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美院教授為英烈塑像,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美院教授為英烈塑像,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七七事變」,是每一位中國人都不會忘卻的紀念。

2018年7月6日,浙江展覽館東廣場上,矗立起了3座赫赫雕塑,每組分別有4位人物,圍繞著中心方形柱分向而立。每個人像既寫實又高度凝練,作者褪去一切華而不實的裝飾與外在,只攫取最能突顯每位人物特徵的細節,如髮型、身型、氣質等,更通過每個人物不同的細微表情和身體語言,合力構造出這一系列雖個性明顯又高度統一的整體形象。而此三座雕塑始一亮相,便贏得廣大市民的極大喜愛,紛紛上前合影留念。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雕塑「抗戰英烈」揭幕現場

在這一社會事件中,藝術家再次運用自己掌握的藝術天賦,為人民發聲,為民族吶喊,為國家出力,藝術的社會正能量再次得以施展。

這組雕塑名為「抗戰英烈」,作者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翟慶喜,其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雕塑系具象雕塑工作室導師、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協會副會長。

「這組雕塑是表現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12位浙江籍烈士,屬於紀念性肖像雕塑作品。由於時間久遠圖片資料不多,我通過很多方法儘量多地收集資料,結果卻很令人失望。資料少還不是創作中的最大問題,紀念雕像最重要的問題是作品的空間形式,合理恰當的雕塑構圖形式是作品成功的關鍵,它可以散發出一種精神氣息,是不用觀看作品細節就能夠感受到的特定信息,這在雕塑創作中非常重要,比人物形象刻畫和作品細節塑造還重要。」他說,這12位烈士中有國民黨抗日將領,有共產黨戰士,也有民主文化人士。「根據12位烈士的身份將他們分為3組,在時空上有聯繫又有獨立,同時也能夠體現烈士紀念像的莊重感和紀念性。在方形柱體表面有一些劃痕,類似於彈道劃破夜空的感覺,也象徵一種戰爭的氛圍,是用一種抽象的藝術語言表達戰爭的慘烈。我被英雄們的事蹟所感動,應該為民族英雄塑像。」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中國文聯副主席、省文聯主席、省美協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和雕塑創作者翟慶喜(右)

昨天,7月7日,是「七七事變」81週年紀念日。

7月6日下午,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來穎傑,省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主任金興盛,省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副主任李雲林、梅新林,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常務書記田宇原,中國文聯副主席、省文聯主席、省美協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宋光寶,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徐曉等領導,新四軍老戰士陸堅、郝龍清,原浙東新四軍司令員何克希的女兒何竟生,抗戰烈士呂公良的女兒呂荷雨等共同出席落成儀式。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活動現場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兩位年逾90歲的新四軍老戰士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徐曉主持活動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浙江省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駱獻躍介紹「百年追夢」浙江美術精品創作工程相關情況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雕塑「抗戰英烈」作者翟慶喜介紹作品創作有關情況

81年前的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華民族轉入全面抗戰階段,無數英烈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公平正義而前赴後繼、捨生取義,最終贏得偉大勝利。

2014年9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民政部第327號公告公佈了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在這批英雄名錄中,有12名浙江籍烈士。他們是:朱炎暉(1901—1938)、謝升標(1903—1938)、王禹九(1902—1939)、陳安寶(1891—1939)、茅麗瑛(1910—1939)、任光(1900—1941)、何雲(1905—1942)、林心平(1919—1942)、朱程(1901—1943)、雷燁(1917—1943)、呂公良(1903—1944)、郁達夫(1896—1945)。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翟慶喜創作雕塑「抗戰英烈」中

2014年,浙江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啟動「百年追夢」浙江美術創作精品工程。經過3年多的精心創作,包括「抗戰英烈—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的12名浙江英烈(雕塑)」在內的30件反映1840年到1949年浙江近現代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美術作品亮相浙江展覽館。為讓更多的人緬懷英烈、銘記歷史,浙江省文聯、浙江省美協、浙江展覽館共同將「抗戰英烈」雕塑作品放大製作,永久樹立於杭州地標建築——浙江展覽館東門花壇,供廣大人民群眾瞻仰緬懷。

