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七机营村来历:七个以织布为生的人藏于地窖织布机下幸免于难

“营”在古代一般指扎营或屯营,既是战争遗迹也是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经历代变迁形成了以无数“营”为称谓的村镇。七机营的由来就与战事有关。

七机营村来历:七个以织布为生的人藏于地窖织布机下幸免于难

七机营村位于甲马营镇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卫运河东岸,明朝之前就有人在此居住。相传,在明朝初的“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为推翻其侄朱允炆的皇位,率军从燕京(即现在的北京)沿运河向南厮杀,沿途杀灭所有驻军和服务于军队的百姓。当时该村惨遭屠戮,只有七个以织布为生的人藏于地窖内的织布机下才幸免于难。后人为纪念死者和侥幸存活者,便将村庄定名为七机营。

七机营村来历:七个以织布为生的人藏于地窖织布机下幸免于难

解放以前,七机营村有两座庙,村东一座,村西一座。青砖蓝瓦的小庙前是人们农闲时聊天拉呱的好地方,从东到西的这条街上有个小集,这是附近村庄除了甲马营大集之外唯一的一个小集。每年的正月十五村里有庙会,踩高跷、唱小戏,附近三里五村的都赶过来凑热闹,一直闹到正月二十五才算罢休。

高跷随着锣鼓点,变化着各种花样;扮相有小媳妇儿也有傻老婆,最逗人的就是丑角。高跷踩得好的可以从老式的木轮铁箍的大车上跳过去,那可不是一般本事的人能做到的。

七机营村来历:七个以织布为生的人藏于地窖织布机下幸免于难

村里的小戏也很热闹,本村或邻村爱唱的都能来凑个场,观看的村民点戏,少数服从多数,那在土台子上唱一出也是很过瘾的,当年村里的杨东海、郎关平、刘付贤唱得好,村里老人们说起来如数家珍。庙会上叫好的绝活当属庙里的孔田师傅,耍起那对大锸来很多人围观,他可以把锸扔到几丈高然后用手接住。

那时节,好多人家会把闺女接回来“过十五”。有的闺女怕娘家人嫌弃,干脆自己带着锅和干粮来娘家住到节后。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甚至几十口人住到一起,倒也热闹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