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的日本兵连死都不怕,却在看到自己上级的时候跟孙子一样?

Blue_square


这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战之后美国为了方便在日本进行统治,对其民族性格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对这种现象在研究成果《菊与刀》一书中做了详尽的解释。



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在二战中显露无疑,既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又穷兵黩武,既重视礼节而又好勇斗狠,既喜欢新鲜事物而又冥顽不灵,既盲目听信长官而又桀骜不驯。

日本人非常看轻自己的生命,由于常年生活在火山地震多发的海岛上,尤其是对于抵抗能力薄弱的原始人来说,随时存在被自然灾害夺取生命的危险。天长日久这种影响毫无例外的对民族性格产生了影响。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活着意味着经受苦难,只有死去才是永久的安享。



所以经常能看到日本人拿樱花自比,意味着生命凋零的一瞬间才是生命中最高光最升华的时刻。因此从骨子里日本人对死亡是向往的,这也是切腹自杀这一独特死亡仪式的思想根源。

这一特性经过军国主义思想的强化和洗脑,反应到战场上,自然是士兵敢于毫不犹豫的去死,略微流露出对于生命理性思考的士兵就会被孤立和批判。



作为矛盾的另一方面却是对于上级的盲目迷信和盲从,这同样能从日本的矛盾性格中得到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还有一重性格,就是自己所遵从的信条一旦被打破就会陷入自暴自弃的漩涡。比如太平洋战场上,切腹未死的日军士兵,被美国人俘虏之后,发现美国士兵的饮食补给比日军不知好了多少倍,从此便死心塌地的跟随美军,万事服从命令。这让当时的美军士兵也常常大惑不解。


武器装备秀


(1)《军人敕谕》与日本军人的养成

其实草创时期的日本陆军是模仿法国式,而海军是模仿英国制度,虽然采用征兵制,但是尚未确立军队统帅的思想体系,当时主要是通过《军队手册》对部队进行简单的管理。此外,为了对军人进行教育,1872年发布了《陆军读法》与《海军读法》。但是似乎效果不太明显,在西南战争之后的1878年8月,发生了近卫炮兵的叛变事件“竹桥骚动”。于是,为了防止军队的哗变,加强精神控制,1882年,当时的参谋本部山县有朋委托下周起草了一份文件,并以天皇的名义昭示天下,这就是著名的《军人敕谕》。其核心思想就是天皇是直接统治军队的大元帅,强调“忠节”、“礼仪”、“武勇”、“信义”、“素质”,尤其是将对天皇的忠诚作为最重要的品质。其中的“忠节”和“礼仪”主要阐释忠诚和纪律。下面将其中的要点简单加以介绍:

a、尽忠是军人的天职。生于我国者,均须有报国之心,何况军人乎?……不知忠节之军队,与乌合之众何异?

兵力原本就是为了保护国家、维护国家权力。兵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兴衰。不为舆论所惑,不为政治所动,谨遵一途,恪守军人忠节之义务,常有“义重于山,死轻于羽”之觉悟。

b、军人须懂礼仪。作为军人,上至元帅、下至兵卒,必须依据阶层加以统制,即便是同样地位者之间,因为有兵役年限的差别,新任者必须服从旧任者。下级服从上级,实际上是直接服从朕的旨意。

看了这些敕谕,你大概会明白为什么日本士兵看到上级就跟孙子一样了吧。他们天天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为天皇尽忠,重名誉胜过重生命,而且服从上级就是服从天皇,反对上级就是反对天皇。


(2)军纪败坏与《战阵训》的出台

那么,如果日本军队能够严格执行《军人敕谕》,确实可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与忠诚度。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为了填补战死士兵的由缺口,招兵范围不断扩大,要求一再降低,很多低素质者被征入伍,加之军队训练跟不上,从而导致日军军纪不断败坏。据《太平洋战史》第5卷记载,从1941年开始,日本军队内部的犯罪与非行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上级对抗下级、上级对下级施暴、杀伤、侮辱、逃兵等。比如军队内犯罪的统计,从1937年的1138起变为1941年的3148起,几乎增加了3倍。另外,在中国战场,由于八路军以及反战同盟的宣传,军队出逃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为了整饬军纪,1941年,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发布《战阵训》。其中第七条是“生死观”:提出在必死的场合,要采取毫不动摇的行动,勇敢献出生命,以为君国尽忠作为最高的军人精神。死得其所,留下永恒的忠勇英烈之名,是武人的最开心的事情。第八条“爱惜名誉”

