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中國房顫日」控制房顫患者心室率,用藥注意事項彙總

「中國房顫日」控制房顫患者心室率,用藥注意事項彙總

雖然目前心室率控制的目標值仍存爭議,但對於房顫患者,控制心室率可以改善生活質量,減少致殘率,降低誘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的風險。2014AHA/ACC/HRS房顫管理指南認為,把靜息心室率控制在80次/分以下作為控制目標是合理的(IIa類)。同時RACE II試驗發現寬鬆控制心室率(<110次/分)與嚴格控制心室率(<80次/分)相比其臨床事件無顯著性差異。

控制室率的原則是,如需緊急控制房顫快心室率,可考慮靜脈用藥或電覆律。心衰失代償、新發心肌缺血、低血壓等情況下首選同步直流電覆律。未充分抗凝或持續時間不確定的房顫患者,可能會出現血栓栓塞的潛在風險。血流動力學穩定的快心室率患者,心室率控制可選擇口服藥物,目前,藥物控制心室率的成功率在80%左右。

心室率控制的藥物選擇需考慮房顫症狀的嚴重程度、血流動力學狀態、是否伴有心衰和是否有潛在的誘因而進行綜合判斷。

1. 洋地黃類藥物

常用藥物:地高辛。

不良反應:包括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律失常,少數情況下可加重竇房結功能不良。

使用注意:老年人、腎功能不良患者在聯用胺碘酮、普羅帕酮、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等情況下可抑制藥物排洩,需調整劑量,並定期監測血藥濃度。

相關研究:(1)AFFIRM試驗提示,使用洋地黃類藥物與病死率升高相關,與性別及心衰無關。亞組分析發現,與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進行傾向匹配分析,初始就已接受洋地黃類治療患者病死率及住院率並不增加;(2)DIG研究中洋地黃血清濃度>0.9 ng/ml與病死率增加相關;(3)大樣本回顧性研究TREAT-AF和ATRIA-CVRN結果均提示,在房顫患者中地高辛使用增加病死率。(4)關於地高辛在心衰和/或房顫患者中應用,一項納入326426例患者的19項大型研究顯示,地高辛增加死亡風險,特別是應用於房顫患者。

迄今為止,尚無洋地黃類用於房顫患者心室率控制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因此,應用洋地黃類藥物控制房顫心室率應非常謹慎。

2. β受體阻滯劑

常用藥物艾司洛爾、普萘洛爾、美託洛爾。

給藥方式:房顫急性發作時靜脈給藥更有效,口服途徑給藥的β受體阻滯劑包括阿替洛爾、美託洛爾、納多洛爾、普萘洛爾、索他洛爾。

聯合用藥:伴有心衰患者,卡維地洛可有效控制心室率;β受體阻滯劑聯用洋地黃類可提高左心室射血功能;β受體阻滯劑與其他藥物包括洋地黃類聯用可達到協同效果。

注意事項:使用β受體阻滯劑需緩慢逐漸加大劑量,以避免顯著心動過緩。

相關研究:AFFIRM 試驗中β受體阻滯劑是應用最廣、效果最佳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70%,鈣離子拮抗劑使用率54%)。

3. 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

常用藥物:維拉帕米、地爾硫卓。

作用機理:直接作用於房室結,阻滯L型鈣離子通道。

給藥方式:靜脈使用地爾硫卓具有較好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使83%急性房顫患者的心室率得到控制。維拉帕米用於急性房顫心室率控制也同樣有效。若無緊急情況,不常規靜脈使用鈣離子拮抗劑,口服給藥同樣有效。

注意事項:該類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具有負性肌力作用,不用於左心室收縮功能不良及失代償性心衰,但適用於左心室收縮功能保留的心衰患者。此外,該類藥物不用於伴預激綜合徵的房顫患者,因其可能縮短旁路不應期誘發快心室率反應,導致低血壓甚至室顫。

4. 其他口服控制心室率藥物

常用藥物:胺碘酮、決奈達隆。

作用機理:胺碘酮具有抗交感活性及鈣離子拮抗劑效應,可抑制房室結傳導。決奈達隆是不含碘基的胺碘酮,平均可降低12次/分房顫心室率,亦降低活動後心室率。

給藥方式:(1)靜脈應用胺碘酮可用於危重非預激綜合徵房顫患者的心室率控制,但其效果劣於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且需更長的時間達到控制心室率。(2)口服胺碘酮控制持續性房顫快心室率反應的證據有限,小樣本研究認為其作用類似於洋地黃類。(3)胺碘酮靜脈與口服給藥並不具相同的電生理學效應。

注意事項:胺碘酮為脂溶性藥物,大劑量負荷給藥可加快起效時間,但對於近期失代償性心衰及低血壓患者,可惡化其血流動力學。

決奈達隆因增加心衰、腦卒中、心血管病死亡率及非預期住院事件,不用於永久性房顫的心室率控制,也不用於心衰伴左心室收縮功能不良患者的心室率控制。

不良反應:胺碘酮具有的諸多潛在器官毒性及藥物相互作用,不宜在心室率控制中長期應用。

總體而言,β受體阻滯劑是最廣泛應用的心室率控制藥物,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洋地黃類、胺碘酮次之。

「中国房颤日」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用药注意事项汇总

圖1. 控制心室率藥物選擇方法。

表1. 心房顫動患者控制心室率常用藥物和劑量。

「中国房颤日」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用药注意事项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