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重慶“足球祖祖”已滿100歲 球齡和世界盃歷史一樣長

重庆“足球祖祖”已满100岁 球龄和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1934年,重慶市立初級中學球場,曹越華在踢球。

重庆“足球祖祖”已满100岁 球龄和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重庆“足球祖祖”已满100岁 球龄和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1939年,復旦大學足球隊參加支持抗戰前線捐贈義賽後合影。(紅圈處為曹越華)

重庆“足球祖祖”已满100岁 球龄和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今年6月1日彈子石老街開街,曹越華老人前去遊玩。(家屬供圖)

重庆“足球祖祖”已满100岁 球龄和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老年時期的曹越華堅持運動

昨晚,東道主俄羅斯與亞洲球隊沙特阿拉伯之間的比賽打響,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拉開帷幕。四年一度的體育盛事,引得全世界球迷翹首以盼,曹越華或許是罕見的上百歲的足球參與者。

他被人尊稱為“重慶足球祖祖”,他的故事,和世界盃有關。他從1930年開始踢球,球齡正好與世界盃歷史一樣長。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汪晉朵/文 任君/翻拍圖

踢毽到踢球

昨日下午,璧山區一所老年養護中心裡,100歲的曹越華接到了兒子的電話,除了家長裡短的問候,電話那頭兒子特意提醒了他,當天是世界盃的開幕日。

“真的啊,我要看!”說話已經不那麼利索的曹越華有些激動,因為自從上世紀80年代國內有了世界盃的電視轉播後,曹越華就是每一屆比賽的鐵桿球迷,直到幾年前他因病身體大不如前,家裡人才禁止他長時間看球和熬夜。

“足球是我一輩子最大的愛好。”多年前,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慢新聞爆料熱線:966988;郵箱:[email protected])第一次見到曹越華時,他還是重慶市老年足球隊的主力隊員。當天,他興致勃勃地秀起了球技:一個花式踩球動作讓皮球彈起來,再用肩膀、膝蓋隨意顛球取樂,隨後用頭將球高高頂起,回身一記抽射,皮球炮彈一般飛向牆壁。當時,這樣的玩法,他已經練習了幾十年。

曹越華1918年出生在川東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教師。童年時,他性格內向,偏愛女孩子的遊戲——踢毽。但不久,他竟將踢毽玩出了門道,毽子一出,他能左右開弓、前後挑鉤,一口氣連續踢上幾百個,就連一起玩耍的女孩們都望塵莫及。

12歲時,曹越華進城來到了父親教書的川東師範學校(現在的市文化宮內)就讀附小,因為學校有足球隊,他被教練選中了,開始足球生涯。那時,他和中國大多數人一樣不知道足球為何物。直到多年以後,他才從資料中看到,當年(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在烏拉圭舉行。

“亞洲球王”弟子

“‘永’字牌皮球於我的記憶,就好像可樂、冰棍於80後一代一樣。”小學時的足球生涯,讓曹越華記憶深刻。他回憶說,體育老師陳代忠見他的踢毽技藝高超,認為他是個足球苗子,就讓他參加了校隊。

後來,曹越華進入市立初級中學(現在的重慶一中),成為了足球校隊的中鋒。重慶開埠通商後,沿江碼頭駐紮了外國軍艦。因為足球是舶來品,中學校隊的主要對手就是這些高鼻樑、藍眼睛的外國軍人。

曹越華印象最深的是和法國“福爾卡”號等外國軍艦的水兵捉對廝殺。雖然外國水兵人高馬大,中國學生很難與他們進行身體對抗。但他們動作相對笨拙,中國學生能依靠小巧、敏捷、速度快的優勢反擊。幾次比賽下來,結果居然是勝多負少。

回憶當時的場景,曹越華調侃道:“每次看到國足被歐美強隊打得找不到北,我都不明白為什麼,咱們其實並不比別人差!”

1935年,曹越華進入重慶求精中學,依然是學校足球隊的中鋒。1938年,他考上覆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抗戰時復旦大學遷到重慶),投入了曾有“亞洲球王”李惠堂任名譽教練、中華足球運動會甲組冠軍的復旦大學足球隊,仍是擔任中鋒,算得上李惠堂的弟子,那年他剛好20歲。

與史迪威聊足球哲學

1943年初,曹越華即將從復旦大學文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畢業。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盟軍中印緬戰區反攻的需要,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外事局來校徵召英語譯員,復旦大學校長吳南軒推薦他前往應聘,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他就乘坐軍用飛機去了昆明。

9月下旬,曹越華隨同師長唐守智會見了前來陣地視察的中印緬戰區總司令史迪威,並擔任翻譯。正是那一次會面,他與史迪威將軍有了短暫的交談機會。

得知曹越華喜愛足球,史迪威說自己出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農場主的家庭,從小愛好體育運動,17歲考入美國西點軍事學校,榮獲過優秀足球運動員的稱號。但現在,他處於人類最殘酷血腥的戰爭當中,相同的是,戰爭與足球都是智慧較量、力量對比,但不同的是戰爭以人的生命為代價進行運作!眼前,就是要學會在戰爭中運球,去爭取破門的勝利。曹越華被史迪威將軍這段對戰爭和足球哲學理解所折服,這一席話留在了他一生的記憶中。

80歲過人射門

抗戰結束後,曹越華重回重慶,又回到了他喜愛的球場。1946年,他加盟了由宋慶齡籌建的東平足球隊,隊友中就有鄂伯爾——後來成為了國家足球隊第一任守門員。

1958年曹越華參加了在成都舉行的四川省第二屆運動會。當時,他已接近40歲“高齡”,正是在此時期,他獲得了國家二級足球運動員的稱號。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曹越華把足球踢進了“銀髮時代”。當年的夥伴組織了重慶老年紅旗足球隊(後來改為重慶市老年足球隊),主要與重慶各學校的學生足球隊和女子足球隊交流。1984年四川省女子足球隊參加全國大連賽區六戰六捷奪冠後,主教練姚明福(原國家足球隊主力隊員姚夏父親)曾致專函對重慶市老年足球隊表示感謝。

後來,曹越華和老年足球隊提出籌辦中國老年足球比賽,促成了1988年舉行的第一屆中國足球元老賽,20年來該賽事規模越來越大,到今天成為舉辦近20屆的中國友好城市老年足球邀請賽。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年過八旬的曹越華仍然每週固定運動。每一次訓練,壓腿、踢挑、顛球、射門,甚至帶球過人依然是駕輕就熟的路子。

1999年,中央電視臺主辦的《足球之夜》雜誌對曹越華評價:“常有豪氣干雲的球迷,聲稱是‘超級鐵桿’、‘絕對資深’,其實他們還嫩,因為他們沒有見過曹越華,一個81歲高齡還馳騁在綠茵場上帶球踢過千禧年的世紀球迷。”

90歲以後,因為身體原因,曹越華踢球的機會越來越少,但每逢國內國外的大型足球比賽,曹越華依然像年輕人一樣,守在電視機前吶喊。

“父親或許已經沒法再完整地看完一場球賽。”兒子曹龐沛說,父親之所以高壽,和踢球有很大的關係,拿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生命在於運動”。不過,今年父親已是年過期頤的老人,畢竟歲月不饒人。這個世界盃的“球賽預告”,作為兒子必須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因為,這是他一輩子的愛好。

“幾點開始,在哪個國家打球?”聽到足球,曹越華老人依然精神頭十足,格外興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