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再呈陽性,對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戰。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報告累計確診病例80409例,其中,出院後“復陽”病例約為0.1%。
3月5日,知道君採訪多位權威專家獲悉,“復陽”除了試劑盒、採樣方法等客觀因素影響即“假陰性”外,患者體內仍有病毒殘留或是主因,患者可能存在間歇性排毒現象。
國家衛健委監測發現,“復陽”患者沒有再發生傳染別人的現象。不過,針對新冠肺炎病毒這個新病毒,它的致病機理、疾病全貌和病程特點還需進一步研究和認識。
在探清“復陽”疑雲之前,防控正在加嚴。3月5日,武漢有方艙醫院接來自武漢指揮部信息稱,武漢全部方艙醫院暫停辦理患者出院。部分方艙醫院對患者抽血加做病毒抗體檢查。
3月4日,國家衛健委最新版診療方案新增出院後“應繼續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要求,各地也在國家版要求上提高出院標準。
專家建議,如何妥善檢測、有效管理,需謹慎判斷,尋求各方平衡點。
1
目前各地出現“復陽”案例多嗎?
“復陽”病例佔全部病例約0.1%
近日,廣東、四川、湖北、湖南、天津、江蘇等地均出現了出院病例複檢核酸陽性的情況,即出院後“復陽”。
3月2日,天津衛建委通報,天津市第20例、121例確診病例,出院後對其繼續集中隔離觀察期間核酸複檢為陽性,已轉入市海河醫院觀察。2月29日其通報,天津市第29例、43例確診病例,出院後對其繼續集中隔離觀察期間核酸複檢為陽性,已轉入市海河醫院觀察治療。
新京報此前報道,2月29日,天津一名6歲男童在新冠肺炎治癒出院10天后,被查出腸道存在新冠病毒,即肛拭子檢測轉陽,又被收治入院。
3月1日,海南首例“復陽”患者順利出院。患者易某某2月19日出院後,在昌江定點醫院觀察14天期間內,因咽拭子檢測陽性再次入院。經過海南省人民醫院治療,患者體溫恢復正常5天,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複查肺部CT提示急性滲出病灶明顯吸收。咽拭子、糞便核酸連續2次(間隔超24小時)檢測均陰性。
2月24日上午,江蘇徐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王先生和家人終於回家了。之前,他接受了15天的醫學治療康復,又進行了14天的定點隔離。
王先生回家時,社區為其舉辦了歡迎儀式。隨後出院半個月的王先生複檢核酸再呈陽性,重新住院接受治療,密接者被隔離,其一家居住的單元樓再度封樓半個月。
2月2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II科張旃在該科室微信公眾號上發表《關於“解除隔離與出院標準”的諫言》提出,醫院將符合國家指南出院標準的患者共18人延遲出院,繼續複查咽拭子核酸共至5次,發現13名患者第三次出現陽性結果。
2月25日下午,廣東省疫情防控發佈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介紹,當天廣州市一共發佈了13個“復陽”的情況,104個密切接觸者沒有出現任何感染。廣東全省初步數據顯示,出院的病人裡面有14%的人也有“復陽”的現象。
3月4日晚,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呼吸危重症專家童朝暉在央視表示,全國現在總共大概有8萬多病例。實際上,這些出院後再陽性病例的比例大概為0.1%,不管怎麼樣按照平均數和標準物、標準差來算,都在一個可控的範圍。
2
為什麼會出現“復陽”?
或因患者體內仍有病毒殘留
北京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醫師張黎明說,在一線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對一些患者進行多次核酸檢測,有的反覆出現陰性、陽性效果。因此出院後出現“復陽”,並不奇怪。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認為,出現“復陽”最大的可能性並不是患者在痊癒後再次感染,而是體內一直有病毒殘留。
他表示,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標準一直在摸索之中。目前,出院患者需要滿足體溫、呼吸道症狀、核酸檢測、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情況四類標準。但就目前來看,由於多種原因,符合出院標準並不代表完全康復。
一方面,患者出院前必須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但咽拭子採樣的過程中,採樣部位、採樣手法、試劑本身的敏感性,都可能影響陽性率。
另一方面,病毒性肺炎炎症吸收的時間,原本就比細菌性肺炎更長,患者肺部的真實情況也較難掌握。進入後期的恢復期,從CT中不太好判斷到底是炎性滲出吸收、還是肺部纖維化。
童朝暉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介紹,出院患者“復陽”,這不是再感染,而是又出現陽性。客觀因素上看,試劑盒檢測核酸還是不太穩定,同時也有檢測採樣的問題。
新京報曾採訪多位專家,探究“假陰性”疑雲。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冠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也指出,陰性結果也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產生假陰性的因素,包括:樣本質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樣本;樣本收集的過早或過晚;沒有正確的保存、運輸和處理樣本;技術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變異、PCR抑制等。
除了試劑盒和採樣方法等客觀因素導致的“假陰性”,童朝暉此前還介紹,可能有一些用激素時間較長、量比較大的患者,他的病毒從人體清除會延遲,即當時測是“真陰性”,再測的時候還會陽性。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介紹,患者可能存在間歇性排毒的現象。簡言之,“真陰性”並不能代表患者體內病毒被完全清除。
2月27日,廣州市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出院病人核酸檢測“復陽”有多種原因,可能是試劑本身問題,同時檢測方法、採樣方法也會影響陽性率,“復陽”的病人有可能以前就不一定是陰性。據悉,針對“復陽”情況,目前廣東正在與鍾南山團隊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3
“復陽”患者是否會傳染別人?
