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很久很久以前,六安路上有所大學叫安徽工學院(簡稱安工),後來跟工大合併,改名工大北區。

後來,工大撤離了北區,這地兒就成了迷,先後來了2個學校都歇p了。

目前是半廢棄狀態,下步不知作何用處。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比北含山路金拱門入口旁邊的那個門面還魔性,那地方也就一年換七八頭十家。

繞回正題,工大北區正門旁邊有個菜市場,叫六安路菜市,四五十年的歷史。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進去之後,左手邊菜市場,右手邊早點攤,熱熱鬧鬧井然有序。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這邊的早點不存在什麼花花腸子,都是合肥人常吃的,豆漿油條辣糊湯、羊湯板面千層餅…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有家賣油炸的三河早點,店門口幾乎都是絡繹不絕的人。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現炸的糖糕裹上糖粉,剛倒出來的熱豆漿蘸上酥脆大油條。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我要三個糖糕一碗si飯。

一碗辣糊湯一根油條。

豆腦可有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有次順路逛菜市,在這買了倆糖糕,只因嚐了那麼一口,從此就惦記上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這家有20個年頭了,糖糕油香米餃,sa湯稀飯豆腦。。。

你是不是很久沒吃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油炸早點你最愛哪樣

糖糕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糖糕通常有2種:

一種是普通麵粉做的,裡面包入白糖餡。

另一種是糯米粉做的,炸好之後裹上白糖粉。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老合肥做法就是這第二種。選用的是水磨糯米粉,相對普通糯米粉更加細膩柔滑,做出來的食物口感也更加軟糯彈牙。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糖糕必須現做現炸,這樣才夠軟夠糯。

糯米麵滾圓扯成扁長形狀,貼著鍋邊滑入油鍋。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我要五個糖糕帶走。不用看都知道是位女士。

控了油的糖糕在糖粉裡翻個身~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趁著熱乎還能拉絲,這個黏糯甜軟,讓我欲罷不能。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雖是油炸物,可一點也不覺著膩。

王阿姨,我還要再來一個。

一個兩個根本不夠吃啊,本來還想多來幾個的,沒好意思。。

主要是不想輕易暴露自己的實力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旁邊不肯入鏡的大姐,一個人吃了仨糖糕。

我不拍你,我就拍吃的,你別不好意思嘛。

話音剛落大姐端著稀飯躲屋裡頭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油香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麵粉混合蔬菜活成稀稀的麵糊狀,模具是微微凸起的小鐵勺,炸油香專用。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熱油沸騰,麵糊定型,逐漸與鐵勺分離。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金色的外表下包容著綠韭菜絲、黃南瓜絲、白粉絲,外面焦香裡面還是軟塌塌的,微微甜的南瓜絲是點睛之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PS:我在巢湖吃的油香,還放入蝦米,更加鮮美。

米餃

說起三河早點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米餃。

還記得之前去三河玩,為了找出最好吃的那家,我一個早上連吃十幾家米餃的壯舉。只有一家印象最為深刻,確確實實略高一籌。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米餃皮是怎麼擀的。

秈米粉製成餃皮,很黏,用刀代替擀麵杖,哐哐噹噹將其擀平。

(秈米在合肥叫小米,粳米叫大米)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豆乾肉丁各種食材在澱粉的作用下呈粘稠狀。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1元一個的菜市場價格,裡面雖然沒有蝦米,味道卻絲毫不遜色。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要10個米餃,帶回去給俠們腫。

老姐妹結伴而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油條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現炸出來的油條個大蓬鬆,色澤金黃,

不是黑黢黢皺巴巴、甚至還有股濃重化肥味的那種。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兩條面片疊在一起,一根筷子壓成褶,一抻一拉,下入油鍋瞬間膨脹起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小雞胃恐怕一根油條就飽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最喜歡豆漿油條的經典搭配。

熱豆漿放在暖水瓶裡保溫,是不是很有年代感?白糖自己隨便加。

白糖其實蠻精貴的,你問問瞧奶茶店有幾家捨得用白糖原料的糖漿。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油條蘸入豆漿幾秒後立刻取出,無需浸泡太久,要的就是那半溼半軟半油半酥的絕佳狀態。

酥香的油條浸上了豆子的香醇,絲毫不膩。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爺爺騎著腳踏車,專門帶著小孫子來買油條。小朋友接過來,眼神直勾勾盯著吃的挪不開。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春捲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老合肥叫春捲,有的叫韭菜盒子。你管它叫什麼?

