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唯一一個被批准土葬的開國上將:活著精忠報國,死了孝敬父母

提起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開國將領,那應該就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了。

唯一一個被批准土葬的開國上將:活著精忠報國,死了孝敬父母

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自幼家貧。後來,機緣巧合,許世友進入嵩山少林寺學藝。在少林寺的日子裡,許世友勤學苦練,成就了一身硬功夫。1926年,許世友懷著一腔報國為民的熱血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忠肝義膽的軍旅生涯。

1933年10月,許世友任紅四軍副軍長兼25師師長,率部在四川抗擊劉湘等川軍對紅四方面軍的“六路圍攻”。在長達四個月的防禦戰中,許世友身先士卒,常與敵人展開肉搏戰,一把純鋼的大刀,竟被砍得缺鋒捲刃。在紅軍突破嘉陵江的一次戰鬥中,身為軍長的許世友親率敢死隊,手提一柄鋼刀直搗敵陣,斬敵36人。事後,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嘆道:“軍長參加敢死隊,史無前例!”

抗日戰爭中,任膠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面對鬼子的“武士刀”也毫無懼色。一次,許世友率部徑直衝入敵陣,日軍眼見大勢已去,但一個鬼子軍官仍不死心,拔出佩刀,要和許世友“單挑”。結果,許世友連眼皮都沒眨一下,單手提刀只一回合,便要了那鬼子性命。毛澤東曾評價道:“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唯一一個被批准土葬的開國上將:活著精忠報國,死了孝敬父母

在長達二十餘年的革命戰爭中,許世友同志南征北戰,戰功卓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世友將軍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因戰功卓著他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歸國後,許世友將軍1954年2月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1955年3月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55年,許世友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當時共授予55人上將軍銜,後又增加王建安、李聚奎同志),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唯一一個被批准土葬的開國上將:活著精忠報國,死了孝敬父母

許世友將軍除了戰功卓著外,還有一個令人稱道的地方,那就是極為孝順,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1956年,在中南海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期間,中央領導默默地傳閱著一份關於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實行火葬的《倡儀書》。當時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劉少奇、周 恩 來、董必武、鄧小平等領導人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倡儀書》傳到許世友將軍手中時,他不僅沒有簽名,還找到毛主席,表示自己對火化的不理解。因為他是個孝子,想去世後為母親守墳。

1959年許世友探親,許母已經作古。許世友跪在母親的墳邊,喃喃自語:“娘,忠孝難全,你老人家健在時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後,一定來為你守墳。”1979年10月22日,許世友決定死後回到母親身邊,他有了土葬的想法。於是,他給大兒子許光寫了一封信:“郵去現金伍拾元整,用這筆錢給我買一口棺材。我死後不火化,要埋到家鄉去,埋到父母身邊,活著精忠報國,死了要孝敬父母。”

唯一一個被批准土葬的開國上將:活著精忠報國,死了孝敬父母

1985年許世友交代秘書給黨中央寫了報告,說自己來日不多,對組織別無他求,要求黨中央在他死後實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參加革命,報效生母不足。活著盡忠,死了盡孝,葬在老母墳邊以盡孝道。

當時這份報告送給了鄧小平,請他拍板。鄧小平最瞭解許世友,他左思右想,最後感到許世友畢竟是許世友,全中國只有一個,便在報告上批示: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從此許世友的墳塋緊靠著父母的墓穴,了卻了他“死後盡孝”最後的心願。墓穴坐落在青山綠樹叢中,卻沒有任何的修飾,當時中央規定,不許設墓碑。可是,由於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反映,一年後,由王震出面提出,為許世友豎了一塊高高的花崗岩石碑,上面手書七個大字:許世友同志之墓。

唯一一個被批准土葬的開國上將:活著精忠報國,死了孝敬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