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夏商周人的妝飾習俗是什麼?

青年史學家


一、頭飾

(一)髮型

1.商代

商代的男子髮式以梳辮為主,安陽殷墟古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陶俑表明,上流社會階層,有人將長髮膠固加工,做成尖狀高聳髮型,上綴飾物;有的人將頭髮攏於頭頂,再編成一條辮子,垂於腦後;有的人左右梳辮,垂於兩側,辮梢捲曲;還有的將頭髮梳成髮辮後盤於頭頂。

商代婦女的髮型與男子一樣以梳辮為主,髮辮大多捲曲垂肩。

男女孩童一般都是在頭上結成左右總角。

中下層社會,有的家奴或平民腦後束一下垂髮髻,上插笄,或再在髻上加一半圓形髮飾,似為女性發型。有的男性腦後剪髮齊頸,再加工捲曲,頭頂鉸成短髮,戴一額箍。有的腦後剪髮至頸,頭頂另束一髻。有的在右耳後編一長辮,盤過頭頂和左耳後,再回壓於辮根。還有的乾脆絞作平頂頭。

罪隸或異族俘虜,女性有盤發、頭頂束單髻、束左右雙髻和束結左右雙角等四種髮型,男性大都作光頭,但也有頭髮中間分開向左右披下,還有將頭髮後梳貼垂腦後而以圓箍加以固定。

2.周代的髮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①辮髮

洛陽金村戰國墓出土的青銅女俑的髮辮垂到腰際。

② 披(垂)發

周代(包括春秋戰國時),披髮主要是兒童、周邊少數民族人或社會下層人的髮型。

兒童在未行冠禮之前,頭髮任其自然下垂,謂之“髫”或“垂髫”。詩文中常以“髫發”、“垂髫”為孩子的代稱。《後漢書·伏湛傳》:“髫發厲志,白首不衰。”李賢注云:“髫發,謂童子垂髮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③髮髻

周代的男子戴冠前,要先將頭髮向上梳,攏結於頂,再盤結挽髻,罩以用一塊寬一幅、長六尺的黑帛,把髻包住。戴上冠後,用一根笄橫貫冠與髮髻加以固定,冠圈上各引一帶,繫於頷下。

周代女子的髮髻式樣有多種:

《詩經·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捲髮如蠆(chai,蠍子一類毒蟲的古稱)。”注曰:“蠆,螫(shi)蟲也。尾末揵(jian)然,似婦人發末捲曲上揚。”洛陽金村東周王室墓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描畫的女子,短髮覆額,兩鬢有盛鬋(jian,下垂的鬢髮),後髮捲曲如蠍子尾,分段束縛下垂髮辮。

齊魯地區的女子好綰偏左高髻,山東臨淄郎家莊一號春秋戰國之際的墓葬中出土的一批女性陶俑,以及章丘女郎山戰國齊墓出土的二十一件女性樂舞陶俑,除一件為短髮無髻外,其餘皆為偏左高髻。其編髮方法是:先將長髮理成兩縷,用右縷挽一個小髻,在頭後向左纏繞,與左縷合成一束,再綰成扁圓餅狀偏高髻。

湖北包山楚墓出土的擎銅燈的楚女形象則為偏右高髻。

山東長島發現的戰國齊貴族墓出土的女性陶俑髮式則有高髻、雙丫髻和後垂髮三種。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帛畫》上描畫的女子的髮式是“椎(chui)髻”。其方式是:在腦後挽髻,在髻的中央用巾繫住,使髻穩固而上翹。

秦代女性的髮髻名稱在文獻上多有記載,有神仙髻、凌雲髻、垂雲髻、迎春髻、望仙九鬟(huan)髻、參鸞(luan)髻、黃羅髻等

假髻

用他人的頭髮編成假髮,來彌補自己頭髮稀疏短小的缺陷,達到時尚目的。這種習俗大約出現於周初,僅僅為貴族階層的女子使用。

春秋時期戴假髮比較盛行。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鬒(zhen,頭髮稠密,長而黑)發如雲,不屑〈上髟下也,讀為die,假髮之意〉也。”

周代女子除了將頭髮挽成各種各樣的髻外,還注重對面頰兩側的頭髮,即鬢髮進行修飾。《楚辭·招魂》:“盛鬋(jian)不同制,實滿宮些……長髮曼鬋,豔陸離些。……激楚之結,獨秀先些。”王逸注曰:“言美人長髮工結,鬋鬢滑澤,其狀豔美,儀貌陸離,難具形也。”“曼鬋”,曼長的鬢角。

陝西臨潼出土的秦女俑,大多數的鬢髮被修剪成直角狀,鬢角下部的頭髮全部被剃去,給人以莊重、樸實的感覺,這或許是秦國婦女修飾鬢髮的習俗。

(二)髮飾品

1.笄

笄即簪,是周代綰髻、固冠的用具。發笄男女皆用。在冠兩側,通常有小孔,使用時先將冠體扣覆於髻,然後將發笄穿過小孔,便可使冠固定在髻上。這種發笄專用於男性。安插時受冠上小孔限制,只能橫著插入,因此也叫“衡笄”或“衡”。

