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反艦導彈是指從艦艇、岸上或飛機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常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採用自主式制導、自控飛行,當導彈進入目標區,導引頭自動搜索、捕捉和攻擊目標。反艦導彈多次用於現代戰爭,在現代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反艦導彈發展到近代,已經可以從多種型態的載具上使用,包括從各類飛行器上發射的空射型,由地面發射的陸射型,由水面艦艇使用的艦射型以及自潛艇發射的潛射型。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國以引進前蘇聯544型反艦導彈(即"冥河"式反艦導彈)為基礎,結合自主技術創新,共發展了"上游","海鷹"以及"鷹擊"三個系列數十種各式反艦導彈,按照最初的編號規則,這三個名稱分別用來稱呼艦載反艦導彈,岸基反艦導彈和空射反艦導彈三個類別,但隨著反艦導彈的一彈多型化,上述規則逐漸變得混亂,比如本來作為岸艦型發展的海鷹系列反艦導彈,最終取代上游系列而成為一個時期內我國反艦導彈的主力型號,而出現更晚的鷹擊系列,則因為其採用技術更新,通用化更強,最終取代了上游和海鷹兩個系列的反艦導彈,使得後期我國反艦導彈序列中"鷹擊"系列一枝獨秀,最終幾乎成為中國反艦導彈的"名片"。

總體來講,中國的反艦導彈的發展可分為四代,第一代為"上游"系列反艦導彈和鷹擊-6反艦導彈,第二代是鷹擊-81和鷹擊-82系列反艦導彈,第三代是鷹擊-62、鷹擊-83、鷹擊-91和鷹擊-9系列反艦導彈,第四代是鷹擊-12和鷹擊-18反艦導彈。目前解放軍現役的反艦導彈主要集中在第三代和第四代。

一、第一代:鷹擊-6空艦導彈

鷹擊-6(C-601)空艦導彈是由海鷹-2派生而來的。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海、空軍先後提出為轟-5、轟-6轟炸機裝備導彈武器以增強突防能力的設想。但隨後幾年由於政治動盪,研製工作被迫停滯。直到1977年4月,三機部、四機部、五機部、八機總局和海軍聯合審定了空艦導彈系統方案,確定將轟-6甲改為空艦導彈載機,將導彈正式命名為鷹擊6號艦空導彈,同時在轟-6甲型基礎上改裝轟-6丁載機,方案是在轟-6機翼下掛載兩枚鷹擊-6導彈。1982年6月19日,鷹擊-6號試射成功,隨即宣告正式服役,並迅速批量裝備部隊。1983年7月,方案進行了改動,為鷹擊-6加裝了慣導裝置,進一步提高了火控系統的精度和可靠性。

鷹擊-6號上技術進步最大的當屬其導航/末制導系統,其末制導雷達採用了新型的單脈衝體制末制導雷達,而不是上游1號和海鷹導彈初期的圓錐掃描雷達。鷹擊-6號的成功研製,使得我軍的打擊半徑向外延伸了百餘公里,而更重要的是,由於鷹擊-6的長射程,我國空軍的轟-6丁型轟炸機可以在敵方水面艦艇防空圈以外投射鷹擊-6型導彈,從而保證了載機的基本安全,由此可見,這一系統的服役,使得我國空軍從此具備了行之有效的對海打擊能力。

二、第二代:鷹擊-81和鷹擊-82系列反艦導彈

鷹擊-8系列導彈是中國第一種擺脫前蘇聯"冥河"導彈設計思路,獨立設計的亞音速反艦導彈。1977年9月,正式批准了新型小型反艦導彈的研製方案,命名為"鷹擊-8號",寓意趕上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1978年,首枚鷹擊-8試製成功,次年首發飛行試驗成功。

1984年國慶閱兵式上,鷹擊-8基本型橫空出世,對中國反艦導彈的認識還侷限於"上游""海鷹"的外國武官看到鷹擊-8之後不禁驚呼為"中國飛魚"。此時鷹擊-8的研製工作還在進行,1985年9月,改裝後的24型導彈艇發射6枚鷹擊-8,全部命中,標誌著鷹擊-8號研製成功,可以裝備部隊。鷹擊-8基本型的射程為40km,和"飛魚"基本型MM38接近,彈翼同樣是不可摺疊的,僅裝備在033G導彈試驗潛艇和053H2型導彈護衛艦上。後續隨著應用領域的不同,又先後改進研製出鷹擊-81、鷹擊-82等一導彈,其外貿型號均為C801,該系列主要型號及其特點如下:

1、鷹擊-8(艦對艦型)

鷹擊-8是我國研製的一種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多用途反艦導彈,於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79年,該導彈首發飛行試驗成功。它可以多聯裝載在各種類型的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快艇上,也能裝在轟炸機、強擊機上從空中發射。主要用於攻擊護衛艦、驅逐艦等中型以上水面艦艇,一枚命中即可重創或摧毀目標,也能打擊快艇一類的小型水面艦艇。

2、鷹擊-81(空艦型)

鷹擊-81與殲轟-7戰鬥轟炸機配套,由彈體、固體火箭主發動機、末制導雷達、戰鬥部等組成。戰鬥部重165公斤,平飛高度20-30米,平飛速度0.9馬赫。與鷹擊-8相比,去掉了助推器,採用正常式氣動外形佈局,4片前緣後掠的切梢三角形大彈翼位於彈體中部,4片前緣後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於彈體尾部,彈翼和舵面呈X形配置,位於同一平面,彈體下部裝有流線型腹鰭。導彈不帶助推器,導彈發射後,主發動機點火工作,導彈迅速降低高度後轉入掠海平飛,直至攻擊目標。

圖表 1 鷹擊-81(空艦型)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3、鷹擊-82(潛艦型)

該型與039型常規柴電潛艇配套,同採用正常式氣動外形佈局,整體構造與鷹擊-81類似。飛行速度0.9馬赫。與基本型鷹擊-8相比,增加了潛航運載器,並採用了與UGM-84相同的乾式出水發射技術。

圖表2 鷹擊-82(潛艇型)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4、鷹擊-8A(增強型)

鷹擊-8A是鷹擊-8的增強型,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彈翼可摺疊,助推器尾翼可摺疊,在體積重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射程增加至70公里,是鷹擊-8系列中第一種大量裝備的艦對艦型號,與鷹擊-8相比鷹擊-8A的導彈發射箱也明顯發生了變化,去掉了加強筋,外形看較老式發射箱簡潔。鷹擊-8A裝備了大量中國水面艦艇,包括旅滬級驅逐艦(052型);旅大級改進型驅逐艦(051G型);江衛I級護衛艦(053H2G型);江湖III級護衛艦(053H2型)的536、537艦;紅箭級導彈艇(037II型);紅星級護衛艇(037IG型)等等。

三、第三代:鷹擊-62、鷹擊-83、鷹擊-91和鷹擊-9系列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導彈射程不斷增長的需求,近年來我國又陸續研製出了鷹擊-62、鷹擊-83、鷹擊-91和鷹擊-9等更先進的反艦導彈。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裝備的鷹擊-83導彈射程達到200千米左右,鷹擊-62導彈射程達到450至550千米,其改進型射程達到空前的600至650千米。

1、鷹擊-62

九十年代末,我軍開始了由本土防禦型軍隊向攻防兼備型軍隊的全面轉型,新的戰術思想急切呼喚著一款300-400公里以上射程的遠程反艦導彈的到來。鷹擊-62在設計中引入新型遠程巡航導彈的相關技術和設計思想,最終使得新型通用反艦導彈的基本結構產生了相當的改變,因此鷹擊-62雖然同屬鷹擊-6系列大的範疇,但技術檔次遠遠超越原有裝備,開創了我國中遠程反艦導彈的新紀元。鷹擊62反艦導彈屬於高亞音速範疇,其飛行速度約為0.6-0.8馬赫,最小射程達到40-60公里。鷹擊-62採用了慣性導航系統,並通過GPS系統進行修正,在飛行末段,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正常巡航高度為30米,末段巡航高度降低到7-10米。由於它採用了渦噴發動機,最大射程可達到280千米,戰鬥部重量為300千克。鷹擊62獨特的氣動佈局使得其可以在3-5米的浪尖高度維持數百公里的長距離穩定飛行,改進的數字化彈載飛控系統使得其可以在整個攻擊彈道中進行多次機動飛行,進而極大的增加了突防成功的概率。

2004年鷹擊-62於蘭州級驅逐艦上裝備,2006年珠海航展正式公開展示,現外銷巴基斯坦和緬甸,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強、毀傷威力大、使用靈活、生存能力強等特點。可裝載於機動車輛或水面艦船,具有初段越障和航路規劃功能,用於打擊敵大、中型水面艦艇及編隊。C-602是其出口型號。

