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授課情境下,學生不看視頻,不寫作業,家長又不配合怎麼辦?

蘭姐家常菜


當前的網絡教學的確是迫不得已採取的應對措施,對學習自覺得學生,不管有沒有家長陪同監督,他都在那裡聽,認真學。當然也鬧出一些笑話,不是有個小學二年級的小學生坐在那裡認真聽高二的化學課如聽天書還記了課堂筆記嗎?但是對那些調皮搗旦,學習態度不好的小學生,網絡教學對他就意義不大了。老王的兩個孩子,一個小學二年級,一個三年級,每天一打卡,兩個孩子不是不好好聽,就是在那裡打鬧玩遊戲,聽完網絡課似懂非懂,作業不是抄就是讓父母做。而父母也每天上班掙錢,根本無暇管孩子。這樣的網絡教學對這兩個孩子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網絡教學有利有弊,教育部門既要考慮學習好的學生,也要關注關注家長照顧不上又缺乏學習自覺性的孩子們。


二牛144548898


說起這個話題,我就不由得一肚子氣。班裡每天總是那麼幾個孩子不上網課不做作業,任課老師在班級群裡@當事人,人家高興了回覆一聲,不高興了就是裝死。作為班主任,我先挨個給學生打電話督促,打完還不見效,迫不得已挨個給這些孩子家長打電話,這就遇到了一個極奇葩的家長。

一般我都是給孩子媽媽打電話,覺得媽媽管孩子可能普遍多一點,只有聯繫不上媽媽,我才會再聯繫爸爸。這次我一如既往打了一個孩子媽媽的電話,響了半天無人接聽,我就又打了孩子爸爸的電話。電話接通,我報了身份說明來意之後,對方特別驚訝還特別不耐煩地來了一句,"你幹嘛給我打電話?"我再次核實他是不是孩子父親,回答"是,但關鍵是我不管孩子啊!你不要給我打電話。"我就請他把電話給孩子媽媽,結果那邊是孩子接了電話,告訴我媽媽在廚房炒菜正忙。我就把對孩子的要求告訴了她,讓她儘快去補齊作業。過了一會兒,媽媽回撥過來,我就把孩子的情況跟家長又說了一遍,也就三四分鐘的樣子。這期間,我的手機不斷有電話打進來,干擾得我都不能正常說話了。聊完之後,我發現我手機上顯示三個未接來電,是那個孩子的爸爸一直在撥我的電話。我正納悶他難道不知道我正和孩子媽在聊嗎,有什麼事這麼著急?他的電話就又撥了進來,我就接起來了。對方上來就是特斬釘截鐵地說:"你以後不要給我打電話了,我不管孩子。"而且不論我說什麼道理,對方就反反覆覆一句"我不管孩子,不要給我打電話"。我問他是不是孩子親爸,回答"是\


尋常生活


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授課情境下,學生不看視頻,不寫作業,家長又不配合怎麼辦?

說句實話,作為老師,班級還真有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溝通無果,那麼我也只能放棄,當然,對於跟蹤情況我做了記錄和報備。

我來說說我遇到的情況吧!

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通知網絡課開課以後,我就在班級群裡發了通知,所有家長都回應了,唯有他們家遲遲沒有回應,我也習慣了,畢竟他們家一直都是這樣的。於是只能打電話,結果家長說沒注意,會告訴孩子的。他們會上的。

後來班級群裡熱鬧非凡,怎麼下載軟件,怎麼登錄,怎麼……他們依舊沒有動靜。到開課的前一天,試麥和進行房間登錄試聽,我一一確認,結果告訴我找不到在哪裡下,不會弄。

我按捺住內心的沒火氣,錄了屏幕。一步一步地教,終於可以了。第一天上課,孩子準時上課了,後來就沒有音訊了。再跟進,告訴我:“她叫不起孩子來,孩子鬧脾氣,所以沒上,下次課上……”

“孩子說不想上,孩子玩遊戲……”

再後來電話偶爾接,看到我打的未接電話也不會回。哎,反正就是一個態度:“我和孩子說了,可是他不做,我也沒法……”

孩子才四年級,你當媽的就沒法管,作業交不交,做不做,我全憑孩子決定。

說句實話,我也很無力,作為老師,我想一個都不落下,可是我沒辦法,特別是這個特殊時期,連孩子的面都見不了,那麼也只能說:“隨他去吧!”

