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90後黃孟:從高校到基層的青春淬鍊

90後黃孟:從高校到基層的青春淬鍊

瘦削的臉龐架著一副黑框眼鏡,嘴角帶著一抹清風般的微笑,5年的農村“熔爐”淬鍊,磨礪出黃孟堅韌的性格。這位90後小夥,用青春的足跡奔走於烈日下、穿梭于山林間,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人生靚麗的色彩。

90後黃孟:從高校到基層的青春淬鍊

2013年,從昭通學院這座“象牙塔”畢業的黃孟,經過事業單位招考到碼口鎮城建辦,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和韌勁,歷經安監站、黨政辦等崗位磨練,從剛參加工作時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手”,贏得了同事、群眾的認可和讚許。

碼口鎮壯美的自然風光,給黃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山高坡陡、峰險谷深的環境,往往隱藏著未知的危險。2016年,正值村級換屆選舉期間,黃孟和同事乘坐微型車返回鎮政府駐地,當行至一處“石菩薩”的小地名時,突然數十米的懸崖峭壁上掉落一塊百餘斤的山石,重重砸在離車幾米遠的地方。“石頭剛落下來時,我們兩個都是懵的,半天才緩過神來,直到發現沒有繼續掉石頭後,我們踩起油門拼命衝了過去,現在路過那裡想起還都害怕。”

碼口鎮新營村紙廠社地處高寒冷涼貧困山區,常年陰雨綿綿,生活環境極差,對居住在那裡的群眾實施搬遷安置勢在必行。在開展農村人口基本摸底調查工作時,黃孟多次前往紙廠,進入草林間,螞蝗嗅味而來,要不了多久腿上便蠕動著軟溜黏滑的螞蝗吸食血液。黃孟每次下鄉,都會提前備上食鹽、清涼油,穿上水鞋,擦拭清涼油,當身上粘上螞蝗時,往皮膚上撒點鹽驅離螞蝗。

意願調查之初,不少群眾故土難離,不願搬遷。如何打破貧困群眾故土難離的思想,讓政府搬遷規劃深入人心,使搬遷群眾沒有後顧之憂?黃孟和群眾一起算經濟賬、算健康賬、算致富賬,讓貧困群眾真正理解易地扶貧搬遷給自己帶來的利好改變。經過一番細緻入微、苦口婆心的講解和動員,動遷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基層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更要從內心把這份工作當良心活來幹,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黃孟深有感觸地說道。

90後黃孟:從高校到基層的青春淬鍊

獨自一人在異鄉生活和工作,黃孟時常牽掛二老的身體。父母體弱多病,母親曾經做過兩次大手術,長期以來忍受病痛的折磨。“好幾次他們生病住院都不告訴我,怕我耽誤工作趕回去。”想起兩鬢斑白的父母,黃孟言語之中掩蓋不住內心的愧疚。

“因為工作走不開,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回去看看,覺得特別對不住父母……”每每說起這些,黃孟總是欲言又止,而後沉默良久。

90後黃孟:從高校到基層的青春淬鍊

參加工作5年來,黃孟回富源老家的時間少之又少,每次回到思念已久的家,黃孟顧不上長途奔波的勞累,總是搶著幹這幹那,常常累得手指磨起血泡、渾身痠痛,想到能為父母減輕點生活的負擔,黃孟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90後黃孟:從高校到基層的青春淬鍊

如今,褪去青澀和稚嫩的黃孟,植根於基層的肥沃土壤,源源不斷地汲取成長營養,不斷戰勝自我、克服困難,用奮鬥的青春書寫無悔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