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王朝裡“八爺”和“四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鐵匠162064075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流氓其實不可怕,流氓他是直來直去的,有看得見的無賴行為。可八王不一樣,劇中經常見他手不釋卷、學而不厭的場景,所以他是個有文化的流氓。

一、八王打著偽善的旗幟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禍害的是天下最善良的廣大人民群眾。

1,指使任伯安,劉八女阻撓雍正濟賬救災,置千萬災民生死於不顧。

2,為奪帶兵之權,掌大將軍印,故意懈怠傳爾丹的錢糧和後援致使六萬無辜勇士埋骨茫茫荒漠。

3,明知雍正改革新政,整頓吏治利國利民,他卻用盡心思百般阻撓,致使每一項惠民的國策都在坎坷中艱難的推行。

二、八王就像是披著羊皮的狼一樣,他道貌岸然,他靠著皇子親王的背景,亦有一些可以遮擋他醜惡行徑的,正當的職位(總理王大臣,軍機大臣)。

1,為奪太子位,誘使肖國興供出太子,後被康熙洞察,罵其“其心可誅”。

2,康熙六十大壽,偷換壽禮,陷害親兄弟,致使康熙病重暢春園。

3,指使弘時陷害弘曆,以致雍正痛下決心,賜死弘時以除後患,他簡直是喪心病狂。

八王有心卻也無心,四爺無心卻也有心

一、八王有“賢”收買人心,卻無“以愛做事”之心

引用十三爺胤祥的一句話:“四哥,你是一門心思的為朝廷辦事,為百姓辦事,哪一次別人不願意乾的差事,不是你搶著去幹;你有才有德,而他呢?他是什麼八賢王,我就是瞧不慣他那假仁假義的樣兒,他要是有賢,他為什麼苦活難活都不去做,卻一門心思用在收買人心上了。

二、八王有“歪門邪道”之別有用心,卻無“明堂正道”仰不愧天之心

八王為爭太子位,為穩住百官的心,佟國維的心,假借天意,派個江湖術士出來危言聳聽。

三、四爺無“私營、私利,私慾”以利己之心,卻有“公而忘私”胸懷天下之心

八王鋒芒畢露,四爺善刀而藏

九子奪嫡,皇位爭了四十多年,始終不撒手。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

一、康熙在時,他和太子爭

1,刑部冤獄案,指使肖國興供出太子,有他的身影

2,熱河行宮兵變,偽造太子口喻,有他的身影

3,上書房共議推舉新太子,串通佟國維以及文武百官,有他的身影

4,《百官行述》案,提交太子寫給任伯安的書信逼迫太子造反,有他的身影

二、太子徹底被廢,他和四爺,十四爺爭

1,西北戰事吃緊,徵西大將軍他要爭

2,康熙六十大壽,狸貓換太子換了十四爺的壽禮,搞亂朝局他要爭。

3,康熙病重暢春園,他提前換防豐臺,西山大營,即使康熙臨終口喻傳位四子,他還在爭。

三、雍正即位,他咬咬牙又繼續爭

1,山西追繳國庫案,串通百官力保諾敏,阻撓雍正新政,有他的身影

2,雍正元年科場舞弊案,串通百官力保張廷璐,拖雍正的重臣張廷玉下水,有他的身影

3,弘時,弘曆爭儲位,指使弘時陷害弘曆,最後逼迫雍正痛心賜死弘時,以除後患,有他的身影

4,年羹堯守城門,十四爺守皇陵,指使門人造謠這一切都源於雍正即位不正,有他的身影

5,澹寧居逼宮,串聯關外四大鐵帽子王搞八王議政,有他的身影

直至雍正快要暴斃,從很遠的地方傳來他的聲音說:“四哥,你累了,該歇歇了。”只不過這次他的身影漸行漸遠了......


滿天的星星在閃爍


《雍正王朝》一劇以九王奪嫡為主線,將康熙最有實力奪嫡的幾個阿哥描繪的栩栩如生,堪稱歷史正劇的一面旗幟。而九子奪嫡這場大戰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太子首度被廢之前,第二個階段則是太子被廢到被複立的這段時間,而第三階段則是太子二度被廢之後到雍正登基。

第一個階段時,太子胤礽仍然在位,眾阿哥只是在暗中覬覦儲位,暗暗較勁,陰為絆阻太子。這個時候可以大致的將阿哥們分為太子黨和倒太子黨,太子黨以胤礽為首,胤禛、胤祥為心腹,而胤祥實際為四爺黨,他是跟著胤禛攀附太子。而倒太子黨的阿哥則人數眾多,以大阿哥胤禔、八阿哥胤祀、九阿哥胤塘、十阿哥胤俄、十四阿哥胤褆為主。