家長的態度和做法決定了一切,家長放棄了,這個時候,老師不得不放棄。

還是要告訴家長們:當你重視,你的孩子會不一樣。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未來你會為孩子更加苦惱的。


教大育小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情況下,作為教師做了自己該做的工作,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和義務,就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就問心無愧。

至於孩子表現成什麼樣,家長做了哪些配合,那就不是老師所能夠左右的事情了。

即使老師有再多的想法,有再好的辦法,在今年這種情況下也是鞭長莫及,也不可能到每個孩子的家裡去幫助家長去管理教育孩子。

疫情當前,線上教學,這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

我相信像題主所描寫的這一類孩子和家長並不是個例,實際上還是挺多的。

前兩天,我一個同事和我電話聊天,談到他們班的一個學生。他說:感覺到人家的孩子不學習,就好像是老師欠了誰家的帳似的,給家長打電話家長愛理不理的,感覺到好像求人辦事低人一等。

我給他講了我的觀點:

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學生與學生之間說到底比拼的就是自律自覺和家庭教育。

作為老師,該盡的責任盡到,該盡的義務盡到,該做的工作做到,盡最大努力,想盡辦法把自己的教學工作搞好。

學生不學習,不配合,老師要不要管?當然要管。你管了,你說了,他不聽,那是他的事情。但如果你就沒管,就沒說,就沒做該做的事,那就是你工作不到位的事情。

不要期盼所有的學生都是自覺自律的學生,也不要期盼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很好的配合。

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情況之下,老師盡心竭力,盡職盡責,做了自己該做的,盡了自己該盡的心,就已經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別的你什麼也改變不了。

所以不必要自責,也不必要糾結,更不必要懊惱。


教育探微


我是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網絡授課情境下,學生不看視頻,不寫作業,家長又不配合,孩子的差距肯定會加大,長此以往,孩子喪失自信,當然跟上的難度加大。

我真的很難理解這樣的家長,既然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怎麼就不好好的撫育孩子長大,怎麼就不珍惜這千年等一回的緣分?天大的事不如孩子的事重要,就算你有萬般理由,也不能放棄孩子的教育。在武漢抗議前線的母親,不也是把對孩子的囑託寫在隔離衣上嗎?

我女兒上小學二年級,我們的家長是不存在如此現象的,從早晨七點半,孩子的早讀視頻就在陸續登場了,孩子的背後,肯定都有家長在輔助。上午的網課,也就陸續發視頻的,孩子們還會跟著網課老師畫畫,鍛鍊。

下午的三節自習是重頭戲,老師們都會微信在線講解,班級群裡熱鬧非凡,孩子們爭先恐後,紛紛搶答,熱烈的氣氛令老師也不免感嘆。在有限的時間裡,孩子們全情參與課堂,認真做筆記,孩子的自學能力連我都佩服。

老師一般會把一週的學習內容提前下發,家長們都會打印出來。相比別人,我還是不積極的,開始幾次我能抄的還抄呢,後來實在抄不過來了,才去打印,別的很多家長從第一天就是乾乾淨淨的打印體。人家對孩子的工作都是精益求精的。

家長和孩子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昨天第一次月考,孩子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女兒雖然沒得滿分,但相比她的付出,我也很滿意了。只要她一直保持學習的興趣,堅持學下去,終會學有所成的。況且,昨天考試完,女兒又參加了思維課的總結課和嘉年華活動,還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身為父母,保持對孩子的關注,積極引領孩子,陪伴孩子努力向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樂趣。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你好,首先,你能去糾結這個問題,就已經表明你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好老師。說句實話,一般的老師,遇到你這樣的問題,直接就不會去考慮如何解決了,繞開就行。

01、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老師不用過多幹預;

也不是說這些一般的老師都壞,而是我們一定要清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選擇,你老師過多的干預,有時也是不合理的!

