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6個日夜,他手握方向盤,和時間賽跑……

1月28日,是中醫醫院120急救車司機楊洋來到市定點篩查醫院工作的第一天,這一天他原本承諾陪愛人一起過生日;


2月12日,楊洋完成了救護轉運任務,來到南環逸陽賓館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卸下行裝,他倒頭便睡,這一天,他終於可以踏實地睡上一個整覺……


16個日日夜夜,他和另外兩名急救車司機與醫護人員一道,衝在第一線,時刻處於待命狀態,絲毫不敢鬆懈。這名具有7年工作經驗的急救車司機坦言,在抗疫最前線的這段經歷最為難忘。


“什麼也沒想就報名了”


16個日夜,他手握方向盤,和時間賽跑……


楊洋是“90後”,在賓館隔離期間剛剛過完他30週歲的生日。


1月27日(正月初三)晚上,接到醫院緊急通知,要去滄州疾控中心為一位疑似患者送血檢驗。臨行前辦公室開了一個簡短會議,需派司機去支援市定點篩查醫院,楊洋什麼也沒想就報名了。


報完名,楊洋才意識到明天是愛人生日,說好的一起吃個團圓飯,這次要爽約了。28日,楊洋給愛人訂好蛋糕,表達了歉疚之意,拿上幾件換洗的衣服,便匆匆出發。臨行前,他抱起不滿三週歲的女兒親了又親,而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四五天在單位值班。疫情當前,不容等待,愛人的理解與支持,讓他心安不少。回到單位,楊洋交接好科室工作,便趕到市醫院報到,接受專業緊急培訓,認真學習救護車的操作、消毒和人員轉運流程。


1月28日晚,楊洋上崗。


“第一次感到害怕和不安”


在楊洋心中,女兒是他的盔甲,也是他勇往直前的力量。每天工作再忙、再累,都要抽空和女兒視頻電話,哪怕匆匆看一眼,也能立馬“滿血復活”。

16個日夜,他手握方向盤,和時間賽跑……

楊洋全家福


但女兒也是他的軟肋。一天,晚上10點多了,愛人突然打來電話,說女兒病了,高燒咳嗽。當時楊洋就懵了,想起自己在除夕夜的時候曾經接觸過武漢返滄人員,孩子發燒會不會與此有關?楊洋說,這是來到市定點篩查醫院工作以來,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害怕與不安,一想到女兒因為他而感染疫情,而他卻不能為女兒做什麼,這種愧疚感讓他坐立難安。幸好,院領導得知消息後,連夜派車把楊洋女兒接到醫院做了相關檢查,排除了感染險情,他心裡的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這一段“插曲”,讓楊洋同時體驗了“醫護”與“病患家屬”的雙重身份,他深刻地理解了網絡上流傳很廣的那句話“他是誰的父母,又是誰的子女”,每個人身上都揹負著家人的關心與期待,他深感自身責任之重,他在守護自己的親情,也在守護著別人的團圓。


“守護城市有我一份力量”


16個日夜,他手握方向盤,和時間賽跑……


夜色中,楊洋依然奔馳在路上


從開始接到第一例轉運任務指令起,做好個人防護,不成為傳染源是楊洋心中緊繃的弦。完成轉運任務後,不管是深夜,還是凌晨,他都得及時對防護服、救護車進行徹底消毒,更換新的全套防護裝備,併為待接患者準備好隔離衣、口罩等物品。


在市定點篩查醫院工作期間,共有三輛急救車,輪流出動,主要承擔全市所有武漢返滄人員和發熱症狀患者到隔離觀察點以及醫院急需物資的往來運輸等工作。楊洋這段時間的工作量比平時翻了兩三倍。最忙的時候,一天出車十幾次,來不及吃飯。24小時待命,有時他剛剛回到宿舍就接到任務,又匆匆出發。


這16天,危險、忙碌、辛苦……但楊洋想到能夠為守護這座城市出一份力,再辛苦也值得。


如今,楊洋已經解除隔離,第一次和家人分別24天之久,此刻的團聚顯得十分難得,但短暫休整之後,他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手握方向盤,和時間賽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