外殼之所以又薄又脆,是因為春捲皮的特殊做法。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調好的麵糊在平底鍋上一抹一攤,薄薄一層從生到熟僅需數秒,待到邊緣微微上翹,揭皮起鍋。

我曾經在菜市場看大媽做春捲皮看了一個鐘頭,比看糖雞屎還有津得味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上圖CR網絡

麵糊要攤的極薄且均勻,才能做出完美透光的春捲皮。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餈糕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米飯每天下午提前煮好,之後要放在大鍋裡熬餈糕飯,多大的鍋呢,能盛下二三十斤生米煮出的白飯。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沒有過多調味,只加了少許鹽和姜沫。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米粒鹹香,外焦裡嫩。冷了會粘牙,摳都摳不下來的那種,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趁熱吃就對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餈糕源於江南,上海叫粢飯糕,現在已經不多見。

我在麥德龍買過廚之選的凍品,個頭約早點攤的四分之一,根本不好吃,浪費我的菜油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sa湯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sa湯色澤偏深,細細一喝才發現,衝的不是雞湯,而是大排肉燉出來的肉湯。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裡面還加了薏米仁千張絲肉絲,配料豐富。

我不知道其他家用什麼湯打底,我們家一二十年用的都是大排肉湯。

程大叔話很少,只顧著認認真真做早點。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菜市場的食客們

98年開始一直在這個菜市,程叔王姨跟著姐姐學的早點手藝,姐姐後來去了寧國路,夫妻倆就一直駐紮在這裡。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每天早上幾點起床開工啊?

我起來的早,凌晨2點多起來磨豆漿燒稀飯,她4點起來包春捲。

程叔笑著說道,夫妻倆總是笑臉迎人。

在家做好準備工作,程叔騎著三輪車把吃的喝的全部拉過來。

6點左右,開門生炭燒油。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學校沒搬走的時候生意特別好,學生都愛來吃。現在中老年人來吃的比較多,年輕人少多了。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很多年紀大的特意來吃早點,亳州路那邊的經常打車過來吃。

大概是吃了很多年了,習慣了這口老味道。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十個米餃的老爺爺老奶奶,

三個糖糕的大姐,

辣糊湯拌稀飯的阿姨,

一根油條的爺孫倆,

吃了一輪又來一輪的小夥子,

指揮我拍照的搞笑鄰居。。。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在這啊,沒有人匆匆忙忙隨便扒拉幾口,都是在仔仔細細品嚐美食。

忙碌的上班族們,週末過去吃個早午餐啊。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正宗三河早點

⏰:早6-11點

:沙湯豆腦2塊5,豆漿2塊,旁的都1塊

:六安路與環城路交口南100米

:2號線,三孝口站,騎共享單車一刻鐘到

糖糕油香米餃餈糕,在合肥,快要消失的味道

感謝@夜空中最胖的星 提供線索

感慨萬千

合肥現存的這些老式早點,雖然不多了,但在犄角旮旯還能看到。

林林總總吃了10來家,這家算一流的。

老字號小吃,我不是隨隨便便逮到就寫的。

你看到的是一篇,可能背後我吃了10家。

隨著城市環保的升級,油炸早點越來越少,

合肥即將告別煙火氣,

且吃且珍惜。。。

你感興趣的老字號

在合肥呆了20年,80%沒嘗過這些老味道

(戳下面藍字查看)

60家牛肉麵

趙本山燒餅

45中雞蛋灌餅

環城路餛飩

兩家經典涼皮

長淮鍋貼

百花井涼粉

38所燙串

青雲樓臭豆腐

15家本地涼皮

始於1996年的砂鍋粉絲

10大老字號炸串

城東20年曆史的小吃街

深夜1點的燒餅攤

2家20年老字號煲仔飯

24小時蒼蠅麵館

五里墩煎餃

老字號牛雜館

六安路20年煎餃

二中油茶

30年古早味麵包房

城東30年牛肉麵

土豬都沒聽過的30年鴨血粉絲

合肥好吃的牛肉蛋炒飯合集

獨一無二的裡脊肉夾餅

廁所牛蛋飯是怎樣的美味

淮上酒家50年老味道的傳承

老合肥蔥油餅

傳說中的3中炸串

美食合肥

—since 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