比如:

  • 有些父母想孩子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但是有些父母他就是不想啊,就希望孩子平平淡淡一輩子啊;

  • 有些孩子愛學習,在學習中能找到樂趣,將來勵志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光宗耀祖,但也有些孩子,他就想混個小學、初中文憑,將來打遊戲過一輩子啊。

你能說哪種家長錯了,哪種家長對了麼?哪個孩子就很好,哪個孩子就十惡不赦?

選擇不同而已,旁人無法指責。老師也無從干預!

02、不用有思想負擔: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

換一個角度去想,那些出人頭地的孩子,將來幹著光鮮體面的工作,他是在給社會做貢獻;但是,那些自我放棄的孩子,將來給社會搬磚、在餐館裡洗完、到洗腳房給人洗腳,那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啊。

這個社會,光有前面那種人不行;沒有後面這些人,那也更不行。

社會需要分工,這個分工,是從學校裡的競爭就開始了的。

所以,我特別贊成所謂的公民教育。學校應重在培養一個人的品格,而不是學識。之後再任由各類人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將來的道路。

03、幹好本職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在那些願意學習的學生上;

回到你的問題。

我認為,作為一個老師,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去力所能及的教育好我們能力範圍內的孩子。但是,如果這個孩子實在已經不是我們能力所能掌控之內的了。就如你說的這種情況,孩子自己不要學,家長又一點兒也不配合,你也只能乾著急,那麼,該放棄也應該放棄了。

有人可能會說,老師怎麼能這麼不負責任呢?老師不是應該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麼?

只能說,那是理想化的狀態。而現實是,哪一個老師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並且付諸實施,那麼,估計帶個一屆學生就夠犧牲好幾回的了。這樣的老師,鐵定是不夠用的。

而且,問這個問題的人有否想過。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個老師過多的把精力放在這些自我放棄、家長放棄的學生身上,那對於另外那些家長重視、自身努力的學生,又是否公平呢?我們何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後者身上?

04、結束語:

總結而言。

網課期間,我們不用去為這些自己不學、家長又不重視的學生傷神了。我們只要做到告知、提醒的義務,後面如何,那就任由他們自己吧。我們不用去想怎麼辦!因為我們沒法怎麼辦!我們也不用有心裡負擔,因為要清楚,這就是社會分工的需要!


你好,我是君山,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這是當下急需解決好的非常現實的問題,從目前全國情況開看,尚不具備開學的條件,網絡授課成為了無奈的必然選項。其實你提這個問題也觸及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如何配合好的問題。

我想有以下幾點我們必須清楚:

一、要清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側重點不同,同等重要。

我們一定要清楚: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學校教育主要側重於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對孩子的人格和品質進行塑造。孩子的成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

二、要清楚一個關係式:1-1 = 0?還是1 + 1 > 2?

這個關係是告訴我們兩種結果:家庭和學校衝突,是1-1=0的教育效果;家庭和學校配合,是1+1>2的教育效果。這說明一個道理,一個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不是一方面說了算,也不是單單一方面能承擔起的,必須要家庭和學校互相配合,家庭與學校的最佳溝通,共同理解,共同配合才是唯一正確的路徑。這樣才是建立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

三、要清楚學校、家庭默契配合的三個路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信賴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為此歸納出了三點供家長參考:

1,家長、學校溝通要經常。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家長要杜絕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就歸學校的思想。家長與老師溝通好流就是對老師的理解與支持,通過老師對孩子的鼓勵和幫助就是孩子成長的最好助推力。

2,家長對孩子多鼓勵。鼓勵師教育的最好方法,切忌採用極端的方法或手段,有些家長在對孩子採取教育措施無效時,就會使用打罵的方式,或索性放任不管,這是極端的不可取的方法。

3,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常言道“身教勝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家長每次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書或者報紙,從來不看電視,這就是一種示範,如果孩子做作業,你大聲喧譁或是在外面打麻將其結果可想而知。