取決於病毒量等多種因素,仍需進一步研究
蔣榮猛介紹,理論上來講,如果能在患者體內分離到活病毒,就意味著存在傳染性。但對出院者的核酸檢測陽性,未必是活病毒,也存在病毒已被破壞、排出的是基因片段的可能性。
此外,傳染性的大小取決於多種因素。一般來說,患者症狀越重,體內病毒量越大,排毒量也會越大,當症狀減弱,病毒量減少,傳染力也相應下降。如果加上隔離、口罩等防護措施,理論上傳染風險很低。不過,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鍾南山認為,出院病人核酸檢測“復陽”有多種原因,一般產生抗體的治癒病人不會再感染,但值得注意觀察其是否會傳染別人。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通過監測發現,“復陽”患者沒有再發生傳染別人的現象,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再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時又轉為陰性。正組織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也加強對這部分病例的連續監測。
不過她還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新病毒,它的致病機理、疾病全貌和病程特點還需進一步加深認識。所以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對出院患者的管理,現在要求在實施14天醫學觀察中加強跟蹤隨訪、健康監測和健康指導。同時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研究,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的全程進一步加深認識。
4
如何應對“復陽”?
專家建議謹慎判斷是否提高出院標準
針對“復陽”,有聲音認為,應該增加對出院患者的核酸檢測次數,或增加其他檢測手段,抬高出院門檻。
張旃在上述微信公號文章中建議,連續3次的陰性結果出院更為可靠,建議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將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第4條修改為連續3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
鍾南山此前建議,出院在家裡隔離時查到陽性,可以隔24小時之後再查一次,如果轉為陰性,可能是技術上有問題。如果還是陽性,要回到醫院做密切觀察。
蔣榮猛今日向知道君介紹,增加核酸檢測次數或其他檢測手段,這牽扯到整個防控策略的調整,比較複雜,應該謹慎判斷。新冠肺炎對人們生活、工作包括整個社會的勞動力,都帶來很大影響。如果時間再延長,影響會更大。
他表示,如果提高出院門檻,後續也將面臨如何處理的選擇。新冠肺炎患者,絕大多數都是輕症,後期,一部分人可能並不需要治療,如果僅僅為了隔離,將所有人留在醫院,醫療資源將面臨考驗,佔用的資源可能影響需要正常就醫的非感染患者。
“我們需要權衡後果,需要政府部門和專家一起認真討論,從整體上考慮這件事。如何妥善檢測、有效管理。必須考慮疫情帶來的次生影響,尋求各方平衡點。”蔣榮猛稱。
鍾南山此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提出,針對一些咽拭子檢測呈陰性,但糞便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建議分級管理,密切觀察。他認為,如果將目前的檢測標準進行調整,要求患者的肛拭子檢測結果也完全呈陰性,容易造成病人的積壓,影響後續診療。
5
出院標準究竟如何制定?
多地在國標上新增肛拭子和抗體檢測
截至目前,國家衛健委一共制定了七版診療方案。診療方案中,關於解除隔離和出院的標準多次變化。前五版未明確要求患者出院後開展監測和觀察。第六版要求患者出院後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第七版專門針對“復陽”情況新增“14天的隔離管理”。
1月23日發佈的第三版診療方案中,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有4個要求,包括:體溫恢復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 1 天)。滿足這四項要求,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第四版診療方案,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減少了一項,不再需要滿足“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這項。
2月5日,第五版診療方案發布,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中,在“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以及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基礎上,再次增加“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
2月19日,第六版診療方案的解除隔離和出院要求中增加“出院後注意事項”,其中要求,患者出院後,因恢復期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它病原體風險,建議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同時,建議在出院後第2周、第4周到醫院隨訪、複診。
3月4日,第七版診療方案將“解除隔離標準”改為“出院標準”,出院標準仍為4條,前3條沒變。第4條增加“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連續兩次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改為“至少間隔24小時”。這意味著,達到出院標準並不能解除隔離觀察。
針對“復陽”情況,最新版方案還提出,鑑於有少數出院患者出現核酸檢測複檢陽性的問題,為加強對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隔離,將“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改為“應繼續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同時要求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
即在第六版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基礎上,新增“14天的隔離管理”,要求進一步加嚴。
目前,有部分省份在國際版出院和解除隔離基礎上,提高了出院以及解除隔離標準。
據報道,湖北要求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完成醫院治療後,應到指定場所統一實施為期14天免費的康復隔離和醫學觀察。至3月5日,武漢多家方艙醫院暫停辦理病人出院。3月4日晚,武漢市江岸方艙醫院發佈了一份《緊急通知》:根據市防疫指揮部最新通報,近期出院患者中復發者較多,導致患者重新入院治療。為了確保大家徹底治癒,達到“零回頭”目標,經醫院研究決定,即日對所有在艙擬出院病友抽血加做病毒抗體Ig-M與Ig-G的檢查,確保病友完全康復出院,上述檢查從3月5日開始。
到目前為止,上海的新冠肺炎康復病人沒有一例出現“復陽”。上海新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後,會對病人進行肛拭子檢測,以確保康復後不會重新呈陽性。
廣東要求在國家診療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廣東本地專家共識準確掌握出院標準的相關要求。對出院病例出院後在當地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至少14天,期間第7天、14天覆查鼻咽拭子+肛拭子核酸檢測。對出院後隨訪核酸檢測“復陽”的病例再予入院診療,並做相關檢查和治療。
記者 鄧琦 戴軒
新京報
閱讀更多 天天讀報會 的文章