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經過這次的疫情之後,家裡是否需要準備一些家庭應急工具呢?

疏邇


一定要儲備一些的,比如這次疫情。我家就有200多個口罩,其中kf94🈶80個,一次性100多個。都是疫情沒爆發疫情買的。疫情爆發一個高價口罩沒買[害羞][害羞][害羞]


戴善平1


這次疫情讓我也正式考慮了這個問題,不只是醫療層面,其他也需要考慮。

應急工具,我主要考慮了幾個維度。

1⃣️消防用具

其實相比於一些錘子、手電筒等地震逃生用具,消防用具才是家庭中最容易用到的東西。

這個我已經置辦好了,可以給你參考下:首先滅火器是必不可少的,家裡其實消防風險是最大的,準備個滅火器應急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建議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門口或者廚房附近。

一張滅火布,首先火燃燒的原理非常簡單,而滅火的原理也是阻斷火與氧氣的接觸。滅火布應對一些小場面還是很好用的,最常見的就是油鍋著火。

防毒面具,這個是應對大型失火情況,可以有效防止因為一氧化碳以及有害氣體造成人窒息死亡的情況。

破窗器,這個小東西比較容易買,比較厚重的玻璃用力捅一下也可以輕鬆破碎。

安全帽,這個看個人需求了,不過在家裡準備一個還是有好處的。

2⃣️醫療用具

這個主要就是這次疫情給我的啟發,以後口罩會成為很多人家裡的剛需,所以高級別比如N95的口罩值得在家中常備。

防護服,如果有條件其實也可以準備幾套,真有什麼突發情況真的會開心到哭。

酒精和消毒液,這個沒什麼好說,不過要注意防火,而且不能一起用,會有毒。

急救藥物,這個主要看平時有沒有什麼疾病,沒有的話就備一些日常的藥品。

紗布,可以處理一些因為意外造成的傷害。

3⃣️應急物資

壓縮餅乾,方便麵,礦泉水都是值得備出一週的量的,試想如果發生汶川地震級別的災難,在廢墟里,你有這些物資是不是存活幾率更大呢?

最好可以把以上三類都整理好,放在一起,面對災難我們也可以更加從容,畢竟人在災難面前永遠是脆弱的。

可能災難在人類歷史上只不過會輕描淡寫的留下一筆,但發生在個人身上都會是滅頂之災,準備的越充分,活下來的機會就越多。


PaPer君


這次疫情發生的讓人措手不及,出門戴口罩,家裡一個都沒有。消毒液還有半瓶,用起來幾天就沒了。經過這次經驗教訓,疫情過後一定儲備一些應急物資。

1、口罩、酒精和消毒液一定要備一些。

2、還有預防地震的一些東西,比如錘子,充電器、方便麵、礦泉水。

3、火災方面的滅火器等等。

防患於未然,這些應急物資還是要準備好,以不備之需。





我的糯糯寶貝


食品。1.固體食品:餅乾、麵包、方便麵等。2.瓶裝飲用水(定期更換)。3.罐裝食品(定期更換)。

家庭應急救援包(箱)。1.應急逃生繩:承重力不小於200千克,外裹阻燃材料。2.簡易防煙面具:當遭遇火警或遇到其他有害氣體侵害時,取出面具戴在頭上。3.錘子、便攜式收音機、無線電話、手電筒、電池、火柴、汽笛、哨子、一次性餐具、備用衣服、身份證複印件、現金、硬幣、餐巾紙、嬰兒或患者的特殊用品、眼鏡、助聽器等用品。



平凡攝影


這個是肯定的

1.每個家庭都有有一個小藥箱,創可貼、繃帶消炎藥紫藥水等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2.還有就是消毒和殺菌藥水也要備一些,家裡面每隔一段時間殺毒滅菌必不可少的



不會游泳的魚兒686


口罩和移動電源吧,本來從沒把這兩個東西當回事,遭遇這次疫情後,感覺要哭了,尤其是疫情初期,資源不到位,手頭一個口罩都沒有,又有事要出去,但是手頭一個口罩都沒有,然後就是遭遇停電,手機沒電,當時都要急哭了。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款應急的移動電源,XTAR PB系列產品,不需要供電的時候是一款鋰電池的充電器 ,需要用電的時候就化身為移動充電寶,我覺得是非常適合家庭應急給手機供電的產品!


大影迷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一些有關防疫方面的東西,家庭還是應該常備的,比如口罩,75%酒精和84消毒液,這些東西都是經常能夠用到的。遇到霧霾天氣,口罩就是必需品,家庭中需要經常的使用醫用酒精或84消毒液噴灑消毒。但是要注意對酒精和消毒液的妥善保管。


青島出生


經過這次疫情之後,所有人都應該重視,平常家裡也要備些口罩,消毒液和生活必須品外,特別是年青的小家庭在平時一定要有點積儲。


胡蘭秀


其實每個家庭應該配一個急救箱,可以適量採購一些急救物資,如創可貼,紗布,酒精棉,消毒水,繃帶,雲南白藥,一些普通的感冒藥,消炎藥,止疼藥。如果家庭成員有高血壓等其他心臟類疾病應該配備相應的急救藥。當然物資藥品都是有有效期的,建議按有效期前更換。採購量不要太大,適量就行,避免長時間存放導致過期。這是針對日常生活家庭需要的。至於應急工具那就多了,想不到的情況也有發生,不可能一應俱全的。


聖騎士221379854


是的,防患於未然

因為永遠不知道意外與疾病哪個先會到來。

前車之鑑,後車之轍

希望歷史不要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