作品介紹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朱炎暉(1901—1938),又名朱桂林,浙江瑞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4軍185師546旅少將旅長。 畢業於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1932年任61師121旅營長時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在大場、廟行與日軍第九師團植田部展開激戰,直至白刃搏鬥,身負重傷不下火線。1938年升任國民革命軍第94軍第185師第546旅少將旅長,在武漢保衛戰中阻擊金牛地區的日軍,展開拉鋸式爭奪戰和肉搏戰,身染疾病在擔架上指揮戰鬥。後因敵我兵力、裝備懸殊被圍,11月3日在突圍時中彈,與全旅官兵一同壯烈殉國。1939年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中將。1987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謝升標(1903—1938),字若鵬,國民革命軍陸軍蘇浙皖遊擊司令,浙江臨海人。 畢業於黃埔軍校三期。1935年入中央防空學校,卒業後升任上校旅長。抗戰爆發後,參加吳淞、大場、南翔諸役,奮勇殺敵。淞滬戰役後,他率殘部退守到浙皖邊境,收編了長興零散地方武裝及長興煤礦礦工,於1938年1月被委任為蘇浙皖邊區游擊隊司令(少將)。一度進入江蘇溧陽縣城,將漢奸組織「維持會」首惡陳燮坤等6人在十字街口當眾鍘首並示眾3天。1938年2月拔除日寇大雲寺據點,3月犧牲於與白峴交界的宜興太華鄉金雞嶺。1939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贈其為中將。1988年5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王禹九(1902—1939),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9軍參謀處處長,黃岩縣(今台州市黃巖區)人。 1920年考入浙江陸軍幹部學校,後為黃埔軍校三期學員。193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98師587團上校團長時,因購買大批進步書籍和與中共上海黨組織有聯繫而被撤職關押。抗戰爆發後獲釋,奉命至抗日前線接任第79軍76師226旅副旅長,參加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屢立戰功。後調任第79軍軍部少將參謀處長。1938年10月率部轉入江西南潯線上對日作戰。1939年3月26日,79軍軍部在虯嶺陷入敵軍重圍,王禹九壯烈犧牲。後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中將。1984年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王禹九將軍為革命烈士。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陳安寶(1891—1939),字善夫,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9軍軍長兼第79師師長,黃岩縣(今台州市黃巖區)人。 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歷任連營團旅師長,屢建戰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陳安寶率部參加淞滬會戰,痛擊松井石根指揮的日本華中方面軍,立下戰功。1938年,任29軍軍長,率部策應了萬家嶺戰鬥,為萬家嶺大捷作出貢獻。1939年5月6日,陳安寶在南昌會戰中不幸中彈犧牲。他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第一位犧牲的中國軍長,是浙江在抗戰中殉國的最高級別將領。後國民政府追贈陳安寶烈士為陸軍上將。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茅麗瑛(1910—1939),女,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主席,杭州市人。 1931年肄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法律系,1935年參加上海中國職業婦女會,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組織海關樂文社。「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參加戰時服務團及救亡長征團,南下到廣東、香港等地宣傳救國。後回上海在啟秀中學任教。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職業婦女俱樂部主席。1939年9月,在上海發起義賣活動以救濟難民和支援新四軍。同年12月,遭汪偽特務暗害。電影《七月流火》即以茅麗瑛事蹟為題材。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任光(1900—1941),著名音樂家,嵊縣(今嵊州市)人。 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27年回到上海,加入「左翼劇聯音樂小組」「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等進步組織,與聶耳、張曙、呂驥等推動革命新音樂的創作與發展。他創作的影片主題曲《漁光曲》成為經典。1936年,因創作抗日救亡歌曲《打回老家去》影響巨大,受到日本特務的迫害。1940年夏,受新四軍軍長葉挺的邀請到新四軍政治部戰地文化處負責音樂工作。他創作了《擦槍歌》《新四軍東進曲》等歌曲,深受指戰員喜愛。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戰鬥中犧牲。重慶《新華日報》發表悼念文章,譽其為「民族的號手」。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何雲(1905—1942),原名朱士翹,《新華日報》華北版社長兼總編輯,上虞縣(今紹興市上虞區)人。 