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證券化通證”會是讓華爾街虎視眈眈的下一個區塊鏈新風口嗎?

作者丨馬輝


近幾年來,隨著首次通證發行的火熱,讓很多人看到了區塊鏈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募集資金已達120億美元。這表明儘管今年年初市場開始出現調整,但投資者對區塊鏈行業的興趣仍在增加。

“證券化通證”會是讓華爾街虎視眈眈的下一個區塊鏈新風口嗎?


然而在火熱投資的背後,卻是項目超高的破發率。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在幣安、OKEx、火幣等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正式上幣的項目,破發率超過95%。火熱一時的首次通證發行成了圈錢割韭菜的工具,這使得用戶更希望能有一種合規性的數字資產投資途徑出現。

2018年5月18日,Overstock.com的區塊鏈子公司Tzero計劃與Box Digital Markets公司,共同創建一個交易平臺,為發行證券通證或將現有股票轉化為證券通證的公司提供交易服務。這種模式被稱為Security-Token-Offering(簡稱STO)即:證券通證發行。

STO簡單來說,它是可以將傳統資產如:股權、房產、商品等作為擔保物進行通證化。這些通證實際上代表了真實資產的所有權。它可以是一幅名畫,也可以是一棟別墅,或者是公司的利潤,總之是有價可依有價可尋的。STO有一點很關鍵,它必須滿足國家監管機構的可控條件。

作為對比,目前市面上的通證幾乎都是功能性的(utility token),其中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在內,它們更像是一種產品。人們投資它們的使用價值,更多的是出於一種預期,而其本身並沒有真正的內在價值去支撐。一旦該項目的發展或者價格不及預期就會造成拋售情況,引起價格的大幅波動。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STO的本質,以及它相較於傳統功能性通證有哪些優劣,財鏈社(id:bcpress)專訪了國內首家專注投資STO產業鏈的LedgerZ Capital覽眾資本CEO張淞亞先生,來為大家解讀這種全新的模式。

“證券化通證”會是讓華爾街虎視眈眈的下一個區塊鏈新風口嗎?


張淞亞,悉尼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士和項目管理碩士,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留學歸來的他,敏銳地發現了跨境服務市場的巨大商機,成立了跨境服務對接平臺搜輕鬆SoRelax。

01

STO一種新的選擇


張淞亞在一次業務往來中接觸到了比特幣,併為之深深吸引。“當時SoRelax接到一個區塊鏈企業品宣的案子,對方要求我們利用海外優勢為它在十個國家進行路演。在與澳洲區塊鏈中心進行合作的時候,他們建議我使用比特幣進行結算。”張淞亞很快學會了如何使用比特幣進行轉賬“效率非常高,十分鐘後對方就收到。”曾經有過海外留學經歷的他深知跨境轉賬程序的複雜,這種新的方式讓他耳目一新。開始重新思考貨幣關係、跨境支付,甚至是自己的創業方向。

最終經過了深思熟慮他決定all in區塊鏈,成立了LedgerZ Capital和ValueNet Capital, 專注於投資加密貨幣和孵化區塊鏈項目。並作為ValueBank集團聯合創始人,創立了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tobe.com以及加密貨幣錢包 Coinwall.io。

對於STO,張淞亞向記者闡述道:“目前功能性通證波動性無法支撐其使用價值,更多的是在炒作。但對於功能通證本身來說,只有穩定的價格才會有人去使用它,然而目前的市場環境顯然是無法滿足這點的。對於STO來說,其發行模式決定了合規性的保證。由於其具有證券性質,需要向證監會進行申請備案。並且需要有一整套合規的信息披露、審計審核流程。”

STO更像一座橋樑,將傳統金融資產和數字資產相互連接起來。“目前,全球持有數字資產的人數可能不到1%,這樣的用戶基數是不足以支撐項目生態落地的,所以很多創新都僅限於概念階段。而STO的出現讓區塊鏈有機會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將你的資產都進行數字化。這對於區塊鏈和傳統金融是雙贏的局面。”張淞亞說。

此外,資金流動的可追溯也是STO的優勢之一。根據維基百科上Dark web裡的相關數據表明,暗網作為逃避網絡監管的安全場所,充斥著軍火、毒品、色情和詐騙等非法交易。而暗網交易大都通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進行,因此很難被監管人員發現。

“證券化通證”會是讓華爾街虎視眈眈的下一個區塊鏈新風口嗎?