一己之言,願與朋友們探討分享。


樹東詩影畫情懷


前者學生不看視屏不寫作業我可以理解,但家長不配合確實是沒見過,不擔心孩子未來。

最主要還是家長的問題,自己孩子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心理健康和學習。一個家長不關心自己的孩子這些方面,不知是不是又其它特殊情況。這個問題看你是老師嗎?不知你有沒沒有和學生的父母聊聊。除了個別不配為人父母的不關心孩子之外,其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我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三種情況。一是家長忙,沒時間,沒辦法照顧到孩子。還有一個就是孩子的問題,比如說“熊孩子”諸如此類。孩子不能與父母好好溝通交流,就好似之前一檔節目“變形記”上的那些孩子,父母不能對他們說教,不然就會引發家庭矛盾,導致父母不敢接近孩子,管教孩子。最後一種是孩子父母都不在意,這就可怕了。

關於前兩者就需要與其交流。第一個父母忙不是藉口,這麼忙那當初是怎麼抽空生孩子的。不是每天都有時間,可以每週,這是最大限度。一週必須最少有四個小時專心對待孩子。如果這都沒有,那孩子是你人生旅程上用來打怪升級的嗎?

第二個可以考慮一下變形記上的那種方法,若是特熊的,我只能說一定是它小時候周圍人的教育,或者小時候經歷的一些事有關。小小的人兒是最容易被影響的,導致了後期與其他人思考上的差異。真的需要見見大山裡的孩子。

最後一種是無奈的,你盡到了作為老師的責任就夠了。如果他們不在意,要麼就是沒看清,要麼就是有出路。如果你的勸說無效,就先這樣,這樣的事需要一個契機,明顯你不是他們人生中的特殊人。

不知是否有用,若有其它看法,想法,見解,經歷。歡迎留言!


睡覺覺困難戶555


疫情期間網絡授課,是沒有其他辦法的選擇,也是很幸運的選擇,想想如果再提前五年,也許連網課都沒有呢,那孩子們在家只有靠自覺和家長的監督了。網課的出現,起碼老師佔了一席之位,對不會引導孩子的家長是個福利。

網課期間,如果發現學生不看視頻,不寫作業的情況,要先和家長了解情況,看看是不是沒有電子產品,是不是沒有網絡,如果在人家很困難三無的情況下,就不能再強迫了,告訴孩子和家長開學後老師儘量給孩子補齊,先給孩子分配任務,讓孩子在家裡好好預習和自習,一切開學後再說。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家裡設備齊全,網絡良好,沒有任何其他問題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不聽課,不做作業,聯繫家長也不配合,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了,首先和家長確認是不是孩子上了其他的網絡課程,對老師的課堂不敢興趣,如果是,要家長和孩子保證只需完成作業即可,如果不是,還要進一步的溝通。家長對網課有排斥性很正常,一定要和家長講清楚特殊情況下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大部分家長都在乎自己孩子的成績,一定會配合老師。遇到個別的家庭,可以反應給學校,讓學校去做順通的工作。

總之,老師不要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公平對待每個人,才能體現教學育人的根本。我是 ,歡迎關注。


木子利老師


強烈的責任感是我們老師的自覺。恨不得讓每個學生都培養清華北大的學生,但現實總是夢碎。

教育效果是多方面協作,學生主體覺醒的效果。不是單靠老師能解決的,教育是家庭、社會和學校共同作用於學生身上的過程。這次疫情下的網絡教學,一下就凸顯了家庭這一方的重要價值,直接反映著孩子失去教師督促後最本真的狀態。

就像題主說的,孩子不學,家長不管。其實不一定是不管,是家長無從管,以前在校時寄託於老師的約束,還可能提出許多“建議”出來,一旦神獸回到家,就發現教育遠比想象複雜。

所以,面對這種情形,還是得經歷一個過程,拯救——理性——平和,慢慢會讓我們老師不得不承認我們真不是聖誕老人,也沒有上帝之手,盡力了,還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