在第一個階段,大阿哥胤禔成為倒太子路上的急先鋒,他趁太子失德之際,向康熙進讒言,成功將父子二人離間。而十四阿哥胤褆又煽風點火,假造了一封太子調兵的手諭,構陷太子謀反。值此情形晦暗不明之際,康熙乾坤獨斷,決定廢掉太子。

這個時候的四爺胤禛將自己的登龍志隱藏的很好,既不讓皇帝和太子生疑,又避免了其他阿哥的猜忌。而八阿哥雖然沒有像大阿哥那樣上躥下跳,但他利用刑部案陰謀舉報太子。也幸好有大阿哥在,這樣才不會有人去猜疑那封信是八爺黨的動作。這是二人早期的區別,四爺與八爺對太子位一冷一熱,四爺似是沒有想法卻暗中積蓄力量,而八爺黨早已被太子視為頭號政敵了。

而到了第二個階段之後,太子被廢,儲位空懸,八爺此時早已萌生出太子非我莫屬的大志。康熙又明發上諭,令百官舉薦新太子,這時的八爺想必一定是志得意滿。而反觀此時的胤禛,不僅鮮少有臣子保舉其為太子,而且他自己也陷入了迷茫之中。幸好有鄔先生從中指點迷津,為其剖析康熙的帝王心術,讓其繼續保舉太子。因為這樣,胤禛才不會落一個覬覦儲位的名聲,而又能全他與太子的君臣兄弟之分。

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胤禛雖然沒有去爭奪太子的名分,卻實心用事,在康熙心目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這就叫“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太子再次被廢之後,康熙心目中的繼位人幾乎就已經是胤禛了。

而八爺在這個本不該出頭的時候出頭,雖然萬眾所歸,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卻不能夠揣摩好康熙的聖意。原因就是他只看到康熙說了哪句話,而沒看康熙沒說哪句話。他以為這次百官舉薦新太子,真的會“一惟眾議,絕無偏私”,可是他卻忘了皇帝絕不會使大權旁落,何況是確定太子的大權。他聽到了康熙說江湖術士的話也不能一概視為妖言,卻忘了康熙熟讀經書,不會信這些妖言。

這些都讓胤祀錯誤的判斷了當時的形式,做了出頭鳥,被康熙用一個佟國維的頂戴就輕鬆化解,而胤祀也永失聖心,再無成為太子的可能。

而到了第三個階段,八爺開始扶持十四爺與四爺在康熙那裡奪嫡,並同時保留自己成為皇帝的可能性,妄想最後一搏。而四爺此時的策略變成了以退為進、以守為攻,更加註意國家大事,時時刻刻以國家為念,而不計較朋黨得失,從而成功得到了皇位。

我們看《雍正王朝》,實際上是在看人生的一種智慧;看八爺和四爺的較量,實際上也是兩種路線的較量,兩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槍打出頭鳥”不是沒有道理,所以要謹言慎行,在徹底看懂之前不要全押。作為想成為二把手的人,時時刻刻都壓住一把手的風頭,那麼這個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得到一把手的青睞。反而是那個一心為一把手做事的小子,看起來才可堪重用。

以上。


逆流時代


老爺子康熙臨終前曾評價諸皇子,他對老八胤禩的評價是: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處處學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人,他是以寬仁來收買人心。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將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竊以為這裡最點題的一個詞是:收買人心。

大家可以想一個問題:老四為康熙鞍前馬後地忙活,辦差,得罪人,心甘情願地做孤臣,做冷麵王,他就完全出於公心,沒有一點私心和野心嗎?老八難道就從來不為國家、朝廷和皇阿瑪著想,天天就琢磨著怎麼為他的私人小團體“八爺黨”摟錢抓權行方便?

當然不是。

其實說起來,論起奪嫡時玩陰謀的勁頭,老四絕對不遜於老八,兩個人對皇位的渴望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更高尚一說。同時,二人都是皇子,也自然都希望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能越來越好,沒有說誰就希望大清的統治早點完蛋才好。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但他們的區別在於治國理念的不同。

康熙說老八胤禩處處學他,而且以寬仁來收買人心,這話沒錯,他的治國理念就是傳統穩健型的,即通過維護士紳階層利益,利用他們去更好的統治民眾,以實現國家和政局的穩定。

某種意義上,這種做法沒錯。縱觀中國歷史會發現,任何一個試圖推翻政權的農民起義,都少不了士紳階層的參與和謀劃,所以把士紳階層哄好了,餵飽了,底層再怎麼鬧騰,都掀不起什麼大浪。

而老四他的治國理念就是改革激進型的,即從制度上和政策上來調整,剝奪特權階層的一些利益,一定程度上實現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縮小貧富差距,並擴充國家財政。比如他讓士紳也要當差納糧,推行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都是這樣一種思路。



但還是那句話,無論老八和老四的治國理念有多大區別,他們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就是要鞏固大清王朝的統治,這是毫無疑問的。


達摩說


第173期總268期

題主說的就是康熙皇帝長大的二十四個兒子當中的皇“八阿哥胤禩”與皇“四阿哥胤禛”這二個人的區別嗎?