周代,笄也是區別社會等級地位的標誌之一。天子、王后和諸侯用玉,士、大夫用象牙。

2.釵

現存較早的髮釵實物,是在山西侯馬春秋墓出土的骨釵,長12cm,約在釵身的三分之一處分叉。

3.梳篦(bi)

在文獻中稱之為“櫛(zhi)”,是整理頭髮和鬍子的用具。《釋名》:“梳,言其齒疏也;篦,言其細相比也。”北京市琉璃河燕國墓地出土一把象牙梳,長約425px,柄背兩面雕獸面紋,背上端中央小柄兩側有穿孔,可備懸掛。考古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梳篦實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出土的玉梳,山西長治分水嶺春秋墓出土的竹梳、竹篦、湖北江陵拍馬山和四川青川、河南信陽戰國墓出土的木梳、木篦。

二、耳飾

周代的耳飾主要有玦(jue)和耳墜。

玦是一種開有缺口的圓環形飾物,因多用玉製成,故名之為玉玦。

它既是一種妝飾品,也可以用來表達其它含義。如表達下定決心之意: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鴻門宴”上,“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用來表示朋友之間不再保持友好關係。《荀子·大略》:“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三、頸飾

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山西省太原市晉卿趙氏墓、安徽壽縣蔡侯墓、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墓、河北省懷來北辛堡燕國墓、河南輝縣固圍村魏墓、河南葉縣舊縣一號墓、山東曲阜魯國故城、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等均有項鍊遺物出土。

四、指飾

手鐲和指環。周代的手鐲多呈扁形圓環形,既有金屬手鐲,也有玉手鐲。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墓出土2件瑪瑙指環,斷面作六角形,血紅色。(《上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河南洛陽中州路春秋墓中出土一件手腕飾物,由十三顆大小、形狀不同的小玉珠串連而成。出土時放置於墓主的手腕部,(《洛陽中州路》,科學出版社,1959年)

五、臂飾

臂釧(chuan):這是我國古代女子套在手臂上的一種環形裝飾品,也叫做“臂環”。河北懷來北辛堡戰國墓中曾出土過這種裝飾品。

六、腰飾

主要是帶鉤,是革帶上的鉤形飾物。它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由北方遊牧民族傳入中原的,在春秋中期已經比較普遍使用。在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湖北等地的春秋戰國墓中,都有帶鉤實物出土。帶鉤的形制一般為一端曲首,背有圓紐。製造帶鉤的原料主要有金、銀、銅、鐵、玉、骨等。帶鉤的造型因時代、地區的差異而有明顯的變化和不同。主要有棒形、竹節形、琵琶(pa)形、獸形和圓形等。

七、其它身體飾品

玉,周人將玉的材質之美與社會道德規範相比附,《禮記·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佩劍:春秋戰國時期尚武,為防身,以及壯觀其威儀,士階層以上的男子多佩劍。

花草:當時存在佩帶香草的風尚,尤其以楚國最為風行。《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zhi)兮,紉秋蘭以為佩。”

八、化妝

1.畫眉

《詩經·衛風·碩人》有描寫女子眉毛之美麗的詩句:“螓(qin,古代指一種屬於蟬的昆蟲,體態小,方頭,廣額而有文采)首蛾眉”這是對女子眉毛象蠶蛾的觸鬚一樣彎曲而細長的描寫。戰國時,“娥眉”成了美女眉目姿態的代名詞。《楚辭·離騷》:“眾女之嫉餘之娥眉兮。”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娥揚兮。”這種細長、彎曲的眉毛是用墨黛勾勒出來的,畫眉的風俗,至遲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在畫眉前,一般要剃去天然的眉毛。《釋名》:“黛,代也。滅眉而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梳妝盒內有一把小刀,可能是用來剃眉的用具。

2.施粉

這種化妝方式開始於戰國時。《戰國策·楚策三》載張儀謂楚王曰:“彼徵、周之女,粉白黛黑立於衢閭,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 《楚辭·大招》:“粉白墨黑,施芳澤只。”王夫之注曰:“粉,以塗面,黛,以畫眉。”《大招》記載楚國宮女“稚(幼小狀)朱顏只”,意思是說這些宮女的面色紅嫩(nen)而有光潤。《招魂》:“美人既醉,朱顏酡(tuo,酒後臉色泛紅)些。”

3.丹唇

用硃色脂膏塗抹口唇,稱為丹唇。山東章丘女郎山出土的樂舞陶俑的嘴唇皆用硃色顏色塗抹。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上記載有“脂”、“粉”等物品。“脂”應是指用來塗抹口唇的唇脂。墓中隨葬的一個小圓盒內,盛有唇脂實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