圖表3 鷹擊-62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2、鷹擊-83

鷹擊83型(西方國家稱為C-803型)反艦巡航導彈,是一種低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被稱為"海上屠夫"。上世紀九十年代,海峽對岸採用美國技術研製了"雄風"2與"雄風"3反艦導彈,前者採用耗油量低的微型蝸輪噴氣式彈用發動機和雷達/紅外雙模製導技術,完全壓倒了鷹擊8系列;後者則直接"拷貝"了美沃特.宇航公司(LTV)早年的小體積衝壓實驗彈(ALVRJ)相關技術,仿製出所謂"擎天"綜合火箭/衝壓發動機,號稱該彈射速M2、射程160公里。於是在上世紀的九二年,坊間所謂的"爭氣彈"的鷹擊-83被火速納入正式研製計劃中。1998年10月,鷹擊83首次實現反艦導彈系統指示目標,取得大射程導彈直接命中靶船的戰果,在研定結合的過程中取得了6發5中的輝煌,並且還在1999年參加了國慶50週年盛大閱兵式。

鷹擊-83導彈具有很強的實戰威力,艦載型最大射程為150公里,機載型的射程達到250公里。導彈採用了高亞音速巡航、超音速末段俯衝攻擊的作戰模式,助推器先將導彈加速到高亞音速後由渦噴發動機點火推進,此時助推器脫離彈體。當末段攻擊程序啟動後,二級火箭發動機點火,渦噴發動機脫離,導彈進入俯衝飛行狀態,此時的導彈將在離目標20-30公里處達到1.3-1.5馬赫的低超音速。

作為引進俄製"紅寶石"和鷹擊-12A服役前的過渡品種,鷹擊83的意義在於短期內可有效提升海軍反艦導彈的突防能力。尤其是其潛射型將對在臺灣海峽遊蕩的美航母艦隊構成相當的威脅。殲轟-7和轟-6可在翼下攜帶4枚鷹擊-83,另在驅逐艦上051B、052、052B、051C和護衛艦上054、054A、部分053H3導彈護衛艦及導彈艇022都可以發射鷹擊-83。

圖表4 鷹擊-83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3、鷹擊-91

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從俄羅斯手中購買了數量不詳的KH-31P反輻射導彈,該型導彈是蘇聯研製的第四代反輻射導彈(國際上應為第三代),也是蘇聯防空壓制理論的"最後傑作"。2007年,我國結合自身在微電子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改進KH-31P導彈,研製成功鷹擊91反輻射導彈,同時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反艦型鷹擊91。

鷹擊-91被外界稱為專為宙斯盾系統"量身定製"的剋星,其分為反輻射和反艦兩個型號,頭部結構隨導彈型號不同而異。反輻射型頭部裝有被動雷達導引頭和殺傷爆破戰鬥部,反艦型頭部裝有主動雷達導引頭和半穿甲戰鬥部。綜合各方信息推測,鷹擊-91長4.7米,彈徑360毫米,彈重0.6噸,戰鬥部重90公斤,最大射程50公里,最小射程5公里。鷹擊-91反輻射導彈在飛行速度和殺傷力方面優於美國現役的百舌鳥、哈姆等高速反輻射導彈,能有效地攻擊諸如美國提康德羅加級、伯克級大型水面艦艇使用的AN/SPY-1宙斯盾相控陣制導雷達。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鷹擊91導彈模型作為殲10機載武器與殲10一同亮相,成為航展上的一大亮點。從展出的鷹擊91導彈模型來看,該導彈延續了KH-31P的氣動佈局,導彈尺寸也與KH-31P基本相同,長在4.7-5.2米之間,彈徑約為360毫米,彈重600千克,最大射程超過110千米。

2012年8月,"遼寧"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出現了鷹擊91和鷹擊83K反艦導彈的模型,導彈模型的出現意味著殲15可以使用上述兩種導彈攻擊敵水面艦艇,若同時使用鷹擊91和鷹擊83K反艦導彈,兩種導彈亞超結合、主動/被動結合,提高打擊水面艦艇的效果,即使裝備"宙斯盾"防空系統的戰艦也將面臨嚴峻考驗。

圖表5 鷹擊-91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4、鷹擊-9

鷹擊-9型為輕型反艦導彈,與C-701/天龍10等出口型號類似,是一種輕型的直升機發射的空艦導彈。鷹擊-9是解放軍的自用型號,類似於俄羅斯的KH-25,美國空軍的AGM-65小牛和美軍海軍的AGM-119企鵝空艦導彈,主要用於艦載直升機掛載,執行近距離反艦任務,打擊導彈快艇等小型水面目標。