1930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九一八」事變後回國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3月,任上海國民禦侮自救會宣傳部長,同年6月被上海國民黨憲兵司令部逮捕,抗戰爆發後獲釋。1938年,黨中央決定創辦《新華日報》,何雲被調往漢口參加籌備工作,12月出任《新華日報》華北分館管理委員會主任(社長)兼總編輯,於1939年元旦創刊了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該報被根據地軍民稱為「華北抗戰的嚮導」。1942年5月28日,何雲在日軍對太行山大「掃蕩」中犧牲。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林心平(1919—1942),女,原名秋俠,又名梁玉。金壇、溧陽、宜興、武進、丹陽五縣抗日聯合政府文教科科長,平陽縣人。 1935年考入溫州鄉師簡易部學習,1936年8月到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上海八路軍辦事處機要秘書。1937年冬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夏到武漢中共長江局任國民黨戰地服務團政治幹事。1939年秋調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任一支隊文工團副團長,後以小學教師身份去新昌地區組織抗日武裝。1941年1月任金壇五縣聯合文教科科長,後兼任宜興官林區區長。1942年產後重病,因叛徒出賣而被日軍逮捕,壯烈犧牲。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朱程(1901—1943),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蒼南縣人。 早年就讀溫州商業學校、廈門集美學校,192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6期,1934年赴日本留學。抗戰爆發後,任河北民軍四團團長,1939年參加八路軍,改編為華北抗日民軍,任司令員,並經朱德、聞允志介紹加入共產黨。後任華北抗日民軍第一旅旅長兼冀魯豫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3年中,朱程率部經過大小百餘次戰鬥,開闢了以內黃縣為中心的沙區抗日根據地。1943年9月在山東曹縣反「掃蕩」作戰中,為掩護主力突圍與30多位戰友一起與敵同歸於盡。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雷燁(1917—1943),原名項金土,學名項俊文,軍名雷燁,曾用名雷雨、雷華、朱靖。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冀東軍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金華縣(今金華市金東區)人。 抗戰爆發後奔赴延安參加革命,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改名雷燁,是抗日戰爭時期與魏巍、沙飛等齊名的著名戰地記者,曾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冀東軍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他以筆為刀,用相機記錄潘家峪慘案等真實歷史。1943年4月20日晨,雷燁帶領兩名警衛員到平山縣曹家莊(原晉察冀畫報社駐地)取秘密文件,回途中與日軍遭遇,被敵包圍。雷燁撕毀攜帶的文件,砸碎相機鏡,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英勇犧牲。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呂公良(1903—1944),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5軍新編29師師長兼許昌警備司令,開化縣人。 1928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分配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3軍89師。1936年北上抗日,歷經1937年的晉中太谷戰役,1938年的魯南大會戰、臺兒莊戰役,1939年的鄂北會戰等重大戰鬥,屢建功勳。1943年出任國民黨第15軍新編29師中將師長。1944年4月23日至28日,日軍分三路南下侵犯,河南許昌處於重圍之中。許昌保衛戰持續兩天兩夜,呂公良誓死守衛,壯烈殉國,後被追認為上將。1986年,民政部為呂公良將軍頒佈革命烈士稱號。

美院教授为英烈塑像,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郁達夫(1896—1945),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聯合會主席,著名作家,富陽縣(今富陽市)人。 1913年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和東京帝國大學學習。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出版了新文學第一本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1928年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主編《大眾文藝》,並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20世紀30年代由上海移居杭州,住大學路附近場官弄風雨茅廬。1937年任神州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長。1938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抗日救亡宣傳,任《星洲日報》副刊編輯、《華僑週報》主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1942年流亡至印尼蘇門答臘島。1945年8月29日,因身份暴露被日本憲兵殺害。

來源 |雅昌藝術網 浙江展覽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