從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可以看出所謂的“八賢王”的八阿哥胤禩的笑裡藏刀,四阿哥胤禛的“冷酷無情”,實際不是這樣,仔細分析可以看出他們的為人處世不一樣,“格局”更不一樣,所以造就了雍正皇帝。

拋開“九王奪嫡”中的其他五位阿哥不說,單獨就“四阿哥胤禛與八阿哥胤禩”在這場皇位繼承人的爭奪戰中的表現,四阿哥更勝一籌。



【九王奪嫡的四個巨頭】

所謂的格局就是你看到了什麼,你又做了什麼,成功的概率有多少,是否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我們來看看自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廢太子胤礽後直至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駕崩,四阿哥胤禛乾的幾件大事足以說明他與老八胤禩的區別實在無法比擬;

一、第一次廢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做到不落井下石,一如既往支持太子胤礽復位,體現兄弟情誼。

二、主動接下別人不想幹的差事;江南賑災籌款。回來後接差清理戶部虧空,不怕得罪人為父分憂。

三、積極舉薦反對派的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雖然是陰謀)剿滅判匪為朝廷、為父皇康熙分憂,並在康熙病重侍候在側。
【四阿哥胤禛;未來的雍正帝】

看看八阿哥胤禩的做派:

一、第一次廢太子胤礽,支持十四阿哥胤禵製造假調兵符嫁禍太子胤礽。然後在舉薦新太子時候大搞串聯結黨營私以陰謀篡位。

二、分管戶部卻管理混亂,對戶部虧空不聞不問,致使國庫空虛讓康熙皇帝大失所望。

三、用卑劣手法審問刑部肖國興一案嫁禍太子,甘當土豪劣紳用錢買命保護傘,擾亂朝綱。

四、結黨營私,包括給康熙皇帝送死鷹,視為大不孝,遙控指揮大西北的“大將軍王胤禵”懶戰,危害國家利益,舍大家顧小家。
【這就是八阿哥胤禩】

按照康熙皇帝的說法;好一個八賢王!笑裡藏刀,周圍聚集著一幫小人,大多是皇親國戚的貴族,其使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不能以江山社稷為重,只想當了皇帝改變自己的出身,屬於陰謀小人一個。

四阿哥胤禛是放眼全局,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不懼怕權勢,有政治頭腦,有大局觀念,能讓屬下得到榮譽,也能讓他人賣命,賞罰分明,有帝王之氣!缺點就是變臉太快,瞬間可讓你下地獄。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


《雍正王朝》中的八爺沒有那麼壞,四爺也沒有那麼好。他們兩個都是有能力的人物,無論誰做皇帝,都是能夠做好的。至於說他們兩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一個是走儒家路線,一個走法家的路線。

如果把大清朝比作一個班級,康熙就相當於這個班主任,太子相當於班長。這個班長雖然乾的時間長,但是成績不好,而且完全管不住同學,自己也不太守紀律,總有同學向康熙這個班主任打報告。康熙對這個班長非常不滿,所以很多同學看到這種情況,都想取而代之。

四爺和八爺都是這個班裡成績最好的兩個同學。八爺不僅成績好,而且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同學之中人氣很高,身邊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四爺這個同學有點死讀書,天天坐在教室裡面寫作業,鑽研那些奧數競賽題。他為人也比較孤僻,只有老十三同學這一個死黨。平時的時候,四爺常常為了在老師面前展示會做一些難度大的題目,常常得罪同學。但是,四爺有個優點,那就是他非常聽康熙這個班主任的話。至於說他們兩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一個是更像儒家,另一個更像法家。

儒家通常走的是主流路線,一個人重視道德禮儀,好好讀書,博取功名,和周邊的人搞好關係,一步步走上去。八爺便是這樣,他有能力,有才華,更是樂善好施,贏得了八賢王的美名。他能夠贏得文武百官的認可,絕非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法家的韓非子本是大儒荀子的學生,但是韓非子並不推崇儒家,他們更推薦道家。道家不止是修仙問道,歸隱山林,更有爭是不爭、無為而治的權術。換句話來說道家要求人心冷靜下來,看透人世間的關係,做事情能夠突破世俗。法家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改革者的形象出現的。雍正做事情就有點像法家,不顧世俗的眼光,能夠勇往直前的改革。後面做了皇帝,更是能夠極力推行新法。不過法家多是悲劇的,這一點,雍正亦是如此。