鷹擊-9導彈的載機為國產直-9D反艦型直升機,在機身兩側的掛架下面可掛載2-4枚。目前中國已將鷹擊-9導彈系統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國。導彈使用雷達自控及電視捕控指令制導方式,彈長2.5米,翼展0.58米,彈重100千克,射程30公里,是打擊海上小目標的利器。

圖表6 鷹擊-9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四、第四代:鷹擊-12與鷹擊-18

第四代反艦導彈中,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具備高速度、高機動能力和大射程特點,將作為我國空基反艦導彈的核心力量,搭配某型遠程空射反艦巡航導彈,成為新一代中國反艦先鋒。鷹擊-18主要代替鷹擊-83系列,採用"亞超結合"方式,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和射程優勢,將成為我國海基反艦導彈和岸基反艦導彈的核心力量。

1、鷹擊-12

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是中國發展的第四代反艦導彈,其研製參照俄羅斯的3M80E(北約代號SS-N-22"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反艦導彈採用了中國最先進的四進氣口一體式衝壓噴氣,分別均勻對稱佈置在彈體周邊;彈翼採用可摺疊式X佈局,彈頭採用略尖的拋物線氣動外形。

鷹擊-12採用GPS+"北斗"聯合衛星制導+末端寬頻主動雷達系統,具有極高的命中精度。這種導彈發射後先爬升到一定高度的高空,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己方預警雷達的第一次目標參數確認,制導系統將參數發送給飛行控制系統後,導彈開始下降飛行高度進入低空巡航狀態靜默飛行,速度為1.5馬赫,高度12-15米。鷹擊-12反艦導彈重量在2-2.5噸之間,末端突防速度可達4.0馬赫,射程大約在150-250公里。鷹擊-12如果集中進行"飽和攻擊",破壞力將更加驚人。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研製出鷹擊-12,並將一小批投入軍隊服役,此後再無消息。對於鷹擊-12載機的選擇,鷹擊-12可用於海軍陸基飛豹JH-7轟炸機,也可裝備在艦艇上或地面移動發射器上。最早亮相的是"飛豹"殲擊轟炸機。"飛豹"載彈能力強、航程遠、其充足的機體空間和較大的外掛能力非常適合改裝為重型導彈載機。海空軍已經大量裝備的蘇-30MKK、殲-16、轟-6G/K等機型,也是鷹擊-12的理想載機;在作戰半徑上,這三者要比"飛豹"更大一些,能在更大的範圍內遂行反航母和反艦作戰任務。

圖表7 鷹擊-12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2、鷹擊-18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考慮發展亞、超音速結合的反艦導彈,並且對它的總體設計、控制系統、制導系統進行了先期的探索和研究。進入新世紀,隨著636-M型潛艇的引進,我國獲得的3M-54E亞、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8便是以此為原型研製的"亞超結合"反艦導彈。

鷹擊18導彈的彈長超過8米,彈重超過2噸,是不折不扣的重型反艦導彈,其殺傷力巨大,儘管戰鬥部重量只有160公斤,但因為其3倍音速的動能,一枚導彈就可重創排水量5000噸以上的驅逐艦。鷹擊-18採用亞音速-超音速結合的彈道,巡航段使用渦噴發動機,飛行速度為0.8馬赫。在距離目標40公里時,拋掉巡航段的彈體,啟動固體火箭發動機,以3馬赫的超音速進行末端突防。具有很高突防概率和命中率。

美軍發佈的中國軍力白皮書描述鷹擊-18導彈最大射程為290海里(約530多公里)。據航天科工三院透露,鷹擊-18彈道飛行至水天線附近時,子母導彈分離,兩者的速度和雷達反射面積截然不同,這樣會給對防禦方雷達的截獲、跟蹤、鎖定和火控系統解算帶來一定的困難,也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鷹擊-18還能夠通過實施重力加速度為10G的蛇形轉彎和垂直機動,進行大空域複雜彈道突防。

鷹擊18採用了更加先進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飛行控制和引導技術。該彈是我軍新一代通用反艦導彈,導彈為一彈多型,有艦射、潛射和岸基三種型號,同時還發展了潛射和艦射的遠程對陸巡航導彈型號。系列化發展的鷹擊-18導彈,有助於我國海軍統一反艦武器型號,簡化後勤標準。目前已裝備052D型驅逐艦、09Ⅲ(A/B)攻擊核潛艇和055型大型導彈驅逐艦。

圖表8 鷹擊-18

中國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