:认为重视名誉有羞耻之心的人是最强的。要时常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给乡亲、家人以及亲友的名誉造成影响,因此更加要为此而努力。尤其是提出“不要生受俘虏之耻,宁死不留罪祸污名”。

通过这种教育,去强化士兵的荣辱感,让士兵以被俘虏为耻,以牺牲为荣,甚至不惜将其家人卷入其中。这大概是大多数日本士兵愿意赴死的真实原因吧,因为,怕死也得死,不战死后面会死的更惨。这种缺乏人性的教育与制度是造成日本士兵后期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


令和史官


某种程度上,一些场合,咱们中国人也是这个风格,只不过没有日本那么明显罢了,而且,这也是东亚文化圈的特有现象,朝鲜半岛,咱们中国的台湾省也都明显存在这种现象,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对待上级........大家自己联系生活吧。

我读书的时候,导师非常推崇一本书《菊与刀》,菊花与刀的代表着日本民族的双重性,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标志,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题目意图表现出日本人本身的矛盾——好斗而和善,尚武而爱美,野蛮而文雅,顺从而富于抗争。这本书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全貌,并推导出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不过,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终身也没有来过日本,却把日本研究了个透,连日本人自己看了都觉得她说的对,说的好。

在战场上,除了武士道精神的洗脑,从小被填鸭式的灌输”忠军、报国、玉碎“的武士道精神,认为战死以后牌位进了神社被供奉,比活成一个四世同堂的百岁老人更有意义;

甚至还有一些技术层面的考虑,日本武士道经典《叶隐闻书》有种状态被称作—— “死狂 ”, 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种在战斗中假定必死而疯狂 “求死” 的状态,也是一种基于战阵搏杀中生死概率的统计学理论,在战斗中,越是胆小懦弱者越容易被打死,所以初次上阵的新兵伤亡率惊人。而参透这一规律的老兵,除了比新兵多一份镇静和从容,有的还生出这种疯狂求死却能意外获生的厮杀技巧。

电影《登陆之日》中的诺门坎战役,可以看出,日本单兵敢死队面对苏联的装甲部队用的是自杀式的“万岁冲锋”.。

当然,这种不怕死的劲是跟“敌人”使的,对内,日本等级观念,服从性极强。而且,不仅军人服从性强,可以说全民服从性都强,除了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外,很大程度上跟他们的生存的环境有关。一个四面环海,面积不大的岛国,资源贫乏,还时常遭受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必须有团结拼死的精神。久而久之,服从约束的行为就自然形成了。

但是,如果这个领导不是自己的直接上级,而是代表政府的话,那么情况将大不同。用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举两个例子。2010年菅直人出任首相,他为官清贫,连房子都买不起,一家人只能跟普通的工薪族一样,在东京租房子生活。这么一个清贫自律的首相,却在日本人的一片唏嘘声中下台。

2012年12月的东京街头,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站在啤酒箱上,手里拿着一个无线话筒。这个人是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当时他孤身一人在街头演讲,呼吁日本人停止使用核电。

周围来往行人没有一个驻留脚步听上一耳朵的,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这是卸任以后的日本首相,那么他在任时,情况会好一点吗?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的第三周,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到了福岛县田村市一所用作临时避难所的体育馆,慰问当地灾民,接下来发生了意外---他被人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慰问结束时,菅直人朝体育馆门口走去。这时候一个人站起身来,愤怒地叫住了他:“这样你就想走了?我们怎么办?” “你明白被人无视是什么心情吗?” 于是已经走到门口的菅直人不得不回来,再次向灾民鞠躬道歉。  “你就这样从我们旁边走过去,你知道我们是什么心情吗?”  “实在对不起,我没那意思,不是就这么走过去,对不起!”  “本来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现在看来没法信任了。”   “真的别那么说……”  “政府的人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怎么不把他们带过来,在这里住几天看看!”  一国的最高领导,被普通人问的哑口无言,甚至显得有点窝囊和狼狈,而且还被媒体毫无保留的播了出来。

这也不是第一次政府因为救灾问题被打脸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第一个奔赴灾区,给灾民送饭的,竟然日本最大的黑帮山口组。

所以,正如《菊与刀》中描述,日本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日本的等级制度很森严 到现在也是 所以日军对于上级基本上是完全服从(226事件算是下克上的典范了) 对于武士道的崇拜和灌输使日军对于死亡的漠视 同样也因为武士道以及天皇神化而对自己上级命令完全服从 自杀是日本人获得荣誉的途径之一 即便战败 只要身死便可获得荣誉 这就是日本人为什么不怕死而怕上级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