴友的名声就是被这群不知死活的SB给搞坏了。

我们每次出去,考虑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包括给养、线路、迷路、生病、体能等等各方面,出发之前必须全部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