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願你身披鎧甲,縱橫生活

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三生三世裡,在每一刻之中同時經歷過去現在和未來。此刻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所動的任何一個念頭,都源自遙遠的過去,源自那個遙遠的我,也將會影響到遙遠的將來,影響到那個尚未到來的我。

願你身披鎧甲,縱橫生活

1

迷迷糊糊醒來,看了看時間,十二點半,中午。伸了一下懶腰,喉嚨裡還有一個哈欠,揉一揉眼睛,愣了一會兒神,開始穿衣服。

這個寒假過的很慵懶、自在。睡欲代替的求知慾又市場讓我覺得罪惡,夢醒十分還是會臆想,假裝自己讀了很多書,想到了許多了不得的觀點,迫不及待地想要記錄。於是,我伸出手,摸到手機,亮屏,腦子裡的天馬行空蕩然無存。

再爬到書桌上的時候,已經沒有慾望翻出一本被塵封的新書,看起來就覺得自己已經看不起這樣的書籍,總試圖尋找一些高深莫測的書,以慰心靈。當然,我也這麼做了。每次看到自己寫不出的文章的時候,總會感嘆讀書太少,於是不斷地尋求新的書籍,不斷地往kindle裡面的推送新書,不斷地再看到優秀的自己不能及的文章。這樣的惡性循環也曾讓我極度難受,心情相當低落,試圖斷絕與外界的信息往來,安心讀一本曾經念念不忘,而今被拋諸腦後的經典。

我也喜歡那樣的生活,看起來不那麼碌碌無為,可欲望卻讓我南轅北轍。慾望讓我嘗試了很多新鮮的東西,而厭惡讓我學會排除。可能正是因為不斷地嘗試,才讓我更清楚地知道我倒地是一個怎樣的人,以及我討厭的東西又是什麼。可以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因為興趣可以容納許多意想不到,但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討厭什麼,不然只會讓自己陷入一片混沌。

我常常對著一本小說發呆,並不認為那樣是浪費時間,反而享受這一刻的寧靜。我們覺得我們身處的時代的一切都太快了,那是因為我們處在時代列車之上。喝一杯茶還是需要15分鐘,讀一本書還是需要一下午。

願你身披鎧甲,縱橫生活

2

我喜歡過很多東西,但總有一些東西是捨不得遺忘和丟棄的。

小學我覺得寫作文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語文老師會把優秀作文念給大家聽,我喜歡這種被年作文的感覺;初中我覺得練字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語文作業上會有讓我驕傲的“優秀”;高中我覺得背成語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於是我把成語字典背了大半,因為我覺得說話帶成語的感覺很牛逼。

但這一切,都已經被我丟棄。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快樂顯得特別的幼稚,這一點都不自由主義,那時的興趣帶來的快樂病不能一直讓我哈哈大笑。

一個能一直被保留的興趣一定隨著成長而日漸有趣的,例如:讀書,觀影與旅行。這樣看起來很寬泛,具體到生活中,就顯得格外細緻。它們帶來的快樂並不是即使滿足的,而是值得品味的。我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想到曾經看到的書籍或電影,而就是就那一瞬間,醍醐灌頂。這種感覺非常棒,在過去的一年中,我體會良多。但是這種醍醐灌頂,要建立在不斷的閱歷裡面。

無論是讀書、觀影還是旅行,都是在豐富自己的閱歷,如果用英文來表達,enrich要比better更加貼切,只是少有人會相信罷了。

願你身披鎧甲,縱橫生活

3

我深知自己懶惰的天性,也曾試圖用效率工具來敦促自己,好好學習。同時,我又明白以我的努力水平,遠遠不及要到使用效率工具的程度。這樣的矛盾並不只是適用於效率工具,放在任何一本雞湯理論裡面都會適用。

事實上,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並不是相互排斥的,還存在一個恰到好處的生存空間,只有極少數的人在徜徉。但是我願意沉醉在理想主義的酒杯中,如果現在都不能理想主義,還等什麼時候?

龍應臺在《不相信》裡面說到:譬如理想主義也許成就不了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

我也曾經歷過不自知的強迫,到頭來只是惹得自己不開心,還丟棄了鎧甲。

願你身披鎧甲,縱橫生活

4

自以為聰明地揣測他人想法的人才是最愚蠢的。

人自身的交際圈就是一本厚厚的書,而這本書只能淺嘗輒止,它就像博爾赫斯小說裡的那本神奇的天書,永遠都不知道會讀到什麼,不知道到哪裡是結尾。

這樣很可怕,而總有寫人試圖要讀懂,自以為是地讀,不自知地陷入無盡的猜測之中。

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衝動,似乎已經是很久之前,但現在依舊心有餘悸,並不是說朋友的內心有多可怕,而是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可怕。

願你身披鎧甲,縱橫生活

5

曾經放棄的那些事,要記得重新開始就行。

可能是網絡傳播速度太快的原因,一代人越是怕老,就老的越快。怕變老,讓一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變得膽怯,也越來越怕放棄。

生活中總有很多突發的事情,我們應付不來,不必太苛求自身,如果只能放棄,那就放一邊吧,總有機會還能重頭再來。

畢竟,我們還很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