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國是如何收服歐盟的?

微笑呆呆


這個問題的前因後果顛倒了。

不是美國收服了歐盟,是歐洲國家為了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成立了歐盟。

美歐的淵源要從一戰時候說起。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依靠新技術,美德等國家迅速崛起,而依靠殖民地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則日漸疲軟,但是他們都成為帝國主義國家。

新崛起的國家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分到殖民地的紅利,在後來居上的情況下,他們對舊有的英法德國逐漸不滿,終於,一戰爆發。

一戰主戰場在歐洲,但是美國和亞洲國家也有交戰,最重要的是美國1917年加入協約國,直接導致了天平的失衡,德國等國戰敗。

經過一戰,歐洲的四大帝國宣告滅亡,歐洲的國際地位大大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的地位大大上升,成為世界經濟的霸主。

然而,在美國試圖攫取世界政治霸主的地位時,凡爾賽體系打破了美國的美夢。雖然美國在1922年在遠東召開了“九國會議”,為美國地位找回了一些面子,但種種跡象表明此時的美國還不具備問鼎世界之巔的實力。

然後1939年,二戰爆發。

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深刻改變世界格局的戰爭,二戰給美國的上位提供了絕佳契機。英法德等國家,在二戰中損失慘重,英國也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滿目瘡痍的歐洲再也不是世界的中心。

而美國在二戰中,除了夏威夷遭遇的珍珠港襲擊,本土基本沒有遭受戰爭荼毒,而且通過二戰,美國左右逢源直至直接參戰,大發戰爭橫財,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1944年,美國主導“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成為世界硬通貨,標誌著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但是,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因為在東歐,另一個龐然大物也一躍而起,它是經過二戰洗禮的蘇聯。

因為社會制度的迥異,蘇聯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國家圍堵的對象,而在經過的二戰的暫時結盟後,美蘇再次走向反目。

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標誌著冷戰的到來。

歐洲是怎麼成為美國小弟的呢?

二戰後,社會主義終於走出蘇聯,在蘇聯周邊出現了十多個社會主義國家,更要命的是,分裂的德國一半也被社會主義感染了,東德成為歐洲最靠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讓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焦慮不已。

因為地緣的關係,蘇聯和歐洲其他國家陸地接壤,如果要干涉歐洲事務,蘇聯無疑比美國更方便,而如果蘇聯繼續推行社會主義革命輸出,讓全歐洲都成為社會主義的天下,那美國的霸主之夢就會完全泡湯。

所以,美國需要歐洲國家做它的小弟。

收小弟,就要有紅包。

於是美國拋出“馬歇爾計劃”,以大量資金幫助歐洲國家戰後重建,很快,以聯邦德國為首的西歐國家走出戰爭泥潭,經濟實現了起飛。

而為了對抗蘇聯,除了經濟的刺激,還需要有軍事的協作,於是1949年4月,美國拉攏加拿大、英國、法國、丹麥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一軍事集團是“馬歇爾計劃”的延伸,是確立美國頭號世界大國地位的重要組織。

而蘇聯針鋒相對,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歐洲成為冷戰的最前沿。

因為冷戰的需要,西歐主要國家成為美國的小弟。

但是,雖然淪落為二流國家,但是歐洲國家不想就此成為美國的附庸,特別是法國,於是1950年5月9日,法國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提出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1年4月18日,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及西德簽署《巴黎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隨後,西歐六國合作的領域逐漸擴大,1958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5年4月8日,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成立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歐共體成立後,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歐主要國家陸續加入;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條約生效,歐盟正式誕生。

歐盟是西歐國家政治經濟的聯盟組織,對於擺脫美國的控制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歐洲要想真正擺脫美國的約束,除了政治經濟的聯盟,在軍事上也必須有所動作,但是從目前的形勢看,歐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先來看一下歐盟成立的背景。

一戰和二戰給歐洲國家造成重大的傷害,所以歐洲國家為了限制像德國這樣的國家就有成立歐洲組織的設想。最先成立的是歐洲煤鋼共同體,只有經濟職能,後來逐步發展和職能逐步擴大。1965年4月8日,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

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

“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同時發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並加強司法及內政事務上的合作。

其實,歐盟也是二戰後美蘇爭霸的產物,美蘇為了爭奪世界領導權,聯合自己的小弟成立了北約和華約組織,兩大集團進行了長期的對抗。而歐洲國家在二戰後接受了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的援助,經濟上自然跟美國捆綁在一起,北約的成立使美國從軍事上影響和控制了歐洲國家。所以,歐洲國家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甚至外交上都深受美國的影響。

歐洲國家為了擺脫這種夾在美蘇之間的尷尬局面,增加自身的實力和話語權,於是尋求建立歐洲國家聯盟,歐盟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而產生。所以,不能說是美國收服歐盟,而是歐洲國家為了擺脫美國才成立的歐盟。只是現在美國主導北約軍事組織,歐盟成員國很多是北約成員國,所以看上去歐盟也是跟隨美國的。


銘蘇先生


二戰結束後,歐洲百廢俱興,大部分工人都失業了!共產主義暗流在歐洲湧動,當時的意大利共產黨是世界第三大共產黨,法國共產黨更曾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優勢地位,總書記多列士曾經擔任法國副總理。歐洲面臨被赤化的風險,所以當時的美國的國務卿馬歇爾遊說國會,通過了對歐援助的議案,給歐洲提供了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包括無償援助和無息和低息貸款,幫助歐洲從戰爭創傷中復甦,也強化了自己對歐洲的控制,同時來自歐洲的訂單也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可謂一石三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