9月10日據cryptoglobal消息,國防專家Yaya Fanusie最近告訴美國國會,恐怖組織已嘗試但未能通過數字貨幣籌集資金。根據他的說法,“現金仍然是王者”,因為它是匿名的。Fanusie還表示,調查恐怖主義資金的美國政府機構應該致力於分析數字貨幣交易,以對抗潛在的恐怖主義加密籌款活動。他補充說,當局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以隱私為中心的加密貨幣,如monero(XMR)。

對於STO來說,每個地址都需要進行KYC認證。只有通過認證的地址才可以進行交易。這意味著每筆交易都是實名的,大大提高了資金流動的安全性,保證每筆資金流向的可溯源。這有利於各國政府加強反恐合作,維護國家安全。

02

STO有助於提高全球優質資產的流動性


對於傳統金融市場來說,跨境流通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國內投資者很難直接去投資美股、港股等國際資產。而外國投資者進入我國投資也有著十分嚴格的限制。

對此張淞亞認為STO有助於提高全球優質資產的流動性,讓區塊鏈技術為證券交易升級服務。“首先STO可以讓交易更透明,每筆交易都可溯源,杜絕了傳統金融市場“坐莊”的行為。其次是提高效率,傳統證券交易所跨境交易結算需要通過託管公司、清算公司等流程,會造成不必要的等待時間,而對於STO來說交易即清算,權益歸屬可以迅速轉移到買家手中,高效快捷得做到T+0模式。”

此外,STO還可以實現資產跨平臺流通。以三六零為例,在美股上市就不能在A股、港股等股票交易所上市。若要重歸A股,需要經歷私有化退市、拆除VIE結構、a股IPO排隊或借殼才可以完成重新上市。“而對於STO來說區塊鏈網絡就是託管、通證交易就是清算,只要以同一種底層協議來運行,就可以輕鬆完成跨平臺、跨法幣之間的交易。”

STO的出現為傳統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速了全球的一體化。讓優質資產獲得更高的流動性與溢價,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內部優勝劣汰的循環效率。

張淞亞還對記者說:“對於華爾街來說,資產大鱷也在等待進場時機。信仰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華爾街銀行家們,對於沒有內在價值的功能通證是缺乏興趣的。而STO的出現,剛好符合他們的價值投資理論,而且將債權、股權、分紅權、所有權等資產進行數字化也是一種新模式新玩法。”

今年伊始,納斯達克就開始籌備它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納斯達克 CEO 阿德納·弗裡德曼(Adena Friedman)2018年4月底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納斯達克當然會考慮成為一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當我們認為是時候能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更為公平的交易體驗,並且人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更規範的市場的時候,我們會這麼做。」

“證券化通證”會是讓華爾街虎視眈眈的下一個區塊鏈新風口嗎?


“對於LedgerZ Capital覽眾資本來說,仍會積極佈局STO產業鏈。首先就是STO交易平臺,我們會重投全球頭部STO交易平臺”張亞淞說,包括:

tZERO:t0.com,Inc.(簡稱“tZERO”)是Overstock.com的子公司,主要從事基於密碼保護的分散式分類賬(通常稱為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技術(fintech)的開發和商業化。自成立以來,tZERO率先通過整合區塊鏈技術,為資本市場帶來更高的效率和透明度。

SharesPost:SharesPost 是一家在 FINRA 註冊的經紀交易商,並且作為在 SEC 註冊的美國替代交易系統(ATS)運營。數字證券交易預計將於 2018 年下半年推出。SharesPost 還在迅速構建其 GLASS 網絡——一個兼容的全球交易所和場外交易池網絡,促進證券化代幣和代幣化資產的交易、認證和保管。

03

STO落地目前仍是首要任務


目前看STO有能力勝任區塊鏈行業白衣騎士這一角色併為區塊鏈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但其落地困難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具有證券屬性的通證,一直是非常敏感的,也是各國政府監管的重點。

在國外,今年5月,美國監管部門對以太坊等虛擬貨幣是否適應證券監管規則展開調查。6月1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不屬於證券,不過部分首次通證發行屬於證券,將受到SEC和相關證券法的監管控制。

加密貨幣平臺Coinbase向SEC申請收購證券交易商 KeystoneCapital、Venovate Marketplace 和 Digital WealthLLC。此舉將為 Coinbase 提供作為經紀人交易商、另類交易系統(ATS)和註冊投資顧問(RIA)的許可。若成功獲批,Coinbase 將從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變身成為正規的加密貨幣券商,讓STO模式落地。

而在國內,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這也使得STO模式在我國的探索基本停滯。

任何新生事物都會經歷曲折地發展過程,比特幣如此,STO亦如此。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場社會實驗,對於STO來說未來仍是任重道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