很多人說八爺自私,只顧自己,四爺無私,裝著天下,這是不對的。無論他們是誰,他們都希望這個天下能夠平平安安,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無論誰做了皇帝,都會盡力去幹好。十三爺說過一句話很對,那就是最是無情帝王家。皇位的爭奪本身就殘酷的,人採取一些非常手段本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想法設法的把對方拉下來是正常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劇中,康熙曾經說出不立八爺的理由:他是以寬仁治國,八爺是以“寬仁”收買人心,將“寬仁”作為武器……


康熙口中自己的寬仁與八爺的“寬仁”是不一樣的。康熙的寬仁是一種為君的氣度,是一種品德。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寬仁,給國家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使得清朝吏治過於寬鬆,給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機。因此,他更看好雍正,因為“冷麵王”的他有魄力,也更有決心糾正自己的過失。


而八爺則不同,他看似樣樣都學康熙,處處展現一副“寬仁”的形象,將自己塑造成“八賢王”的高大形象。其實,不過是以此為武器,拉攏人心,積蓄力量罷了。表面上的偽善卻藏不住背地裡的陰險和毒辣。這一點,身為父親的康熙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而他自己的晚年,給國家留下許多問題,八爺不是問題的糾正者,反而是問題的深化者。只有雍正,他才是敢於糾正問題,敢為國辦實事的君王。

正是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康熙才選擇了雍正,而不是偽善的八爺!


這些歷史要讀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八與老四是九子奪嫡時的兩大強勢人物,前者是當時名滿天下的賢王,即使奪嫡失敗,也不服輸的在雍正年間發動了八王議政,差點推翻雍正。後者在康熙駕崩之際爆了最大的冷門,成為新的皇帝,是為雍正帝。

要說這兩個九子奪嫡時期的強勢人物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呢,自然是對於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的理解,老八理解著就成為了得官心者得天下了,老四理解著就成為真正的理解了,所以繼位後推行新政,實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同樣是康熙帝的兒子,為何會這樣呢。

下面宋安之來給大家一一道來。

康熙臨終之前對於諸位皇子做了一個毒辣的點評,可以說是句句經典。

康熙對於老八的點評是這樣的: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得不像。朕是寬仁治仁,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

康熙的的帝王心術是什麼呢,就是得官心者得天下。老八也是如此,只不過康熙拿捏的好,知道輕重,知道底線,而老八十卻不知道。

ps:關於為什麼說康熙走的是得官心者得天下的路線呢,上一期關於為何追繳國庫欠款時,康熙還要給一些老臣銀子讓他們還錢的具體分析,大家可以看看,一看便知。

可以說康熙身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人格魅力無疑是獨特的容易影響人的,他的諸多兒子也不例外。

在康熙的兒子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出他的影子的,比如說老三借修書之名拉攏天下讀書人。不過大多是學的四不像的,所以是不倫不類的。也就老八學的還不錯,不過卻丟失了其中最精華的治國之道,所以康熙說老八學不像他。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康熙雖然會拉攏官員,但還知道治國的基本在於百姓,所以在拉攏官心支持的另一邊,也是儘量使百姓安居樂業,有著自己的一個底線所在。


而老八幾乎毫無底線可言,他擔任戶部時,負責著國庫借款事宜,就藉此大肆拉攏人心,最後搞的是國庫存銀不足五十萬兩。

江南賑災時,他的鐵桿支持者老九光是江南一地,每年任伯安就進貢一百萬兩銀子,老八為了私心和打擊老四,默許老九示意任伯安為難負責賑災的老四。

所以說老八是一個把得官心者得天下詮釋很透的皇子,當然治國之道卻沒有學得來康熙。

老四就不一樣了,老四可以說是康熙眾多兒子中,唯一一個擺脫極具人格魅力的康熙影響的。

如果說康熙是走著得官心者得天下的路線,甚至有時候也是走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路線,可以說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

那麼老八是純粹的走著得官心者得天下路線。

老四則是純粹的走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路線。

而且正是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前提之下,老四才一心一意的做著孤臣辦實事,因為是孤臣既被康熙猜忌又為康熙所欣賞,最後才成功奪取嫡位,成為九子奪嫡中的勝出者。

老四為什麼會走這條路呢,除去性格不說,可能與老四在九子奪嫡時期下江南賑災的經歷有關,當時他目睹災民流離失所,人命如草芥。(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還有江夏鎮的士紳劉八女的胡作非為肆意妄為,肯定是對於大清的狀況是有著直接的瞭解的。

所以老四繼位以後,為了拯救大清,堅決走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路線,推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新政,不惜與百官翻臉。

這就是老四與老八的最大區別,一個走著民心路線,一個走著官心路線。

同時還有一個區別就是老八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而老四是厚黑學,講究一擊致命。

比如二廢太子時,老四知道府裡高福被老八收買了,故意讓鄔先生處理,急著讓老四奪嫡的鄔先生自然讓高福把太子的把柄給了老八,結果高福把太子把柄給了老八以後被殺人滅口。而老八還洋洋得意,殊不知是被老四當槍使了,最後老八這邊的老十四出面把太子的把柄給了康熙,使太子二次被廢,而隱藏幕後的老四是漁翁得利。

老八自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比起一直厚黑,喜歡隱藏幕後扮豬吃老虎的老四來說,老八這點聰明只能稱之為小聰明。

第120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如果有想要分析自己不解的劇情,可以關注私信或者評論本文。

謝謝觀看,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這裡的“雍正王朝"應該是指電視劇吧?如果是指電視劇,八爺和四爺最大的區別當然是所扮演的人不同了,其次就是扮演者的演技各有千秋了。



如果是指真實的人,也就是指歷史上的八爺和四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可說的就太多,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是完全的對立面,是兩個觀點、態度、追求、信仰完全對立的朝堂上的兩個政黨的領袖人物。

八爺,名愛新覺羅·胤禩,康熙皇帝第八子,生母是辛者庫賤奴,因身份低下,幼年由康熙皇帝長子胤禔生母惠妃撫養。在康熙皇帝活下來的二十幾個皇子中,康熙帝最初還是挺喜歡胤禩的。胤禩溫文儒雅,博學多才,圓滑世故,十七歲就被封為貝勒,是康熙所有封位的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其為人親切隨和,待人處事細緻體貼,廣結善緣,深得朝臣愛戴,稱之為“八賢王"。



四爺,名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皇帝第四子,生母是康熙四妃之一的德妃烏雅世,胤禛幼年被康熙皇帝指給另一個妃子佟佳氏撫養,因此胤禛和生母烏雅氏的母子感情很淡。胤禛六歲就跟著張英(張廷玉之父)學習四書五經,後又跟著顧八代學習書法詩詞等。胤禛很懂得韜光養晦,他尊佛信道,在康熙帝面前和堵兄弟相處和氣,對康熙孝順恭敬。在朝政上很有才幹,處事務實。而且胤禛剛直要強,為人處事嚴謹刻板,素有“冷麵王"之稱。



八爺胤禩和四爺胤禛最大的區別在於:對待朝政胤禩以仁義為方針,但他的仁義只對有權有錢的統治階段,對老百姓對被統治階段是不會有絲毫考慮的。胤禛對待朝政是整頓陋習的振作有為的方針,他顧及百姓的利益,制約官紳的權利,和胤禩的方針是完全相對立的。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清史稿沒看過,所以只能從二月河的三部曲中找素材……

老四跟老八最大的區別,個人覺得,就在於個人的出發點截然不同,老四心裡畢竟還是裝著天下、百姓、康熙和太子的,所以老四能得天下是“不爭之爭”;而老八的出發點,毫無疑問那就是“個人得天下”,私慾壓過了公心,最終也只能落得個“爭而不爭”……

正因為兩人一個是公心,一個是私心,所以在為人處世上的做法區別也很大:老四為人嚴謹、刻薄寡恩,但卻並沒有失卻官心、民心,包括老十三、鄔思道、年羹堯……雖然不能說沒有利益之圖,但大部分還是道義之交;而老十三則是四處收買人心、結交眾臣,甚至還搞出了聲勢浩大的“八爺黨”,但從老九老十到老十四,有哪個不是各自揣著各自的小九九……

不能低估了康熙的政治智慧,雖然這傢伙老了之後瞎逼亂造,搞得國庫空虛,但他畢竟不是昏聵之君,這幫兒子中到底誰是可造之材、誰就不能擔當大任,他可是明鏡似的……


搬不動的小強


如果說康熙是BOSS,那麼能夠理解BOSS真正意圖的人,劇中一明一暗,佟國維和鄔先生。如果鄔算是1,那麼佟是兩邊押寶算是0.5!也就是說四爺有1.5個智囊看好他!老八隻有0點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